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庄公及庄公夫人的生平及丧葬情况

庄公及庄公夫人的生平及丧葬情况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 庄公:名同,桓公之子,公元前693年—公元前662年在位。3 夫人:文姜,庄公之母。桓公因文姜而死,鲁人责之,故出奔。5 筑王姬之馆于外:王室之女嫁给齐侯,齐侯当亲迎,庄公在三年服丧期内,不忍在宗庙礼待齐侯,又不敢违背王命,所以采取变通的办法,筑王姬之馆于外地。庄公因父死母出,不忍行即位之礼,故《春秋》不载庄公即位。经二年春1,王二月,葬陈庄公。夏四月,葬宋庄公。

庄公及庄公夫人的生平及丧葬情况

元年春2,王正月。

三月,夫人孙于齐3

夏,单伯送王姬4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5

冬十月乙亥6,陈侯林卒。

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7

王姬归于齐。

齐师迁纪郱、鄑、郚8

1 庄公:名同,桓公之子,公元前693年—公元前662年在位。《谥法》:“胜敌克乱曰庄。”2 元年:公元前693年。3 夫人:文姜,庄公之母。孙:同“逊”。遁。谓出奔。桓公因文姜而死,鲁人责之,故出奔。《春秋》内讳奔,凡鲁君、鲁夫人出奔,皆称“孙”。4 单(shàn)伯:天子之卿。单为食邑,伯为爵名。送王姬:王嫁女于齐,命鲁主婚,故不称使,而云单伯送女。王姬不称字,尊王,且别于鲁女。天子嫁女于诸侯,使同姓诸侯主婚,而不亲自主持,因天子与诸侯地位不对等。5 筑王姬之馆于外:王室之女嫁给齐侯,齐侯当亲迎,庄公在三年服丧期内,不忍在宗庙礼待齐侯,又不敢违背王命,所以采取变通的办法,筑王姬之馆于外地。馆:舍。6 乙亥:十八日。7 荣叔:周大夫。荣是氏,叔是字。锡桓公命:追命桓公,褒称其德。锡:赐与。8 “齐师”句:齐欲灭纪,故徙三邑之民而取其地。郱(píng)、鄑(jìn)、郚(wú):皆纪国之邑。郱在今山东临朐;鄑在今山东昌邑市西北;郚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

元年春1,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

1 “元年春”三句:桓公之死与文姜有关,文姜因而不敢回国。庄公因父死母出,不忍行即位之礼,故《春秋》不载庄公即位。

三月1,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2,绝不为亲,礼也。

1 “三月”二句:庄公即位后,文姜还鲁,至此再度出奔齐国。文姜:桓公夫人,齐女。2 “不称”三句:齐侯因文姜而杀桓公,文姜之义宜与齐断绝关系,此年夫人复奔齐,故《春秋》去“姜氏”之称以示义。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1。为外,礼也。

1 “筑王姬之馆”三句:齐强鲁弱,又秉承天王之命,鲁不敢不为王姬主婚。但桓公丧期未满,故筑馆舍王姬于城外以成礼。为:于。

二年春1,王二月,葬陈庄公。

夏,公子庆父帅师伐於馀丘2

秋七月,齐王姬卒3

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4

乙酉5,宋公冯卒。

1 二年:公元前692年。2 於馀丘:国名。其地未详。3 齐王姬卒:王姬由鲁主婚嫁于齐,故视同鲁女,书其卒。4 夫人:文姜。桓公之妻,齐襄公之妹。禚(zhuó):齐地,在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为齐、鲁交界之地。5 乙酉:四日。

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1。书,奸也。

1 “夫人”三句:桓公死后,文姜两度奔齐,因惧祸。至此始与齐侯私会。《传》称“书奸”,奸在夫人。文姜连年出会(至齐与齐侯相会),均属此类。

三年春1,王正月,溺会齐师伐卫2

夏四月,葬宋庄公。

五月,葬桓王。

秋,纪季以酅入于齐3

冬,公次于滑4

1 三年:公元前691年。2 溺:公子溺,鲁大夫。3 “纪季”句:纪季为纪侯之弟,字季。齐欲灭纪,纪国小力弱,无法抗拒,纪季遵纪侯之命,以酅入于齐为附庸。使社稷得存,祭祀不废,故《春秋》称其字而不名。酅(xí):纪邑,在今山东临淄市临淄区东。4 滑:郑地,在今河南睢县西北。

三年春,溺会齐师伐卫1,疾之也。

1 “溺会”句:鲁大夫溺专命而行,故《春秋》去其氏,单称其名,以示厌恶。夏五月,葬桓王1,缓也。

1 “葬桓王”二句:周桓王崩于桓公十五年三月,七年乃葬,故曰缓。桓王因何迟至七年而葬,史无明文。缓:迟缓。秋,纪季以酅入于齐,纪于是乎始判1

1 判:分。纪季以酅入齐,纪从此一分为二:纪侯居纪,纪季以酅为齐之附庸。冬,公次于滑,将会郑伯谋纪故也。郑伯辞以难1。凡师,一宿为舍2,再宿为信3,过信为次4

1 “郑伯”句:郑厉公居栎,图谋复位,郑伯自顾不暇,故无力助纪。郑伯:即子仪。难(nàn):祸患。2 一宿:住一夜。3 再宿:住两夜。4 过信:超过两夜。即住三夜以上。

四年春1,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2

三月,纪伯姬卒3

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4

纪侯大去其国5

六月乙丑6,齐侯葬纪伯姬7

秋七月。

冬,公及齐人狩于禚8

1 四年:公元前690年。2 “夫人”句:享为两君相见之礼,非夫人所得用。宴享之事,《春秋》所不书,此独书姜氏享齐侯,以见其非礼。祝丘:鲁地。3 伯姬:鲁女,隐公二年嫁于纪。4 遇:会,会见。垂:卫地,在今山东定陶县附近。5 大去:指离开后不再返还。纪侯命纪季以酅入于齐以存宗庙社稷,故不言灭;不见迫逐,故不称出奔。6 乙丑:二十三日。7 “齐侯”句:纪侯去国,纪实际上已经灭亡,齐侯以纪初附,故以纪国夫人之礼葬伯姬。鲁女出嫁,唯为诸侯夫人者并书卒、葬。8禚(zhuó):齐地。《春秋》书鲁君越境而狩,以见其非礼。

四年春,王正月,楚武王荆尸1,授师孑2,焉以伐随3。将齐4,入告夫人邓曼曰:“余心荡5。”邓曼叹曰:“王禄尽矣6。盈而荡7,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8,故临武事,将发大命9,而荡王心焉。若师徒无亏10,王薨于行,国之福也。”王遂行。卒于樠木之下11。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12,营军临随13。随人惧14,行成。莫敖以王命入盟随侯,且请为会于汉汭而还15。济汉而后发丧16

1 “楚武王”句:谓楚武王初创楚国陈兵之法。楚武王:芈姓,熊氏,名通。荆:楚之别称。尸:陈。2 授师孑:把戟颁发给将士。这是楚国用戟之始。孑:戟。一种戈、矛合体的武器,作战时既可以刺,也可以勾。3 焉:而。4 齐(zhāi):通“斋”。斋戒。将授兵于太庙,故先斋戒。5 荡:动。指心乱跳。6 王禄尽矣:谓楚王寿命将终。禄:福。7 “盈而荡”二句:物满则动而生变,为自然之道。楚蛮夷小国,武王始起其众,僭号称王,陈兵授师,志得意满,邓曼知将有变。而:则。8 先君:指楚君之先祖。其:大概。9 大命:指征伐之令。10 “若师徒”三句:楚王薨于道,不死于敌手,军队就不会遭受损失,故曰“国之福也”。行(háng):路,道路。11 樠(mán)木:树名。《说文》:“樠,松心木。”12令尹:楚官名,为最高行政长官军事统帅。莫敖:楚官名,次于令尹、司马,掌兵事。除道:修治道路。《说文》引作“脩涂”。梁:桥。此指架桥。溠(zhà):水名。亦称“扶恭河”。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武王卒,楚军秘不发丧,出奇兵从间道至随。13 营军:修筑营垒供军队驻扎。14 “随人”二句:随人不意楚军突至,故惧而求和。行成:求和。成:和解。15 汉汭(ruì):汉水弯曲之处。汭:河水转弯处。16 济:渡。楚在汉水西岸,随在汉水东岸,二国讲和,楚军渡过汉水,然后公布楚王死讯。

纪侯不能下齐1,以与纪季2。夏,纪侯大去其国3,违齐难也4

1 下齐:即臣服于齐。2 以与纪季:将纪国交给纪季。3 大去其国:谓离开国家不再返回。4 违:避。

五年春1,王正月。

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秋,郳犁来来朝2

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

1 五年:公元前689年。2 郳(ní):附庸国名,后为小邾,在今山东滕州市东。犁来:郳君之名。

五年秋,郳犁来来朝。名1,未王命也。

1 名,未王命也:郳为附庸之国,未受爵命为诸侯,故《春秋》称其名。

冬,伐卫,纳惠公也1

1 纳惠公:使卫惠公回到卫国。卫惠公名朔,桓公十六年出奔齐。

六年春1,王正月2,王人子突救卫3

夏六月,卫侯朔入于卫。

秋,公至自伐卫4

5

冬,齐人来归卫俘6

1 六年:公元前688年。2 正月:《公羊》、《谷梁》所据经文作“三月”。3 王人子突:王室官员,字子突。地位卑微者,故不书其官。4 公至自伐卫:鲁君返回时告于宗庙,故《春秋》书其事。5螟:害虫。此年螟虫成灾,故《春秋》载其事。6 俘:指所获的东西。《说文》:“俘,军所获也。”《周书·世俘解》:“武王俘商旧玉亿有百万。”凡军所获取之物,均可称俘,并不限于俘虏的人。

六年春,王人救卫。

夏,卫侯入,放公子黔牟于周1,放宁跪于秦2,杀左公子泄、右公子职,乃即位。

君子以二公子之立黔牟为不度矣3。夫能固位者4,必度于本末5,而后立衷焉6。不知其本7,不谋8;知本之不枝9,弗强10。《诗》云11:“本枝百世。”

1 放:放逐。2 宁跪:卫大夫。3 立黔牟:二公子立黔牟在桓公十六年。为:是。不度(duó):即欠考虑,谋虑不周。4 固位:巩固君位。5 度于本末:审时度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末:主次。6 衷:适。指合适的人。7 不知其本:谓不知立君之根本。8 不谋:不参加策划。9 本之不枝:所立之人不足以固其位。不枝:不支。承受不起。10 强(qiǎng):勉强。11 “《诗》云”二句:引文出自《诗·大雅·文王》。谓文王本枝俱茂,繁盛百世。

