首页 理论教育 辛亥秘档揭示:帝制转共和,杨天石解读

辛亥秘档揭示:帝制转共和,杨天石解读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回答袁世凯来人询问时,朱尔典虽然声称“本使之主张并无任何改变”,但实际并非如此。朱尔典其实早就了解并赞同莫里逊的主张。12月21日,朱尔典拜会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企图争取日方支持。伊集院反对朱尔典的意见,认为袁世凯不能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得到信任,共和将使中国四分五裂。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英国所支持的只是“类似共和之政府”,而且必须以袁为首。

辛亥秘档揭示:帝制转共和,杨天石解读

在回答袁世凯来人询问时,朱尔典虽然声称“本使之主张并无任何改变”,但实际并非如此。

唐绍仪12月11日到汉口后,莫里逊即于13日赶到当地采访,袁世凯特别拨了一辆专车供他使用。谈判地点改到上海后,莫里逊又匆匆赴沪活动。12月19日,莫里逊会见南方代表伍廷芳等,声称“满洲朝廷已完全不能有所作为”,认为除“皇室退回热河,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推袁世凯为大总统”外,没有其他解决时局的办法。[38]22日,他致电伦敦《泰晤士报》,将他的主张公布于众,电称:“袁世凯仍主张帝制,但到最后如果无术可施,则很可能同意就任第一任大总统。对于袁氏为人,各方面虽然反感颇大,但一般均认为推袁为总统在获得国际承认上最为适宜。”在具体步骤上,莫里逊建议,“首先以上谕形式邀请各省代表在上海召集国民会议,讨论政体,朝廷则按会议决议行事”。莫里逊相信:“黄兴将会同意此种步骤,而国民会议将做出何种决议,已毫无怀疑余地。”[39]英国外交部见到此电后,立即将它转发给朱尔典[40]

朱尔典其实早就了解并赞同莫里逊的主张。12月21日,朱尔典拜会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企图争取日方支持。他首先说明形势:“此次和谈,如欲以保全满洲朝廷为基础达成协议,看来已全无希望。”接着询问伊集院:“可否按莫里逊所说,推袁世凯为大总统,以求稳定于一时?”[41]他解释说,自己虽素来相信,维持满洲朝廷,实行君主立宪是最佳方案,但既然无法强制革命军接受,不如在“和谈决裂”和“成立共和政府”这两害中任选其一。伊集院反对朱尔典的意见,认为袁世凯不能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得到信任,共和将使中国四分五裂。同日,日本驻沪总领事有吉明与专程赶到上海的外务省参事官松井访问英国驻沪总领事法磊斯,法磊斯称:“保存满洲朝廷,革命军坚决反对。为解决时局,看来只好任其建成类似共和之政府。”[42]朱尔典和法磊斯的态度表明,英国方面的对华政策已经在悄悄改变。(www.xing528.com)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英国所支持的只是“类似共和之政府”,而且必须以袁为首。1912年1月11日,德国驻伦敦代办在其向本国的汇报文书中就曾指出,“此间财阀对中国局势的演变殊抱乐观”,他们相信:“在袁世凯领导下,一个假的共和政府将出现。它能以高压手段在表面维护宪政下,类似墨西哥的地亚士(Diaz)政权,维持治安。”[43]可见,英国财阀们关心的并不是中国的民主,而是他们所需要的“治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