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神话中創世者伏羲:古史新探

楚神话中創世者伏羲:古史新探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楚帛書説伏羲生下四時之神,在一團混沌中使四時之神開天辟地,使得日月分明和一年有四季,説明伏羲是楚神話中的最早創世者。伏羲、女媧、神農和夏后氏都是創世者和造物者。從來神話中的創世者又是造物者,民間“造物”的工匠是要使用規、矩、繩、墨等工具的,神話中的開始造物者當然也是使用這些工具的。伏羲和女媧既然是創世者和造物者,因此伏羲和女媧的圖像也是手執規矩的。

楚神话中創世者伏羲:古史新探

楚帛書説伏羲生下四時之神,在一團混沌中使四時之神開天辟地,使得日月分明和一年有四季,説明伏羲是楚神話中的最早創世者。還值得我們注意的是,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初墓葬出土的一批帛書中,有《易經》和《易·繫辭傳》,當是儒家《易》學傳到楚國以後,楚的經師在傳授《易傳》時重新編輯而成的。與《易·繫辭傳》同時出土的還有四種解釋《易》的作品,如《要篇》《易之義》、《繆和》和《昭力》等,説明楚曾長期成爲傳授儒家《易》學的一个中心,因此《易·繫辭傳》本爲儒家之學,融合有道家黄老學派的學説,並且把伏羲作爲最早的造物者。看來長沙的戰國時代楚墓出土的楚帛書,以伏羲爲最早的創世者;同時長沙的漢初墓葬出土的帛書《易·繫辭傳》,又以伏羲爲最早的造物者,是有密切的歷史傳統關係的。《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稱孔子傳《易》于魯人商瞿(字子木),商瞿又傳楚人馯臂(字子弓),馯臂以後《易》還是在楚長期流傳,特别是在長沙地區。

《易·繫辭傳》講到遠古聖人依據《易》的“卦”而造物的傳説,包犧氏(即伏羲)作結繩而爲網罟,以佃以漁;神農氏推行耒耨之利,日中爲市;黄帝推行舟楫之利和臼杵之利。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宫室;古之葬者厚裹之以薪,葬諸中野,不封不樹,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椁。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這樣把歷史分爲“上古”和“後世”兩个階段,“上古”是指原始社會,“後世”是指文字發明和創建國家制度以後的文明社會,而把“聖人”的造物作爲推動歷史變革的關鍵,伏羲就是最早的造物者。

《易·繫辭傳》説:“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樣把“始作八卦”看作伏羲的最重要的創造,是和楚人的原始巫術有密切關係的。所謂“始作八卦”,實質上就是“結繩而治”,八卦的製作和結繩有密切聯係。當原始部族結繩而治的時期,就用繩索作爲占驗的工具。過去四川金川的彝族,賣卜者手持牛毛繩八條,擲地成卦,如是者三,以定吉凶稱爲“索卦”,臨陣作戰時要用以占卜勝負(見李心衡《金川瑣記》,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八帙)。《楚辭·離騷》説:“索藑茅以筵篿兮,命靈氛爲余占之。”“靈氛”是占卜的巫師,使用原始巫術來占卜,“筵篿”是幾片竹制的占卜工具,“藑茅”是一種靈草,“索藑茅”是説用靈草作繩索而繞在“筵篿”上,于是投擲“筵篿”來占卜以定吉凶,這就是楚人沿襲“索卦”的遺風(詳于省吾《伏羲與八卦的關係》,收入《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上册)。

“聖”是孔子所標榜的最高道德,孔子曾感嘆:“聖人吾不得見之矣。”(《論語·述而篇》)孔子又曾感嘆:“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論語·子罕篇》)鳳鳥至,河出圖,是將興的祥瑞,這是早有的一種神話傳説。《易·繫辭傳》説:“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是後來儒家的信仰。《孔子三朝記》的《誥志篇》(收入《大戴禮記》)就曾説:“聖人有國”“于時龍至不閉,鳳降忘翼”,“洛出服(“服”讀作“符”),河出圖”。所謂“河圖”“洛書”,具有神話性質。儒家由于重視“造物”對於改進和提高人民生活起着重大作用,把這些神話中的造物者稱爲“聖人”,其實他們都是人面蛇身的天神,《列子·黄帝篇》説:“庖犧氏(即伏羲)、女媧氏、神農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聖之德。”伏羲、女媧、神農和夏后氏都是創世者和造物者。《楚辭·天問》説:“女媧有體,孰制匠之?”就是因爲神話中有女媧造人之説,因而要問女媧自己的身體是誰造的呢?同時女媧有補蒼天和立四極的神話。

