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方民族雄踞中原,中国地方史纲揭示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民族雄踞中原,中国地方史纲揭示魏晋南北朝时期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进入以汉人为主体的郡县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民族,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东汉末年,鲜卑人已迁徙到今内蒙、宁夏、甘肃以及天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形成了继匈奴之后又一个雄踞我国北方和西北广大地区的草原民族。尽管北方郡县地区民族成分出现了很大变化,但汉民族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变化。

北方民族雄踞中原,中国地方史纲揭示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进入以汉人为主体的郡县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民族,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们在与汉人杂居、交往过程中接受了汉族政治制度、生产技术,乃至语言、服饰等生活方式,迅速地产生了与汉族文化趋同的倾向,最终失去了本民族的特征,融合于汉人当中。

(一)北方民族的迁徙和分布

三国北魏时期,连年的战争和残酷的屠杀造成了中原人口锐减,为北方民族的内迁创造了居住空间,内迁民族络绎不绝。三国至西晋末期间,据史载,当时先后内迁的少数民族至少有435余万口,[1]部落种类有19种之多。中原地区特别是并、雍、秦、凉一带(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少数民族成分大增。两汉以来,关中地区一直是汉族文化中心,到西晋时已是“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2]

南北匈奴分裂后,北匈奴主力西迁,“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3]匈奴故地留下的10余万落匈奴人臣属鲜卑,“自号鲜卑”,[4]从此鲜卑日益强大。东汉末年,鲜卑人已迁徙到今内蒙、宁夏、甘肃以及天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形成了继匈奴之后又一个雄踞我国北方和西北广大地区的草原民族。南匈奴附汉朝后,最初被安置在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上谷等郡(今甘肃东部、山西、陕西北部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一带)。其后,内迁的匈奴人又继续向南内徙至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大部、内蒙河套地区、河北及陕北一部分)中部的汾水流域一带。[5]

乌桓人早在东汉初便开始大批迁居塞内,与汉族杂居在辽东、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郡、雁门、太原、朔方等地。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平定“三郡乌桓”后,“其余众万余落,悉徙居中国”。[6]

内迁的氐人集团成为蜀汉和曹魏拉拢、争夺、利用的对象。如曹操唯恐武都氐人部落为蜀军所得,令雍州刺史张既徙氐人5万落至扶风、天水郡界内。[7]240年,曹魏又将陇西一带的氐人3000余落迁往关中。[8]羌人内迁后的聚居区主要在陕、甘、川的雍、秦、凉、益四州以及青海黄河以南,即今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秦州以西,即今甘肃洮河流域和白龙江上游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区。[9](参见图5-1)。

与此同时,汉族人口大量流入东北边郡和凉州与鲜卑、乌桓、氐、羌杂居。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民族杂居的现象,汉人占人口的大多数,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都处于相互杂居的状态。如与汉、匈奴、氐、羌等族杂处的还有羯、丁零以及西域胡人;曹操的军队中有匈奴、乌桓、丁零、湟中羌等许多北方少数民族兵士。尽管北方郡县地区民族成分出现了很大变化,但汉民族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变化。

图5-1 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分布与迁徙图 据“中国文史地图网”同名地图改绘。

(二)北方民族政权与王朝的建立

十六国时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塞外各少数民族不断内徙,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民族先后建立了20多个地方政权,其中主要的有16个政权。即以匈奴为主建立的汉(前赵)、夏;以鲜卑为主建立的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以羯为主建立的后赵;以氐族为主建立的前秦、后凉;以羌族为主建立的后秦;以賨人为主建立的成汉;以汉族为主建立的前凉、西凉、北燕;以卢水胡建立的北凉。见表5-1。

