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视角下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景观空间排序

生态视角下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景观空间排序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景观空间的排序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空间问题。(一)空间围合空间的围合是空间的基本属性之一。通常情况下,封闭式的围合空间中宽度和高度的比例小于或等于1∶1时,会带来较为强烈的封闭感,随着D和H比值的增大,封闭感会慢慢地减弱。半封闭式的空间围合形式基本上以两面或一面实体围合为主,是最常见的景观空间围合形式。植物的围合方式主要是利用绿篱景观带进行空间的划分与围合。

生态视角下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景观空间排序

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是基于对景观规划设计要素的了解之上,通过理性的整理过程对景观的设计手法进行总结,其目的在于将景观设计的过程划分为几个环节,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掌握和运用,灵活地组织、设计出完善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按照空间形式可分为两部分:二维平面空间与三维立体空间。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只有将这两种空间形式同时进行考虑和设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景观设计中,平面形式和立体形式分别有着其不同的功能作用,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根本。

景观空间的排序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空间问题。空间是难以用语言或具体的形象表达清楚的,也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在自然界中,空间是无限的。这里所说的空间,指的是建筑领域的空间概念。一般意义上讲,建筑空间的概念其实可以通过老子道德经》中的一段话加以解释:“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其可以理解为被实体包围的虚体,也就是地面、顶面以及四面墙壁中所包围的空气部分。空间本身是无形态的,就像杯子里的水,杯子是什么形态,水就是什么形态。

在景观学的领域中,景观空间的概念更多强调的是实体与实体之间相互联系的虚体环境,在景观设计行业中多称为场所。场所是指包含了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生活环境,可以作为建筑环境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只有物质的实体和空间表达了特定的文化历史、人的活动,并使之充满活力时才能称为场所。也就是说,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将空间的概念放大,融入物质和人文因素,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设计景观中的空间。

空间可以分为单一空间形式和多空间组合形式两种基本形态。如果把二维空间理解为一个四边形,那么六个四边形通过围合的方式就会变成一个四方体,而单一的空间形式就可以理解为这个四方体本身,我们所做的空间设计就是针对这个单一的四方体进行的。多空间组合形式则可以理解为由很多四方体组成的各种形态的组合。在多空间组合的形式之中,其组合方式和序列是设计者要着重研究和设计的内容。

(一)空间围合

空间的围合是空间的基本属性之一。不同性质的空间形式会给设计者带来不同的设计感觉,空间的围合关系正是创造这些感觉的手段。在讨论空间的围合关系时,所讨论的空间是相对比较单一的空间和场所。

围合,顾名思义,就是包围、闭合。空间围合就是对空间进行一定程度的包围,达到部分或者全部闭合的目的和效果。空间的围合形式往往在空间限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景观空间的围合可以根据景观设计的不同需要,对空间和场所进行调整,用不同形式的围合方式营造不同功能和不同气氛的景观空间。

根据人的心理特征,围合的方式可以通过水平面和垂直面两大空间关系进行初步划分。一般而言,这两者是相互配合使用的。

1.水平面空间围合关系

水平面的空间围合主要体现在对总体布局和基础面的设计定位上。相对于垂直面,水平面上的空间围合关系是简单的。一个被限定了范围的平面布局可以确定出一个或几个单纯的空间领域,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平面布局。就设计而言,确定了平面布局,在设计概念上就完成了一个重要部分,即已传达出空间围合关系的大体形态,然而具体的围合方式和手段,往往是由垂直面的围合形式决定的。但是,也有例外,有些时候纯粹的平面关系配合材质和色彩就可以起到空间围合的作用,这主要是利用了虚拟空间的设计理念。例如,车道上的斑马线,在统一的平面关系中就可以很好地体现出空间的围合关系。由于斑马线的存在,车道中被视觉分割出来了一个公认的安全区域,走在斑马线的范围之内,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受保护的安全感。

2.垂直面空间围合关系

垂直面的空间围合是比较常见的空间围合形式,它所限定的空间领域往往会给人带来直观的感受。一般来说,垂直面的空间围合关系可以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和开放式三类。

