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雁北森林与生态史》:森林的重要作用和保护需求

《雁北森林与生态史》:森林的重要作用和保护需求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雁北森林与生态史》介绍,森林能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以及给野生动物等提供优越繁育栖息场所。森林是维护生态平衡的主体。摧毁这个主体后,生态就失去了平衡,自然环境就恶化起来。明朝276年中,平均3年一旱,连旱四、五年亦非偶然。从明中期起,明显增多、加重。森林并不能消除霜冻,但却可调节气温、土温季节性变化和昼夜变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减霜冻作用。

《雁北森林与生态史》:森林的重要作用和保护需求

据《雁北森林与生态史》介绍,森林能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以及给野生动物等提供优越繁育栖息场所。森林是维护生态平衡的主体。摧毁这个主体后,生态就失去了平衡,自然环境就恶化起来。从本区森林植被历史变迁看,亦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尤其是明代,剧烈破坏森林植被,几致使其覆灭,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各种自然灾害就越益频繁严重。

(一)气候失调灾害增加

其一是旱灾频繁。明朝276年中,平均3年一旱,连旱四、五年亦非偶然。从灾情严重程度看,常有“天旱草枯”“野无青草”“赤地千里”“民多饥死”“人相食”之类描述。如嘉靖三十年(1552),“朔州大荒,百姓饿死者众”。隆庆二年(1568),“朔、左卫、威远卫大旱,人多饥死”等。

明朝前期旱灾相对较少、较轻。从明中期起,明显增多、加重。如从洪武元年至天顺末(1368—1464)的96年,包括全省性旱在内,本区共有11个旱年,平均将近九年一旱,尚无“人相食”特大旱灾。可是从成化元年到明亡(1465—1644)的180年,包括全省性旱在内,计96个旱年,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个旱年。“人相食”特大灾情,都发生在明中、后期,说明灾情大为加重。

其二是风沙大作。如成化六年(1470)三月,“朔州风霾”。嘉靖八年(1529)正月,朔州“雨黄沙”。嘉靖二十六年(1547)六月,朔州“大风昼晦”;十一月,“狂风大作,遮蔽天日,白昼张灯”;似此记述很多,到处可见“狂风遍地起黄沙”。

其三是冰雹多。有林地区,由于森林强大蒸腾作用而大量吸收空气热量,便很少有冰雹之灾。明中叶后,雹灾严重起来,如正德十五年(1520),“雨雹大如杵”;崇祯四年(1631),“雨雹大如卧牛,小如掌”。嘉靖三十八年(1559),朔州、平鲁、右玉雨雹,“平地三尺”。有时一年降雹数次。只是雹受灾面积小,一般不予记载。

其四是霜害大。森林并不能消除霜冻,但却可调节气温、土温季节性变化和昼夜变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减霜冻作用。明中期后,如正德十五年(1520),“以霜灾、雹灾免大同府及前后六卫秋粮”;万历二十九年(1601),朔州“大饥,流亡载道”;诸卫“七月陨霜杀禾”;崇祯十三年(1640),朔州“七月陨霜,大饥”等。

其五是水灾重。万历二年(1574)七月,山阴、大同、马邑等地皆大水,“平地水深丈余,禾稼尽没,大饥”,“毁城垣庐舍千余间”;二十六年六月,朔平、马邑“大水,毁屋宇”;三十四年五月,马邑“大水,毁民舍,禾苗尽没于水”;次年七月,马邑又遭水灾,其中南乡“大水,禾皆漂没”等等。

(二)河流失控水情恶化

明朝,桑干河水情明显恶化,而且愈演愈烈。由于摧毁森林植被,水土流失加剧,泥沙增多,河床淤塞而冲宽,河水变浅,常年散漫难收,灌溉和行船皆难以施行。

隆庆前(1566年前),仍有点通舟之利,甚至还勉强能乘小舟至大同,还大量从本区东缘运送伐木。后来由于对该河流域森林植被仍继续摧毁,重新开渠及使用旧渠皆无成就,就更难以通舟灌溉了。如嘉靖中年后,御史宋仪望、李文进先后奏请疏凿河道,以通漕运,皆因水情恶化,率不能行。

明后期万历中前(1598年前),水情更加恶化。桑干河一带,鱼课、水碾、水磨等已“今名存实废,闾邻萧条”。明后期,桑干河水害增多而水利绝少,已演变成为一条害河。单以马邑县为例,万历二年(1574)、三年、二十六、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诸年,均发生过“毁城垣庐舍千余”,“禾苗尽没于水”,“禾皆漂没”的大水灾。