冬,齐人来归卫宝1,文姜请之也2

1 卫宝:卫国的宝器。段玉裁云:“古者用兵所获,人民器械皆曰俘,此所归者宝器,故《 左传》以 ‘ 宝’释《经》之‘俘’。”2 “文姜”句:文姜淫于齐侯,求以卫宝归鲁,欲取悦于鲁。

楚文王伐申1,过邓2。邓祁侯曰3:“吾甥也4。”止而享之5。骓甥、聃甥、养甥请杀楚子6。邓侯弗许。三甥曰7:“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8,其及图之乎9!图之,此为时矣10。”邓侯曰:“人将不食吾余11。”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12,而君焉取余13?”弗从。还年14,楚子伐邓。十六年15,楚复伐邓,灭之。

1 楚文王:名赀,楚武王之子。申:国名,姜姓,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市。2 邓:国名,曼姓,在今河南邓县。3 邓祁侯:祁是邓侯的谥号。4 甥:姐妹的儿子。楚武王夫人邓曼,是邓国女子。5 止:留。6 骓甥、聃甥、养甥:皆邓大夫。楚子:即楚文王。7 三甥:指骓甥、聃甥、养甥三人。8 噬(shì)齐:噬脐,人不能自噬其脐,喻不可及。噬:咬。齐:通“脐”。9 其:岂。及:来得及。10 此为时矣:现在是时候了。为:其。11 “人将”句:谓自害其甥,必为人所鄙视。襄公二十六年《传》:“是以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饫赐。”“饫赐”,即以食余分赐臣下。12 抑:则。社稷:土神与谷神。指代国家。实:句中语气词。用以加强语气。13 君焉取余:言无从得余食。取:得。14 还年:伐申返还之年。15 十六年:鲁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

七年春1,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2

夏四月辛卯3,夜,恒星不见4。夜中,星陨如雨5

6,大水7

无麦、苗8

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9

1 七年:公元前687年。2 防:鲁地,在今山东费县东北。3 辛卯:六日。4 恒星:常见之星。5 星陨如雨:星陨如同下雨。6 秋:周正之秋,在夏正之前二月。此当在夏天。7 大水:平地出水为大水。8 无麦、苗:大水淹没成熟之麦与庄稼之苗。9 谷:齐地,在今山东平阴县东阿镇。

七年春,文姜会齐侯于防1,齐志也。

1 “文姜”二句:文姜屡屡私会齐侯。至齐地,则是夫人之意;至鲁地,则是齐侯之意。

夏,恒星不见1,夜明也。星陨如雨2,与雨偕也3

1 “恒星”二句:发生流星雨,故夜明;夜明,故恒星显现。2 星陨如雨:有流星陨落,同时下雨。这是《左传》对经文的理解。3 偕:俱,一起。

秋,无麦、苗,不害嘉谷也1

1 “不害”句:夏天大水淹没庄稼之苗,尚可补种,故曰“不害”。嘉谷:指黍稷之类。

八年春1,王正月,师次于郎2,以俟陈人、蔡人。

甲午3,治兵4

夏,师及齐师围郕5。郕降于齐师6

秋,师还7

冬十有一月癸未8,齐无知弑其君诸儿9

1 八年:公元前686年。2 “师次”二句:军队驻于一地,住宿超过两夜以上为次。鲁与陈、蔡约定共伐郕,二国之师未至,故次于郎以待之。3 甲午:十三日。4 治兵:将出师,治兵以习号令。5 郕(chéng):国名,姬姓,故城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6 “郕降”句:二国同围郕,而齐独纳降。7 师还:当时史官赞扬鲁庄公克己复礼,全师而还,特书其事。8 癸未:六日。9 “齐无知”句:国君被杀,称臣之名,臣之罪。

八年春,治兵于庙1,礼也。

1 庙:太庙。鲁之祖庙。

夏,师及齐师围廊。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1。公曰:“不可。我实不德2,齐师何罪?罪我之由3。《夏书》曰4:‘皋陶迈种德5,德6,乃降。’姑务修德7,以待时乎!”

秋,师还。君子是以善鲁庄公8

1 仲庆父:桓公之子,庄公之弟。请伐齐师:齐与鲁同围郕,而齐独受廊降,故请伐之。2 实:句中语气词,用以加强语气。不德:无德。3 罪我之由:即罪由我。4 《夏书》曰:引文出自逸《书》。5 迈种德:勉力培养懿德。迈:勉。6 德,乃降:有德,他人方才愿意降服。7 姑:且。乎:语气词。加强命令语气。8 “君子”句:谓《春秋》承史策旧文,特书“师还”,表示对庄公的赞赏。是以:因此。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1,瓜时而往2,曰:“及瓜而代3。”期戍4,公问不至5。请代,弗许。故谋作乱。

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6,生公孙无知7,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適8。襄公绌之9。二人因之以作乱10

连称有从妹在公宫11,无宠。使间公12,曰:“捷13,吾以女为夫人14。”

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15,遂田于贝丘16。见大豕17。从者曰:“公子彭生也18。”公怒,曰:“彭生敢见19!”射之。豕人立而啼20。公惧,队于车21,伤足,丧屦22。反,诛屦于徒人费23。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24。劫而束之25。费曰:“我奚御哉26!”袒而示之背27。信之。费请先入28。伏公而出斗29,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30。遂入,杀孟阳于床31。曰:“非君也,不类32。”见公之足于户下33,遂弑之,而立无知。

1 齐侯:指齐襄公。连称、管至父:二人皆齐大夫。戍:守卫。葵丘:齐地,在今山东临淄西。2 瓜时:瓜熟之时。3 及瓜而代:到明年瓜时使人代戍。4 期(jī)戍:戍守满一整年。期:周年。5 问:讯。指代戍的命令。6 僖公:齐僖公,名禄父。母弟:同母弟。夷仲年:齐襄公的叔父。夷是谥号,仲是排行,年是名。7公孙无知:《汉书·古今人表》作“公子无知”。8礼秩:礼仪、秩禄之待遇。秩:爵禄的等级。適(dí):同“嫡”。嫡子。9绌:通“黜”。废,贬退。此指贬低。10 “二人”句:连称、管至父依傍无知作乱。因:依。11 从妹:堂妹。从:旧读(zòng)。堂房亲戚。在公宫:指为妾。12间:伺,窥视。13 捷:指事成。以下二句为无知之承诺。14女:汝,你。15 姑棼(fén):齐地,即薄姑,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北。16 田:猎。贝丘:齐地,在今山东博兴县南。17 大豕:大野猪。18 公子彭生:齐公子,他为襄公杀死鲁桓公,后应鲁国要求,齐杀彭生以谢罪。事见桓公十八年《传》。19 见:现,现身。20 人立:像人一样站着。指猪后脚立地,前脚悬空直立。21 队:同“坠”。22 屦(jù):鞋。23诛:责,求。徒人费:《汉书·古今人表》作“寺人费”“徒人”或为“侍人”之误。侍人即寺人,宦者。24 贼:作乱者。25 劫:劫持。束:捆绑。26 奚:疑问代词。为何。御:抵御,抵抗。27 袒(tǎn):去衣露上身。28 费请先入:此为费假装助贼。29 伏:匿,藏匿。30 石之纷如:襄公幸臣。31 孟阳:齐小臣。32 类:像,相像。33 户下:门下。

初,襄公立,无常1鲍叔牙2:“君使民慢3,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4。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5

1 无常:反复无常。2 鲍叔牙:齐大夫,公子小白之傅。3 慢:怠惰。4 小白:齐襄公弟,齐僖公庶子。即后来之齐桓公。莒:国名,己姓,在今山东莒县。5 管夷吾:字仲,与召忽皆为公子纠之傅。公子纠:公子小白的庶兄。来奔:出奔至鲁。此条本与九年传文相接,为后人所割裂,而误置于此年。

初,公孙无知虐于雍廪1

1 雍廪:齐渠丘大夫。此条亦与九年传文相接,为后人所割裂。

九年春1,齐人杀无知2

公及齐大夫盟于蔇3

夏,公伐齐,纳子纠4。齐小白入于齐。

秋七月丁酉5,葬齐襄公6

八月庚申7,及齐师战于乾时8,我师败绩9

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

冬,浚洙10

1 九年:公元前685年。2 杀无知:无知不称“君”,因其弑君而立,未列于会。3 公及齐大夫盟:齐国内乱无君,故大夫得与鲁公盟。来者非一人,故不称名。蔇(jì):鲁地,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4 纳子纠:使公子纠入齐即位。5 丁酉:二十四日。6 葬齐襄公:诸侯五月而葬。齐襄公九月乃葬,是因为齐国内乱。7 庚申:十八日。8 “及齐师”句:小白既定而鲁师未还,故战。乾(gān)时:齐地,在今山东青州市境内。时水的支流旱时则干涸,名乾时。9 败绩:大败。鲁讳败,故不言公战。10 浚(jùn)疏通,挖深。洙(shū):泗水支流。出山东费县北,西流入泗水,故道久已湮没。

九年春,雍廪杀无知1

1 此条当与上年传文连读。

公及齐大夫盟于蔇1,齐无君也2

1 公:鲁庄公。齐大夫:公子纠之党羽。2 齐无君:襄公被杀,齐无国君,鲁欲立公子纠为齐君。

夏,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先入1

1 桓公: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

秋,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公丧戎路1,传乘而归2。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3,是以皆止4

1 戎路:兵车。2 传(zhuàn)乘:乘驿车。传:驿车。乘:车乘。3 秦子、梁子:鲁君的御戎和车右。辟:避。下道:间道,小路。此句谓二人以鲁庄公之旗诱骗齐师。4 止:获,被俘。

鲍叔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1,请君讨之2。管、召,雠也3,请受而甘心焉4。”乃杀子纠于生窦5。召忽死之6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7。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8,使相可也9。”公从之10

1 亲:子纠为小白之兄。2 讨:治。3 雠:同“仇”。管仲、召忽皆为公子纠之傅,且管仲曾射公子小白,中其带钩,故曰仇。4 甘心:快意。谓欲杀戮之以快其心。5 生窦:鲁地,在今山东菏泽市北。6 召忽死之:召忽为公子纠自杀。7 堂阜:齐、鲁边界之地,属齐,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税(tuō):通“脱”。解,脱。8 治于高傒(xí):谓管仲政治才干超过高傒。高傒:高敬仲,太公之后,齐名臣。9 相:担任国相。10 公:指齐桓公。

