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政法大学社团与学生专业素养培养调研结果

中国政法大学社团与学生专业素养培养调研结果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社团等会定期举行各种讲座,通过聆听讲座,如博闻论坛、明法论坛等,与智者对话,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展知识面,启发新思路,提升法律素养、人文素养。本次调研体现出参与了社团活动的大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专业素养,集中体现了法律素养、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充分体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领域,本调研报告以法律素养为例进行分析。

中国政法大学社团与学生专业素养培养调研结果

1.专业素养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得到极大地丰富,同时人们对精神层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正体现了社会在精神层面对当代大学生所提出的要求。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大学的本质不仅在于获取知识,还在于提高自身修养和素养。

专业素养是指在专业中形成的审美情趣价值观、道德品质、人文涵养等。例如,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国,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观,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学习政治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公平、民主理念;在学习其他人文科学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指大学生通过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知识的不断学习和积累而内化为相对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的总和,具体涉及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人文行为等方面。

2.专业素养的培养路径

(1)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多读书,读好书,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拓宽视野。大学作为“象牙塔”,为学生提供安静、祥和、方便、快捷的学习环境。社团开办的各种读书会给同学们提供了参与其中的机会,通过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可以让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学生社团等会定期举行各种讲座,通过聆听讲座,如博闻论坛、明法论坛等,与智者对话,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展知识面,启发新思路,提升法律素养、人文素养。

(3)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健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审美情趣,加强道德修养,这也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其作用,学生个性和心理完美的发展,通过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自身的努力,辅之以外部的教育影响,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的目标才能实现。

3.社团活动与大学生专业素养培养

当代大学生作为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主义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就意味着,不但要求他们具备与一般公民相同的政治道德素质,即必须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指导,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且还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其专业素质,即一要以立法为公、执法为民作为职业宗旨,二要树立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三要确立信仰法律、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四要认同职业伦理,恪守职业道德的自律精神[10]。与此同时,还应当增强自身人文素养,崇尚奉献,具备“爱心、责任心、进取心”,注重诚信,鼓实劲,做实事,求实效,社团作为一个小社会和大集体正迎合了这些专业素质的培养,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会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从而形成优秀人文素养,在与其他优秀人才的交往中,有更好的理想追求、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审美观点和思维方式,而社团的丰富活动、各类竞赛也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次调研体现出参与了社团活动的大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专业素养,集中体现了法律素养、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充分体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领域,本调研报告以法律素养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调研体现出活跃在社团活动中的大学生对法律的正确认识。对于“您认为监督法律执行的有效途径是?”一题,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需要依靠“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61.0%),体现了分权的思想。同时,“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的监督”和“群众监督”也分别占到了54.7%和42.6%,反映出同学们对法律执行自下而上监督的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对法治的理解和追求。

其次,同学们对于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的行动反映也充分展现出较高的法律素养。在调研中对于“当您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您会如何处理”一题,有效数据共454份。其中,选择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共308份,有效百分比为67.8%;向有关部门投诉共79份,有效百分比为17.4%;用武力解决共3份,有效百分比为0.7%;通过私人关系解决共27份,有效百分比为5.9%;通过媒体曝光共14份,有效百分比为3.1%;觉得很委屈,但认为没有什么办法共21份,有效百分比为4.6%;根本不在意的共2份,有效百分比为0.4%。由此可见,倾向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的学生占总数的85.2%,彰显出调研对象较高的法律素养。

此外,对于社会热点中的法律现象的看法和理解亦表现出同学们以法律为评判准绳的倾向。在“‘民告官’在维护公民自身权益上是可取的”一题中,有效数据共476份。其中,“非常赞同”占52.1%,“比较赞同”占27.2%,“基本赞同”占15.5%,“比较不赞同”占4.0%,“非常不赞同”占0.6%;在“如果公民不能积极维护和争取权益,法律赋予的权利就难以落实”一题中,有效数据共476份。其中,“非常赞同”占49.4%,“比较赞同”占35.7%,“基本赞同”占12.2%,“比较不赞同”占2.1%,“非常不赞同”占0.6%;在“即使不违法犯罪,法律也与我的生活紧密相关”一题中,有效数据共476份。其中,“非常赞同”占63.4%,“比较赞同”占24.7%,“基本赞同”占9.5%,“比较不赞同”占1.9%,“非常不赞同”占0.4%。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受访者对这三题的认同度很高,回答“比较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的均不足总人数的5%,说明本次调研对象维护和争取公民自身权益的意识很强,能够做到认同法律,尊重法律,崇尚法律。