表5-1 十六国兴衰表

1.匈奴建立的汉(前赵)、夏

汉、前赵政权(304~329)是匈奴人刘渊在北方建立的第一个割据政权,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在刘聪时达到全盛。316年刘聪灭西晋以后,汉国控制了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他们将各族人民大批地迁到平阳,采取“胡汉分治”的办法。318年,刘聪死,子刘粲嗣位,改元“汉昌”。刘粲为人“任性严刻无恩惠”,“好兴造宫室”,[10]以致众叛亲离。大司空靳准发动宫廷政变,尽诛刘聪子孙,并遣使称藩于东晋,匈奴汉国开始瓦解。

同年,据守关中的刘曜遣兵至平阳灭靳氏,自立为皇帝,迁都长安。319年,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319~329)。前赵政权建立后,征服了在关中的氐、羌各族。沿用汉国“胡汉分治”的办法,利用各族上层分子统治他们原来的部落。刘曜时大量任用汉人为官,采用租赋制度,并在长安设立学校,传习汉族文化。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社会秩序较过去相对安定,前赵的统治才勉强稳定下来。328年,前赵与后赵在洛阳地区会战,刘曜被石勒所俘。第二年,关中也随即陷于石勒,前赵亡于后赵。

夏政权(407~431),建立者赫连勃勃为匈奴和鲜卑的混血种。[11]史载,他是南匈奴刘虎的曾孙,属铁弗匈奴,[12]赫连勃勃耻姓铁弗,遂改为赫连氏。前秦时期,赫连勃勃父刘卫辰曾被苻坚封为北单于,成为前秦政权镇守北方抵御鲜卑的重要力量。[13]北魏登国六年(391)刘卫辰被拓跋珪击败,赫连勃勃投奔后秦姚兴,被拜为安北将军、五原公,领命率三交(今陕西宝鸡)的五部鲜卑及杂虏两万余落镇朔方(今内蒙古河套一带)。随着势力的强大,赫连勃勃于东晋安帝义熙三年(407)自称天王、大单于,国号称大夏。

大夏建国初期并没有固定的根据地,有人建议在山川沃饶的高平(今宁夏固原)定都。但赫连勃勃认为“我若专固一城,彼必并力于我,众非其敌,亡可立待。吾以云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其后,救后则击其前,使彼疲于奔命,我则游食自若。不及十年,岭北(今陕西礼泉九嵕山以北地)、河东,尽我有也。待姚兴死后,徐取长安”,[14]企图通过流动袭击的办法蚕食后秦的疆土。赫连勃勃夺取后秦都城长安后,于418年在长安灞上即皇帝位。夏国的疆域“南阻秦岭,东戍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15]大致相当于今陕西渭水以北,内蒙古河套地区,甘肃东南部以及山西的一部分。

425年,赫连勃勃死,其子昌继位。428年,魏军伐夏进兵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生俘赫连昌。太武帝以妹(始平公主)嫁昌并赐封秦王,但后来赫连昌背魏逃返。431年,昌弟赫连定攻灭西秦,掳西秦降户10余万口,并欲灭北凉夺河西要道。但是,半路为吐谷浑击溃,赫连定被俘送至北魏,[16]大夏灭亡。此后,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匈奴族,在历史上作为一个民族,逐渐消亡了。[17]

2.羯族建立的后赵

后赵政权(319~350)的建立者羯族石勒,是北方少数民族帝王中深有才略而且多有作为的人。虽然他曾大肆屠杀生灵,但很快改变政策。注意安抚流人,令州郡查实户口,重新颁布租调制,“户赀二匹,租二斛”,[18]较西晋租调略轻。以右常侍霍皓为劝课大夫,与典农使者等循行州郡,劝课农桑。此外,还恢复了大学和小学,吸收汉族子弟和大量胡人贵族子弟入学,废除了一些胡俗,胡人汉化程度比过去加深。后赵国力较强,一度统一北方,全盛时期其地,“南逾淮海,东滨于海,西至河西,北尽燕、代”,[19]成为以淮水及襄樊为界与东晋对峙的大国。319年,石勒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330年,石勒改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同年,改称皇帝。