(1)封闭式围合。封闭式的空间围合关系更多出现在室内空间,基本以四面墙体的形式围合出一个完全闭合的空间,如电梯空间。封闭式的空间围合往往给人带来紧张、拘束、安全等感觉。根据尺度的不同,其效果也有所变化。通常情况下,封闭式的围合空间中宽度(D)和高度(H)的比例小于或等于1∶1时,会带来较为强烈的封闭感,随着D和H比值的增大,封闭感会慢慢地减弱。

在景观空间中,因为封闭式空间能给人们带来拘束感,所以常用来作为快速通道或者作为先抑后扬的手法使用。

(2)半封闭式围合。半封闭式的空间围合形式基本上以两面或一面实体围合为主,是最常见的景观空间围合形式。半封闭式的空间围合形式多样,变化自由灵活,通过高矮错落和虚实手段,能够展现出丰富的景观空间。在中国传统园林景观中,半封闭式的空间围合形式被应用得淋漓尽致,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园林景观设计历史。例如,在园林景观中移步换景的小窗,通过半封闭式的墙体阻挡人们的视线,窗外的景色仅能通过小窗展现,使人沉醉于不断改变的景色和强烈的好奇心之中。

(3)开放式围合。开放式的空间围合形式基本上是以一个实体面或者有支撑关系的结构围合组成的,与水平面空间围合相似。开放式的空间围合形式常用于景观中的游廊、亭榭等部分,利用地面的抬升与下沉,形成不同感觉的空间形式。开放式的围合方式是利用人们的心理作用,通过高低落差、色彩、材质等关系达到空间的围合感。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有较为宽阔的视线,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给人带来最大的释放感,营造轻松、自由、舒展的气氛。

3.景观空间围合的构成

(1)道路。利用平面布局的功能界定不同的空间。在景观空间中,道路对空间的围合作用不可小看,通过这种功能性的手段,往往可以决定主要的空间体系。道路围合可以通过地面铺设等环节,围合出不同的空间体系。

(2)构筑物。景观范围内出现的构筑物、建筑设施可以对空间起到围合的作用,如垛墙、牌坊、花池等。

(3)设施小品。利用公共设施和景观小品区分空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法,也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比较流行的空间围合方式。

(4)植物。植物的围合方式主要是利用绿篱景观带进行空间的划分与围合。通常,绿篱是由灌木组成的,有时也由乔木与藤类植物组成。绿篱作为空间围合的手段使用时,其封闭性较强,是最常用的围合形式。

(二)空间组合

空间的组合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相互之间的组织关系。一个空间的重要性、功能性和象征作用往往因其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得以体现,因此,空间的组合是对空间的重要性进行排列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不同的空间组合,可以对设计提供相当多的便利和灵感。在设计中,空间的组合形式是千变万化的,但是无论这种变化多么复杂,它终究是要反映不同功能联系的特点,基于这一点,可以从千变万化的形态中概括出几种常见并具有典型意义的空间组合形式。(www.xing528.com)

1.集中式组合

集中式组合方式是一个向心的稳定结构形式。一般由一系列的次要空间围绕着一个主要空间组成,在构成形式上形成发射形式。主要空间一般尺度较大,可以将其他的空间集中在周围。次要空间的功能、尺寸可以相同,从而形成规则的、两轴或者多轴对称的整体造型;也可以互不相同,以适应各自不同的功能需要和周边环境的要求。集中式的组合方式本身没有方向性,其交通流线可以为辐射式或螺旋式。

2.线式组合

线式组合是由单体空间的不断重复出现而构成的,组合的形式以串联的形式出现,并且每一个空间都有单独的出口通道。在这种组合方式中,比较重要或有意义的空间可以出现在其中的任何位置,还可以通过尺寸和形式来表现其重要性。线式组合的特点是“长”,因此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方向性强烈的势态,可以表现增加和延伸空间的趋势。其形式除了直线以外,还可以出现曲线、折线等多样的形式。

3.辐射式组合

辐射式组合形式兼有集中式和线式组合的特点,由一个主导空间和一些向外辐射舒展的线式空间组合而成。集中式组合是一个向心的聚合,而辐射式组合是一个向外的扩张,通过向外的扩张,与周围的环境和建筑进行相互的交织。

