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华侨企业进出口公司发展历程

广西华侨企业进出口公司发展历程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西侨生贸易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对越工作办公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批准,于1991年4月成立。广西华侨企业商贸公司1995年,企业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状态,艰难度日。2005年,广西华侨企业商贸公司尚有45万元的职工身份置换金未能兑付,企业已无力筹集。2003年7月,企业改制,在职职工领取职工身份置换金后退出国有职工身份,自谋出路。广西华侨企业进出口公司

广西华侨企业进出口公司发展历程

广西华建公司

1995年,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状态。2003年,企业改制,在职职工领取职工身份置换金后退出国有职工身份,自谋出路。由于没有资金来源,随着时间推移,企业发不出聘用人员工资、拖欠离退休人员医疗费及补贴等问题又愈发凸显,以致一些离退休人员尤其是离休干部有病都得不到妥善治疗。2005年,公司尚有45万元的职工身份置换金未能兑付。

广西侨生贸易公司

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对越工作办公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批准,于1991年4月成立。当时,侨生贸易公司的业务由旅游侨汇服务公司统一经营管理。业务宗旨是:根据国家的侨务政策,扶持安置在广西的归(难)侨实现自力更生,扩大就业;充实和活跃侨界经济,并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及国内外客户服务;通过接受国际组织及海外的捐赠和引进外资,积极拓展贸易和实业开发,为国家繁荣昌盛作出贡献。至2003年,该企业已处于半停业状态,许多职工已经下岗。2006年撤销关闭。

广西华侨企业物资总公司(www.xing528.com)

1995年前后,企业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状态。1998年以后,华侨企业管理局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一直在策划、推动企业的改制工作,但由于区直机关直属企业改制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改制工作始终未能完成。2003年,企业改制,在职职工领取职工身份置换金后退出国有职工身份,自谋出路。由于没有资金来源,随着时间推移,企业拖欠离退休人员医疗费及补贴等问题突出,以致一些离退休人员尤其是离休干部有病得不到妥善治疗。

广西华侨企业商贸公司

1995年,企业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状态,艰难度日。2003年7月,华侨企业管理局按照国家有关企业改制政策和参照南宁市国企改制的具体操作方法,决定对该企业进行职工身份置换,先把在职职工安置好。在职职工领取职工身份置换金后退出国有职工身份,自谋出路。2005年,广西华侨企业商贸公司尚有45万元的职工身份置换金未能兑付,企业已无力筹集。成立于1988年6月,全民所有制的联营企业人员编制20人,为自治区华侨企业管理局领导下的企业单位。公司人员由宁明、左江、武鸣、浪湾、柳城、桂林、丽光华侨农场扶绥华侨麻纺织厂、赤江华侨陶器厂、自治区华侨旅游侨汇服务公司、自治区华侨企业供销公司、自治区华侨企业管理局等单位入股组建。注册资金100万元。主要经营出口华侨企业的产品,进口华侨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包装物料和生产设备等。兼营引进资金、技术、“三来一补”业务。1995年,企业效益差,已处于半停业状态,许多职工已经下岗。2003年7月,企业改制,在职职工领取职工身份置换金后退出国有职工身份,自谋出路。2003年9月,企业已停止经营。但由于企业无力处理离退休人员安置和银行债务等问题,企业国企牌子仍然保留,仅聘用2名已身份置换职工留守,管理国有资产和离退休人员。由于没有资金来源,一些离退休人员尤其是离休干部有病都得不到妥善治疗。从报表看,一些公司仍拥有不少的资产,但实际上多数是陈年老账的应收款,回收的可能性甚微。2006年撤销关闭。

广西华侨企业进出口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