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岛何处寻踪?揭开古代文明的谜底

古岛何处寻踪?揭开古代文明的谜底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柏拉图描述的古岛,是在一天和一个不幸的夜里突然消失的,难道米诺依文明也有着同样的厄运?据探测资料,桑托林群岛中各岛完全像一个个破火山口。但是,另一部分学者却断然否认上述说法,认为那纯粹是牵强附会,圣经的记载也不能作为科学的凭证,他们热衷于在马尾藻海追寻大西国的踪迹。

古岛何处寻踪?揭开古代文明的谜底

千百年来,一个由柏拉图所描述的古老而神秘的大西国,强烈地吸引着人们。这是一个经历了数十代繁荣,创造过灿烂文化,但却毁于一旦的岛国。人们一代一代地寻找它,探索它,始终未得其解。正当这神奇的国度在人们心中趋于消失的时候,两次考古的新发现,又使这幽灵似的古岛开始回荡了。

1967年,在地中海东部爱琴海的桑托林岛上,希腊考古学家挖掘出了公元前1500多年的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址,在数米厚的轻石下面,埋藏着米诺依青铜时代的遗物。这是不是沉没的大西国的残存遗址呢?

从所发掘的资料来看,米诺依人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渔业。这里土地肥沃,农业技术比较发达,作物品种繁多,有大麦荞麦、豆类,还有洋葱芝麻橄榄等。这些情景,与柏拉图笔下的大西国十分相似,致使不少人把它当作古岛的遗踪。柏拉图描述的古岛,是在一天和一个不幸的夜里突然消失的,难道米诺依文明也有着同样的厄运?

地质学家已经查明,爱琴海自古至今就一直是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强烈的火山和地震很可能在极短时间里把岛屿摧毁,如今爱琴海见到的不计其数的零乱散布着的岛屿,正是历史上强烈火山和地震带来的景象。据探测资料,桑托林群岛中各岛完全像一个个破火山口。各岛屿外侧地势极其平坦,缓慢加深的海底平原伸展到很远的地方;而内侧则是悬岩陡壁,水深从2米急剧地降到200米,耸立的悬崖上出露着紫红色、桃红色和漆黑的熔岩,岛的最上部有一层厚达数米的轻石层。这是火山喷发造成的典型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据火山学家们估计,这里原来有一个很大的火山岛。在火山的休眠期,岛上一片宁静,风化的熔岩变成了岛上肥沃的土壤,长满植物,造成一个适宜于生活的良好环境。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史前的居民便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发展,形成了爱琴海昌盛的米诺依文明。

但是,在沉睡了许久以后,火山苏醒了,强烈的喷发使岛屿破裂,沉入碧海汪洋,繁荣的米诺依文明,也随之突然毁灭。这一过程,与大西国遭受的灾难不是如出一辙吗?《圣经·旧约》中不止一次对那次火山喷发作了叙述,这更增加了上述判断的可靠性。希腊考古学家马利纳托斯测定了轻石层下面出土的文物,证明了使米诺依文明毁灭的桑托林火山喷发,发生在公元前15世纪初期。(www.xing528.com)

但是,另一部分学者却断然否认上述说法,认为那纯粹是牵强附会,圣经的记载也不能作为科学的凭证,他们热衷于在马尾藻海追寻大西国的踪迹。

马尾藻海位于北大西洋中部,远离大陆,是一个洋中之海。海中长满密密麻麻的马尾藻,藻间生活着几十种奇妙的鱼类和动物,构成一个奇妙的水中世界。为什么远离大陆的大洋中心,竟会出现一个长满藻类的海域?这些藻类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前苏联生物学家热尔曼指出,大西洋各岛的动植物群与非洲和南欧的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植物群与欧洲第三纪的完全一样。而马尾藻海的动物群,恰恰又能在欧洲与非洲找到,因此,马尾藻海一带原来有一块大陆与欧、非相互连接,柏拉图笔下的大西国就位在这块大陆上。后来,陆地下沉,大陆西部成为今天的马尾藻海,东部则残存着加那利群岛等岛屿。陆地下沉后,大部分生物毁灭了,少数能适应海中生活的被保存下来,并发生了一些变异,构成了今天马尾藻海特殊动植物群落。最近,人们在马尾藻海西部海底发现了一座边长约300米,高约200米,尖顶距海面100米的金字塔,比埃及金字塔的文化还要早。塔中有两个巨大的洞穴,水流以惊人的速度流过,使这一带云雾腾腾,狂涛汹涌,见者惊心动魄。这一发现,进一步支持了热尔曼的观点,说明大西国就在马尾藻海,海底金字塔是陆地下沉后遗留的见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海底调查表明,至少在最近几百万年间,大西洋洋底并没有下沉过,相反,马尾藻海一带,是一个巨大的海底抬升地区,因此不可能有古岛沉沦。而且,调查资料中也没有发现一点有关大西国沉没的大陆残骸。70年代中期,法国海洋学家在桑托林群岛一带海底也进行过详细调查,并没有发现大陆沉降的痕迹。这无疑给在大西洋寻找大西国的人们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大西国古址问题仍没有解决,因为如果假定大西文明古国本是子虚乌有,那么如何解释大西洋两岸在文化上的相似性呢?如何解释大西洋两岸语言学民族学神话领域中的许多一致性呢?如果不是大西古国先进文化的流传,还有什么别的方式解释呢?难道在古时候就有一队非洲人乘坐芦苇船,漂流到美洲大陆上去吗?难道就是他们把旧大陆的文明带到新大陆去的吗?这些都是没有解决而且有着吸引力的问题,有待人类学、考古学、地质学和海洋学等各个领域里的专家去进一步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