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玉祥:帝国尽头的谦虚诗人

冯玉祥:帝国尽头的谦虚诗人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玉祥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昌召开成立大会,国民党中宣部负责筹划、担负经费,茅盾、老舍、田汉、洪深、胡风、以群等文艺界名人济济一堂,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和池田幸子夫妇也应邀出席,冯玉祥以“丘八诗人”身份躬逢其盛,而且发表了演讲。那是个名人大会,找冯玉祥和池田幸子签名留言的人最多,使他们应接不暇。

冯玉祥:帝国尽头的谦虚诗人

从士兵到将军,冯玉祥是个典型。他有许多绰号,“基督将军”、“倒戈将军”,还有一个“丘八诗人”。抗日战争爆发时,他身居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之高位,手中并无实权,所以他就以“丘八体”打油诗鼓吹抗日,还办起了一份《抗到底》月刊。一介武人此时热衷于谈诗论文,与文人、作家来往。当他住在武昌一个教堂后院时,吴组缃、何容、老舍等人都曾住在他的家里,有时也帮他修改“丘八诗”。

▲冯玉祥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昌召开成立大会,国民党中宣部负责筹划、担负经费,茅盾、老舍、田汉、洪深、胡风、以群等文艺界名人济济一堂,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和池田幸子夫妇也应邀出席,冯玉祥以“丘八诗人”身份躬逢其盛,而且发表了演讲。当时在现场、后来去了台湾的《大公报》记者陈纪滢清楚地记得,那天他穿了一件长仅及膝的藏青色外罩,戴一顶鸭舌帽,满脸肥肉,个子又高又大,就这一副仪表就招人好笑,尤其是那件外罩,说它是短棉袄,又长了些;说它是长袍,又短了些。看到他这一身朴素、奇怪的装束,许多人私下称奇。他演讲时每句话都很能打动人,他仿佛天生就懂得群众心理,擅长在大庭广众之中说话。他一口一个“玉祥是个老粗儿”,说自己“不敢和全国大作家们站在一起”,“承大家不弃邀我参加这个盛会,真是感激万分。以后我的丘八诗还请大家修改修改,使我跟着大家学习学习”。在场的数百文人有好多只闻其名,这一天是初次亲见其人、亲闻其声,他的一番谦虚赢得了许多人的好感,台下窃窃私语:“老冯真了不起,你看他多客气,多么平民化!”

那是个名人大会,找冯玉祥和池田幸子签名留言的人最多,使他们应接不暇。会毕,前往饭店就餐,从大街上浩浩荡荡走过,也数冯玉祥最引人注目,人们指指点点,大半是对他。他在大会上的谦虚也许是由衷的,他自认为行伍出身,读书太少,所以对文人敬之如宾。他家客厅里挂着他自书的对联:“吃饭太多,读书太少。”他曾对记者说:“上海有的是一座座鸽子笼,藏着醉生梦死的人。除了一部分执笔者尚能革命之外,其余都是行尸走肉!”他那本传世的《我的生活》先由他口述,一位秘书整理成文,由他自己校阅,再交给吴组缃润色,然后再由他修改。

冯玉祥在武昌请文艺界的人聚餐,馒头牛肉汤加盐煮花生米,或打卤面,这样的宴客方式曾传为佳话。他提倡节俭,说中国人穿长衫太浪费了,主张缩短,他身体力行,所以就穿了长仅及膝的棉袄。他给当年有名的《良友》画报写过一篇回忆文章《我的入伍前后》,开篇就说:“许多人常批评我个人生活的刻苦耐劳节俭朴素,是‘矫情’,是‘伪装’,是‘矫枉过正’……”比如,他出远门还要带一套粗瓷碗碟,如果把运输成本加上去,粗瓷碗碟就成了奢侈品。(www.xing528.com)

他只读过一年零三个月的书,11岁就当了兵。在军营里,他喜欢看些武侠小说和《三国演义》一类书。因为买不起笔,他在一根细竹筒的一端栽上麻,蘸着黄泥在洋铁片上练习写字。数十年后,他自述往事时还不无得意。1934年,《良友》画报总编辑梁得所在张家口采访他,他当场作画相赠,画面上一个车夫在拉车,线条简洁,上面还题了一首“丘八诗”,诗共四句:

终日拉车 牛马生活 委员薪水 一月八百

他是有感而发。一次在南京参加会议,谭延闿在会上提出中央委员月薪八百元太低了,提议增加。他当场反对,说猪受主人的豢养,有肉有皮还主人;我们白受人民豢养,对猪也有惭愧。

此前,他已在泰山读书多年,梁得所请他推荐四五本书,他推荐的有《科学宇宙观》和陈保仁的《新政治学》,也有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唯物史观》,还有《圣经·新约》。因为梁听说他在泰山画画、写诗,问是否可以给杂志发表。他笑笑回答:“我的诗不行的,还是送两本关于最近意见的书看看罢。”其中一本《冯在南京》,里面有一段他关于“革命领袖与猪”的高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