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高效运营

新时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高效运营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做好学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工作,就必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以帮助学生学习到更为前沿的创新创业文化知识,形成创新性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开设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是学校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的主要途径,如高职院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创业实训课”“就业指导课”等专门性创新创业类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在“隐形课程”的课堂上,启发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批判与质疑。

新时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高效运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有着直接影响。要做好学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工作,就必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以帮助学生学习到更为前沿的创新创业文化知识,形成创新性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1.扩充创新创业教师来源渠道

首先,要引入创新创业兼职教师。高职院校要摒弃“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国际化、外部化,避免近亲繁殖、思维狭隘的做法”。除了学校专任教师,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知名科学家等极富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担任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这些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功的优秀人士往往具备创新创业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多样性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在这个方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值得借鉴。学院积极聘请学校校友、创业成功人士以及专业人员担任创业导师,形成了一支人员稳定、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为学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提供了师资保障。

其次,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工作。创新创业教师来源渠道拓宽后,学校兼职教师人数会增加,这样就要注重对于兼职教师的管理,要制定合理的制度对兼职教师进行规范与管理,为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按规划、高质量开展提供保障。对兼职教师进行行为规范与管理,提升其教育专业化水平,可形成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可极大地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2.建立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制度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还需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就目前来说,教育培训是多种师资培训方式中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制度,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与素养。具体来说,对于教师的培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请进来”,即聘请创新创业领域的理论专家对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学习掌握了理论知识,具备了创新创业意识,才能拥有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才能很好地培养教育自己的学生。

其次,要“走出去”,与其他高职院校乃至海外高职院校进行交流与学习,接触最新的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学习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不断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

最后,要实行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来承担,让教师走入行业企业进行锻炼,提升实践能力,丰富教师对于创业的体验,这也不失为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与能力的有效方式。武汉软件工程学院的教师培训制度就对此方法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创业型企业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水平,这值得我国其他高职院校进行效仿与学习。

1.加强创新创业“隐形课程”的建设

创新创业“隐形课程”主要指的是为了启迪创新创业思维而存在的独立于专门性创新创业课程之外的课程,它存在于高职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非创新创业类公共必修课、专业课等。调查结果显示,开设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是学校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的主要途径,如高职院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创业实训课”“就业指导课”等专门性创新创业类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学校通过此类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向高职院校学生传授创新创业活动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这种专门类课程重视创新创业理论及方法的指导。但是,这类课程一般形式化严重,很多学生只是保持修学分的态度来走过场,课程实施效果较差。要想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就必须对能启发创新创业思维的“隐形课程”给予重视。在“隐形课程”的课堂上,启发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批判与质疑。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探究,达到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思考的目的。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对学生的学业评价由传统的知识技能评价转向对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评价。

2.加强技能训练和实践操作

要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必须要具有创新性思维与创新创业能力,而创新性的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又必须依靠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去寻找办法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方法,在此过程中人的思维方式才能得到改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培养创新性思维、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就必须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加强技能训练。只有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才能自己去发现问题,才会努力思考、反复实验,以寻求最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的比例,使高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职业技能大赛、创业能力大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挑战杯等各类平台,不断地磨炼自己,总结方法与经验,使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3.重视创新创业校本教材的开发(www.xing528.com)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托,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需要支撑性教材作为基础。

首先,创新创业教材应该注重实用性、实践性,要突出教材的“愿学、易学、易懂”特点,增加创新创业精编案例比重。

其次,高职院校应该联合企业共同开发教材。高职院校可以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校企合作共同进行创新创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使创新创业教材内容更好地符合企业的职业标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使创新创业教材、课程具有针对性、灵活性。

再次,高职院校要开发高质量的教材。高职院校要增加在创新创业课程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各项资源投入,保证课程开发的高质量。

最后,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编写具有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的教材,如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编写适合指导学生创业的校本读本,使创新创业教材既立足专业文化,又对接创业文化,能够切实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

1.学校提供资源支持

创意萌发—申报创新项目—创业商铺开设—进驻学校科技园—校外自主经营”是成功孵化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必经的五个步骤,因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平台搭建要涵盖这五个步骤。

首先,为了启蒙学生创新创业,学校应该构建创新创业文化公共参与平台。例如,举办创业论坛,举办创业事迹报告会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加强校广播电台、报刊和创业网站等宣传载体建设,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其次,在申报阶段,高职院校应该设立创新创业申报制度,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在学生的创新创业想法得到肯定以后,高职院校可通过专项大学生创业店铺制度,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精神与物质的支持。

再次,学校要充分发挥已有创业孵化器的功能,进一步规划建设好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以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

最后,在学生的企业初具规模时,高职院校需与企业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关注企业发展动态,建立校企之间的密切联系。

2.整合资源,“内合外联”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内合外联”在高职院校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内合即高职院校内部各个部门与院系之间的有效融合,加强校内各个与创新创业有密切联系的组织、部门间的交流与联系,实现高职院校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校园内部创新创业资源的最大价值。外联是指学校与校外企业、政府等社会力量的联合,共同推动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高职院校只凭自身力量进行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是相当困难的,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因而高职院校要积极与政府、企业等进行沟通与联系,整合社会资源以增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力量。在“内合外联”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的过程中,除了高职院校要积极进行各项资源的整合外,政府也应该合理有效地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应该积极出台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积极宣传有关创新创业的政策与法规,宣传先进的人和事以形成示范效应,在整个社会营造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