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圣地亚哥潟湖景观规划:生态视角下的设计研究

圣地亚哥潟湖景观规划:生态视角下的设计研究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质监测表表明,与距离圣地亚哥潟湖不远的圣埃利荷潟湖相比,水质较差。鉴于当时环境保护者与城市发展者争论的困境,应圣地亚哥县环境发展署要求,莱尔领导设计实验室成员,一起研究圣埃利荷潟湖以及其他沿海潟湖规划问题,为其制定土地规划政策及指导方针。这项原始恢复规划包括由圣地亚哥河谷公园总体规划共同策划的一系列恢复行动。

圣地亚哥潟湖景观规划:生态视角下的设计研究

(一)项目概述

圣地亚哥潟湖是加利福尼亚州剩余不多的沿海湿地之一。与其他几个潟湖相比,它的水域面积最大,曾经是整个县最大的潟湖。水质监测表表明,与距离圣地亚哥潟湖不远的圣埃利荷潟湖相比,水质较差。鉴于当时环境保护者与城市发展者争论的困境,应圣地亚哥县环境发展署要求,莱尔领导设计实验室成员,一起研究圣埃利荷潟湖以及其他沿海潟湖规划问题,为其制定土地规划政策及指导方针。

20世纪末,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与圣地亚哥河谷公园联合管理局合作实施圣地亚哥潟湖河谷恢复项目。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是圣欧诺佛瑞核电厂的主要所有者与经营者。由该电力公司提出的最终恢复规划主要关注湿地恢复工作,作为加州圣地亚哥圣欧诺佛瑞核电厂污染导致鱼类减少的补偿性缓解措施,进行在圣地亚哥潟湖之内至少150公顷的沿海湿地的创新性恢复或实质性恢复工作。圣地亚哥河谷公园联合管理局在《加州环境质量法》与美国渔业野生动物局的管理下,担当州领导重任,在《国家环境政策法》监督下,担当联邦政府的领导机构。圣地亚哥河谷公园联合管理局为了河谷地区未来发展,将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的湿地恢复项目纳入开放空间公园整体项目之中(简称公园项目)。

圣地亚哥河谷公园概念性规划重点规划区域范围从沃坎山东侧的沙漠一直延展到德尔马海岸,全程达55英里(约88.5千米)。河谷公园重点规划区包括14个不同资源特征的景观单元

恢复过程将包括扩大既有潮汐盆地范围;创建沿海湿地多样化生境;恢复密切相关的既有潮汐湿地,从而创建出具有开放水资源、湿地、草地、山地等多种生境的景观单元,同时,该单元也兼有功能性、生态性、水文性。

应《海岸开发许可条例》的要求,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在1997年9月递交了《初期恢复计划》,不久,加州海岸委员会便通过了该项计划。按照审批步骤,依据加州品质环境品质法与国家环境政策法,整个项目进入到环境审查阶段。这项工作所需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由地方、州与联邦局(包括美国渔业及野生动物局与圣地亚哥河谷公园联合管理局以及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共同完成。经过包括技术专家在内的公开评议,2000年9月联合管理局授予该项目最终环境影响报告证明书。此环境影响报告为圣地亚哥湿地恢复(恢复项目)做准备。

(二)区域环境条件概述

最早描绘潟湖的地图可追溯至1887年,它描绘了数英里的潮汐甬道,沼泽、泥滩、从潟湖与内陆的入口处一直穿过现在的第5号州际公路位置(加州沿海管理局圣地亚哥县沿海湿地,1989年)。现今,潟湖缩减至1~5区西部,然而退化的沿海湿地延伸至其东部,城市开发已经悄然无声地蔓延到海岸,该地区历史性地经历了圣地亚哥河谷区域公园开放空间的重点规划区范围内最密集强度的城市发展压力。5号州际公路,101公路,杰米·杜兰特林荫大道以及铁路都穿越了圣地亚哥潟湖。1935年在圣地亚哥潟湖水域西北方向还建造了德尔马游乐场商业迅速蔓延,沿着卢瓦尔河谷往西,到达1~5区东部,住宅开发范围集中在规划区域的北部及南部边缘:在整个景观单元的东北部最终还建造了马术运动运动设施。

(三)2005年的圣地亚哥潟湖最终恢复规划设计

1.项目概述

2003至2005年,该项目一直处于深化设计与施工阶段,至2005年11月,最终完成了恢复规划的设计施工过程。最终恢复规划和联合管理局的公园总体规划,都符合加州海岸委员会的相关许可规定。