但是,后赵统治者实行优遇本族极力提高羯人地位的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333年,石勒死,国家权力掌握在石虎手中。335年,石虎将国都由襄国迁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东)。在石虎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的兵役、力役负担和所受的苛索,超过了任何一代。石赵统治者残酷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使人们无法容忍,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尤其是梁犊领导的起义动摇了石赵统治的基础,成为摧毁石赵政权的主要力量。349年,暴君石虎病死,诸子争立,大臣相杀。350年,冉闵乘机取得了政权,至此后赵亡。

3.賨人的成汉和氐族的前秦与后凉

成汉政权(306~347)是以賨人(实为氐羌中的一部分)李氏为首建立的政权。303年,賨人李特率部攻入成都西部,领有益州北部。306年,其子李雄称帝,“号大成,改年为晏平”。[20]废除晋法,约法七章,健全政治制度。李雄统治时期,奠定了大成的版图,东到巴东,北到汉中、仇池,西至汉嘉、沈黎(今四川雅安),南到宁州。

338年,李寿(李特弟李骧之子)进入成都杀大成皇帝李期,改元汉兴,称帝,国号汉,史称成汉或蜀汉。343年,李寿死,其子李势继立。《晋书·李势载记》载:“夷獠叛乱,军守离缺,境宇日蹙。加之荒俭,性多忌害,诛残大臣,刑狱滥加,人怀危惧。”347年,东晋荆州镇将恒温出兵伐蜀,李势兵败投降,成汉灭亡。成汉国自303年李特起事至347年李势降晋,共经历了6世,45年。

前秦政权(351~394)是以氐族苻氏为主建立的政权,又称为“苻秦”。曹魏时期,氐人的一支由武都(今甘肃西和东南)迁至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秦安东南)。晋永嘉四年(310),首领蒲洪被賨人推为盟主,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曾被前赵刘曜封为宁西将军、率义侯。333年蒲洪归降后赵石虎,被任命为流民都督,率氐、羌2万户居于汲郡之枋头(今河南淇县东南),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改姓苻氏。其子苻健于351年即天王大单于位,国号大秦,改元皇始,次年改称皇帝。

前秦强盛时期,其疆域东至黄海,“南至邛焚,东抵淮、泗,西极西域,北尽大碛”,[21]疆域为十六国之首。

苻坚在位期间(357~384),以汉人王猛辅政,在政治上釆取了一系列措施,“修废职,继绝世,礼神祗,课农桑,立学校,鳏寡孤独高年不自存者,赐谷帛有差。其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令在所以闻”。[22]内崇儒学,外修兵革,在军事上逐步统一北方。但是,在其统治后期,屡次征伐,志满意骄,渐渐失去了人心。如苻坚自恃“有众百万,资仗如山”,[23]将其辖区内所有公私马匹全部征用,民每10丁出1兵,选良家子3万人为羽林郎。383年7月进攻东晋,结果淝水之战秦兵大败,“死者什七、八”。[24]

淝水战后,原被前秦统治的各民族首领纷起割据自立,前秦衰落下去。394年,秦帝苻登为后秦姚兴所杀,其子苻崇逃至湟中被西秦所害,前秦灭亡。

后凉政权(385~403)是氐人在西北建立的另一个政权。后凉的建立者是被苻坚派去经营西域的大将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吕光。382年苻坚曾任命吕光为“都督玉门以西诸军事、安西将军、西域校尉”[25]留守西域。得知前秦淝水败绩,吕光东还军至玉门,前秦凉州刺史梁熙责吕光擅自还师,拒之于酒泉。吕光打败了梁熙,进入姑臧(今甘肃武威),自领凉州刺史、护羌校尉。[26]前秦太初元年(386),自称凉州牧、酒泉公,经过3年的东征西讨占领了整个河西地区。389年,吕光自称“三河王”,年号麟嘉,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396年,吕光又自称天王,改元龙飞。

