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发现与猿类特征逐渐消失

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发现与猿类特征逐渐消失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发现的两颗牙齿,是人的上中门齿,据推测,可能属于青年男性。而北京人的下颌骨的一些特征却与人类较接近。另外,熟食极大地促进了猿人脑髓的发展,使他们更加迅速地摆脱猿类的特征,1966 年,人们又发现了一具北京猿人的头盖骨,与时间较早的北京猿人头盖骨相比,更加接近于现代人。北京猿人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必须与其他成员共同协作、共同劳动、共同抵御野兽的侵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个人生存下来。

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发现与猿类特征逐渐消失

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夏商时期开始的,至今已经四千多年。不过,在夏王朝建立以前,还曾有过一段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人们习惯上称它为原始时代或史前时代。从现今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生活的年代算起,到夏王朝建立,至少经历了100多万年的历史,相当于夏商以来全部文明史的数百倍。这一段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劳动在由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早由猿进化而来的人,由于他们在体态特征等方面与猿类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别,所以,人们习惯上称之为“猿人”。中国是世界上人类产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100多万年以前,中国境内就已经有了原始人的活动。到目前为止,我国境内北起辽河、南到珠江,已经发现了20多处远古人类遗址,这些古人类遗址大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最典型的是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山顶洞人、丁村人和马坝人。

1965年5月1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了两颗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经古生物学家和考古工作者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和遗物。元谋人的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左右,是我国境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骨和遗物。所发现的两颗牙齿,是人的上中门齿,据推测,可能属于青年男性。这两颗牙齿与稍后一些的北京猿人的牙齿十分相近,但是,也保留了一些猿类的特征。这是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一个重要证据。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和头像复原图

元谋人留下的遗物表明,这一时期人们已经能够自己制造粗糙的石器,据推测,元谋人可能也已经学会使用火。制造工具和使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进化史上至为重要的一步。

北京人也是我国境内发现的时间较早的古人类之一。这个古人类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1927年首次发现。北京人的第一个头盖骨是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于1929年12月发现的,1949年以后,先后发现了40个以上的个体化石。经古地磁法测定,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大约在距今60万年以前至距今20万年之间,这说明我国的华北地区,至迟在60万年以前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居住了。

北京人已经转化成了人类,但是他们在体态上仍然带有一些原始的特征。他们的头盖骨头顶部低平,前额后倾,眉嵴前突左右相连,骨壁厚度9.7毫米,平均脑容量为1075毫升,这些特征都与猿类很接近。而北京人的下颌骨的一些特征却与人类较接近。北京人的身躯与现代人相似,四肢骨的大小、形状、比例以及肌肉附着点等都具有现代人的特征,特别是北京人的上肢骨,与现代人的体态特征更为接近。这说明,北京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且是用双手劳动的,所以,他们的四肢首先发达起来。北京人的平均身高比现代人略矮,男的身高约1.62米,女的身高约1.52米,由于当时的生活条件恶劣,他们的寿命都不长,在周口店发现的40多个个体中,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活不到14岁就死去了。

在北京人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十多万件石器和石片,这是北京人自己制造的劳动工具。这些工具的原料以脉石英砂岩为主,也有少量的燧石和水晶,制造比较粗糙,其中大多数工具的用途没有分化。从北京人制造的工具中,可以看见一些刮削器、砍砸器和像箭镞一样的尖状器等,这些器物可能是为了一定目的制造的。

北京人也已经学会了使用火,并且掌握了保存火种的方法。在北京人居住的遗址中,发现了火烧过的灰烬、木炭以及烧过的石块和兽骨。北京人使用的火,是天然的火,当自然界因为雷电等原因起火的时候,北京人便把火种保留下来,用它烧烤兽肉。

火的使用,对于猿人的体质发展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由于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因而大大地扩充了他们的食物来源,也缩短了猿人消化食物的过程,使得猿人减少了疾病,促进了猿人体质的进步。另外,熟食极大地促进了猿人脑髓的发展,使他们更加迅速地摆脱猿类的特征,1966 年,人们又发现了一具北京猿人的头盖骨,与时间较早的北京猿人头盖骨相比,更加接近于现代人。北京人的体态特征进化得如此迅速,与火的使用是分不开的。

火的使用和火种的保留,使得北京人可以有效地抵御风寒,克服气候的限制,同时,也使北京人增强了自卫能力,减少了野兽的威胁。在山洞里长期燃烧的火堆,也在一定程度上驱除了洞穴中的潮湿。改善了北京人的居住条件。总之,火的使用,使北京人最终同动物界分开了。

林木丛生、野兽遍野的远古时代,单个人是不足以抵御野兽的侵害、克服自然界其他困难的。个人力量的微小,是不可克服的短处,但却成为人类群体生活的一个重要前提。北京猿人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必须与其他成员共同协作、共同劳动、共同抵御野兽的侵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个人生存下来。共同的生活需求,促使他们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原始人群,这是人类社会最初的组织形式。