十年春1,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2

二月,公侵宋3

三月,宋人迁宿4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5。公败宋师于乘丘6

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7,以蔡侯献舞归8

冬十月,齐师灭谭9。谭子奔莒。

1 十年:公元前684年。2 长勺: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市北。3 侵:出兵打仗,用钟鼓称伐,不用钟鼓称侵。4 宋人迁宿:宋国强迁宿地之民而取其地。5 次:驻扎。郎:鲁邑,在今山东鱼台县东。6 乘(shèng)丘:鲁地,在今山东兖州市。7 荆:即楚。楚国本号为荆,后改为楚。莘(shēn):蔡地,在今河南汝南县。8 蔡侯献舞:蔡哀侯,即桓公十七年自陈归蔡之季友。9 谭:国名,子爵,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南。

十年春,齐师伐我1。公将战。曹刿请见2。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3,又何间焉4?”刿曰:“肉食者鄙5,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6,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7,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8,弗敢加也9,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10,神弗福也11。”公曰:“小大之狱12,虽不能察13,必以情14。”对曰:“忠之属也15。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16。战于长勺。公将鼓之17,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18,刿曰:“未可。”下,视其辙19,登,轼而望之20,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21,公问其故。对曰:“夫战22,勇气也。一鼓作气23,再而衰24,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25。吾视其辙乱26,望其旗靡,故逐之。”

1 齐师伐我:鲁国支持公子纠与小白争位,故齐伐之。2 曹刿(guì):鲁人。3 肉食者:指在位者。4 间焉:参与其中。5 鄙:陋,浅陋。6专:独自享用。7 小惠未遍:以衣食分人,受惠者不过左右亲信,故云“未遍”。8 牺牲玉帛:祭祀用的牲畜、玉器和丝织品等。9 加:虚夸失实,与“信”相反。10 孚:覆盖。引申为周遍。11 福:赐福。12 小大之狱:指各种诉讼案件。13 察:明察。14 必以情:谓必据实情判断。15 忠:指尽心于民事。《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属:类。16 公与之乘:公与曹刿同乘一辆兵车。17 鼓之:击鼓进攻。18 驰:疾驱,指追逐敌人。19 辙:车轮的痕迹。20轼:车前扶手的横木。21克:战胜。22 夫:发语词,表示下面将要开始议论。23 一鼓作气:第一次进攻时士气旺盛。作:振作。24 而:乃。25 伏:指伏兵。26 “吾视”二句:辙乱、旗靡,证明齐军不是假装逃跑。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1:“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2,蒙皋比而先犯之3。公从之4,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

1 公子偃:鲁大夫。2 雩(yú)门:鲁国南城西门。窃:私。3 皋比:虎皮。4 从之:跟随其后。

蔡哀侯娶于陈1,息侯亦娶焉2。息妫将归3,过蔡。蔡侯曰:“吾姨也4。”止而见之5,弗宾6。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7:“伐我8,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

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1 蔡哀侯:宣侯之子,桓侯之弟。2 息侯:息国君主。3 息妫(guī):息侯所娶陈女,妫姓。归:出嫁。4 姨:妻子的姐妹。5 止:留。6 弗宾:不敬。宾:敬。7 楚文王:名熊赀。8 “伐我”二句:让楚国假装伐息,息求救于蔡,然后楚再伐蔡。

齐侯之出也1,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2,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3同盟故也。

1 “齐侯”句:齐侯出奔的时候。2 “及其”句:齐侯入齐,在桓公九年。3 “谭子”句:谭子奔莒,因莒与谭是同盟之国。

十有一年春1,王正月。

夏五月戊寅2,公败宋师于鄑3

秋,宋大水4

冬,王姬归于齐5

1 十有一年:公元前683年。2 戊寅:十七日。3 鄑(jìn):鲁地,当在今山东汶上县南。4 宋大水:鲁国往吊,故书。5 “王姬”句:王姬由鲁归齐,鲁主婚。

十一年夏,宋为乘丘之役故1,侵我。公御之。宋师未陈而薄之2,败诸鄑3

凡师4,敌未陈曰败某师5,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得俊曰克6,覆而败之曰取某师7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8

1 乘丘之役:鲁大败宋师于乘丘,见上年《传》。2 薄:迫,逼迫。3 诸:之于。4 凡师:凡是有关打仗的记载。5 “敌未陈”句:谓有一方未成列则称“败某师”。《春秋》书鲁败别国之师皆曰“败某师”。6 俊:雄杰之人。7 “覆而”句:设置伏兵打败敌人,则谓之“取”(因其败之甚易)。8 京师:指周天子的军队。王师败绩于某:王者至尊,诸侯不得与之战。故王师败绩,不言为何国所败,而以自败为名。

秋,宋大水。公使吊焉1,曰:“天作淫雨2,害于粢盛3,若之何不吊4?”对曰:“孤实不敬5,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6,拜命之辱7。”

臧文仲曰8:“宋其兴乎9!禹、汤罪己10,其兴也悖焉11;桀、纣罪人12,其亡也忽焉13。且列国有凶14,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15,其庶乎16!”既而闻之曰17:“公子御说之辞也18。”臧孙达曰19:“是宜为君20,有恤民之心21。”

1 使:派遣使者。吊:对有丧或遭灾祸的人表示哀悼、慰问。据《史记》,往吊者为臧文仲。2 作:为。谓降。淫雨:大雨。《尔雅·释诂上》:“淫……,大也。”3粢盛:盛在祭器中的黍稷。此泛指庄稼。4 若之何:为什么。吊:悯,悯恤。5 孤:诸侯通常自称“寡人”,遇凶事则称“孤”。不敬:对上天不敬。6 以为君忧:以之(天灾)为鲁君之忧。7 拜命之辱:谓感谢鲁君厚意。辱:谦辞。意思是使对方受屈辱了。8臧文仲:臧孙辰,鲁大夫。9 其: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语气。10 禹:名文命,夏朝之创始者。汤:名天乙,商朝创立者。罪己:归罪于己。《论语·尧曰》载汤告天之辞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11悖(bó)焉:勃然,形容蓬勃旺盛。悖:通“勃”。12 桀:名履癸,夏朝亡国之君。纣:名辛,商朝亡国之君。罪人:归罪于他人。13 忽焉:形容迅速。忽:疾。14 列国:诸侯各国。凶:灾祸。指饥荒。《墨子·七患》:“三谷不收谓之凶。”15 言惧:言辞知惧。指罪己。名礼:名称(指称孤)合于礼。16庶:庶几,差不多。表示将会出现好的结果。17既而:不久以后。18公子御说(yuè):宋庄公子,即后之宋桓公。19臧孙达:鲁大夫,臧文仲的祖父。20是:此,此人。宜:殆。21 恤:体恤,顾恤。

冬,齐侯来逆共姬1

1 齐侯:齐桓公。共姬:王室之女。齐侯娶王姬,由鲁国主婚,故至鲁迎娶。

乘丘之役1,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2,公右歂孙生搏之3。宋人请之4。宋公靳之5,曰:“吾始敬子6,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病之7

1 乘丘之役:在庄公十年。2 金仆姑:矢名。南宫长万:宋万。宋大夫。南宫是氏,长是字,万是名。3 右:车右。歂(chuán)孙:鲁大夫。搏:捕,生擒。4 请之:请以宋万归宋。5 宋公:宋闵公,名捷。靳:以戏言耻笑。6 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7病:辱,以为辱。此条本与下年传文相接,为后人所割裂。

十有二年春1,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2

夏四月。

秋八月甲午3,宋万弑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4

冬十月,宋万出奔陈。

1 十有二年:公元前682年。2 “纪叔姬”句:纪季以酅入于齐,见庄公三年《传》。纪侯去国而死,叔姬归鲁,至此复归于酅。3 甲午:十日。4 宋万:即长万。仇(qiú)牧:宋大夫。

十二年秋,宋万弑闵公于蒙泽1。遇仇牧于门,批而杀之2。遇大宰督于东宫之西3,又杀之。立子游4。群公子奔萧5,公子御说奔亳6。南宫牛、猛获帅师围亳7

冬十月,萧叔大心及戴、武、宣、穆、庄之族以曹师伐之8。杀南宫牛于师,杀子游于宋9,立桓公10。猛获奔卫。南宫万奔陈,以乘车辇其母11,一日而至。

宋人请猛获于卫。卫人欲勿与,石祁子曰12:“不可。天下之恶一也,恶于宋而保于我13,保之何补14?得一夫而失一国15,与恶而弃好16,非谋也。”卫人归之。亦请南宫万于陈17,以赂。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18。比及宋19,手足皆见20。宋人皆醢之21

1 蒙泽:古泽名,为宋君离宫所在地。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北。2 批:同“ ”。反手而击。3 大宰:即太宰,官名,执政之卿。督:华督。东宫:诸侯的小寝。4 子游:宋公子。5 萧:附庸国名,子姓,在今安徽萧县县城西北十五里。6 亳:宋邑,在今安徽亳州市。7 南宫牛:南宫长万之弟。猛获:长万的党羽。8 萧叔大心:萧大夫。萧本宋邑,后封叔大心,为宋附庸。戴、武、宣、穆、庄之族:宋五位国君的子孙。9 宋:指宋国都。10 桓公:御说。11 乘车:乘用之车。非兵车。辇:以人拉车。12 石祁子:卫大夫。13 保:保护。14 何补:何益。15 一夫:一人。16 与(yù):助。同好:指友好的国家。宋、卫本为同盟之国。17 “亦请”二句:谓以赂请南宫长万于陈。18 犀革:犀牛皮。19 比(bì)及:等到。比、及二字同义。20 见:显现。此二句言南宫长万力大。21 醢(hǎi):肉酱。此用作动词。

十有三年春1,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2

夏六月,齐人灭遂3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4

1 十有三年:公元前681年。2 北杏:齐地,在今山东平阴县东阿镇。3 遂:国名,妫姓,在今山东宁阳县。4 柯:即东阿,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东阿镇西南。

十三年春,会于北杏1,以平宋乱2。遂人不至。夏,齐人灭遂而戍之3

1 “会于”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传》蒙经文省略主语。2 以平宋乱:宋有弑君之乱,齐桓公欲成霸业,故会诸侯以平之。平:定。3 戍:守。

冬,盟于柯,始及齐平也1

1 “始及”句:谓始与齐通好。平:讲和。

宋人背北杏之会1

1 背:背叛。此条本与十四年传文相接,为后人所割裂。

十有四年春1,齐人、陈人、曹人伐宋2

夏,单伯会伐宋3

秋七月,荆入蔡4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5

1 十有四年:公元前680年。2 “齐人”句:宋人背北杏之会,故伐之。3 单(shàn)伯会伐宋:诸侯既伐宋,单伯乃至,故曰“会伐宋”。单伯:周大夫。4 荆:即楚。入:指入其国而不将其地据为己有。5鄄(juàn):卫地,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北。

