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起县革命老区农业学大寨运动

吴起县革命老区农业学大寨运动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4年,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毛泽东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兴起。并多次召开农业学大寨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吴旗县再次掀起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新高潮。吴旗县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一直坚持把农田基本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制定规划,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在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通过全县人民的奋战努力,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

吴起县革命老区农业学大寨运动

1964年,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毛泽东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兴起。吴旗县积极响应主席号召,开展农业学大寨,冬春修田造地,使一些陡坡地得到了平整,促进了后来的粮食增产。

1970年召开的北方农业工作会议中提到昔阳学大寨,三年变面貌。《人民日报》在“农业学大寨”社论中指出“昔阳能办到,你们难道不行吗?一年不行,两年不行,三年行不行,四年五年总可以了吧?”于是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从1970年开始,从农村到城镇,从机关到学校,无论召开县委工作会、代表会、革委会委员扩大会、四级干部会等各种会议还是开展斗、批、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整党建党,批林批孔,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等运动中讲的是农业学大寨的话,干的是农业学大寨的事,到处是宣传农业学大寨的标语口号,遍地是兴修农田、造林打坝、水利工程等农业学大寨的战场。并多次召开农业学大寨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

1975年11月8日,县委召开常务扩大会议,认真传达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学习了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华国锋的报告和陈永贵副总理的开幕词,学习了大寨经验和昔阳等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经验。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提出全党动员,大办农业,苦战五年,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号召和在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发出的为加速国家社会主义大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使农业现代化更有力地带动和保证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伟大动员令,是全党的战斗任务。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总路线精神,努力实现五年建成大寨县和一九八〇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工业苦战五年建成大寨县的规划》。县委同时举办了“建设大寨县,吴旗怎么办”的大讨论。各行各业立即掀起了大学习、大宣传、大落实的热潮,全县各学校10000多名师生背上铺盖,扛上工具,组织文艺宣传队深入农村,一边宣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一边参加生产劳动。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理论辅导网的辅导员,全部深入地头,宣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政治夜校普遍开设了学习,讨论华国锋报告和《人民日报》社论的辅导专题;5个公社召开了以宣传、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群英会。在“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伟大号召下,全县各行各业都积极投入到农业学大寨运动之中,县委抽调80%干部,下到基层开展工作。商业系统为保证运动顺利进行,提前调回4800个马灯农机公司调回1500辆架子车,支援农田基本建设。吴旗县再次掀起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新高潮。

吴旗县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一直坚持把农田基本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制定规划,明确任务,落实措施。

在农田基本建设形式上,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川道、涧区(周湾、长城)开始主要是川、台、涧地的大平大整,后向陡坡地平整发展。山沟地区以坡地兴修梯田,沟条地平整,填沟、打坝造地(淤地)为主。在农田基本建设组织上,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劳力冬春兴修,70年代中后期,在生产队自修的基础上,以公社或大队为单位,组织冬春农田大会战,同时以社组建农田基建营(专业队),实行部队建制(营、连、排、班)和军事化管理,教导员由公社脱产干部担任,营长由全社民兵骨干中选任,专业队长年兴修农田。基建营集体办灶,队员吃住在一起。据不完全统计,1976年,全县设大的会战点42个,上劳15311人,占总劳力的64%,大干70天,新增水坝地2846亩;新修梯田3161亩;三田加工提高平整复修4122亩,搬动土方792万方。组织起农田基建专业队132个,5700人,占总劳力的22%,夏季平整土地700亩。

在时间安排上,每年秋季农作物收获以后的10月开始,至翌年3月春耕之前,长达半年(专业队除外)。在具体时间上,每天7—8点上工,晚7-8点收工,中午短休(吃干粮),长达10余小时。农田基建过程中多实行包工制,以人确定每日土方量,包工完成。基建场地,设有黑板报、语录牌,公布基建进度,评选先进,表扬好人好事。响亮地喊出:“日战太阳夜战星,没有月亮战马灯”;“大干三九天,苦战一百天,干到腊月二十九,初一吃完饺子就上工”等口号。到处是标语口号,遍地是人掏、车跑(架子车)、红旗飘飘的热烈场面。

在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通过全县人民的奋战努力,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据统计资料,从1958年(梯田500亩)人民公社化开始兴修农田,到1965年基本农田(时称三田,即梯田、坝地、水浇地)为24765亩,其中梯田16187亩,坝地6506亩,农民人均0.49亩,7年年均增长3537.8亩。1976年,基本农田面积达到136542亩,其中梯田92035亩,坝地12931亩,农民人均1.5亩。较1965年增长4.5倍,10年年均增11777亩,较1965年前年均增长3.3倍。文革期间基本农田建设有了很大发展。