4.组团式组合

组团式组合通常由重复出现的空间组成,这些空间一般具有类似的功能、形式等特点。这些组合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重要位置,因此,必须通过一些特别的表现方式来强调其中的重点位置,从而彰显其中某些空间的特别意义。

(三)空间序列

序列一词,按照其本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顺序与排列。空间是以人为中心,人在空间中处于运动状态,并在运动中感受、体验空间的存在。空间序列设计就是处理空间的动态关系。在空间的序列中,空间的连续性和时间性是空间序列的两个必要条件,人们在空间中活动时感受到的精神状态是空间序列形成的基本因素,空间的设计法则和艺术感则是空间序列所表现出来的结果。

景观空间的序列有不同的阶段,与写文章一样,有起、承、转、合的关系,有主题,有起始、过渡、高潮和结束。空间序列的过程就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空间的过渡过程,是空间围合、与空间组合的应用方式。对于不同的序列阶段,在空间处理上各有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的空间气氛,但又彼此联系,前后衔接,形成按照章法要求的统一体。

景观空间序列的构思是通过若干相联系的空间,构成彼此有机的联系。前后连续的空间环境,其构成形式随功能要求而不同。如中国园林中“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别有洞天”“先抑后扬”“迂回曲折”“豁然开朗”等空间处理手法,都是采用过渡空间将若干相对独立的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将视线引向高潮。一般来说,在高潮阶段出现以前,一切空间过渡的形势可能也应该有所区别,但本质上应基本一致,强调共性,适宜以统一的手法为主。

景观空间序列的设计手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从空间序列的导向性和视觉中心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空间的导向性

指导人们行动方向的空间处理称为空间的导向性。采用导向的手法是空间序列设计的基本手法,它以空间处理手法引导人们行动的方向,使人们进入该空间,并随着空间的布置而行动,从而满足该空间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良好的交通路线设计不需要指路标和文字说明牌,而是用建筑所特有的语言传递信息,与人对话。常见的导向设计手法是采用统一或类似的视觉元素进行导向,相同元素的重复产生节奏,同时具有导向性。设计时可运用形式美学中各种韵律构图和具有方向性的形象作为空间导向性的手法,如连续的货架、列柱、装修中的方向性构成、地面材质的变化等强化导向等,通过这些手法暗示或引导人们行动的方向和注意力。因此,室内空间的各种韵律构图和象征方向的形象性构图就成为空间导向性的主要手法。

2.视觉中心

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人们注意的目的物称为视觉中心。导向性只是将人们引向高潮的引子,最终的目的是导向视觉中心,使人领会到设计的诗情画意。空间的导向性有时也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设置,因此在整个序列设计过程中,还必须依靠在关键部位设置引起人强烈注意的物体,以吸引人们的视线,勾起人们的兴趣,控制空间的距离。而视觉中心是指一定范围内引起人们注意的目的物,它可视为在这个范围内空间序列的高潮。

在景观空间序列中,可以通过对比、层次和虚实等手法来突出空间的组织关系。

(1)对比关系。对比关系在空间序列中主要用于空间大小的排列过程中,是使空间变得生动和谐的重要手段之一。空间的对比主要体现在体量和形态两个方面。

空间的形态对比主要表现在构图形式中,如几何图形与自然图形、曲线与直线、方与圆等形式。不同的形态可以表现不同属性的空间关系,如几何图形的形态所表现的空间序列往往是强调主体的严肃、庄重,而自然图形形态所表现的空间序列常为活泼、休闲的样式。

(2)层次关系。空间的层次是调节空间序列关系的手段之一。利用空间的层次,可以突破原有空间的局限性,获得更好的空间效果。空间序列中的层次关系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使用比比皆是,其目的就是可以使人有条不紊地欣赏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的景色,丰富空间的感染力。

(3)虚实关系。空间的虚实是空间关系中最常被讨论的关系,那么何谓虚实呢?可以这样理解,虚就是模糊的划分方式,实就是清晰的划分方式。一般来说,空间序列中的种种设计手法,大都脱离不开虚实关系,利用虚实关系可以将空间的对比关系、层次关系深化,只有虚实关系应用合理,才能得到好的设计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