北京人是由几十个人组成一个群体的,在这样的群体里,两性之间的关系是杂乱无章的,因此,也不存在限制两性关系、维系固定的婚姻关系的道德规范。

狩猎和采集是北京人最为重要的生活来源,在北京人居住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的骨头,这些动物主要是通过狩猎获得的。在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远古时代,北京人用原始的工具,猎获肿骨鹿、三门马等动物,这当然是很艰难的事情,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北京人的生存能力也不断地得以提高。

与北京人生活时代大体相同的是陕西蓝田人。蓝田人生活的绝对年代是距今65万年至80万年之间,蓝田猿人的骨骼化石发现于1963-1964年之间,所发现的化石有头骨一具,上下颌骨各一具和十余枚牙齿,蓝田人的脑容量很小,大约为780毫升,在体态特征上比北京人更为原始。在蓝田人生活的遗址中也发现了大量的打制石器,表明蓝田猿人也已经进入了旧石器时代

根据原始人类的体态特征,北京人和蓝田人属于猿人,而在体态特征上比北京人更接近于现代人的原始人类则是古人。古人生存的绝对年代是距今10 万-20万年之间,在地质年代上,古人生活的年代属于更新世晚期,在考古文化上则属于旧古器时代中期,古人主要的体态特征是脑容量很大,男女平均脑容量是1440毫升。古人脑部结构却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枕部突出,脸面很长,鼻部扁平,颌部前突,颏部仍然后缩。几十年来,在我国境内发现了大量的古人化石,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广东韶关马坝圩的马坝人,湖北长阳下赵家堰的长阳人,山西襄汾丁村的丁村人等。

马坝人的化石于1958年发现于韶关马坝乡狮子山的洞穴中,所发现的化石是一具不完整的头骨。长阳人的化石是1956年在湖北长阳赵家堰洞穴中发现的,所发现的化石有左侧上颌骨一部分和三枚牙齿。长阳人生活的年代晚于马坝人,但早于丁村人。丁村人的化石是1954年发现的,所发现的化石有门齿二枚、臼齿一枚,这些牙齿属于同一个体,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的石器和其他动物的化石。1976年,在丁村人遗址中又发现了丁村人小孩顶骨化石一块。(www.xing528.com)

丁村人留下来的石器,大部分是石片石器。这些石器中,有单边刃的,也有多边刃的,此外,还有大三棱形的和小型的尖状器,有三角形、四边形或圆形的刮削器。在石器制作技术上,丁村人较北京人有了很大的进步。从丁村人遗址中发现的大量伴生动物化石可以推断,人们主要还是靠渔猎和采集为生的。

大约在数万年以前,人类逐渐进化到了新人阶段。新人在体质形态上已经逐渐消失了猿人遗留下来的原始特征,新人的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人的水平,脑的结构也日趋复杂和完善。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属于新人的化石有广西柳江通天岩的柳江人,四川黄鳝溪的资阳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以及河套地区的河套人,山西朔县峙峪的峙峪人等。其中,最具典型性的是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生活遗址发现于1933年,当时,共发现个体八个,其中较完整的个体化石三具。据C-14测定,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为距今18000年以前。从体态特征上可以看出,山顶洞人是蒙古人种的祖先。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了二十余件石器,另外,也发现了骨针、磨光的鹿角、石珠、砾石石坠、穿孔的蚌壳等劳动工具和装饰品。这些劳动工具和装饰品的制作都十分精巧,箝别骨针的制作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能够用兽皮之类的东西缝制衣服了。劳动工具制作技术的进步,标志着人类同自然界斗争的能力增长。

渔猎仍然是山顶洞人的主要的生产活动。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了54种动物的骨骼化石,其中有鹿类、野猪、羚羊等动物的化石,这说明当时周口店一带野生动物的种类很多,另外也说明山顶洞人有着高超的狩猎技术和群体协作的能力。

山顶洞人居住在自然山洞里,洞长约12米,宽约9米,面积为90多平方米,可以容纳十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在里面生活。山顶洞人居住的山洞自然地分为上室和下室。上室在洞口处,是他们公共的住室,下室在洞的深处,可能是他们的公共墓地。在山顶洞人的下室里,发现了被埋葬的两个女子和一个男子的尸骨,在他们的尸骨上撒有赤铁矿粉粒,并且随葬有兽牙、石珠等装饰品,这说明,当时人们可能已经产生了比较原始的宗教观念。在近代以来仍然处于原始状态的一些部落中,人们认为红色代表着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山顶洞人可能也有着类似的观念。