“文革”期间的基本农田建设,成绩是主要的,但在做法上也曾发生一些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对因种种原因上工迟到、超假和旷工进行体罚(罚站、罚劳动),召开批判会,批判斗争。因男、女,劳力强弱差异,土方量测算不准确,拉土距离等因素,部分社员按正常下午(7—8点)收工时间完不成所包拉土方任务,有的要干到10点或11点。大队会战时,下午收工后,很多人还要走10余里路才能回到家,特别是一些妇女还要做饭、喂猪,常常吃过饭后休息已到晚上12点左右,第二天早上5点左右即要起床做饭。日睡眠只有5个小时。部分社员群众,特别是妇女身心健康受伤害。

“文革”期间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大抓了仅次于基本农田建设的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很多工程项目多在这一时期完成。

1966年,改建成宁塞自流引水灌区(1959年工程建成),三道川石坝引水砌石硬壳重力引水工程,安装进水闸一座。1970年为解决干渠低长渠淤积问题,改为高坝短渠。在原渠道坝址走马台下1.2公里处的白沟洼村新筑砌石拱形溢流坝一座。1974年,改建跨杨青川口倒虹为渡槽过水。1975年,改建三道川配水坝为砌石拱形溢流坝,坝址移至刘河湾下0.8公里的旋水湾。宁塞灌区为吴旗县最大的自流引水灌区,设施面积6000亩,有效灌溉面积5100亩。1967年由吴旗县水利局设计施工,改建“八一”灌区(白豹川下游,1959年8月1日建成)石坝引水砌石重力坝工程,坝址下移0.5公里的高洼村,并修复了全部水毁工程。“八一”自流引水灌溉工程为吴旗县第二大自流引水工程,设施灌溉面积1000亩,有效灌溉面积650亩。

1968年至1972年,新建道庙、杨青、张坪3个自流引水工程,有效灌溉面积89亩。1973年至1977年,新建梁台寨子沟门、孙台、郑砭、东沟门、拐沟、油寺、瓦窑、榆树庄、石窑台、吴河、李桥、庙台、李湾子、韩台、榆树咀、马营、张沟、黑沟门、臭管沟、大路沟、韩沟门、马连城、石桥沟、郭沟门、庙台、尹峁子和五谷城28个自流引水灌溉工程,有效灌溉面积1892亩

1971年,开始兴建周湾、长城两机电抽水工程(内辖边墙渠、周湾、西郊3座中型水库),1973年完成骨干工程,1974年投入运行。1970年至1975年,先后建成长城灌区西郊、河子沟、马新庄、小河畔4个抽水站,设施灌溉面积2629亩,有效灌溉面积930亩。安门、胶泥洼则工程在建。1975年建成周湾灌区马圈沟抽水站,设施面积374亩,有效面积200亩。王树湾、杨家湾工程在建。(www.xing528.com)

吴旗县1958年开始发展人畜提灌,大力引进推广阶段为1968-1972年,1972年全县利用提水水车灌溉128处,其中1968—1972年新增92处。随着机电抽水的引进推广,水车提水不再发展,1976年全县水车提水灌溉保留27处。

1965年开始兴建水轮泵站灌溉,到1976年,先后建成城壕湾台、三道川坝、宗圪堵、走马台、二道川坝、石湾、陈湾7个水轮泵站灌溉工程。设施面积1215亩,有效面积795亩。

1971年,吴旗县成立打井队,在周湾、长城涧区试打深井,历经10年,共打锥井33眼、深井10眼。1974年在川道区打深井,至1977年共打机井48眼,发展灌溉面积1803亩。

1966—1976年,10年间,是吴旗县农田水利大发展时期,也是历史以来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时期。据调查统计,1976年农田灌溉面积达29613亩(水浇地),农民人均0.36亩,较1965年灌溉面积(1972亩)增加到27641亩,增长14倍,年均增长140%。同时随着灌溉面积的扩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据1975年调査核产,宁塞灌区5000亩有效灌溉面积,平均粮食亩产达224.5公斤,较全县粮食作物(秋田)平均亩产(80.2公斤)增产1.8倍。

1965年2月,长城乡河子沟、宋沟畔对面3座大山滑坡,塌土充填了河槽,形成天然土坝。1970年和1974年,先后进行了2期加坝工程,建成一座中型水库。主沟长13.4公里,坝高82米,总库容7200万立方米,为周湾灌区提供了充足水源。1970年4月,由马新庄、西郊两个大队自行施工兴建了西郊水库,后由周长抽水工程施工团负责进行了水坠加坝工程建设。主沟长14公里,坝高21米,库容1075万立方米。1970年,县水利水保局周长施工团破土兴建边墙梁水库,采用分期逐段完成,人工夯实,水力冲填、碾压的施工方法。1973年工程竣工完成。1974年和1975年,先后2次加坝加固,主沟长22公里,坝高70米,总库容6900万立方米,为长城灌区提供了水源。1973年开工建设了孙台(吴仓堡公社丈房台沟)水库,1974年工程竣工完成。主沟长44公里,坝高45米,库容1500万立方米。