后凉政权建立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管辖,吕光“以子覆为使持节、镇西将军、都督玉门已西诸军事、西域大都护,镇高昌,命大臣子弟随之”。[27]后凉在高昌继续设郡,委派太守,又创设西域大都护以王子出镇,较两汉的行政建置有所创新,[28]巩固了河西与西域的局部统一,代替中原王朝管辖西域各国,为沟通西域与中原世代相传的联系作出了一些贡献。[29]

后凉活动中心地区在河西一带,疆域最大时曾西霸西域,南逾河湟,东至陇西,北达居延。[30]吕光执政时,在政治上、军事上得到胡汉各族的短暂支持,促进了氐族与河西各族的进一步融合。但是,吕光统治后期,专凭残酷杀戮、刑法峻严,激化了社会矛盾。403年,为后秦姚兴所灭。

4.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鲜卑化汉人建立)

前燕政权(337~370)的奠基者慕容廆,在完成了对东部鲜卑各部的统一后,招徕流民,发展生产、招纳汉族士人,侨立郡县,引进汉制吸收汉族王朝的统治经验,为慕容鲜卑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337年,其子慕容皝袭位,自立为燕王,定都于龙城(今辽宁辽阳),是为前燕。慕容皝始终向东晋称臣,到其子慕容㑺继位后,于352年称帝,年号元玺,国号大燕,定都蓟城(今北京),五年后迁都于邺(今河南临漳)。

慕容皝时期,提倡农耕,兴修水利,减轻田租,发展教育,为前燕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随着国力的增加,前燕不断对外扩张,东破高句丽,大败后赵、夫余,灭冉魏政权。前燕全盛时占有今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领有12州、157郡、1579县,所辖人口近1000万。[31] 但是,这种局面并未维持多久,连年的战争已经使前燕国力消耗殆尽。经济的崩溃、政府的高压政策致使内乱频起,前燕政权危机四伏。370年,为前秦所灭。

后燕政权(384~409)的建立者慕容垂为慕容皝之子。早在前燕时慕容垂因受排挤投奔前秦,受到苻坚的信任与重用。前秦在淝水之战败绩后,各国旧贵族纷纷展开复国运动。384年,慕容垂自称燕王,建元曰燕元,都于中山(今河北定县),史称后燕。

慕容垂在位期间,招抚流民发展生产,基本恢复了前燕的疆域。395年,参合陂战役中后燕为北魏所败,从此衰落下去。396年,北魏以40万大军攻占燕都中山。后燕国被北魏从中分为两截,南部的鲜卑余众在慕容德的领导下南迁滑台(今河南滑台)建立了南燕政权。后燕仅存北部国土,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统辖范围主要在东北地区。409年中卫将军冯跋发动政变,立高云为王,后燕灭亡。

西燕政权(385~394)是关中的鲜卑人建立的政权。370年,前秦灭亡前燕后,将鲜卑民众4万余户迁往长安,前燕的统治区全部并入前秦的版图。淝水战后,前秦大败,留居关中的鲜卑贵族乘机复国。385年,慕容冲称帝于阿房(今陕西咸阳),定都长子(今山西长子),史称西燕。

西燕强盛时期,其统治区域南抵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北至新兴(今山西忻县),东依太行,西临黄河。此后,慕容冲曾联合羌族攻下长安,但由于关中羌族势力过于强大,遂东迁。由于内部权力争斗不止,建国10年后为后燕慕容垂所灭。(www.xing528.com)

南燕政权(398~410)的创建者为前燕王慕容皝之子慕容德。后燕慕容宝时,北魏进兵中原,攻取河北郡县,慕容宝北奔龙城,魏军旋取中山,后燕被切断为两部分。慕容德时镇邺城,见魏军将乘胜来攻,乃率民户4万,车2700乘,从邺城迁往黄河南岸的滑台,称燕王。399年,迁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八里),改称燕皇帝,史称南燕。