恢复规划是环境影响报告提出的混合生境方案的反映。这项原始恢复规划包括由圣地亚哥河谷公园总体规划共同策划的一系列恢复行动。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一些进行额外恢复工作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都是在恢复过程中,削弱湿地至高地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影响(代表字母为“M”)。(www.xing528.com)

2.项目要素详细描述

项目要素主要包括14种:潮汐湿地栖息地、湿地、高地过渡区栖息地、高地栖息地、筑巢地、土方量平衡与分级、潮汐入口处土方量的开挖、垃圾堆置场、护坡、边坡保护、冲刷控制、其他基础设施、缓冲区、建设方法、乡村缓冲河岸带。而14条项目要素详细、内容繁多,因案例篇幅限制,在此仅介绍两处,供读者参考。

(1)高地栖息地。为了给乡土植物提供更适宜的土壤,从一些可以重新栽植树木的高地垃圾处理地中获取表层土,然而,这些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野草种子。设计师因地制宜,采用乡土植物混合种植的方法恢复高地栖息地。该项目利用下列方法降低高地地区野草存活比率:

首先采用灌溉野草,等其发芽之后,再将地块分区,最后拔除野草,此过程在播种目标树种之前需要重复数次:利用从未使用过的除草剂处理表层土;或者处理野草,降低其竞争力;鉴于项目尺度较大,基于实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采取适当的方法。

(2)筑巢地。恢复项目包括建造四块筑巢地、恢复更新现有野草丛生的地块。筑巢地与加州海岸委员会要求南加州电力公司停止停车场、扩张游乐场设施这一要求有关,此扩张要求是南加州电力公司之前应第22届地区农业协会要求所制订。与停车场扩建相关,加州海岸委员会试图寻找新的鸟类筑巢区域,探索恢复地区现有敏感鸟类筑巢区的恢复工作。

五块筑巢地位置(11号、12号、13号、14号、15号筑巢地)为加州小燕鸥、环颈鹆等水鸟提供了12.3公顷平坦的筑巢地,为了不被潮汐侵蚀,筑巢地在某种程度上会比周围湿地高出一些,这样就产生了一些平缓边坡、面积较筑巢基址更小的筑巢高地。规划将为边坡提供占地总面积约20.5公顷充足的缓冲距离。四个创建的筑巢地位置及面积由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局、加州海岸委员会协商共同决定。基地选址考虑因素包括:每块场地最小容纳1.2公顷的可使用筑巢地,从场地上可欣赏开放的全景,重要地块需多建造一些障碍物等。曾有研究表明小斑块与大斑块相比较,小斑块对鸟类生存更有利。

设计师将从其他恢复地区挖取土壤,建造筑巢地的基址。筑巢高地目标高程变化范围:11、12号地块一高程基准面10英尺(约3米)以上;13号地块一高程基准面12英尺(约3.66米)以上;15号地块一高程基准面15英尺(约4.57米)以上;14号地块一高程基准面19英尺(约5.8米)以上。表层土的土质取决于每块场地起始高程。筑巢地所需开挖的土壤必须干燥,且具有85%相对紧实的密度。基础土壤夯实之后,在表层放置3英尺(约0.9米)白色或者浅色粗沙。

海军机场挖掘出的沙土在首次分级时就被用作筑巢地表层土,资源机构一直认可其适宜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燕鸥,设计师将贝壳敲击成碎片,并与沙土混合。

中央平坦的筑巢高地,逐渐下降至沼泽平原的边坡,两者组成了筑巢地。它的分级以河流侵蚀边坡最小化为原则进行修建。建造筑巢地的首要活动是:挖掘下层基础土壤,并在上层覆盖沙土,最终将其运送至特殊地区,针对某些特殊物种来说,例如环颈鸽,其幼仔必须在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才能觅食、饮水。因此,筑巢地必须处于无植被状态。规划的临水筑巢地边坡的坡度须设定在10:1,这样既满足了幼仔饮水活动需要,又避免边坡被河水冲刷。然而,其他的边坡应该以不影响开放水资源为原则,进行植被栽植。

在中心处每10英尺(约3米)间隔放置防护围栏,钢丝网围栏距离地面4英尺(约1.2米)处放置聚乙烯巢穴。钢丝网围栏须埋入地下1英尺(约0.3米),地上完成后高7英尺(约2.1米),每块基地围栏必须留有足够的宽度,以备建造未来维护设施通过。筑巢地永久性通达设施要素(如道路)的设置必须通过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圣地亚哥公园联合管理局、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局、加州海岸委员会工作人员协商之后,做出最后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