吴旗县从1969年开始建设淤地坝,之前只有少量小坝,1972年后迅速发展。据统计,1976年全县共建成10万立方米以上淤地坝195座,其中100万立方米以上35座。控制流域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总库容15000余万立方米,设计可淤地3万余亩。文革期间,水库、淤地坝的大力建设发展,为后来农业的蓄水灌溉,拦洪保水、防止水土流失,淤地造田,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农业生产。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农业技术也全面得到推广应用。县革委会1972年和1975年就玉米高粱两杂制种作出计划安排;1974、1975年又分别作出《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决定》《关于大力推行复种、套种和移苗移栽的紧急通知》《关于认真贯彻执行播种好高产田八条措施的通知》。县、社、大队、生产队普遍建立起四级农科网,特别是大队农业科学实验站(简称科研站),以农业“八字宪法”为内容,以三田(试验田、种子田、高产田)为阵地,大力开展科学实验、农业技术推广和创高产活动。为良种对比,摸索高产、总结经验,解决生产问题,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以此带动了群众性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全县普遍建立起青年、民兵组织的“试验田、种子田和高产田”。突出推广应用了七个方面的农业增产技术措施。一是抗旱播种,力争一次保全苗。具体采取抢墒、找墒、挖墒的播种方法和播前春灌,小畦管理,保证一播全苗。二是施足底肥,按照施肥标准要求农家肥化肥一次施足,并改铺施为开沟条施和坑田集中施。三是改进播种技术。玉米一律实行划行定穴播种,点播或挖坑田播种;高粱实行温水浸种,机耕耧播、播后镇压;玉米、高粱推广育苗移栽、合理密植和谷子耧播镇压技术。四是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谷子用“1605”农药拌种;高粱种子和毒谷混合播种;洋芋实行切头消毒或小整薯播种,每个生产队建立无病薯生产基地。撒施“666”农药防治“化心地”和地下害虫。五是推广复种和间作套种技术及草田轮作。主要抓了小麦收后复种小日月荞麦糜子、谷子等作物,谷子提前育苗,麦收后进行移栽,实现一年两茬。同时推广谷子间套高粱、玉米;春小麦间套玉米;玉米间套洋芋等。六是大力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高产作物和高产田实现良种化。玉米主要推广玉米杂交种维尔156、武顶1号、武单早、陕单1号、农大53、白单4号等,杂交高粱主要推广原11号、榆杂1号、反修10号、晋杂5号等高产优良品种。谷子推广黄沙谷、金棒槌等良种。同时对小麦、洋芋等作物的品种进行选育和提纯复壮。初步选育出小麦品种2个,洋芋品种1个。据统计,1976年全县良种推广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较1975年增加7万亩。七是推行玉米、高粱两杂制种,实现两杂良种自给。县革委会作出安排,下达制种生产计划(72年、74年、75年),在周湾、长城涧地区、宁塞川、乱石头川、头、二、三道川、杨青川、洛河川、白豹川等川道地区共设有30余个杂交玉米、杂交高粱制种点和自交系繁育点,年产杂交种子10余万公斤,达到两杂良种自给。

20世纪70年代是吴旗县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高潮时期,也是以农田水利、打坝淤地农业机械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大力推广应用“两杂”(杂交玉米、高粱),大搞农业科学实验,建设“四级”农科网,推广农业增产技术,1亩地上创高产的兴盛时期。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土地平整,农田灌溉面积扩大(灌溉农田较旱田增产50%到1倍以上),优良品种的推广(据调查“两杂”品种较当地老品种增产一倍以上),农业机械的使用及一系列农业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作物总产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据统计和调查资料,1973年全县粮食总产1975.5万公斤,较1972年(1072万公斤)增产84.3%,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亩产突破100公斤以上达1万余亩,达“纲要”(亩产200公斤)4030亩,其中过“黄河”(亩产300公斤)的324亩,跨“长江”(亩产400公斤)的106亩,超500公斤的36.5亩。出现人均1亩达“纲要”的大队1个,生产队1个;人均1亩过“黄河”的生产队1个,人均生产粮400公斤的12个,人均生产粮超500公斤的生产队1个。1974年粮食总产2223.7万公斤,较1973年增产12.5%,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给国家贡献粮食463万公斤,由年年吃国家返销粮,变为对国家做贡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75年,据统计资料全县粮食总产达到3000万公斤,较1965—1974十年平均(1811万公斤)增产65.6%,提前2年实现粮食翻番目标。3年(1973—1975年)迈出了3大步。较1974年增产34.9%。涌现出人均生产粮食500公斤以上的生产队32个,给国家贡献粮食255万公斤。

农业学大寨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农民群众自力更生、治山治水,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步伐,全面普及和推动了大寨人以改土肥田为基础的科学种田综合技术,有效提高粮食面积产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和勇于创新、勇于担当、不怕苦累的无私奉献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