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高铁技术发展纵横:初战成功

中国高铁技术发展纵横:初战成功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0 年是中国高铁科研的启动年。1991年,铁道部组织第四勘察设计院对京沪高铁沿线进行了现场勘察。1996年9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再次讨论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问题。1998 年年初,中央把京沪高速铁路列入工作重点,铁道部进一步加速了建设准备工作。

中国高铁技术发展纵横:初战成功

1990 年是中国高铁科研的启动年。铁道部提出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运输能力短缺的京津沪地区建设高速铁路的构思。起初,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铁道部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科委)、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计委)、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经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体改委)等有关部委进行了密切沟通,得到了几部委的大力支持,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同年,铁道部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八五”期间开展高速铁路技术攻关的报告》。

1991年,铁道部组织第四勘察设计院(以下简称“铁四院”)对京沪高铁沿线进行了现场勘察。同年4月,铁四院就完成了两个分段报告,即《北京至南京段高速客运系统规划方案研究报告》和《沪宁段高速客运系统规划研究报告》,也就是说,将京沪高铁拆分成北京到南京和南京到上海两段分开建设。1992年6月,铁四院提交了一份《新建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南京至上海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也标志着中国高铁发展史上第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诞生。根据报告,京沪高铁将按照 250 km/h 建设,预留 300 km/h,远期350 km/h,其中京沪高铁沪宁段计划在2000年建成通车,京沪高铁全线计划在2010年建成通车。

1992年,铁道部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尽快修建高速铁路的建议报告》。

1993年,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和铁道部(四委一部)组织100多位专家开展了京沪高速铁路的前期研究,并编写出《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报告》,结论是: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是迫切需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国力上是能够承受的,建设资金是可以解决的。接着,“四委一部”上报国务院《关于报送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建议的请示》,建议国家尽快批准立项,力争1995年开工,2000年前建成。

1994年5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有关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汇报。1994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原则同意铁道部关于修建京沪高速铁路开展预可行性研究的建议。接着,铁道部组织力量深入开展勘测设计工作,并对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线路桥梁、运输组织等开展专题研究,经过有关单位数百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1996年5月完成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务院。(www.xing528.com)

1996年9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再次讨论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问题。会议认为: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是需要的,可考虑近期完成立项工作。

1997年3月,铁道部将《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计委。后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意见是: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十分必要,建设方案可行,建议尽早立项。与此同时,许多专家学者通过召开研讨会、发表文章等多种形式呼吁京沪高速铁路尽快建设。

1998 年年初,中央把京沪高速铁路列入工作重点,铁道部进一步加速了建设准备工作。

经过十几年反复详细考察分析与可行性论证研究,1998 年 3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十五”计划纲要草案中决定建设京沪高速铁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