南燕最兴盛的时候,有“步兵三十七万,车一万七千乘,铁骑五万三千”。[32]其疆域“东至海,南滨泗上,西带巨野(今山东巨野北古巨野泽),北薄于河”。[33]410年,东晋大将刘裕北伐南燕,攻取广固,斩慕容超及鲜卑王公以下3000人,南燕亡。

北燕政权(409~436)最初的统治者是后燕王养子高云,为后燕中卫将军冯跋发动政变所立,两年后冯跋废高云自立,建都和龙(今辽宁朝阳)。冯跋是鲜卑化的汉人,其父原为西燕慕容永手下的将军,在西燕灭亡后,跟随鲜卑部众东迁定居于东北。

在冯跋执政期间,一方面努力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如注意整顿吏治,招徕各方流民,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重视教育。另一方面注意与蠕蠕、契丹、奚等周边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上述措施的实施使东北地区出现了自后燕以来少有的安定局面。但是北燕并未得到发展国力的外部环境,经常遭受北魏的攻伐。436年北魏进攻北燕,北燕灭亡。

5.西部鲜卑建立的南凉、西秦

南凉政权(397~414)为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所建。秃发鲜卑原属于东汉末年鲜卑檀石槐联盟中的西部部落,到八世祖匹孤时期由塞北迁到河西地区,故又称之为河西鲜卑。西晋时期,秃发树机能曾经起兵于秦州,尽有凉州之地。到秃发乌孤时,“务农桑”,“循结邻好”,曾担任后凉的“假节冠军大将军、河西鲜卑大都统、广武县侯”。随着势力渐盛,于397年乌孤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徙于乐都(今青海乐都)。乌孤死后,弟利鹿孤统部,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宁)。401年,改称河西王。次年利鹿孤死,弟傉檀统部,再迁回乐都,改称凉王,史称南凉。

秃发乌孤致力于经营河湟地区,以族人分镇各地,量才叙用汉、夷各族杰俊之士以“咸得其所”。秃发利鹿孤时,“劝课农桑”,“建学校,开痒序,选耆德硕儒,以训胄子”。[34]努力发展南凉的经济与文化,对河湟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414年南凉为西秦所灭。

西秦政权(394~431)为陇西鲜卑乞伏国仁所建。这支鲜卑亦属于檀石槐时期的西部部落,活动于“乞伏山”[35]一带地区。前秦时期,乞伏国仁与其父先后为前秦镇守勇士川(今甘肃榆中东北)。淝水之战后,乞伏国仁“招集诸部,有不附者,讨而并之,众至十余万”,[36] 于385年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改元建义,将其控制的乞伏鲜卑部落组织改为行政区划组织。[37]387年,前秦主苻登封国仁为苑川王。国仁死后,弟乾归统部,改称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苻登封其为金城王。乞伏乾归时,改元太初,“置百官”,[38]仿汉制,中央置尚书省、门下省,进一步汉化。

394年,苻登败死,乞伏乾归尽有陇西之地,自称秦王,史称西秦。400年,迁都苑川(今甘肃榆中东北)。412年,乞伏乾归死,子乞伏炽磐即位,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西秦先后与后秦、南凉、吐谷浑发生争战,并将俘获的民众迁至苑川、枹罕一带,以充实劳动力和兵士的来源,其势力伸入到今四川省西部羌族地区,向东扩展至上邦一带。对于陇右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融合起到了促进作用。西秦强盛时疆域“西逾浩亹(今青海大通河),东极陇、坻(陇山),北距河,南略吐谷浑(今青海一带)”。[39]西秦的强盛并未持续多久,431年为夏国赫连定所灭。

6.汉人的前凉、冉魏、西凉

前凉政权(345~376)的建立者张轨是西晋护羌校尉、凉州刺史。晋末战乱,张轨在凉州“以宋配、阴充、氾瑗、阴澹为股肱谋主,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春秋行乡射之礼”。[40]故凉州地区成为中原士人避难之地。345年张祚称凉王,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

