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见证十年: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震后十年发展巨变纪实

见证十年: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震后十年发展巨变纪实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巨大的灾难摧不垮山里人不屈的意志、坚强的信心,灾区人民从短暂的痛苦和惊慌中振作起来,艰苦自救,重建家园,奋力拼搏!随着1万多名受灾乡亲安置完毕,救灾粮、补助资金的顺利发放,开始实施恢复重建方案。经过多次勘测、论证,决定对场镇异址重建。与此同时,通过农房重建补助、贷款以及自筹三种方式筹集资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农房重建。乡亲们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重建家园、奋力拼搏。

见证十年: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震后十年发展巨变纪实

巨大的灾难摧不垮山里人不屈的意志、坚强的信心,灾区人民从短暂的痛苦和惊慌中振作起来,艰苦自救,重建家园,奋力拼搏!

支起锅,煮出震后第一顿早餐;扯来彩条布,搭起最早的避震篷;随着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来陈家坝,蓝色的帐篷城建起来了,帐篷里又传来笑声和读书声。

5月14日,原成都军区第十四军进驻陈家坝乡,清理废墟,掩埋尸体,救援群众,抢收庄稼,搭建帐蓬,送饭送水。泸州疾控中心、山东济宁烟台防疫队全力投入消毒防疫工作。

5月26日,陈家坝乡党委、政府临时办公挂牌及升旗仪式在废墟上隆重举行。为期三年的绵阳市中小企业局、绵阳市涪城区对口帮扶陈家坝工作组正式挂牌,及时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解决饮用水等问题。

6月26日,青岛援建平板房工作队进驻,在很短时间内搭建板房数千套,解决群众临时安置问题。深圳仁安医院、广东顺德和平创伤外科医院的医务人员来到这里,为乡亲治病。大批志愿者赶来,送上对灾区人民的关爱。

随着1万多名受灾乡亲安置完毕,救灾粮、补助资金的顺利发放,开始实施恢复重建方案。经过多次勘测、论证,决定对场镇异址重建。最早选在龙湾村,但后来发现这里也存在地质隐患,遂改址为双埝村。双埝村与老场镇隔河相望,是一片相对开阔的土地。(www.xing528.com)

2008年12月16日,规划通过评审。2009年1月12日,乡卫生院、文化站、小学、中学、农贸市场以及场镇给排水、垃圾转运、路灯市政工程正式开工。4月27日,投资九千多万元的青岛对口援建陈家坝乡中小学教学楼主体工程顺利封顶,7月31日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

与此同时,通过农房重建补助、贷款以及自筹三种方式筹集资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农房重建。“出大力,流大汗,自己的事自己干!”乡亲们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重建家园、奋力拼搏。

经过两年的建设,全乡3554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历经大难的乡亲们陆续搬进新居。

2017年12月

第一个帐篷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