十四年春,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1。夏,单伯会之2。取成于宋而还3

1 齐请师于周:齐欲以尊周为名,行图霸之实,故请师于周。2 会之:会诸侯之师。3 取成:达成和解。成:平,和解。

郑厉公自栎侵郑1,及大陵2,获傅瑕3。傅瑕曰:“苟舍我,吾请纳君。”与之盟而赦之。六月甲子4,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5,而纳厉公。

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于申繻曰6:“犹有妖乎7?”对曰:“人之所忌8,其气燄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9,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厉公入,遂杀傅瑕。使谓原繁曰:“傅瑕贰10,周有常刑,既伏其罪矣。纳我而无二心者,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11。吾愿与伯父图之12。且寡人出,伯父无里言13;入,又不念寡人14,寡人憾焉15。”对曰:“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16。社稷有主17,而外其心,其何贰如之18?苟主社稷,国内之民,其谁不为臣19?臣无二心,天之制也20。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谋召君者,庸非二乎21?庄公之子犹有八人22,若皆以官爵行赂劝贰而可以济事23,君其若之何24?臣闻命矣。”乃缢而死。

1 郑厉公:名突,郑庄公次子。厉公以桓公十五年入居栎。栎(yuè):郑邑,在今河南禹州市。郑:指郑国国都。2 大陵:郑地。3 傅瑕:郑大夫。4 甲子:二十日。5 郑子:子仪。6 申繻(xū):鲁大夫。7 犹:或然之辞,或者。《经传释词》:“犹为若似之若,又为若或之若。”8 “人之”三句:谓人有所畏惧,则其心气不盛,而自生妖邪。忌:惮,畏惧。燄(yàn):始燃时火苗微弱。《尚书·洛诰》:“无若火始燄燄。”9 “人无”二句:谓人若心志坚强,则妖无由而作。不:无。自:由。10 贰:有二心。谓对厉公不忠。11 上大夫:卿。事:职。12 伯父:指原繁。13 无里言:谓不通报国内之事。里:内。14 念:思。15 憾:恨。16 桓公:郑桓公,名友,周厉王少子,宣王庶弟,郑始封之君。典司:掌管。宗祏(shí):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17 社稷有主:谓有国君在位。18 何贰如之:什么二心能与此相比呢?谓此乃最大之二心。19 为:是。20 制:法则。21 庸:岂。22 犹:尚。23 赂:贿赂。济事:成事。24 其:将。若之何:怎么办。

蔡哀侯为莘故1,绳息妫以语楚子2。楚子如息3,以食入享4,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5。未言6。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7?”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秋七月,楚入蔡。

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8,如火之燎于原9,不可乡迩10,其犹可扑灭’者11,其如蔡哀侯乎!”

1 “蔡哀侯”句:楚败蔡于莘,以蔡侯归,在庄公十年。2 绳:通“譝”。誉,称赞。息妫(guī):息侯所娶陈女,妫姓。楚子:楚文王。3 息:本作“鄎”。国名,姬姓,在今河南息县。4 以食入享:假托带着食物入享蔡侯。5 堵敖:亦称“杜敖”,名艰,在位三年,为其弟成王所杀。死后葬于杜,故称杜敖(楚君无谥号者以敖加地名为称)。6 未言:未尝开口说话。7 奚:何。8 “《商书》”句:引文见《尚书·盘庚》。易:延,蔓延。9 燎:焚烧。10 乡(xiàng)迩:靠近。乡:同“向”。11 其:岂。冬,会于鄄1,宋服故也。

1 单伯、齐侯、卫侯、郑伯会于鄄。《传》蒙经文省略主语。

十有五年春1,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2

夏,夫人姜氏如齐3

秋,宋人、齐人、邾人伐郳4

郑人侵宋。

冬十月。

1 十有五年:公元前679年。2 鄄(juàn):卫地,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北。3 “夫人”句:夫人姜氏,指文姜,齐僖公之女,桓公之姊妹。父母不在,夫人无归宁之礼,姜氏如齐为非礼之举。4 郳:国名。其地未详。

十五年春,复会焉1,齐始霸也2

1 复会焉:诸侯复会于鄄。此承上年冬会于鄄而言。2 始霸:始为诸侯之长。

秋,诸侯为宋伐郳。郑人间之而侵宋1

1 间(jiàn):间隙。此指乘间。

十有六年春1,王正月。

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2

秋,荆伐郑。

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3,同盟于幽。

邾子克卒。

1 十有六年:公元前678年。2 “宋人”句:郑伐宋,故诸侯伐郑。《春秋》记征伐之事,以主兵者为先。宋主兵,故列于郑国之前。3 “会齐侯”句:《春秋》书“会”而缺主语,表明鲁国与会。《春秋繁露·灭国下》:“幽之会,庄公不往。”故《经》不书鲁国何人与会。幽:宋地,在今河南兰考县。

十六年夏,诸侯伐郑,宋故也1

1 郑侵宋,故诸侯伐郑。

郑伯自栎入1,缓告于楚2。秋,楚伐郑,及栎,为不礼故也3

1 郑伯自栎入:郑厉公自栎入郑,事在庄公十四年。2 缓告于楚:向楚国通报此事行动迟缓。3 不礼:不敬。

郑伯治与雍纠之乱者1,九月,杀公子阏2,刖强鉏3。公父定叔出奔卫4。三年而复之5,曰:“不可使共叔无后于郑6。”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7,就盈数焉8。”

君子谓强鉏不能卫其足9

1 治:讨,惩处。与(yù):参与。雍纠之乱:见庄公十四年《传》。2公子阏(è):祭仲的党羽。3 刖(yuè):古代的一种酷刑。断人双脚。强鉏(chú):祭仲之党。4公父定叔:共叔段之孙,公孙滑之子。“定”是谥号。5 复之:使之返回郑国。6 “不可”句:公叔段作乱,本不应有后。郑厉公篡立,与公叔段同恶相恤,故袒护之。7 良月:古人以奇数之月为忌,偶数之月为良。8盈数:数至十而满。9谓:以为,认为。卫:护,保护。

冬,同盟于幽,郑成也1

1 成:平,和解。

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1

1 虢公:周卿士。曲沃伯:即曲沃武公。一军:《周礼·夏官·叙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初,晋武公伐夷1,执夷诡诸2。蒍国请而免之3。既而弗报4,故子国作乱5,谓晋人曰:“与我伐夷而取其地6。”遂以晋师伐夷,杀夷诡诸。周公忌父出奔虢7。惠王立而复之8

1 夷:周地,未详何处。2 夷诡诸:周大夫。夷为食邑名。此以邑为氏。3 蒍(wěi)国:周大夫。4 既:终。而:乃。弗报:不加酬谢。5 子国:即蒍国。6 取其地:使晋取其地。7 周公忌父:王卿士。8 “惠王”句:周惠王立在庄公十七年,此探后言之。

十有七年春1,齐人执郑詹2

夏,齐人歼于遂3

秋,郑詹自齐逃来。

冬,多麋4

1 十有七年:公元前677年。2 郑詹:郑执政大夫。郑厉公之子。3 歼:被歼灭,杀尽。遂:国名,妫姓,故城在今山东肥城市南。已于庄公十三年为齐国所灭。4 多麋:麋鹿成灾,故《春秋》书其事。

传(www.xing528.com)

十七年春,齐人执郑詹,郑不朝也1

1 不朝:不朝于齐。

夏,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飨齐戍1,醉而杀之,齐人歼焉。

1 “遂因氏”句:齐灭遂而戍之,在庄公十三年。因氏、颌(hé)氏、工娄氏、须遂氏:遂国的四个强族。飨:用酒食招待人。戍:戍卒。

十有八年春1,王三月,日有食之2

夏,公追戎于济西3

秋,有蜮4

冬十月。

1 十有八年:公元前676年。2 日有食之:此次日食为公历公元前676年4 月15 日的日全食。杜预以为不书日是史官漏记。3 戎:己氏之戎,居处在今山东曹县西南。济西:济水之西。4 蜮(tè):即螣。蝗虫之属。

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1。王飨醴2,命之宥3。皆赐玉五瑴4,马三匹,非礼也。王命诸侯5,名位不同6,礼亦异数7,不以礼假人8

1 虢公:虢国之君,名丑。晋侯:晋献公。名诡诸,武公之子。王:周惠王。2 飨醴(lǐ):设醴以享之。醴:甜酒。3 命之宥(yòu):命虢公、晋侯与王相酬酢,以示宠异。《尔雅》:“酬、酢、侑,报也。”宥:同“侑”。4 五瑴(jué):五双。瑴:同“珏”。双玉为珏。5 命:爵命。6 名位:名号爵位。7 异数:等级各不相同。数:等差。8 不以礼假人:公与侯地位不同。今所赐之物相同,是以礼假借于人。假:借。

虢公、晋侯、郑伯使原庄公逆王后于陈1。陈妫归于京师2,实惠后3

1 原庄公:周卿士。逆:迎。2 陈妫(guī):王后为陈女,陈为妫姓,故称陈妫。3 实:即。惠后:惠王王后。她宠爱少子,乱周室,在僖公二十四年。

夏,公追戎于济西。不言其来1,讳之也。

1 “不言”二句:戎来而鲁不知,故讳之。

秋,有蜮1,为灾也。

1 “有蜮”二句:害虫成灾,故《春秋》载其事。

初,楚武王克权1,使斗缗尹之2。以叛3,围而杀之4。迁权于那处5,使阎敖尹之6

及文王即位7,与巴人伐申8,而惊其师9。巴人叛楚而伐那处,取之,遂门于楚10。阎敖游涌而逸11。楚子杀之,其族为乱。冬,巴人因之以伐楚12

1 楚武王:名熊通。权:国名,子姓,故城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2 斗缗:楚大夫。尹之:为权之县尹。3 以叛:以权叛楚。4 楚王围权而杀斗缗。5 “迁权”句:迁权地之民于那处。那(nuó)处:楚地,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6 阎敖:楚大夫。7 文王:楚文王。名赀,楚武王之子。于庄公五年(公元前689年)即位。8 巴:国名,在今湖北襄阳市一带。楚与巴人伐申,事在庄公六年。9 惊其师:楚师惊巴师。10门于楚:攻打楚城门。其时楚文王已迁都于郢(在今湖北江陵县北),那处即在其北。11 涌:水名,在今湖北监利县南,俗称“乾港湖”。逸:逃跑。12 “巴人”句:巴人利用阎敖之族人伐楚。因:依靠。