前凉作为地方割据政权,始终对东晋表示忠诚,击退了前赵刘曜、后赵石虎的一再进攻,保护了河西地区农牧业生产免遭破坏,使流亡到河西地区的人民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把河西走廊发展成为当时汉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地区。前凉政权强盛时期,其疆域“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际居延”。[41]自353~363年间,前凉统治阶级上层争权夺利,自相残杀,政权实力逐渐衰弱。而此时正当前秦强盛时期,376年为前秦所灭。

冉魏政权(350~352)为汉人冉闵所建,冉闵原为后赵石虎的养孙,石虎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皇位相互残杀。最后,冉闵和大将李农控制了后赵政权。350年,冉闵杀傀儡皇帝石鉴和石虎五子,自立为帝,改国号曰魏,建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东),史称冉魏。冉闵大杀“胡”人,激起了各少数民族的强烈反抗。后赵的石祗在襄国称帝,“六夷”纷纷响应。冉闵打败石祗10余万人的进攻,进而围攻襄国。石祗与前燕慕容㑺、羌族姚弋仲联合,打败冉闵,杀冉魏大臣和将士10余万人。351年,后赵刘显杀石祗,投降冉魏,后赵亡。次年,从幽州南下的前燕慕容㑺与冉闵大战于魏昌城(今河北无极),俘冉闵,送斩于龙城(今辽宁朝阳)。冉魏政权灭亡。

西凉政权(400~420)为汉人李暠所建,先后都于敦煌、酒泉。李暠原是北凉的一个县令,后来在汉族大地主宋繇等的支持下建立西凉政权。西凉接受东晋的封号,设侨郡安置江淮和中州的流人,发展农业,“年谷频登,百姓乐业”。[42]又在玉门、阳关一带屯田,势力远及西域。李暠死后,子歆大修宫室,严刑峻法,使“人力凋残,百姓愁悴”。[43]420年西凉为北凉所灭。

7.羌族建立的后秦

后秦政权(386~417)是羌族在西北地区建立的政权。后秦的建立者姚苌为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赤亭(今陇西西)羌人。他原为前秦苻坚的大将,曾屡立战功。但在淝水之战惨败后,拥兵自立。386年,姚苌在长安称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后秦版图“南至汉川,东逾汝颍,西控西河,北守上郡”。[44]

姚兴在位期间内修政事,免奴为良,广招人才,崇尚儒学,提倡讲学,翻译佛经,弘扬佛教,使后秦统治区的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羌族进一步走向汉化。后秦弘始三年(401)前后,西秦鲜卑族乞伏乾归、后凉氐族吕隆、北凉卢水胡沮渠蒙逊、西凉汉族李崇以及迁徙于甘、宁、青一带的秃发鲜卑等割据势力,皆遣使降兴,向后秦称臣。当时关中号称“俗阜年丰,远安迩辑”,[45]恢复了淝水战前“关陇清宴”的局面。

416年,姚兴病死,东晋乘机出兵后秦,于417年攻破长安,后秦亡。

8.卢水胡人建立的北凉

北凉政权(397~439或460)是由临松(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卢水胡人”[46]沮渠蒙逊在河西建立的政权。沮渠蒙逊伯父罗仇、麴粥曾是后凉的武将,后被后凉主吕光所杀。397年,沮渠蒙逊聚众反后凉,屯据金山(今甘肃山丹)。蒙逊与其从兄男成共推后凉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蒙逊为张掖太守,并建元神玺,建都张掖,史称北凉。401年,蒙逊夺取后凉政权,自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其强盛时期疆域包括今甘肃河西、青海湟中及新疆东部,[47]控制了河西丝路通道要冲。[48]

