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评价研究:更新理念,突破传统局限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评价研究:更新理念,突破传统局限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念从思想认识层面支配和制约着行为,培养理念是培养主体对研究生培养活动的本质、功能、目的、原则和方法等的认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实现培养理念的创新。譬如,导师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传统方式多采取单一导师制,多样化的导师模式则是对传统方式的继承与突破[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评价研究:更新理念,突破传统局限

理念从思想认识层面支配和制约着行为,培养理念是培养主体对研究生培养活动的本质、功能、目的、原则和方法等的认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实现培养理念的创新。

1.树立开放意识

大学并非“象牙塔”,可以脱离社会环境独立存在,其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越来越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生培养不能将眼光仅局限于学校内部,依赖于一个导师、一个专业、一所大学的资源,应该充分调动整个学校的资源,并利用社会资源和国外大学的丰富资源,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拓展培养平台,使研究生受益。譬如,导师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传统方式多采取单一导师制,多样化的导师模式则是对传统方式的继承与突破[1]。研究生导师模式可采取校内合作导师模式、企业或政府机构合作导师模式、海外大学合作导师模式、国内大学或科研机构合作导师模式等实现在开放环境中的导师模式创新。这样不仅能丰富研究生学习经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能推动导师建立起广泛的对外合作,实现学校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同时应注重校友资源的拓展与有效利用。国外众多卓越大学的成功经验显示,无论是杰出校友榜样的力量,还是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捐助,都能成为激发研究生奋发进取的动力。

2.尊重个性发展(www.xing528.com)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规模化招生与个性化培养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出来。为确保培养质量,一方面在研究生管理环节上要严格要求、统一规范;另一方面又必须适应研究生个性化培养、个性化成长的主观诉求,在培养过程中做到灵活多样、因人而异。应该说,创新能力是人具有的类本性,研究生创新能力是个体本质能力的迸发。然而,个体创新能力的发挥并没有统一规律可循,创新产品也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因此,研究生培养理念应注重“以生为本”,尊重研究生个性发展,应把促进研究生发展,尊重个性、自由与尊严作为一切培养活动的出发点,让研究生在学习过中感受到创新的幸福,体验到人生的价值。

3.强化能力培养

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讲授,为研究生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然而能力的提高显得更为迫切。爱因斯坦在谈到大学教育时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教育年轻人在离开它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为一名专家。学校始终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就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会更适应进步和变化。”[2]面对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研究生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引领社会进步的创新人才,特别是培养人才发现问题能力与提升转化能力,核心在于通过学术训练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