十有九年春1,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2,遂及齐侯、宋公盟3

夫人姜氏如莒4

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5

1 十有九年:公元前675年。2 公子结:宋大夫。媵(yìng):古代贵族出嫁时随嫁或陪嫁的人。除本国外,同姓之国也经常派人陪嫁。此当是卫国之女嫁于陈宣公为夫人,鲁国以女陪嫁。陈人之妇:陈侯之妇。未入国,还不能算是正式夫人,故称妇。鄄(juàn):卫地,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北。3 “遂及”句:结在鄄闻齐、宋有会事,临时决定与二君为盟。4 夫人姜氏:文姜。如莒:杜预以为书奸。5 鄙:边邑。

十九年春,楚子御之1,大败于津2。还,鬻拳弗纳3,遂伐黄4。败黄师于踖陵5。还,及湫6,有疾。夏六月庚申7,卒。鬻拳葬诸夕室8,亦自杀也,而葬于经皇9

初,鬻拳强谏楚子10,楚子弗从。临之以兵11,惧而从之。鬻拳曰:“吾惧君以兵,罪莫大焉。”遂自刖也12。楚人以为大阍13,谓之大伯14。使其后掌之15

君子曰:“鬻拳可谓爱君矣。谏以自纳于刑16,刑犹不忘纳君于善17。”

1 楚子御之:此承上年《传》巴人伐楚而言。御之:抵御巴师。2 津:楚地,在今湖北枝江市西之津乡。3 鬻(yù)拳:楚国主管城门的人。弗纳:不让楚王进城。4 黄:国名,嬴姓,故城在今河南潢川县西。5 踖(què)陵:黄邑,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南。6湫(jiǎo):楚地,在今湖北钟祥市北。7 庚申:十五日。8 夕室:冥室。谓冢墓。《说文·口部》:“夕者,冥也。”9 绖(dié)皇:墓门内庭中之道。10 强(qiǎng)谏:下对上力进忠言。11 临:制。12 刖(yuè):砍去双脚。13 大阍(hūn):掌城门的官。14 大伯:太伯。15 使其后掌之:使其子孙常掌此职。16 自纳于刑:自陷于刑。纳:入。17 纳:导,引导。

初,王姚嬖于庄王1,生子颓。子颓有宠,蒍国为之师2。及惠王即位3,取蒍国之圃以为囿4。边伯之宫近于王宫5,王取之。王夺子禽祝跪与詹父田6,而收膳夫之秩7,故蒍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作乱8,因苏氏9。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10,不克,出奔温11。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12。冬,立子颓。

1 王姚:庄王之妾,姚姓。嬖:宠。此指受宠。2 蒍(wěi)国:周大夫。3 惠王即位:在庄公十八年。惠王:名阆,庄王之孙,僖王之子。4 圃(pǔ):种瓜果蔬菜的园子。囿:养禽兽的苑囿。5 边伯:周大夫。宫:房屋,住宅。6 子禽祝跪:与下文之“詹父”二人均为周大夫。7 膳夫:官名,主管王室膳食。秩:俸禄。8 石速:周大夫。即上文之膳夫。9 因:依靠。苏氏:周大夫。隐公十一年,桓王夺苏氏十二邑与郑。10 五大夫:指蒍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五人。11 温:苏氏食邑,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12 燕:指南燕。国名,姑姓,在今河南卫辉市。

二十年春1,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夏,齐大灾2

秋七月。

冬,齐人伐戎。

1 二十年:公元前674年。2大灾:大火。《春秋》所书火灾分为两种: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叫“火”;非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叫“灾”。

二十年春,郑伯和王室1,不克2。执燕仲父3。夏,郑伯遂以王归。王处于栎4。秋,王及郑伯入于邬5。遂入成周6,取其宝器而还。

冬,王子颓享五大夫7,乐及遍舞8。郑伯闻之,见虢叔9,曰:“寡人闻之:哀乐失时,殃咎必至10。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夫司寇行戮11,君为之不举12,而况敢乐祸乎?奸王之位13,祸孰大焉14?临祸忘忧,忧必及之。盍纳王乎15?”虢公曰:“寡人之愿也16。”

1 郑伯:郑厉公。和王室:调和惠王与子颓的矛盾。2不克:调停没有成功。克:能。3 燕仲父:南燕之君。4 栎(yuè):郑邑,在今河南禹州市。5 邬(wū):隐公十一年桓王所取郑邑。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6 成周:西周时所营的东都洛邑,在王城之东。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郊白马寺东。7 王子颓:周庄王子,周惠王之叔父。享:通“飨”。五大夫:指药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五人。8 乐及遍舞:遍舞六代(黄帝、尧、舜、禹、汤、武)之乐。9 虢叔:虢公,字叔。10 殃咎:灾祸。11 司寇:官名,为六卿之一,主管刑狱。戮:杀戮。12 不举:不享用盛馔。举:杀牲之盛馔。《周礼·天官·膳夫》:“王日一举。”注:“杀牲盛馔曰举。”13 奸(gān):同“干”。犯。14祸孰大焉:谓祸莫大于此。15 盍:何不。16 此条本与下年传文相接,为后人所割裂。

二十有一年1,春王正月。

夏五月辛酉2,郑伯突卒。

秋七月戊戌3,夫人姜氏薨。

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

1 二十有一年:公元前673年。2 辛酉:二十七日。3 戊戌:五日。

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弭1。夏,同伐王城2。郑伯将王自圉门入3,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及五大夫。

郑伯享王于阙西辟4,乐备5。王与之武公之略6,自虎牢以东7。原伯曰8:“郑伯效尤9,其亦将有咎10。”五月,郑厉公卒。

王巡虢守11,虢公为王宫于玤12,王与之酒泉13

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14。虢公请器,王予之爵15。郑伯由是始恶于王16。冬,王归自虢17

1 “胥命”句:此条本与上年传文相接,主语为郑伯、虢叔,承上文省略。胥命:诸侯相会,约言而不歃血盟誓。弭(mǐ):郑地,在今河南新密市。2 王城:周之都城,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成王时营建洛邑,谓之王城,为周之东都。平王自镐京迁居东都王城。3 郑伯:郑厉公,名突。将:率,率领。圉门:王城南门。4 阙:亦称观、象魏。宫门外的建筑物,形如台,悬典法于此,布告民众。天子左右双阙,诸侯一阙。西辟:西偏。5 乐备:备六代(黄帝、尧、舜、禹、汤、武)之乐。6 “王与之”句:郑武公辅佐平王,平王以虎牢以东之地赐之,后郑失其地,惠王复与之,以酬其功。略:疆界。7 虎牢:即北制,地名,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西。8 原伯:原庄公,周卿士。9 效尤:仿效错事。指效法子颓乐及遍舞。尤:罪过,过失。10 其:大概。表示揣测语气。咎:灾祸。11 王巡虢守:周王巡视虢国所守之地。天子到诸侯国叫巡守,也叫巡狩。12 为:修筑。玤(bèng):虢地,在今河南渑池县。13 酒泉:周邑,其地未详。14 后:王后。鞶(pán)鉴:以鉴为饰的革带。鞶:革带。在衣内,用以系韠韨(裳外蔽膝之衣)及其他饰物。鉴:镜子。15 爵:饮酒器。16 郑伯:郑文公,名捷,郑厉公之子。由是:因此。周王赐其父鞶鉴而与虢叔爵,爵贵于鞶鉴,故郑伯恶王。17 归自虢:从虢国回到王城。

二十[有] 二年春1,王正月,肆大眚2

癸丑3,葬我小君文姜。

陈人杀其公子御寇4

夏五月5。秋七月丙申6,及齐高傒盟于防7。冬,公如齐纳币8

1 二十有二年:公元前672年。原本无“有”字,据阮元《校勘记》补。2 肆大眚(shěng):赦免有罪之人。肆:赦。眚:罪过。肆大眚即赦免有罪之人。3 癸丑:二十三日。4 公子御寇:陈宣公之太子。据《史记·陈杞世家》,宣公欲立宠妾之子,杀太子。5 夏五月:据《春秋》之例,一季之中无事,书首月。此不书“夏四月”而书“夏五月”,杜预亦未加解说,下当有脱文。6 丙申:九日。7 高傒(xī):齐国之卿。防:鲁邑,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四十余里。8 纳币:古代婚礼有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币即纳征。男方派人至女家纳币以定婚。币:指帛。也泛指玉、马、皮、圭、璧等。庄公丧母未满两年而图婚,又不使公卿而亲往纳币,都不合于礼。

二十二年春,陈人杀其大子御寇。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1。颛孙自齐来奔。

齐侯使敬仲为卿2。辞曰:“羁旅之臣幸若获宥3,及于宽政,赦其不闲于教训4,而免于罪戾5,弛于负担6,君之惠也。所获多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7?请以死告8!《诗》云9:‘翘翘车乘10,招我以弓11,岂不欲往12,畏我友朋。’”使为工正13

饮桓公酒14,乐。公曰:“以火继之。”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15,不敢。”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16,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17,仁也。”

初,懿氏卜妻敬仲18。其妻占之19,曰:“吉。是谓‘凤皇于飞20,和鸣锵锵。有妫之后21,将育于姜22。五世其昌,并于正卿23。八世之后24,莫之与京。’”

陈厉公25,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26。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27,陈侯使筮之28,遇《观》之《否》29。曰:“是谓‘观国之光30,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31!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32,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33。《坤》34,土也;《巽》35,风也;《乾》36,天也。风为天于土上37,山也。有山之材38,而照之以天光39,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40,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41,奉之以玉帛42,天地之美具焉43,故曰‘利用宾于王44’。犹有观焉45,故曰其在后乎46!风行而著于土47,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48,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49。物莫能两大50。陈衰,此其昌乎!”