從來神話中的創世者又是造物者,民間“造物”的工匠是要使用規、矩、繩、墨等工具的,神話中的開始造物者當然也是使用這些工具的。神話的四方和四季之神既是創世者,當然又是造物者,因而《淮南子·天文篇》就説:“句芒執規而治春”“朱明執衡而治夏”“后土執繩而制四方”“蓐收執矩而治秋”,“玄冥執權而治冬”。伏羲和女媧既然是創世者和造物者,因此伏羲和女媧的圖像也是手執規矩的。我們所見到的伏羲和女媧圖像,最早是東漢時代的,如武梁祠石刻、四川郫縣出土石棺畫像、重慶沙坪壩出土石棺畫像,都是伏羲執矩、女媧執規,蛇身人首,兩尾相互糾結,同時文字記載中出現有伏羲和女媧爲兄妹或夫婦的傳説。伏羲和女媧手執矩規的蛇身神像當是依據原始的神話,所説兄妹關係和夫妻關係當是後起的傳説。王充《論衡·順鼓篇》説:“伏羲、女媧,俱聖者也。舍伏羲而祭女媧,《春秋》不言。”又説:“俗圖畫女媧之象爲婦人之形,又其號曰女,仲舒(指董仲舒)之意,殆謂女媧古婦人帝王也,男陽而女陰,陰氣爲害,故祭女媧求福祐也。”這是王充解釋董仲舒主張“雨不霽,祭女媧”的,認爲女媧本是“補蒼天、立四極”之神,只説俗圖畫女媧之像爲婦人,没有談到女媧和伏羲有什么關係,而説“俱聖者也”。(www.xing528.com)

附帶要指出,楚帛書八行一段文章,説雹戲(伏羲)“乃取(娶)之子曰女,是生子四”,“女”下一字不識,有人以爲即女媧,并無確證。

[附記]據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陝西北部神木縣漢墓新出土畫像石中,有“春神句芒”和“秋神蓐收”的畫像。春神句芒人面鳥身,左手捧紅色日輪於胸前,右手持矩,足下和身後各有一條青龍。秋神蓐收也是人面鳥身,右手捧白色月輪於胸前,左手持規,耳部有蛇,足下和身後各有一只白虎。我認爲,這兩幅畫像,就是依據四季之神的創世神話而創作的。

楚帛書既講伏羲使用四季之神于一團混沌中開天辟地,從而使得“朱(殊)有日月,四神相弋(代),乃步爲歲,是惟四時”,又講千百年之後,由于日月不斷産生,四季運行失常,于是炎帝又命祝融使四季之神開天辟地,即所謂“奠三天”和“奠四極”,接着就“爲日月之行”,使日月得以正常運行。據此可見在這樣的創世工程中,使日月正常運行,是此中一个重要關鍵。新出土的春神句芒和秋神蓐收畫像,分别手捧日輪和月輪於胸前,就是表示他們在創世工程中主持“日月之行”。《山海經·西次三經》講到蓐收之神居于泑山,“西望日之所入,其氣員,神紅光之所司也”。這是説蓐收之神用他的“紅光”在掌管“日之所入”,也是講蓐收的掌管日的運行。所謂“其氣員”,“員”當讀作“圓”,這是説蓐收發出紅光使日輪運行的氣象圓通。新出土的句芒和蓐收畫像分别手執規矩,與《淮南子·天文篇》記載相同,因爲他們既是創世者,又爲造物者。新出土漢代畫像石以蓐收爲秋神,與《月令》相同,而和楚帛書所説“玄司秋”不同。該是依據中原流行的神話。1997年1月17日追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