表9-2-1 “对于以下说法,你的同意程度如何?”调研数据

续表

同时,通过将学生所在年级与对体现法律意识的命题进行综合比对与卡方检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年级越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越强,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例如在“当您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您会如何处理”一题中,大一选择“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占60.7%,大二选择“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占62.4%,大三选择“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占68.8%,大四选择“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则高达77.6%,随着年级的上升,同学们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越强烈。同时,对于“用武力解决”、“觉得很委屈,没认为没什么办法”或“根本不在意”这三个选项,大一有13人选择,大二有5人选择,大三有2人选择,大四无人选择。这说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年级越高,解决问题的方式越积极,越理性,也越科学。本次调研中根据调研对象所处年级与“当您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您会如何处理”一题交叉分析及卡方检验的详细结果见表9-2-2与表9-2-3。

表9-2-2 “您所处的年级”与“当权利受到侵害您会如何处理”交叉分析(www.xing528.com)

续表

注:Sig.=0.032,说明学生所处的年级与当权利受到侵害时的处理方式显著相关,经过数据比对与分析可以得出,年级越高,学生越倾向于以理性的方式,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利。

表9-2-3 “您所处的年级”与“当权利受到侵害您会如何处理”卡方检验结果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本次调研分析得出,学生专业素养的强弱,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强于其所参加社团类型及参与时间。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是有区别的。法学专业的学生法律素养强于其他专业,但政治素养弱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人文素养弱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政治素养强于其他专业,但法律素养弱于法学专业的学生,人文素养弱于中文专业的学生;中文专业的学生人文素养强于其他专业,但法律素养弱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政治素养弱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即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同一类型社团,他们获得的专业素养培养也是有局限的,即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社团所获得的专业素养提升程度高于参加与本专业无关的社团。例如,一名中文专业的学生参加了中国政法大学345诗社,对其人文素养具有提升作用,但如果其参加的是准律师协会这一法律专业类社团,其所获得的法律素养方面的提升并不明显;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准律师协会,其能得到法律素养方面的提升,但如果其参加的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会这一政治思想类社团,其所获得的政治素养方面的提升并不明显,至少无法从本次调研结果中得出。通过表9-2-4和表9-2-5,我们以学生专业与法律素养的交叉检验、学生专业与政治素养的交叉检验为例,可以明显地看出,学生所学专业,与其具备的专业素养有显著的关联;而通过表9-2-6,我们以政治素养与政治思想类社团的关系为例可以看出,学生所参加的社团类型,与其专业素养的提升并没有直接联系。

通过专业、社团类型与专业素养三者的关系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社团对于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其作用是有限的。社团只能作为专业教学上的延伸和补充,成为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平台,而不能成为大学生培养专业素养的唯一平台。大学正规的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安排和教育教学活动,才是大学生专业素养培育的主阵地。我们不能本末倒置,过分注重夸大学生社团在学生专业素养培养方面的比重,而应继续重视和创新第一课堂的建设,保证学生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掌握完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养成较好的专业素养,继而在第二课堂,特别是学生社团活动中,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践锻炼来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取得更大的进步。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学生社团对于非学生本专业的素养提升并不能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这需要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们进一步思考和创新,通过改革社团运作模式、社团活动形式等方式,进一步增强社团在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尤其是对于非本专业大学生相关素养的培养功能,真正使学生社团成为高校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基地与摇篮。

表9-2-4 学生专业与“对于以下说法,你的同意程度如何?”卡方检验结果

续表

表9-2-5 学生专业与政治素养相关问题的卡方检验结果

表9-2-6 政治思想类社团与政治素养相关问题的卡方检验结果

注:除“社团让我提高了政治理论修养”一题,参加政治思想类社团的学生认可度显著高于参与其他类型社团的学生外,在对其他四道与学生政治素养相关的命题的判断中,参与政治思想类社团的学生并未表现出与文娱类社团、创业类社团等其他类型社团学生的明显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