及陈之初亡也51,陈桓子始大于齐52。其后亡也53,成子得政54

1 公子完:即田敬仲,名完,陈厉公之子。公子完与颛孙都是御寇之党。2 敬仲:田完的谥号。3 羁旅:寄客,寄寓。幸若:幸而。宥:宽赦。4 闲:习。5 罪戾:罪过。戾:罪。6 弛:放松。7 敢:用于反问的副词。有“岂敢”的意思。辱:辱没。谦词。速:召,招致。官谤:因居官不称职而遭到责难。8 以死告:以死相请。告:请。9 《诗》云:以下所引为逸《诗》。10 翘翘:形容高。11 招我以弓:《左传·昭公二十年》云“招士以弓”。这两句隐喻齐桓公礼贤下士,欲任用自己。12 “岂不”二句:谓自己并非不想居官,但害怕朋友讥责。13 工正:官名,掌百工。14 饮桓公酒:敬仲请桓公到自己家里饮酒。15 “未卜”二句:夜饮为淫乐(过甚之乐),故不敢。16 淫:凡事过度都可以称作淫。如“淫雨”。17 纳:引,引导。18 懿氏:陈大夫。19 占:灼烧龟甲视其裂痕预测吉凶。20 “凤皇”二句: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雄曰凤,雌曰凰。雄雌偕飞,相和而鸣,其声锵锵。比喻夫妻和睦。于飞:即飞。于为句中语助词,无义。锵锵:形容和鸣之声。21 有妫之后:即妫姓之后。有妫:妫姓。有为名词词头,无实义。陈为妫姓。22 育于姜:在齐国养育后代,即生活于齐国。齐国为姜姓。23 并于正卿:与正卿并列。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敬仲生稚孟夷,稚孟夷生湣孟庄,滑孟庄生须无,须无生无宇。陈无宇非卿而为上大夫(上大夫位卿)。故曰“并于正卿”。24 “八世”二句:据《田敬仲完世家》,陈无宇生乞,乞生常,田常弑齐简公。田常生子盘(八世),相齐。“田襄子既相齐宣公,三晋杀知伯,分其地。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与三晋通使,且以有齐国”。莫之与京:谓齐国无人能与之相比。京:大。25 “陈厉公”二句:陈厉公名跃,公子完之父,蔡国女子所生。26 “故蔡人”句:蔡人杀五父(陈佗)在桓公六年。27周史:周太史,掌管祭祀、历法、法典等。《周易》:卜筮之书。即今之《易经》,为儒家经典文献之一。28 筮(shì):用蓍草占卜吉凶。29 “遇《观》”句:《观》:卦名。由《坤》、《巽》两卦重叠而成,《坤》下《巽》上。《否》:坤下乾上。《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叫爻(yáo)。爻分为阳爻“—”和阴爻“ —”两种。《观》卦的第四爻(从下往上数)由阴爻变为阳爻,则整个卦就从《观》变成了《否》。音否(pǐ)。30 “是谓”二句:这两句是爻辞(说明六十四卦爻象的文辞)。意思是观察国家的情形,去往对自己前途有利的地方,以期成为君主的上客。谓:为。光:光明。此指好的环境。31 代:替代。有国:享有国家。32 非此其身:即非此身。此、其同义。33 远:在远处。他:他物。谓非本体。有耀:有光耀。34 《坤》,土也:《观》与《否》的下卦都是《坤》,《坤》象征地,故云。35 《巽》,风也:《观》的上卦为《巽》,《巽》象征风,故云。36 《乾》,天也:《否》的上卦为《乾》,《乾》象征天。37 “风为天”二句:此两句就卦象的变化而言。由《观》变为《否》,实质上是《观》的上卦《巽》(象征风)变成了《乾》(象征天),风变成了天而位于地上(《否》的下卦是《坤》象征地),天地相接,代表的含义是山。38 “有山”句:此就《否》卦整体而言。《否》既代表山,山上出产各种物资,故云“有山之材”。39 “而照”二句:此就《否》卦的上卦而言。《乾》象征天,天有日月星辰,故云“照之以天光”。《否》之象,《乾》在上,《坤》在下,故云“居土上”。40 “故曰”句:此总括上文而言之。敬仲观察国家的情况,离开陈国而之他国,子孙有才干(有山之材),而受到国君器重(如万物得天光照耀),而居上位,所以说“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41 庭实: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之间互相聘问时,以礼物相赠,陈列于庭中,谓之庭实。庭实包括马、皮、牲、米、醢等。旅:陈。百:表示多。指诸物皆备。42玉帛:《否》的上卦为《乾》,可以代表金玉;下卦为《坤》,可以代表布帛。古人在庭实之外,常加之以束帛加璧,故云“奉之以玉帛”。43 “天地”句:《否》的下卦为地(《坤》),上卦为天(《乾》),有庭实旅百,又加以玉帛,所以说“天地之美具焉”。44 “故曰”句:庭实旅百,封之以玉帛,备天下之物,具天地之美,而朝见天子,故曰“利用宾于王”。45 犹有观焉:尚有待进一步观察。《观》有“观察”的意思。46 后:后世。47 “风行”二句:此句就《观》变成《否》的过程而言。《观》卦《坤》下《巽》上。《观》变为《否》,实际上是《观》的上卦《巽》(代表风)变为《乾》(代表天)。《巽》(风)在变化过程中,所以有风行之象;风行,由一处至于另一处。这一过程,也象征着敬仲从陈国至于他国,故曰“其在异国乎”。48 “若在”四句:筮者预言前往的异国,必是姜姓之国,因为姜姓是太岳之后,与《观》变成《否》的过程及结果“风为天于土上,山也”相对应(岳即是山)。太岳:即四岳(古代分掌四时方岳的官)。齐为姜姓,而姜姓出于太岳,故曰四岳之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姜,大岳之后也。”共工(炎帝神农氏后代)之从孙尧时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获封于吕,为诸侯长,赐姓曰姜氏。49 山岳则配天:山岳高峻,足以与天相配。山岳象征齐国(太岳之后),天象征周天子。这是对“利用宾于王”的进一步说明。50 “物莫能”三句:妫姓子孙本有陈国,敬仲适齐,子孙又将代姜氏而有国。陈与齐不能同时兴盛。陈国衰落之时,即是敬仲子孙昌盛之时。51 陈之初亡:鲁昭公八年,楚灭陈。52陈桓子:敬仲五世孙陈无宇。53 后亡:陈灭后曾一度复国,至哀公十七年,楚最终灭陈。54 成子:田(陈)常,敬仲七世孙。

二十有三年春1,公至自齐。

祭叔来聘2

夏,公如齐观社3

公至自齐。

荆人来聘4

公及齐侯遇于谷5

萧叔朝公。

秋,丹桓宫楹6

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7

十有二月甲寅8,公会齐侯,盟于扈9

1 二十有三年:公元前671年。2 祭(zhài)叔:祭公。天子之内臣不得外交,故不称使。3 公如齐观社:社为土地之神,齐因祭社检阅军备物资,故鲁君前往观看。4荆人:楚人。5 遇:会,会见。谷:齐地,在今山东平阴县东阿镇。6 丹:赤色。此用作动词。桓宫:桓公之庙。楹:柱。7 射姑:《史记·管蔡世家》作“夕姑”。8 甲寅:六日。9 扈:郑地,在今河南原武废县西。

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非礼也。曹刿谏曰1:“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2。故会以训上下之则3,制财用之节4,朝以正班爵之义5,帅长幼之序6,征伐以讨其不然7。诸侯有王8,王有巡守9,以大习之10。非是11,君不举矣12。君举必书13。书而不法14,后嗣何观15?”

1 曹刿:鲁大夫。2 整民:整顿百姓。3 会:诸侯会盟。则:等,等级。4 财用:指所贡财货。节:等,等差。指贡赋的多少。5 朝:朝会。指诸侯朝觐周天子或诸侯相见。正班爵之义:正爵位之次序,明尊卑贵贱之礼仪。班爵:指位次。义:通“仪”。6 帅:遵循。长幼之序:谓先后次序。7 讨:讨伐。不然:不用命者。8 王:谓朝聘于天子。9 巡守:天子巡行诸侯之国。10 大习之:习会朝之礼。11 非是:不是这些。是:此。12 举:行。指出行。13 书:书于策。古代史官记事,大事书于策,小事书于简牍。14 不法:不合法度。15 后嗣:后代。《国语·鲁语上》载此事,云:“公不听,遂如齐。”

晋桓、庄之族逼1,献公患之。士蒍曰2:“去富子3,则群公子可谋也已4。”公曰:“尔试其事。”士蒍与群公子谋,谮富子而去之5

1 桓、庄之族逼:桓叔、庄伯的子孙强盛,逼迫公室。桓叔是曲沃武公的祖父,庄伯是武公的父亲。2 士蒍(wěi):晋大夫。3 富子:桓、庄二族中的强者。4 群公子:群公之子。5谮:谗毁。

秋,丹桓宫之楹1

1 此条本与下年传文相接,为后人所割裂。

二十有四年春1,王三月,刻桓宫桷2

葬曹庄公。

夏,公如齐逆女3

秋,公至自齐。

八月丁丑4,夫人姜氏入。

戊寅5,大夫、宗妇觌6,用币。

大水7

冬,戎侵曹。

曹羁出奔陈。

赤归于曹8

郭公9

1 二十有四年:公元前670年。2 刻:雕刻。桷(jué):椽。圆形的叫椽,方形的称桷。3 公如齐逆女:庄公至齐亲迎夫人。4 丁丑:三日。5 戊寅:四日。6 “大夫”二句:君夫人至,大夫执贽见,以明臣子之道,这是当时礼节。宗妇见君夫人用币不合于礼,故《春秋》书之以示讥。宗妇:同宗大夫之妻。觌(dí):相见。币:指玉帛。7 大水:平地出水为大水。8 赤:曹僖公之名。9 郭公:《经》有缺文。

二十四年春,刻其桷1,皆非礼也。御孙谏曰2:“臣闻之:俭,德之共也3;侈4,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5,而君纳诸大恶6,无乃不可乎7?”

