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开李自成出家的谜底

揭开李自成出家的谜底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自成出家之谜闯王李自成,陕西米脂人,是明末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的一位杰出领袖。关于李自成的生死之谜,一直有两种说法。同时南明王朝的驻湘将领何腾蛟也向唐王发出了李自成身亡的报告。所以有人认为李自成隐居在此,目的是保存实力,以联明抗清,东山再起。奉天玉大和尚墓、梅花诗及实物的出土,只能证明确有一奉天玉大和尚在,并不能断定奉天玉即李自成。所以目前对于李自成的归宿,只能两说并存。

揭开李自成出家的谜底

李自成出家之谜

闯王李自成,陕西米脂人,是明末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的一位杰出领袖。1644年正月在长安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3月,他领兵攻克北京,结束了明王朝276年的统治。由于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军惨败,不得不退出北京,匆匆西撤,沿途一再失利,被迫转战于河南、陕西、湖北,最后在湖湘一带不知所终。关于李自成的生死之谜,一直有两种说法。

一是九宫山遇难说。根据负责追击闯王的英亲王阿济格奏报,他说李自成军逃窜入九宫山中,仅携带随身亲信20人,被村民围困,不能脱身,自缢而死。但是发现尸体已经腐烂,无法辨认。同时南明王朝的驻湘将领何腾蛟也向唐王发出了李自成身亡的报告。根据这两则报告,当时就认为是乡民程九百率众截杀了李自成。但是九宫山遇难说也遭到不同的质疑。关于闯王之死,阿济格的报告说“尸朽莫辨”,而何腾蛟也是从降卒口中听说而已,两人都没有亲眼看过李自成的正身。另外,李自成退居湖湘时,还有四五十万左右的兵力,到达武昌后,还能从容不迫地改江夏县为瑞符县,铸造“永昌通宝”的钱币,他的嫡系战将李过驻军九宫山一带,也有数万之众,何至于自己随身只带20余人。而《程氏家谱》中程九百所杀之人名叫李延。虽说李自成又叫李炎,但为何没有直称李自成,也无法解释。由于种种疑点,夹山说油然而生。(www.xing528.com)

隐居夹山寺说,是湖南澧州知州何璘早先提出。他经过实地调查,认为李自成在九宫山制造已死的假象,迷惑追击的敌军,从而得以脱身,而最终来到石门夹山寺为僧,取法号为“奉天玉”,而李自成就曾在1643年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不久又自称“新顺王”,所谓“奉天玉”,就是“奉天”和“王”的合称。另外,他的陕西口音和画像也和李自成很相似。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是《梅花百韵》的发现,其中有“金鞍玉镫马如龙”、“徐听三公话政猷”、“子门徒已数千指中兴”、“况值戎马星落雨旧天”的诗句,颇像是位戎马出身的帝王。

1981年,在石门夹山寺附近发现了奉天玉大和尚墓,陪葬之物,与李自成家乡米脂县的葬俗相同,甚至还有永昌通宝的铜币。所以有人认为李自成隐居在此,目的是保存实力,以联明抗清,东山再起。当然此说也不是无懈可击。奉天玉大和尚墓、梅花诗及实物的出土,只能证明确有一奉天玉大和尚在,并不能断定奉天玉即李自成。而且李自成在攻打开封时,被守将总兵陈永福发来一箭,射伤左眼,所以官方称之为“瞎贼”,可是所见画像左目却未瞎。关于“奉天玉”为“奉天王”的推测,李自成实已称帝,不会再在隐喻的名字里退居为“王”;《梅花诗》也只是依题做诗,有可能是忠于明朝的遗臣所作。所以目前对于李自成的归宿,只能两说并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