(三)泉泽枯涸草劣牧衰

其一是泉池枯竭。明朝泉池数目及出水量皆逐渐减少。首先是众多小泉逐渐枯竭,其次是有些大泉、深泉,也因出水量减少而变成小泉。由于水源贫乏,鱼类等水生动物显著减少,又因灌溉用水紧张,争水现象越来越严重,常因抢水而诉讼,官断为分日轮灌。甚至一些地方连人畜吃水也甚感困难。

《大同府志·山川》卷一,明中叶,所载泉池如下:

本区西南部、恢河及桑干河上游流域范围内有:朔城西南九十里杨泉及神池。马邑城西北十五里洪涛山下,仍有多股泉水,俗名洪涛山泉,较著名者有玉泉、上源泉、细芦湾泉、小浦泉、金龙池等。朔城西北二十五里三答巍山半有三答巍泉,山下有“水潦不溢,旱不涸”的圣水井。

上述记载,并不完整详尽。还有些较著名泉池,如黄水河源的三泉等皆缺记。

明中叶后,本区泉池进一步涸竭干枯,较大泉眼出水量也进一步减少。中古处处“飞泉界道流”的水源丰盛景观,到清前期已演变成为“极目平沙万壑干”的贫水地区。众多山峪沟壑已普遍干涸无水。

其二是泽泊淤涸。兹据北魏以来点滴记载,将中古前较大泽泊的弥泽简述如下:

弥 泽

《魏书》中多次提到弥泽,既载于国史,说明该泽尚很广大。《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四、《清一统志》卷一百一十一皆认为在朔州西南,似指北魏杨泉佐近。随着人们破坏森林植被,水源减少而泥沙增多,该泽逐渐缩小变浅,大约在元明之际淤积干涸而消失,因之明正德《大同府志》已不载该泽。

其三是草坡退化牧业衰落。森林不但能涵养水源,而且能促使草类繁茂。林多草多,草茂土肥,土沃草茂,草丰畜旺,是古昔自然界一种良性循环。反之,就走向恶性循环。

明朝,本区森林已趋于覆灭,草坡亦退化的极为残败,故牧马业一蹶不振。本区连短暂的大批养马业记载也未查到,说明已无国家大批养马之业。无奈之下,只好在本区北缘一些隘口开设马市,用布匹和生活用品与敌对的俺答诸部交换马匹。《读史方舆纪要》所说“大同士马甲天下”,实际指的是过去。明末,就连农家用的少量役畜,也多用对草质和水质要求不高的牛予以置代,而且连饲牛之草也感缺乏。如据雍正《平阳府志·艺文》卷三十六载:明朝时,平阳府一向承办给大同镇边防军提供军马饲草,每年三十五万束。连饲马之草也要从千里之外调进,可见草坡劣化到何种程度。

(四)水蚀风蚀地力贫瘠

其一是水土流失,土地瘠薄。中古前,本区森林植被基本良好,故水土流失轻微,土地普遍肥沃。明中叶,陡坡开荒,甚至开山到顶,“塞田尽耕”,灌草植被也受到严重摧残。本区土地已明显贫瘠。如成化年王越已说雁门关外“不养桑蚕不种麻”;许九皋《关外咏》亦说:“仅见苍松不见麻……唯余白沙和黄沙”。与金末元初元好问《雁门关外》诗,说“生民何处不桑麻”相比,说明土壤已劣变得相当贫瘠。正德年间(1506—1521)乔宇巡视本区后亦上疏曰:“大同府所属应州、山阴、马邑等州县……无园林桑枣之利,虽有田亩耕种,所获不多……田亩日益开拓,生齿日益繁多,较之往昔,大有不同。然民储恒少,用度恒苦不足。”(www.xing528.com)

明中叶后,本区土地更加劣变。万历年霍瑛《重镇军民交困疏》曰:“民益凋敝,相沿至今,时穷势极……斥卤不毛……出之糊口,于是土著尽化为流移,化为盗贼……区区穷边,瘠土之民……边地为人累也,非尽石田不可耕也。”

