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明节祭祖、扫墓、踏青,中华传统习俗,富有特色

清明节祭祖、扫墓、踏青,中华传统习俗,富有特色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一般在农历三月初,故有三月节、踏青节之称。清明起源,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民间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后渐成风俗。清明节上坟祭祖,也叫祭坟、扫墓,不只是北方,可以说是一个全国性的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习俗。清明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人们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祭扫后,晋赐柳树为清明柳,又把葬介日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祭祖、扫墓、踏青,中华传统习俗,富有特色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一般在农历三月初,故有三月节、踏青节之称。《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

古人将清明按五日划分为三侯,说一侯桐始华,二侯田鼠化为鹌,三侯虹始见。意即这个时节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农谚有:“清明断雪。”“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清明吃麦六十天。”此时段,气温上升,树木发芽吐绿,小麦孕穗,菜花盛开,梨花飘香,百花争艳,大地一片繁忙的春耕春播景象。

清明起源,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民间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后渐成风俗。清明与除、盂、九三节,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也是中国传统重要八节之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清明节也叫鬼节、冥节,节长20天(清明前后各10天),民间有“清明祭坟一个月”之说。

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踏青、吃寒食、荡秋千、插柳植树,古时还有蹴鞠、打马球等。

清明节上坟祭祖,也叫祭坟、扫墓,不只是北方,可以说是一个全国性的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习俗。可谓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清明节前后,在家的或者在外能赶回来的,男男女女都要带上祭品、火纸、冥币、扯钱纸(也叫长钱纸)、锨、水、树苗等到墓园、坟茔为先人修坟,铲除杂草,填补鼠洞塌陷,擦洗墓碑,清扫墓园、扦扯钱纸,浇树或栽树,烧纸叩头,祭祀先人,以表达对先辈们的追思之情。之后人们围坐聚餐饮酒、放风筝、游玩,妇女和小孩折杨柳枝,编箩圈戴头上玩。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之戏说。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植,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描述的是明代清明祭坟情景,清明祭坟,秦前不统一,唐后渐盛行。

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的就是清明时节天景和行人的心况。清明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人们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有诗云:“乍温复清雨如麻,郊野草清行迹加。或向陵园寻志石,思亲敬献墓头花。”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含意是脚踏青草,在郊外游玩,观赏春色。阳历四月清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地葱绿,百花吐艳,莺歌燕舞,彩蝶纷飞,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俗语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

清明与寒食节本不同,过去把三月三也叫寒食节,寒食节正确日子是冬至后105天,当日禁忌烟火,人们只吃冷食,谓之寒食。

春秋战国时,晋献公的小儿子重耳,为躲避骊姬祸害,流亡出走,一路艰辛屈辱。一日重耳饿晕,跟随之人介子推在自己腿上割了块肉,烤熟让重耳吃。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www.xing528.com)

晋文公执政后,对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晋文公猛忆旧事,心感有愧,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封官,介不去,晋文公亲去,介与老母躲避绵山,晋让人搜山未果,后有臣建议,三面烧山,逼出介来。三日火熄仍不见介,晋上山见介与母被烧死在一大柳树下,晋哭拜时发现介身后树洞内留有一血写诗文: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收血诗于袖,葬介与母于柳树下,为纪念改绵山为介山,(今山西境内)修祠堂,并把烧山日定为寒食节,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冷食。

走时伐了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日望着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的尊敬称呼,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众臣素服上山祭奠,发现被烧焦的大柳树复活了,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见树如见介,敬重地上前掐下一枝,编成圈戴在头上。祭扫后,晋赐柳树为清明柳,又把葬介日定为清明节。

后来,晋文公以血诗为座右铭,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百姓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那天,大家禁止烟火,表示怀念。

往常上坟烧纸,大都是在下午或傍晚时分,而清明是在上午或中午时分,并且要求男女子孙同行。农村讲究,坟一天不上二次;新坟要提前一个月上,清明当天不再上坟。远路赶不回来的人,多在清明时节前后,晚上在当地十字路口画个圈,圈不封口,圈口朝向家乡,圈内写上祖先的名字,在圈内给先人烧纸。同时,还要在圈外烧几张,意一是防祟;二是给邮差费。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和祭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