沮渠蒙逊在位时,励精图治,招贤纳士,发展生产,积聚力量,[49]势力渐强,致使“西域三十六国皆称臣贡献”。[50]为了能在强敌围伺的环境中自立,北凉在向刘宋贡奉的同时亦向北魏进贡,南北受封。同时与控制青海道的吐谷浑结好,并向日益扩张的柔然称臣。直至439年北魏灭北凉,结束了十六国割据中原的局面,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沮渠无讳在西域以高昌为据点又建立了北凉碛西政权,并称臣于刘宋。直到460年北凉碛西政权为柔然所灭。

(三)拓跋鲜卑王朝的建立与北方民族的迁徙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崩溃,北方陷于分裂。386年,拓跋珪(什翼犍孙)自立为代王,同年改称魏王。395年,拓跋珪大败慕容宝于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境),进而攻克后燕都城中山等地,拥有黄河以北地区,与东晋隔河对峙。398年,拓跋珪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自称皇帝,是为道武帝。拓跋珪称帝后,平定了内部的分裂势力,擢用汉族士大夫,定官制,修律令,促使鲜卑社会迅速发展。其后,经拓跋嗣(明元帝)、拓跋焘(太武帝)两代的发展和对外征伐,先后击破夏国、北燕、北凉、西凉,击败柔然、高车,袭击吐谷浑,使东北和西域诸族遣使朝贡,最终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北魏疆域东起辽东,西达今新疆东部,南抵秦岭,北至蒙古高原。

图5-2 五胡十六国分布示意图 据“老北京网”同名地图绘制。

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迁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北魏初期统一北方的时期,二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时期。

北魏初期,为巩固后方,在征讨高车、柔然(蠕蠕)、库莫奚等部族的过程中,将俘获的大量人口迁入魏境。如388年,北征库莫奚,“大破之,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北魏登国五年(390),“袭高车袁纥部,大破之”,[51] 大批高车人被俘,“因驱至平城”。六年(391),北征柔然,“虏其半部”,追击余部后,又俘获其首领之子及“宗党数百人,分配诸部”。[52]其后,北魏在灭夏、北燕及北凉的过程中亦强制性迁移民口,如天兴元年(398)正月,“徙山东六州人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署百工伎巧十万余口以充京师”。[53]这些移民大多被安置在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其中一部分作为奴婢分赐给大臣将士,分散至北朝各地。

北魏统一后,民族迁徙的事件减少了,各族居地基本上稳定下来。孝文帝迁都洛阳成为北魏统一后最大的一次民族迁徙。天平元年(534)号称有“四十万户”[54]从邺城迁都洛阳,若以每户5口计,当有200万人。葛剑雄认为由平城迁入洛阳的人口约108万,由其他地区迁入洛阳的人口约为15万。[55]各民族的广泛杂居,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的社会进步和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

(四)北方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迁徙的主流是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以汉人为主体的中原地区。原有的民族分布地域被打破,各族在错居杂处的过程中,彼此加强了接触和交流,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迅速地产生了趋同倾向。无论是初期内迁的少数民族首领,还是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和稳定社会秩序,他们大多与汉族地主联合,利用中原王朝的统治方式,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吸收汉文化因素,促进了本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政治方面,十六国与北朝基本上都是以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与汉族地主联合建立的政权,如氐族和关中地主、羌族和西州地主、慕容鲜卑和辽东及关东地主、拓拔鲜卑和燕代地主等等。这些政权的统治者重用汉族世家,采用汉族官制礼仪,如后赵石勒礼遇“衣冠华族”,“朝会常以天子礼乐飨其群下,威仪冠冕从容可观矣”。[56]前燕政权的奠基者慕容廆招纳汉人处理政事,裴嶷、鲁昌、黄泓、宋该、皇甫岌、缪恺、朱左军、孔纂等人都受到重用。前秦苻坚执政期间,重用汉人王猛辅政,“修废职,继绝世,礼神祈,课农桑,立学校”。[57]后秦姚兴重用了一批汉族大臣,如尹纬辅政政绩卓著,“成兴之业,皆纬之力也”。[58]北魏王朝同样借重汉族士人的知识与文化建立国家制度,如拓跋珪重视任用汉族士人,命邓渊定官制,董谧制礼仪,王德修律令,制定典章制度,实现了由鲜卑军事贵族专政向中央集权的过渡。孝文帝为鲜卑贵族和汉族世家定姓氏后,汉族世家的政治地位从法律上进一步得到了确认。北周宇文氏也非常注重任用汉人,府兵制的推行,使汉人成为军队的主体。[59]这些政权与王朝在汉族士人的参与下先后走上了汉化的道路。