明末,水土流失更为严重,土地更加贫瘠硗薄。如天启年间(1621—1627),已是“朔城以西,地皆沙瘠……不宜禾,而唯雨后山水到处,则胶泥随涌”景象。

其二是风刮沙积,土地沙化。中古前,本区森林植被基本良好,故风蚀和积沙现象轻微。

明初,雁北沙害还不算严重。但不久后沙害就开始严重起来。万历《重修朔州志》说,“云霾蔽天,风沙惨目,四顾萧条,为之惨然……沙土硗瘠”等等。明末,土地沙化进一步发展。朔城已是“地皆沙瘠,岁若狂霾,每随风飏起,不宜禾。”明末崇祯年董妙玉《从夫赴雁门》诗,已说是“一片黄沙地,草木多憔悴”景象。

其三是土地盐碱,斥卤不毛。摧毁森林植被后,土壤向劣质演变的另一表现,是平川和低洼地盐碱加重,甚至斥卤不毛。土地盐碱化直接原因是河床淤塞改道,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升高,随着水分上升,土中盐分亦跟着上升,大量水分由地表蒸发后,盐碱成分却聚集于表土层,而使土壤盐碱化。

从所查古籍看,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到元朝,本区土壤还未盐碱化。明前期,盐碱程度还不严重。所以正德《大同府志》山川、风俗、田赋、土贡等栏目,均未记载有盐碱现象,也无盐税

明后期至明末,由于盐分逐渐聚集,土壤盐碱程度也就越来越严重起来。明后期,雁北不少土地已盐碱严重,所以万历霍瑛《重镇军民交困疏》说“斥卤不毛”。

(五)珍稀生物危绝

熊是林生大动物。北魏初,本区熊比较多。隋唐辽金,本区熊还不少。明朝,摧毁了本区森林,熊也就越益稀少。万历《马邑县志·物产》兽类中也有熊,实际成书于万历的《云中郡志·物产》毛属中亦无熊,可是药属中尚有熊胆。看来明后期至明末,熊在本区已处于濒危状况。现在无熊可言了。

虎、豹

虎豹均为林莽大动物。因其异常凶猛,绝少再有大动物伤害它们,故从中古到近古,本区关于虎豹记载要比熊多得多,其绝灭也比熊要晚。

唐朝,本区虎豹不少。明中叶,本区虎豹已不多,但山区仍有一些虎存在。明中叶正德《大同府志·土产》毛属中已不载有虎豹,而杂类却有豹皮。可能是漏记,更可能是由于虎已稀少,故不将其列为土产的一项。说明明后期,本区虎豹已很稀少。

麋、鹿、麝

它们均为森林草原或林缘食草动物。古代,本区关于它们的记载很多。隋唐时鹿仍多。明朝,本区鹿类逐渐稀少,麋因比鹿体大个高,已先行绝灭。明中叶后,本区鹿已很稀少,但还不至于到濒危地步。所以正德《大同府志·物产》毛属中尚有鹿,药属中尚有鹿茸。万历《马邑县志·物产》中也有鹿;实际成书于万历的《云中郡志·物产》毛属中也有鹿,药属中还有鹿茸、鹿骨、麝香;后期,本区有些县已几乎无鹿麝了。

珍稀鸟类

随着森林减少,鸟类亦随之减少。但到明中叶,正德《大同府志·物产》羽属中还有褐鸡(即褐马鸡),鹳、天鹅、鹤(野池水泽内出)、半翅等,而该志土贡栏目中,已说本区“所贡虽无珍异”,仅贡皮毛和课钞两项,并无鸟类产品,说明珍禽异鸟已不多了。

珍稀植物

檀树喜温暖、湿润、肥沃,木材坚硬细密,用于高级家具及装饰材,是非常名贵的硬质木。原来,本区东南部檀树众多。明中叶,本区檀树已经很少,难以形成一项产品。明末,本区许多州县志物产栏目中均不载檀树,说明本区已绝灭而不予记载。

楸树亦系喜湿润和较喜肥沃的名贵木材。金末元初,本区楸树还不少。明中叶后,本区楸树已很少,故正德《大同府志·物产》、万历《马邑县志·物产》等木属中均不载楸树。

椴树亦较喜肥沃湿润土壤,材质虽软,但很细密,有弹性亦系较名贵木材。中古前本区椴树众多。明后期数量不太多了。

茯苓猪苓均系多孔菌科药材。茯苓生长在松林中松树根上,猪苓生长在山林中柞树、桦树、槭树、橡树根上,其生境都与森林关系最为密切。金代,是本区重要产品,品质上乘。明朝,本区尚产少量茯苓、猪苓,但已非贡品。

黄连为毛茛多年生草本药物。本区产黄连较多,品质亦优。明朝州县志物产药属中均无黄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