就生产工具的制作技术而言,人类最初的石器都是打制的,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旧石器时代,随着人类劳动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用磨制的方法制造石器工具。磨制石器的普遍使用,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农业畜牧业,人们的生活资料有了可靠的来源。在我国,这一时代大约开始于7000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现,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分布在江汉流域的屈家岭文化,江淮流域的青莲岗文化,有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此外,在广东、福建、四川等地也都有相当于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发现。

仰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类型之一,于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仰韶村,因而得名。这种文化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中,比较典型的文化遗址有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等。根据C-14测定,整个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的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在仰韶文化的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和陶器,磨制石器是当时主要的生产工具,在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发现的骨器也相当精致。在仰韶文化中,带有典型特征的陶器是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在细泥红陶上常常有彩绘的几何图形或动物形图案,所以,人们又称仰韶文化为彩陶文化。

在仰韶文化的各遗址中,较常见的劳动工具是石斧、石刀、石锛、石凿等,石斧、石刀是用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工具,这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已经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仰韶文化遗址都分布在河谷里,那里土质肥沃,便于耕作。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食物有了可靠的来源和保证,在1954年发掘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在居室和墓葬里各发现了一陶钵粟,这说明粟在当时已经是人们的主要食物。

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可靠的食物来源,而且也在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使得稳固的定居生活成为可能。如西安半坡遗址共分为三部分,北端为公共墓地,南面是居住区,居住区的东北边是制陶器的窑场,在居住区周围挖有一条深、宽各五、六米的壕沟,是当时人们用来保护自己安全的设施。半坡遗址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永久性的村落了。

在仰韶文化中,畜牧业和手工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猪、马、牛的骨骼,其中猪骨最多,当时,这些动物已经驯化,由人工饲养,畜牧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仰韶时期,手工业最为发展的是制陶业,在半坡遗址中发现了专门的制陶场所,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中发现了数万片陶片,陶器的制作和使用,是人类生产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意味着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的提高。另外,在仰韶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纺轮、骨针、骨锥等器物,说明纺织、缝纫作为一门手工技艺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仰韶时期的居民过着聚族而居的生活。半坡遗址的居住区内共有四五十座小屋,中间有一座很大的方形房屋,当是人们公共集会的场所,在居住区内外还发现了用于储存物品的公共仓库,村落的墓地也是公共的。在这个村落中生活的居民,有着相同的血缘,所以,他们生前生活在一起,死后葬在一起。

仰韶文化遗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人们的婚姻状况和家庭形态。半坡遗址共发掘墓葬250多座,都是男女分别合葬,即男人与男人埋葬在一起,女人与女人埋葬在一起,没有发现一对成年男女合葬的情况,在属于仰韶文化的其他遗址中,也都存在着男女分区埋葬的情况。葬制是人们当时生活的真实反映,当时,相对稳固的对偶婚和个体家庭还没有出现,还处于族外群婚的阶段。在由同一血缘的人们组成的大家庭里,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产品。家庭成员之间也没有产生明显的等级差别。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1973年开始发掘,是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早期文化。河姆渡遗址文化类型不同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经C-14测定,河姆渡遗址的三、四层的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多年。从河姆渡遗址可以发现,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十分精巧的木构技术,房屋的梁柱间用榫卯结合,地面的地板用企口拼接,在河姆渡遗址中也发现了大量石制、骨制农业生产工具和大量的陶器,并且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迹,这说明,农业生产已经成为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在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猪、狗、水牛的遗骸,表明当时畜牧业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充分说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大汶口文化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文化,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因为遗址靠近泰安大汶口一带,所以定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西部和江苏北部地区,大汶口时期的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陶器以灰陶最多,其次是红陶、黑陶和白陶,也有一定数量的彩陶。从大汶口文化的器物类型上可以断定,大汶口文化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前身。经科学方法测定,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大约开始于公元前4500年左右,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过渡为龙山文化。在大汶口文化的许多遗址中,发现了氏族的公共墓地,各墓之间的随葬品悬殊,这说明,墓主生前已经出现了贫富差别。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发现了男女合葬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在氏族公社内部个体家庭已经出现,氏族公社在这时进入了父权制的门槛

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所以定名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文化,在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发现。经C-14测定,龙山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到2300年。在龙山文化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很发达的磨制石器,这时,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具主要有石镰、石斧、蚌锄、蚌镰等,特别是石镰、蚌镰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收割效率,镰的使用,使人们能够在收获时把禾秆也收回来,作为牲畜的饲料,相应的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在龙山文化时期,父权制已经基本确立,氏族公社内部女子的权力和地位已经被男子取代。人类社会的阶级对立最初是在男女对立中发生的,从龙山文化各遗址中随葬品的情况来看,氏族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父权制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从这时起,人们可以知道自己确切的生身父亲是谁,而且也意味着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