经济方面,匈奴、鲜卑、氐、羯、羌各北方民族在内迁郡县之地,建立政权以前,已经程度不同地受到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到魏晋之际,匈奴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相当熟练,太原地区的地主竞相招诱他们为佃客,“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60]与汉族杂居的氐、羌、鲜卑等游牧民族,在汉族的影响下,逐渐转向农业生产和定居化,打破了原有的部落组织,改变了较为落后的社会状态。

十六国与北朝都是以汉族农业经济为主要经济部门,釆用汉族经济制度与政策进行管理。如后赵石勒“遣使循行州郡,劝课农桑”,“均百姓田租之半”。石季龙“自幽州东至白狼(今辽宁凌源南),大兴屯田”。[61]前燕建国前,慕容廆“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建国后,慕容皝甚至“躬巡郡县,劝课农桑”。[62]北魏太平真君(440~451)年间,下令“课畿内之民,使无牛家以人牛力相贸,垦殖锄耨”。[63]孝文帝施行的均田制对北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方面,北方中原地区各民族长期错居杂处,诸族语言差异逐渐消失,汉语逐渐成为北方诸族的通用语言。两晋时期,内迁的匈奴、羯、氐、羌等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统一后,汉语和鲜卑语成为中原地区的通用语言。在孝文帝从“正音”断“北语”之后,汉语成为主要的通用语。

这一时期,儒学在促进各族文化一体化、提高各民族文化素质、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十六国皆以立学校、兴文教、奖儒业、擢士人,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如前秦提倡儒学,广修学宫,上起“太子及公侯百僚之子,皆就学受业”;下至“选阉人及女隶敏慧者,诣博士授经”。[64]鲜卑上层出现了一批汉文化素质很高的人物,如慕容廆年少时就与幽州名士张华交游,并著《家令》数千言,教训子孙慎狱、敬贤、重农等。其子慕容皝“尚经学,善天文”,“雅好文籍,勤于讲授,学徒甚盛,至千余人”。[65]北魏设国子太学,并为五经群书置博士官。拓拔焘“起太学于城东,祀孔子,以颜渊配”。孝文帝“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66]胡汉界线被冲淡,族别偏见和夷夏观念逐渐淡薄。

随着西域内徙人口的增加,一批佛教徒和高僧也来到中原,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安世高、支谶、竺佛朔、安玄、支曜等人,他们多迁居于洛阳,从事佛经的翻译,加速了佛教的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的“佛教热”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荟萃,而且有利于民族性的减弱和族际关系的加强,有助于文化上的相互接近和一体化意识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充满生机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原地区的人们学会了马、牛、羊等牲畜的饲养和役使方法,以及畜产品的加工技术。“胡谷”(又名竹叶青)、“虏小麦”的引入增加了农作物的品种。在饮食生活上“胡饼”成为汉族人喜爱的面食,“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装束。胡歌、胡乐、胡舞、胡戏等在北方普遍流行。可见在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同时,北方汉族胡化现象也十分显著,直至唐代“胡音胡骑与胡装,五十年来竞纷泊”。[67]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出现了异化现象,但汉文化的核心部分与主体地位没有发生变化,胡汉文化的相互融合,使得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