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抗日战争:人民力量蓬勃发展

中国抗日战争:人民力量蓬勃发展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九四〇年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了侵华日军的百分之五十八和伪军的全部,总数共达七十万。在对敌斗争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获得了猛烈的发展,到一九四〇年七月,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已发展到近五十万人,共产党员发展到八十万人,根据地人口包括一面负担粮税和两面负担粮税的约达一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成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主要力量,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人民力量蓬勃发展

一九三八年九月,日本华中派遣军在进攻武汉作战期间,提出一个«关于武汉、广州两战役善后处理的形势判断»的文件。它承认日本兵力不足,“在作战上大致已到达前进限度”;同时,“国内经济形势不容轻易乐观”。中国方面,“虽然国共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但是中央军和共产军的统一战线暂时还不会破裂。”根据这一判断,提出今后“不谋求大规模的作战”,而要对所有占领区“彻底进行治安肃正”,强化伪政权;同时在占领区谋求军队的“自给自足”,以“防止陷入因暂时的财政破产而不得不改变对华方针的窘境”。十一月,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制定了«陆军作战指导纲要»。方针是:“确保占据地区,促进其安定。以坚强的长期围攻态势,扑灭残余的抗日势力。”在华北,“进行大规模的扫荡作战”,以“迅速恢复河北省北部、山东省、山西省北部及蒙疆等重要地区的治安。并确保主要交通线”。在华中,一方面确保庐州、芜湖杭州一线以东地区的安定,特别要首先迅速恢复上海、南京、杭州间地区的治安,并确保主要交通线。一方面以武汉和九江为根据地,协同海军确保从岳州以下扬子江下游的交通。在华南,以广州、虎门为根据地,切断中国的补给线。

为在华北进行大规模的“扫荡”作战,敌大本营于十一月从华中和华南调出三个师团,一九三九年一月再调五个旅团,四月又从国内调来四个师团,全部编入华北方面军序列。至此,华北方面军共拥有十五个师团、九个旅团、一个骑兵集团和一个航空部队的庞大兵力。此外,日寇还决定扩充奸伪武装团体,如自卫团、治安军和各种警备队等。

一九三九年一月至一九四〇年三月,日本华北方面军连续发动三次“治安肃正”作战。目的是“彻底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确保占领地区的治安和自主的建设”,以便掠夺资源,支持持久战。作战的重点“专以敌人的游击战术为对象给与完全封锁”。(www.xing528.com)

面对敌军的大举进攻,敌后解放区广大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贯彻“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方针,同日伪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围攻和“扫荡”,给了敌人以严重的打击。在抗战第三周年的一年中,八路军对日伪军作战六千九百多次,歼灭日伪军十一万三千多人,缴获各种枪炮三万八千四百多件。一九三九年和一九四〇年两年中,新四军对日伪军作战二千四百多次,歼灭日伪军五万一千多人,缴获各种枪炮一万五千三百多件。从抗战开始到一九四〇年的三年作战中,八路军、新四军收复县城一百五十座,从敌人手里夺回了大片国土。一九四〇年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了侵华日军的百分之五十八和伪军的全部,总数共达七十万。在对敌斗争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获得了猛烈的发展,到一九四〇年七月,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已发展到近五十万人,共产党员发展到八十万人,根据地人口包括一面负担粮税和两面负担粮税的约达一亿。解放区军民既巩固了华北解放区,发展了华中解放区,又开辟了华南解放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成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主要力量,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