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潜江革命老区发展史:不施肥田出产金

潜江革命老区发展史:不施肥田出产金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军需民用,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苏区人民努力进行经济建设,恢复与发展生产。当时,从白区运回物资非常困难,甚至冒生命的危险,不少人为转运物资,惨遭敌人杀害。同时收购土特产,运往白区销售,换回苏区所需物品。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商会,教育商人遵守苏维埃法令,从事正当营业。对出售剩余产品的农民和本小利微的小商小贩,以及遇险或意外损失的商家,一律免税。

潜江革命老区发展史:不施肥田出产金

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军需民用,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苏区人民努力进行经济建设,恢复与发展生产。

首先是自力更生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发展粮食生产。适时将农村工作重点由打土豪转入抓生产,组织督耕委员会,对生产进行奖励,开展生产竞赛;以村为单位,用变工、兑工、帮工和换耕、共耕等形式,合理组织农村劳动力;减轻或免除农业税,发放贷款,设立种子、耕牛、农具调剂站,解决生产资料的不足;发动妇女、青年、儿童积极参加生产,组织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参加农业劳动,加强春耕秋收力量;调动红军、游击队武装保卫收割,防止国民党军队、反动地方武装的掠夺焚烧;限制价格,组织平粜,厉行节约;大力兴修水利,增强抗灾能力。经过努力,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特别是在1931年大水之后不仅能够帮助潜江本土居民度过饥荒,还帮助红军及周边上万饥民度过了难关。

在恢复农业生产的同时,苏维埃政府还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副业生产,如组织渔民、柴民、猎民集体捕鱼、放鸭、割柴、编芦席、打野鸭、捕黄鼠狼、挖藕、采莲、捞菱角;发动家家户户喂养家禽、植桑、养蚕、纺纱、织布。这些产品除基本保证苏区军民生活的需要外,还运往外地销售,换回生产、生活资料以及药物、医疗器械,解决苏区日常生活用品奇缺的困难。

其次是恢复和发展商业贸易。苏区的商业机构有经济公社、合作社和个体商店3种形式。经济公社,又称苏维埃商店或红色商店、红军商店,是全民所有制国营商店,由各级苏维埃政府投资兴办,隶属于该级政府。苏区设经济公社总社,县、区设分社,各乡设代办所,大多来源于对地主、豪绅、资本家、反动商人资产的没收,经营百货、疋头、杂货、粗货、榨房、粮行等类。财经制度非常严格,如发现贪污,严加处理。1931年为解决赤白两地物资交流,发展对外贸易,县苏维埃政府建立了转运所,区设转运站,苏区的土特产品由它运往白区销售,换回的生产、生活必需品由合作社供应农民。当时,从白区运回物资非常困难,甚至冒生命的危险,不少人为转运物资,惨遭敌人杀害。(www.xing528.com)

合作社是集体所有制经济,主要设于比较稳定的县、区、乡的中心地点,经营油、盐、布、米、糖、煤油、火柴、文具等生活日用品。同时收购土特产,运往白区销售,换回苏区所需物品。合作社的物价略低于市价,社员可持“社员证”购货。合作社每月或按季分红一次。入社出社自由,入社时缴纳股金,出社时全数退还,由于合作社的兴办顺乎民心,因而很受群众欢迎。比较著名的是沔西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在拖船埠设立的供销合作社,它包括杂货铺、榨油厂、油铺等三个营业单位。供销合作社以有赔有赚、保本微利为原则。合作社除使用银圆、铜板外,区苏维埃政府还发行纸币“流通券”,只限于拖船埠一带使用;另外就是使用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拖船埠还建立有袜子厂、造船厂,在1930年至1932年间,生产袜子7万多双,修造大小船500多只,生产农具数千件,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生产与生活资料的困难。

个体工商业,也是苏区的主要经济成分。湘鄂西特委第一次紧急会议制定的《苏维埃经济政策决议案》规定:“允许白区商人来赤区买货”,“赤区内无论粮食货物,绝对允许流通全苏维埃区域”,“允许出口剩余谷米”等等,实行保护中小商人正当贸易自由。1930年7月潜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县城商人大多关门闭户,不再营业,赶集的农民,连盐也买不到。9月,贺龙率兵回到潜江,检查了工商业政策执行情况,认为造成商业冷清的原因是对中小商人的政策执行不够好,动员县总工会从杂货铺老板吴贤仁家里搬出来,并派人去张港找吴回城恢复营业。接着贺龙召开县城中小商人座谈会,吴贤仁作了典型发言。会上,贺龙亲自宣布了保护工商业政策,受到中小商人的一致拥护,县城商人很快恢复了营业。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商会教育商人遵守苏维埃法令,从事正当营业。对出售剩余产品的农民和本小利微的小商小贩,以及遇险或意外损失的商家,一律免税。对确有困难的小商人,予以适当扶持,鼓励他们积极经商。

第三,实行恰当的税收政策。财政是根据地的重要经济命脉。苏维埃政府建立后,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实行征收单一的公益费用,即按一定累进率收取农业税和营业税。农业税以田亩计算,按田之肥瘠分为上下两等,每年秋收后一次征收。1931年以后,随着赤白两区商业活动的频繁,开设了海关税。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坚决完成湘鄂西省委下达的上缴任务,对内采取压缩开支标准、杜绝不必要开支、精简机关人员、反对铺张浪费,实行极端节省政策等措施,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基本保证了各级党政军的正常开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