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朝社会概况:汉武帝颁布《罪已诏》挽救社会危机

汉朝社会概况:汉武帝颁布《罪已诏》挽救社会危机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状况下,汉武帝颁布《罪已诏》,着手恢复民力,避免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

汉朝社会概况:汉武帝颁布《罪已诏》挽救社会危机

1.西汉的建立、统治与灭亡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建立的以长安为首都的西汉,继承秦朝规模,沿袭秦朝各种制度。但又力求休养生息,避免蹈秦朝速亡的覆辙。刘邦给罢遣的军士赐爵授田,培养出一个有军功爵的中小地主阶层和一部分较富裕的自耕农民,他们在汉初复兴农业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轻徭薄赋和慎刑政策的执行,是后来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

汉高祖仿效秦始皇,迁徙六国后人于关中。他消灭楚汉战争中形成的东方异姓诸侯王,代之以同姓诸侯王。同姓王强大后,同样形成割据。景帝接受晁错“削藩国”建议,并压平了吴楚七国之乱,武景继续削弱同姓王,巩固了中央集权。

武帝刘彻统治期间,西汉国势最盛。他削弱丞相的权力,在宫中形成一个新的权力中心。称为中朝。中央军力得到加强,司监察职任的部剌史开始设立,以执法严酷闻名的酷吏成批出现。汉武帝维持了政治的稳定,并以聚集的钱财发动对周边种族的战争。汉与匈奴的战争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汉将卫青、霍然去病等反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夺得河西走廊之地,并于西北边境之地修筑长城、烽燧,列置屯田。汉与西域诸国的交通,也逐渐开通,西域三十六国陆续内属,从而形成了经由河西走廊,分沿天山南北两路,西越葱岭,以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陆上交通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在探索西域道路和使西域内属的事业中,张骞起了卓越的作用。公元8年,外戚王莽代汉建立新朝,西汉亡。

2.东汉的建立、统治与灭亡

汉高祖第九世孙刘秀一支绿林军赴黄河以北扩展势力,反击王莽政权,王莽被杀,新朝亡,更始帝降。于公元25年刘秀称帝,即东汉光武帝。东汉消灭了赤眉武装,又陆续压平了各地割据势力,实现了统一。

汉光武帝刘秀重视西汉外戚篡权和农民暴动的教训,企图进一步强化皇权,维持安定。光武帝下诏某些地区释放奴婢,又下诏度田,即清理户口土地。东汉前期60余年中政治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明帝时,匈奴又时常干扰边境,还胁迫西域诸国,班超出使西域,力促诸国助汉军驱逐匈奴,使西域诸国再度全部内属。

此后,皇权旁落。和帝幼年继位,受制于外戚。他成年后用宦官消灭外戚窦氏,宦官遂得当权。近一个世纪内,外戚、宦官竞拥幼主,迭相专擅,朝政十分昏暗。

东汉末,在外戚、宦官交斗中腐败不堪。分散的流民逐渐聚集在道教的旗帜下,中平六年,终于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起义虽陆续被镇压下去,但东汉政权也趋于瓦解,逐步走向三国鼎立的战乱局面,最终被曹魏取替,东汉灭亡。

3.西、东汉社会经济

汉武帝刘彻时经济趋于繁荣。铁农具已普遍推广。牛抬杠的犁法被广泛使用,马也用于挽犁,各郡开凿了许多灌溉渠道,关中和西域还有井渠,两汉对黄河都进行了大规模治理。东汉时期南方开发更为显著,人口大增。冶炼制器、铸钱、煮盐是主要的手工业门类。铁冶规模大,汉武帝置官专营盐铁,并且垄断铸钱。铜器、漆器制造业兴盛。纺织业是北方民间的家庭手工业,并有官府大作坊经营。东汉时南方手工业发达起来,巴蜀兴起了铜器漆器制造业、制锦业和火井煮盐。

商业空前繁荣,出现长安、洛阳等若干大都会。道路和驿传统把各地联结起来。江南多用船运。商品种类很多。武帝以后,丝绸之路货运繁忙,胡汉商人东西往来,贩运中土丝绸等物和西域的毛纺织物和香料。由番禺(今广东广州)伸向海外的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西汉钱币发行特多,东汉则缣帛谷物兼有货币职能

洛神赋图》局部

4.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大一统简表

5.东汉的兴亡简表

6.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

7.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五十多年里,西汉国力最为强盛。他破格任用人才,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但是到后期,他好大喜功,迷信奢侈,重用酷吏,导致社会动荡,农民暴动。在这种状况下,汉武帝颁布《罪已诏》,着手恢复民力,避免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8.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西域: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今天新疆和更远广大地区)

(2)陆地丝绸之路

①路线: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

②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海上丝绸之路”:

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的海上交通道路,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9.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1)佛教

①起源: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②传入: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www.xing528.com)

③教义: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追求来世幸福。

④传播:东汉末年,佛教在社会上流传开来。

⑤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道教

①起源:中国本土宗教

②时间:东汉末年形成。

③创立: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④来源: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

⑤教义:修身养性,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⑥特点:关注现实。

10.古代医学成就

(1)张仲景

①朝代:东汉末年。

②成就:著有《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了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③称号: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2)华佗

①朝代:东汉末年

②成就: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创造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用来强健身体。

11.汉朝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科技成就

(1)西汉初期我国已经出现了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3)华佗发明“麻沸散”。

(4)东汉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地动仪模型

12.文学、史学及艺术

(1)东汉的“建安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王禹、应玚、刘桢。他们与“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共同创出“建安风骨”,影响深远。

(2)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著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还有王充的《论衡》、班固的《汉书》及乐府诗等。

(3)东汉书法已成为专门艺术。

蔡伦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