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明节习俗:祭祖、插柳、荡秋千

清明节习俗:祭祖、插柳、荡秋千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明祭扫的主要目的是为祖先清扫墓地,同时为亡人烧“包袱”。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盛行,人们踏青游玩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三)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祭祖、插柳、荡秋千

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它不仅有大家所熟知的扫墓、祭祀先祖这些沉重的习俗,还有踏青、风筝、插柳、射箭等让人欢乐的传统。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品尝美食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下面分活动习俗和饮食习俗两部分来列举其中的一些习俗。

一、活动习俗

(一)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实,在秦以前就有了扫墓这一习俗,只是并非在清明时节,故在此之前并未将其作为清明的习俗。清明扫墓到了唐朝开始盛行。《清通礼》中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在部分地区,也将祭扫称作“上坟”“插青”。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前往墓地进行,但由于家庭条件和地域限制,所以不同地区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别。清明祭扫的主要目的是为祖先清扫墓地,同时为亡人烧“包袱”。此“包袱”类似于寄往“阴间”的邮包。用来包裹“包袱”的“包袱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此处不一一详列。

在另一些地方,不仅要为祖先烧“包袱”,同时,还要在坟头插上用纸剪的纸花,表示此墓有人祭祀。

(二)插柳/戴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绿树成荫,人人都要插柳,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插柳。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由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盛行,人们踏青游玩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关于插柳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驱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寓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对友人的一种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三)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丫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四)放风筝

清代高鼎的《村居》中描绘过一幅孩子们在青青草地上放风筝的画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的纸鸢便是风筝,也有人称鹞子,《墨子·鲁问》上写道“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鸿书》上有“公输般变木鸢,以窥宋城”的记载,说明风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无论是工艺造型,还是艺术特色,都充分表现了人们的艺术情趣和美好向往,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生活气息。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五)踏青

又叫春游、踏春,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尤其在北京和济南,历来有踏青的讲究。每当青草依依、清水涟涟时,人们便脱下长布衫,走出四合院,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云散。明朝王象春在《齐音》中就有《踏青》诗:“三月踏青下院来,春衫阔袖应时载。折花都隔山前雨,直到黄昏未得回。”

(六)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蹴鞠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它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汉族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蹴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项体育运动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清明踢球习俗的普遍性。

(八)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九)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十)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十一)拔河

拔河为双方各执绳一端进行角力的体育活动。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活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清明时节,正是万物生机勃发的时节,人们熬过了冬日的困倦,适逢清明时节的大好春光,会举行类似的体育活动,帮助人们强健体魄、驱除病害。

二、饮食习俗(www.xing528.com)

(一)青团

在江南一带,每到清明节,几乎家家都做青团子,一为开胃尝鲜,二为祭祖上供。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团子。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在表面刷一层熟菜油。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是清明时节的最佳小吃

关于吃青团这个习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和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菜里,混过村口哨兵的检查。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士兵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

(二)吃馓子

在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清明节吃馓子深受世人的喜爱,但是由于南北方的差异,做馓子用的材料也不同。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馓子色泽黄亮、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干吃香脆可口,泡过牛奶后入口即化。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三)吃“欢喜团”

在巴蜀一带,清明节有吃“欢喜团”的食俗。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

(四)吃螺蛳

在南方水乡,清明的食俗是吃螺蛳。蛳有“盘中明珠”之美誉,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清淡爽口,堪与法国蜗牛相媲美。清明时节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为此时的螺蛳尚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五)吃薄饼

在闽南多数地方,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薄饼分皮、馅两部分,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

(六)吃荠菜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七)画卵

在一些地方,于清明头一夜,把鸡鸭卵煎熟,染成蓝黄杂色,在卵壳上加以雕镂成画,作为冷食礼品赠送。据说吃画卵,在隋唐时盛行全国。

(八)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九)蒸朴籽粿

潮汕有一种树叫朴籽树,叶椭圆形,果实如绿豆,味甘甜。传说先人在饥荒年,采此树叶充饥度荒。清明时节,气候转暖,草木荫茂,朴籽树叶满丛嫩绿。后人为不忘过去,便在清明节采此树叶,和米舂捣成粉,发酵配糖,用陶模蒸制成朴籽粿,有梅花型及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十)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有此风俗。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

(十一)乌稔饭

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据畲族民间传说: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被围困山中,时值严冬粮断。畲军只得采摘乌稔果充饥,雷万兴遂于农历三月初三日率众下山,冲出重围。从这以后,每到“三月三”,雷万兴总要召集兵将设宴庆贺那次突围胜利,并命畲军士兵采回乌稔叶,让军厨制成“乌稔饭”,让全军上下饱食一顿,以志纪念。“乌稔饭”的制作方法并不繁杂,将采摘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掉树叶,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浸泡9小时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用。制好的“乌稔饭”,单从外表来看不甚美观,颜色乌黑,然而米香扑鼻,与一般糯米饭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十二)枣锢飞燕

宋朝的清明节,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乳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普通人家也自制一种燕子形的面食,称为“枣锢飞燕”,据说是从前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明朝人还会留下一部分的枣锢飞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给家中的孩童吃,据说吃了以后,可以不蛀夏。

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尤为受到重视。清明节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追思哀悼,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希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