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凉州会谈成功结束西藏政治分裂状态,奠定蒙古统治西藏基础

凉州会谈成功结束西藏政治分裂状态,奠定蒙古统治西藏基础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蒙古皇室和西藏萨迦派领袖出于各自的政治、宗教目的而接触,促进了凉州会谈的发生。阔端招抚、经略吐蕃,为蒙古进一步统治西藏奠定基础,凉州会谈正式建立了蒙藏政治关系。凉州会谈标志着吐蕃正式归附蒙古汗国,成功结束西藏社会持续四百年的政治分裂状态,西藏归属蒙古皇室管辖,迈出西藏统一于中国的第一步。凉州会谈后,萨班留在了凉州,继续讲授佛经,弘扬佛教,使阔端及其蒙古统治者皈依佛教,虔诚礼佛。

凉州会谈成功结束西藏政治分裂状态,奠定蒙古统治西藏基础

淳祐六年(1246)八月,西藏佛教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萨班)应蒙古皇子阔端之召,和侄子八思巴、恰那多吉来到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会谈,确定了蒙藏关系,为元朝管理西藏事务奠定了基础。

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汗在位时期(1229—1241),蒙古同西藏发生正式联系。第一个和西藏发生政治联系的是皇子阔端。利用萨班的声望和地位劝说、号召西藏各教派归顺蒙古,迅速解决西藏问题是阔端的主要目的。淳祐四年(1244)八月,阔端决定向萨班发出邀请诏书,请高僧萨班来凉州会谈。阔端派多达那波为金字使者,和一个名叫杰曼的将领率兵,带着诏书和礼物去西藏。萨迦派是西藏佛教一个实力雄厚的教派,创始人是贡却杰布(1034—1102),最早崛起于今西藏日喀则的萨迦县附近。蒙古皇室和西藏萨迦派领袖出于各自的政治、宗教目的而接触,促进了凉州会谈的发生。淳祐六年(1246),接受阔端邀请的萨班,带领侄子八思巴、恰那多吉前往凉州。淳祐七年(1247),阔端从和林出发到凉州,和萨班举行了意义重大的凉州会谈,共同达成西藏归附蒙古的协议。在阔端的授权下,萨班开始代表西藏事务;在蒙古的支持下,萨迦派取得对全藏的领导权。蒙古方面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西藏各界的既有利益。萨班奉命撰写《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晓谕西藏僧俗各首领归顺蒙古,受到积极响应。凉州会谈之后,阔端与西藏宗教领袖正式建立政治关系,西藏在形式上归顺蒙古。阔端招抚、经略吐蕃,为蒙古进一步统治西藏奠定基础,凉州会谈正式建立了蒙藏政治关系。(www.xing528.com)

凉州会谈是元朝统一之前,蒙古皇室和西藏地方宗教领袖的一次接触,也是蒙藏两族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政治关系,是西藏各派向外部寻求支持的结果,对蒙藏关系的建立、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其一,促成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正式管辖,首次解决了西藏的归属问题。凉州会谈标志着吐蕃正式归附蒙古汗国,成功结束西藏社会持续四百年的政治分裂状态,西藏归属蒙古皇室管辖,迈出西藏统一于中国的第一步。凉州会谈的成功,使西藏避免了战乱,西藏的社会、经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忽必烈接管阔端领地,建立元朝,统一中国之后,西藏归属元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奠定了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基本模式,促进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元朝政府管辖西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宗教关系处理得当,使之起到了政治纽带作用。萨迦派在西藏的领袖地位在凉州会谈之后被蒙古认可。萨迦派作为蒙古的“达鲁花赤”,被授权全权管理卫藏、阿里。西藏开始由政教合一的萨迦地方政权统治,西藏由此从分裂开始走向统一。后八思巴成为元朝帝师,恰那多吉作为忽必烈任命的“蕃地三区的总法官”——西藏首席行政官员返回西藏,“标志着萨迦的世俗行政权力系统在西藏正式确立”。其三,促进了藏传佛教在全国的传播、发展。萨班的凉州之行用佛教文化征服了蒙古贵族。凉州会谈后,萨班留在了凉州,继续讲授佛经,弘扬佛教,使阔端及其蒙古统治者皈依佛教,虔诚礼佛。凭借蒙古势力的支持,萨班成功扩大了藏传佛教的影响,使藏传佛教的传播进入新阶段。其四,巩固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统一的强有力的元朝政府管辖下,各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同中央和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间的往来更加频繁、密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