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地方史纲:北方草原文化交融与艺术创造成果》

《中国地方史纲:北方草原文化交融与艺术创造成果》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蒙古帝国对外征战期间,将大批掠夺的人口迁入蒙古地区,包括汉人、女真、契丹、唐兀、钦察、回回等民族。北方各族长期杂居,文化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以蒙古族文化为代表的区域文化。同时,元明时期的北方地区又积极吸收中原文化因素,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三)文学艺术经中原先进文化的长期熏陶,元代涌出许多著名的蒙古族文人。

《中国地方史纲:北方草原文化交融与艺术创造成果》

元朝建立后,北方众多的游牧部落以蒙古部为主融合为强大的蒙古民族。蒙古帝国对外征战期间,将大批掠夺的人口迁入蒙古地区,包括汉人、女真、契丹、唐兀、钦察、回回等民族。北方各族长期杂居,文化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以蒙古族文化为代表的区域文化。同时,元明时期的北方地区又积极吸收中原文化因素,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一)风俗文化

蒙古族以游牧经济为主,风俗习惯呈现出浓郁的草原风格。蒙古族男子剃“婆焦”,类似汉族小儿留的三搭头,服饰为右衽、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带,头戴笠子帽,足登靴。女子梳笼髻,已婚贵族妇女带“固姑冠”,即一种高约2尺或3尺的高冠。女子服饰多左衽,宽袖长袍,外罩开襟短衫,喜披云肩,多穿靴。

饮食以肉、乳为主,肉食以羊为主,牛次之。喜饮以马乳酿成的马奶子。蒙古人建国前并不习惯饮酒,征服中亚后,西域葡萄酒受到蒙古上层社会的欢迎。从西域传入的阿剌吉酒及其制法广为流传。明代,蒙古人已经普遍地酿造马奶酒,最晚于15世纪开始饮茶。平时多饮奶茶,也用肉汁烹茶。明代以后,由于农业的兴起和互市贸易的发达,食品中米、面的比例增大。

居住以穹庐为主。穹庐分为两种,一种是便于拆装的帐幕,马匹可载;一种是不拆装的毡房,用车辆搬运。受汉族风俗的影响,从忽必烈时代开始,东方诸王的领地内开始筑城,兴建宫室。

婚俗保留了明显的原始遗风。实行氏族外婚制,订婚后,男方要留在女方家劳作数年,举行婚礼后,才将新娘带回家。男子在家族中占主导地位,盛行接续婚。贵族往往“一夫有数十妻,或百余妻”。[306]明代还有义务婚、补偿婚等婚俗。蒙古人早期实行秘葬,死后多刳木为棺“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如平地”,[307]青草覆盖,树木丛生,不欲使人知道。元代受汉风俗影响,蒙古人葬俗发生很大变化,东北西南部蒙古人的墓葬出现了石棺墓、砖室墓,并出现了火葬。墓室修筑讲究,多施以壁画,墓上有封土,立墓碑。

(二)语言文字(www.xing528.com)

蒙古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蒙古建国前没有文字,13世纪初,蒙古族以畏兀儿字拼写蒙古语,并以这种文字作为官方文字,这是蒙古使用文字的最早记载,世称畏兀儿字蒙古文,盛行于蒙古族聚居区。而汉人、契丹、女真、畏兀儿聚居区,则一般用汉字和畏兀儿字。由于多种文字并行给统治带来不便,元世祖忽必烈令吐蕃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俗称“八思巴字”,这种文字是根据藏文加以变化创造而成的。“八思巴字”主要用于官方,民间依旧使用畏兀儿字蒙古文。元朝衰落后,“八思巴字”逐渐被废弃。14世纪初,蒙古学者都吉·斡斯尔对畏兀儿字蒙文进行了改革,成为现在通用的蒙古文字,称“胡都木”蒙文。

(三)文学艺术

经中原先进文化的长期熏陶,元代涌出许多著名的蒙古族文人。如萨都拉擅作词,风格沉郁苍凉,婉丽清新,深得宋词微旨。佚名《蒙古秘史》又称《元朝秘史》,是一部用蒙古文记述蒙古汗国历史的著作,语言简洁明快,音韵节奏感强,有较强的民族风格,是第一部以蒙古文字写作而成的经典作品。

元明时期的蒙古族音乐除了保留本民族传统,还吸收了金、西夏南宋的音乐元素。“太祖征用旧乐于西夏,太宗征金太常遗乐于燕京。及宪宗始用登歌乐”。“世祖命宋周臣典领乐工。又用登歌乐享祖宗中书省”。[308]明代叶子奇草木子》记载:“大朝会用雅乐,盖宋徽宗所制大晟乐也;曲宴用细乐胡乐;驾行,前部用胡乐,驾前用清乐大乐。其部队遵依金制。驾后用马军,栲栲队。其俗有十六天魔舞,盖以朱缨盛饰美女十六人,为佛菩萨相而舞。”[309]乐器有筝、琵琶、胡琴、火不思等。15世纪以后,以乐器伴奏的说唱艺术在蒙古地区流行。通常在宴饮时边弹唱边舞蹈,气氛热烈。

(四)宗教

蒙古人最初笃信萨满教,“每事必称天”。[310]征战前通常用羊胛骨进行占卜。蒙哥汗“酷信巫觋卜筮之术,凡行事必谨叩之,殆无虚日,终不自厌也”。[311]13世纪中叶,忽必烈“崇尚释教”,尊吐蕃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帝师,藏传佛教开始在蒙古地区流行。“虽帝后妃主,皆因受戒而为之膜拜”。[312]这一时期佛教主要流行于蒙古上层贵族,蒙古人仍然以信仰萨满教为主。16世纪以后,格鲁派喇嘛教在蒙古地区得到广泛传播,成为蒙古国教,大大促进了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元朝时中亚的花剌子模人纷纷来到蒙古地区,同时回回人信仰的伊斯兰教和中亚商人信仰的也里可温教(唐代称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也传播到蒙古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