1 “刻其桷”二句:此承上年《传》“丹桓宫楹”而言。刻其桷,指刻桓宫(桓公庙)之椽。2 御孙:鲁国当时掌工匠的大夫。3 共(hóng):通“洪”,大。4 侈:奢侈。5 共德:大德。6 纳:入,导入。7 无乃:恐怕。

秋,哀姜至1。公使宗妇觌,用币,非礼也。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2,小者禽鸟,以章物也3。女贽不过榛、栗、枣、脩4,以告虔也5。今男女同贽6,是无别也。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7,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

1 哀姜:庄公夫人。哀是谥号,姜是母家的姓。2 “男贽”二句:谓地位不同,所执之贽亦异:公、侯、伯、子、男执玉;诸侯之太子、附庸国君、孤卿(太师、太傅、太保三孤)执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贽:初见尊长时所送的礼品。3 章物:区别贵贱等级。物:等差。《易·系辞下》:“爻有等,故曰物。”4 榛(zhēn):一种干果,似栗而小。脩:加姜桂捶治的肉圃。5 告虔:表示恭敬。告:示。6 今:若,表示假设。7 大节:大体,根本。

晋士蒍又与群公子谋1,使杀游氏之二子2。士蒍告晋侯曰3:“可矣。不过二年,君必无患。”

1 士蒍:晋大夫。2 游氏之二子:也是桓叔、庄伯之族。3 晋侯:晋献公。

二十有五年春1,陈侯使女叔来聘2

夏五月癸丑3,卫侯朔卒4

六月辛未朔5,日有食之6。鼓、用牲于社7

伯姬归于杞8。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9。冬,公子友如陈10

1 二十有五年:公元前669年。2 女(rǔ)叔:陈国之卿。女是氏,叔是字。3 癸丑:十三日。4 卫侯朔:卫惠公。5 朔:旧历每月的第一天。6 日有食之:此次日食为公历公元前669年5 月27 日的日环食。7 鼓:击鼓。用牲于社:杀牲以祭祀土神。8归:女子出嫁。9 门:指国门,国都之门。10 “公子友”句:公子友如陈,报女叔之聘。公子友为庄公母弟。

二十五年春,陈女叔来聘,始结陈好也。嘉之1,故不名。

1 “嘉之”二句:《春秋》书法,称字贵于称名。

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也1。唯正月之朔2,慝未作3,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币于社4,伐鼓于朝。

1 非常:不合通常的做法,也即不合于礼。如日食在建巳之月(四月),则应伐鼓于朝,用币于社(通常情况,周之六月,正当夏之四月,而此年失闰,六月不在夏正四月),故曰非常。2 正月:指周正六月,当夏正四月。《诗·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笺》:“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纯阳用事。”参见昭公十七年《传》。3 慝:阴气。作:发作,发动。4 于是:乃。币:指玉帛。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亦非常也。凡天灾1,有币2,无牲。非日月之眚3,不鼓。

1 天灾:指日食、月食、大水等。2 币:用以祭祀或馈赠的帛。3 眚(shěng):灾。

晋士蒍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乃城聚而处之1

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

1 聚:晋邑,在今山西绛县东南。处之:使居之。

二十有六年春1,公伐戎。

夏,公至自伐戎。

曹杀其大夫2

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3

冬十有二月癸亥朔4,日有食之5

1 二十有六年:公元前668年。2 曹杀其大夫:不称大夫之名,非其罪。3 徐:国名,嬴姓,在今安徽泗县西北。4 朔:旧历每月的第一天。5 日有食之:此次日食为公历公元前668年11 月10 日的日环食。

二十六年春,晋士蒍为大司空1

1 大司空:官名,诸侯三卿之一,主要掌管营造诸事,兼掌司寇之职。

夏,士蒍城绛1,以深其宫2

1 绛:晋国都城,在今山东翼城县东南十五里。2 深:高。

秋,虢人侵晋1

冬,虢人又侵晋2

1 虢:指西虢,国名,姬姓。2 “虢人”句:据《史记·晋世家》,晋献公九年,因晋群公子出奔在虢,虢两次伐晋。

二十有七年春1,公会杞伯姬于洮2

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3

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4

冬,杞伯姬来。

莒庆来逆叔姬5

杞伯来朝6

公会齐侯于城濮7

1 二十有七年:公元前667年。2 杞伯姬:庄公长女,嫁于杞,为杞成公夫人。洮(táo):鲁地,在今河南范县。3 幽:宋地,在今河南兰考县。4 原仲:陈大夫。5 莒庆:莒大夫。叔姬:庄公之女。嫁女于诸侯称“女”,嫁于大夫则称字。此称“叔姬”,知是莒庆自逆其妇。6杞伯:前此称“杞侯”,此后称“杞伯”或“杞子”,杜预以为为时君所黜。7 城濮:卫地,在今河南范县南。

二十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非事也1。天子非展义不巡守2,诸侯非民事不举3,卿非君命不越竟4

1 非事:非国家大事(战争、祭祀等)。2 展义:宣示德义。巡守:亦称巡狩,天子巡行诸侯之国。3举:出行。4竟:同“境”。

夏,同盟于幽,陈、郑服也1

1 陈、郑服也:庄公二十二年,陈乱,而齐纳陈公子敬仲;二十五年,郑与楚成。陈、郑皆有二心于齐,至此始服。

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非礼也1。原仲,季友之旧也2

1 非礼也:公子友以私交如陈,不合于礼。2 旧:故,故友。

冬,杞伯姬来,归宁也1

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2。夫人归宁曰如某,出曰归于某3

1 归宁:已出嫁的妇女回家省亲。2 出:弃逐,被遗弃。来归:指来而不返。3 归:也是不再返回的意思。

晋侯将伐虢1。士蒍曰2:“不可。虢公骄,若骤得胜于我3,必弃其民4。无众而后伐之,欲御我,谁与5?夫礼、乐、慈、爱,战所畜也6。夫民,让事、乐和、爱亲、哀丧7,而后可用也。虢弗畜也,亟战8,将饥9。”

1 晋侯:晋献公。2 士蒍:晋大夫。3 骤:屡,屡次。4 弃其民:谓不安抚其民众。5 与:从。6 战所畜(chù)也:为战争力量之所聚。畜:积,聚。7 让事:遇事谦让。乐和:以和睦为乐。爱亲:爱其亲戚。哀丧:哀怜有丧之人。8 亟(qì):屡,屡次。9 饥:谓士气低落,与“饱”相对。《尔雅·释言》:“惄,饥也。”

王使召伯廖赐齐侯命1,且请伐卫,以其立子颓也2

1 王:周惠王。召(shào)伯廖:王卿士。赐齐侯命:命齐侯为诸侯之长。2 立子颓:卫立子颓为王在庄公十九年。

二十有八年春1,王三月甲寅2,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

夏四月丁未3,邾子琐卒。

秋,荆伐郑4。公会齐人、宋人救郑。

冬,筑郿5

大无麦、禾6

臧孙辰告籴于齐7

1 二十有八年:公元前666年。2 甲寅:三月无甲寅。日或月有误。3 丁未:二十四日。4 荆:楚。5 郿(méi):鲁邑,在今山东东平县西。6 大无麦、禾:麦熟于夏,禾(黍稷之属)成于秋。《春秋》于此年冬书大无麦、禾,是因为全年粮食严重歉收。7 臧孙辰:即臧文仲,鲁大夫。告:请。籴:买粮食。

二十八年春,齐侯伐卫1,战,败卫师,数之以王命2,取赂而还3

1 齐侯:齐桓公。2 数:责,责备。王命:周天子之命。3 赂:财货。

晋献公娶于贾1,无子。烝于齐姜2,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3。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4,小戎子生夷吾5。晋伐骊戎6,骊戎男女以骊姬7。归,生奚齐,其娣生卓子8

骊姬嬖,欲立其子,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9,使言于公曰:“曲沃10,君之宗也11;蒲与二屈12,君之疆也13,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威14;疆埸无主15,则启戎心16。戎之生心17,民慢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大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18。”使俱曰:“狄之广莫19,于晋为都。晋之启土20,不亦宜乎?”晋侯说之。夏,使大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群公子皆鄙21,唯二姬之子在绛22。二五卒与骊姬谮群公子而立奚齐23,晋人谓之“二[五] 耦24”。

1 晋献公:名诡诸,晋武公之子。贾:国名,姬姓,今山西临汾市有贾乡,即其地。2 烝:上淫,即下淫上。多指与长辈通奸。齐姜:晋武公妾,献公庶母。3 秦穆夫人:据《史记·晋世家》,秦穆公夫人为申生之妹。4 大戎:大戎为唐叔之子孙别居戎狄者。狐姬:姬是姓,狐是氏。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5 小戎子:小戎之女。小戎为允姓之戎。夷吾:即后来的晋惠公。6 骊戎:部族名,西戎的一支,姬姓,在今陕西临潼东。7 骊戎男:骊戎之君,男爵。女(nǜ):以女嫁人。8 娣:女弟,即妹妹。此当为随嫁之女。9 外嬖:外宠,帝王宠幸的臣子。相对于“内宠”而言。梁五:姓梁,名五。东关嬖五:《汉书·古今人表》作“东关五”。东关为复姓,五是人名。上文“外嬖”兼梁五与东关五言之,此“嬖”字当为衍文。10 曲沃:桓叔(晋穆侯子成师)的封邑,在今山西闻喜县东二十里。11 宗:宗邑,宗庙所在之邑。桓叔的子孙灭翼而代有晋国,故武公先君宗庙在曲沃。12 蒲:晋邑,在今山西蒲县。二屈:北屈与南屈。北屈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南屈当在其南。13 疆:边境。14 不威:不畏。15 疆埸(yì):边疆,边境。16 启:开启。心:指侵犯之心。17 之:若。18 旌:彰,彰明。伐:功。19 “狄之”二句:谓狄人广莫之地,皆可以为晋之城邑。广莫:广大无边。都:邑。20 启土:开拓疆土。21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居于边邑。22 二姬:指骊姬和她的妹妹。23 二五:梁五与东关嬖五二人的合称。谮:谗毁。24 二五耦:意指二五狼狈为奸,合伙做坏事。原本无“五”字,据阮元《校勘记》补。

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1,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2。夫人闻之,泣曰:“先君以是舞也3,习戎备也。今令尹不寻诸仇雠4,而于未亡人之侧5,不亦异乎6!”御人以告子元7。子元曰:“妇人不忘袭雠8,我反忘之!”

秋,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9,入于桔(秩)[柣] 之门10。子元、斗御疆、斗梧、耿之不比为旆11,斗班、王孙游、王孙喜殿。众车入自纯门12,及逵市13。县门不发14,楚言而出15。子元曰:“郑有人焉16。”诸侯救郑17。楚师夜遁。郑人将奔桐丘18,谍告曰19:“楚幕有乌20。”乃止。

1 令尹:楚官名,为最高军政长官。子元:楚武王子,文王之弟。蛊:惑。谓诱惑、引诱。文夫人:楚文王夫人息妫。2 振《万》焉:舞《万》于文夫人之宫侧。振:舞蹈时振铎(摇铃)为节拍。《万》:舞名,分文舞和武舞两种,此为武舞,执干戚以舞。焉:于此。3以:为。4 寻:用。仇雠:仇敌。5未亡人:寡妇自称。6 异:怪,奇怪。7 御人:夫人的侍者。8 袭:袭取。9乘:古代战车,一车四马,谓之乘。每辆战车可配备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10 桔柣(jié dié):郑国远郊之门。柣原本误作“秩”,据杜预注改。11 斗御疆:与下文斗梧、耿之不比等皆为楚大夫。疆字或作“强”。古籍二字常通用。旆(pèi):前军。旆是附设在旗正幅縿上的长帛。旗上加旆,表示将要打仗。引申为前军,与“殿”相对。12 纯门:郑外郭门。13 逵市:郭内大路上的市场。14 县门:可以悬起的闸门。平时悬起,有警则放下。发:放下。15 楚言而出:郑人学楚人之言而退出城。16人:指人才。17诸侯:指鲁君与齐人、宋人。《传》蒙经文而省略。18 桐丘:郑地,在今河南扶沟县西。19 谍:间谍。侦探消息的人。20幕:帐。帐幕有乌,知楚人已去。冬,饥1。臧孙辰告籴于齐,礼也。

1 饥:发生饥荒。

筑郿1,非都也。凡邑2,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1 筑郿,非都也:《春秋》书“筑”而不书“城”,因郿非都邑。2 “凡邑”三句:据《周礼》,四邑为都,四井为邑。若是宗庙所在之地,则邑也称都,以示尊崇宗庙。主:神主。

二十有九年春1,新延厩2

夏,郑人侵许。

秋,有蜚3

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4

城诸及防5

1 二十有九年:公元前665年。2 新:更造。延厩:马厩之名。3 蜚:一种害虫。体轻如蚊,椭圆,味恶臭。群集食稻花,使不能结实。4 纪叔姬以隐公七年归于纪。纪亡,于庄公十二年复归酅。5 诸:鲁邑,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防:鲁邑,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四十里。

二十九年春,新作延厩1,书,不时也。凡马,日中而出2,日中而入。

1 作:修建。2 “日中”二句:日中指春分、秋分。春分、秋分时昼夜时间相等,谓之日中。春分时牧马于野,秋分时马入于厩。

夏,郑人侵许。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1

1 轻曰袭:轻师疾进,掩其不备为袭。

秋,有蜚,为灾也。凡物1,不为灾,不书。

1 “凡物”三句:这是作者解释《春秋》书法的话。

冬十二月,城诸及防,书,时也。凡土功1,龙见而毕务,戒事也。火见而致用2,水昏正而栽3,日至而毕4

1 “凡土功”三句:土功,指治水建筑等事。龙见(xiàn):夏正九月,周正十一月,龙星角、亢出现在东方,春、夏、秋三季农务已毕,进入农闲之时,可令民从事土功。龙:苍龙。星宿名。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戒:准备。2 “火见”句:火,大火,亦即心宿。夏正十月之初,心宿次角、亢之后,早晨出现在东方。致用:将版、臿、畚、梮等工具致于场地。3 “水昏正”句:水为二十八宿中的室宿。亦称大水、定星、营室。夏正十月,水星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可以开始筑墙。栽(zài):筑墙的长版。此指设版筑墙。4 日至:冬至。冬至以后不再兴作土功。

樊皮叛王1

1 樊皮:周大夫。此条本与下年传文相接,为后人所割裂。

三十年春1,王正月。

夏,次于成2

秋七月,齐人降鄣3

八月癸亥4,葬纪叔姬。

九月庚午朔5,日有食之6。鼓、用牲于社7

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8

齐人伐山戎9

1 三十年:公元前664年。2 次于成:鲁师次于成。成:鲁邑,在今山东宁阳县北。3 鄣(zhāng):纪附庸国,今山东东平县东有鄣城集,即其地。4 癸亥:二十四日。5 朔:旧历每月的第一天。6 日有食之:此次日食为公历公元前664年8 月28 日的日全食。7 鼓、用牲于社:非正月日食而击鼓、用牲于社,不合于礼。8 遇:会,会见。鲁济:济水经过齐、鲁边界,在齐界为齐济,在鲁界为鲁济。9 山戎:北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居地在今河北省东部。春秋时与齐、郑、燕等国边界相接。

三十年春1,王命虢公讨樊皮2。夏四月丙辰3,虢公入樊,执樊仲皮4,归于京师。

1 “三十年”二句:此承上年“樊皮叛王”而言。2 王:周惠王。虢公:名丑,王卿士。3 丙辰:十四日。4 樊仲皮:即樊皮。仲是排行。

楚公子元归自伐郑1,而处王宫2。斗射师谏3,则执而梏之4。秋,申公斗班杀子元5。斗穀於菟为令尹6,自毁其家7,以纾楚国之难8

1 公子元:令尹子元。2 处王宫:二十八年《传》云子元欲引诱文夫人息妫,筑舍于其宫侧。3 斗射师:斗廉,楚大夫。4梏(gù):刑具名,即手铐,此用作动词。械系其手。5 申公:申之县尹。楚国县尹称公。斗班:楚大夫。6斗穀於菟(gòu wū tú):子文。子文初生时被弃,而虎乳之。楚人称乳为“穀”,称虎为“於菟”,故名“穀於菟”。7 毁其家:指分施其家财。毁:亏,减损。8 纾:缓,舒缓。

冬,遇于鲁济,谋山戎也1,以其病燕故也。

1 “谋山戎”二句:齐桓公修霸业,故为燕谋难。燕:国名,姬姓,召公奭之后,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其地在今河北省境内。病燕:为燕之祸患。

三十有一年春1,筑台于郎2

夏四月,薛伯卒。

筑台于薛3

六月,齐侯来献戎捷4

秋,筑台于秦5

冬,不雨6

1 三十有一年:公元前663年。2筑台于郎:筑台非时,《春秋》书之以示讥刺。郎:鲁邑,在今山东鱼台县东。3 薛:鲁邑,其地未详。4 齐侯:《说文》引《春秋传》作“齐人”。时齐桓公在位。戎捷:伐戎所获之战利品,指俘虏。5 秦:地名,今河南范县有秦亭,即其地。6 不雨:未成灾,故不书旱。

三十一年夏六月,齐侯来献戎捷,非礼也。

凡诸侯有四夷之功1,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2。中国则否3。诸侯不相遗俘4

1 四夷:指夷狄。2 警于夷:警示于夷狄。3 中国则否:华夏之国互相攻伐,则无献俘之礼。4 “诸侯”句:即便有夷狄之功,诸侯之间也不以俘获互相赠送。

三十有二年春1,城小谷2

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3

秋七月癸巳4,公子牙卒5

八月癸亥6,公薨于路寝7

冬十月己未8,子般卒9

公子庆父如齐10

狄伐邢11

1 三十有二年:公元前662年。2 小谷:即谷,齐管仲之私邑,在今山东平阴县东阿镇。3 遇:会,会见。梁丘:宋邑,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北。4 癸巳:五日。5 公子牙:庄公之弟。6 癸亥:五日。7 路寝:天子、诸侯的正寝,也是治事之处。天子六寝,路寝一,小寝六。诸侯三寝,路寝一,燕寝、侧室各一。8 己未:二日。9 子般:庄公的太子。先君未葬,故不书爵;未成君,故不书薨。不书杀,为《春秋》隐讳之辞。10 “公子庆父”句:庆父杀子般,假赴告之名适齐。庆父:庄公之弟。11狄:亦称翟,古代对北方少数名族的泛称。邢:国名,姬姓,周公之子所封,故地在今河北邢台市。

三十二年春,城小谷1,为管仲也。

1 “城小谷”二句:鲁国感念齐桓公之德,故为管仲城私邑。管仲名夷吾,字仲,为齐桓公相。

齐侯为楚伐郑之故1,请会于诸侯。宋公请先见于齐侯。夏,遇于梁丘。

1 “齐侯”二句:庄公二十八年,楚伐郑。今齐桓公会诸侯,谋为郑报复。

秋七月,有神降于莘1

惠王问诸内史过曰2:“是何故也?”对曰:“国之将兴,明神降之3,监其德也4;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王曰:“若之何?”对曰:“以其物享焉5。其至之日6,亦其物也。”王从之。内史过往,闻虢请命7,反曰:“虢必亡矣,虐而听于神8。”

神居莘六月。虢公使祝应、宗区、史嚣享焉9。神赐之土田10。史嚚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11;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12,依人而行13。虢多凉德14,其何土之能得15?”

1 有神降于莘(shēn):有神下降于莘地。降:下。莘:虢地,今河南三门峡市有莘原,即其地。2诸:于。内史过(guō):周大夫。内史为官名。3 明神:明察之神。4监:视。5 “以其”句:以相当数量的物品祭神。物:数。《国语·周语上》:“昔尧临民以五,今其胄见,神之见也,不过其物。”韦昭《注》:“物,数也。”6 “其至”二句:神所至之日,亦可用作祭祀数量之依据。7 请命:据下文,当是虢请于神,求赐土田之命。8虐:残暴。听于神:求福于神。9 祝:太祝。官名,掌祭祀告神的赞辞。宗:宗人。掌礼之官。史:太史。官名,掌法典、礼籍、祭祀、星历等。应、区、嚚(yín):皆为人名。10 “神赐之”句:谓神允诺赐之以土田。11 听于民:顺民意。12 壹:专一。13 依人:依凭于人。14 凉德:薄德。凉:薄。15 其:表示反诘语气。何土之能得:即能得何土。

初,公筑台,临党氏1。见孟任2,从之,闷3。而以夫人言4,许之。割臂盟公5。生子般焉。雩6,讲于梁氏7,女公子观之8。圉人荦自墙外与之戏9。子般怒,使鞭之。公曰:“不如杀之,是不可鞭。荦有力焉,能投盖于稷门10。”

公疾,问后于叔牙。对曰:“庆父材11。”问于季友12,对曰:“臣以死奉般13。”公曰:“乡者牙曰‘庆父材’。”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鍼巫氏14,使鍼季鸩之15。曰:“饮此,则有后于鲁国16;不然,死且无后。”饮之,归,及逵泉而卒17。立叔孙氏18

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子般即位,次于党氏19

冬十月己未,共仲使圉人荦贼子般于党氏20。成季奔陈。立闵公21

1 党(zhǎng)氏:鲁大夫。任姓。2 孟任:党氏之女。孟是排行。3閟(bì):闭门。表示拒绝。4 “而以”句:庄公应允立孟任为夫人。5 割臂盟公:割臂歃血与庄公立盟。6 雩(yú):祭天。为求雨而进行的祭祀亦称雩。7 讲:习,预习。梁氏:鲁大夫。8 女公子:庄公之女,子般之妹。9 圉人:官名,掌牧养马匹。荦:人名。戏:以言辞相戏。10 盖:门扇。稷门:鲁国的南城门。11 庆父:据《史记·鲁周公世家》,庄公有三个弟弟,依次为庆父、叔牙、季友。子般非庄公嫡子,故叔牙建议立庆父。12 季友:庄公母弟。13 奉:尊奉。谓拥戴。14 成季:即季友。僖叔:叔牙。鍼(qián)巫氏:鲁大夫。15 鍼季:即鍼巫。鸩(zhèn):以毒酒饮人。16 有后:谓为之立继承人。17逵泉: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五里。18 立叔孙氏:不以罪诛,故得立后。19 次:舍。20 共(gōng)仲:即庆父。贼:杀。21 闵公:名启方。庄公庶子,当时不超过八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