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汉时期:中国医学完整体系的建立

秦汉时期:中国医学完整体系的建立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医学的完整体系,也是在秦汉时期建立起来的。西汉初年,著名的医学家有淳于意,因曾任齐的太仓长,号仓公。西汉后期的楼护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医学家,他读过医经、本草、方术书计有数十万言,在长安一带行医很有名。东汉时期的医学家。这些都是对祖国医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张仲景为后世医家尊为医圣。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展了我国的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学。华佗的麻醉学和腹腔手术,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秦汉时期:中国医学完整体系的建立

中国医学的完整体系,也是在秦汉时期建立起来的。编撰于战国时期西汉时最后写定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素问》假托黄帝与岐伯的对话,用阴阳五行思想阐述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和治疗原则。《灵枢》则记述计刺之法。汉代还有《难经》一书。用问难法解释《内经》,对其中的脉法、针法内容有所发挥。

东汉出现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共载药365种,其中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此据顾观光辑本统计之数,其他各本,互有出人)。根据药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无毒。大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可以久服。中品120种,无毒或有毒,其中有的能补虚扶弱,如百合当归、龙眼、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下品125种,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积,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

《本经》对每味药所记载的内容,有性味、主治、异名及生长环境。如“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一名干归。生川谷。”这些内容以当时的水平来衡量,是比较切实的。

《本经》不仅记载着365种药的性味、主治等内容,还在其《序录》中简要地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各随其所宜”等基本理论及用药原则。并总结了“药有君臣佐使”,“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等药物配伍方法。为了保证药物质量,还指出要注意药物的产地,采集药物的时间、方法、真伪。制成各种剂型,要随药性而定。用毒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随病情的发展而递增。服药时间应按病位所在确定在食前、食后或早晨、睡前服药。这些对临床用药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经》是汉以前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用药经验的总结,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是中药学按功用分类之始。它所述的药物主治大部分是正确的,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如水银治疥疮,麻黄平喘,常山治疟,黄连治痢,牛膝坠胎,海藻瘿瘤。不但确有实效,而且有一些还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如用水银治皮肤疾病,要比阿拉伯和印度早500—800年。

西汉初年,著名的医学家有淳于意,因曾任齐的太仓长,号仓公。他年少时,从同郡人阳庆学“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西汉后期的楼护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医学家,他读过医经、本草、方术书计有数十万言,在长安一带行医很有名。

东汉时期的医学家。最著名的有张仲景华佗。(www.xing528.com)

张仲景,名机,南阳人。东汉末年,南阳一带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为了给人治病,钻研《内经》、《难经》等古代医书,并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杂病论》一书。至北宋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前者论述当时属于“伤寒”的若干病症,后者论述妇科内科等多种常见病

张仲景还从临床实际出发,吸取当时医学上的新成就,把《内经》以来的病因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同“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辩证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总结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法则,还论述了一些处方用药的加减变化规律。这些都是对祖国医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张仲景为后世医家尊为医圣

张仲景

华 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约于张仲景同时。他是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亦精于针灸技术。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展了我国的麻醉学外科手术学。他施行手术时,先使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然后破开腹或背,剜去淤积,或清洗内脏,然后缝合,敷上药膏,四、五天伤口便愈合,一个月后就能痊愈。华佗的麻醉学和腹腔手术,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华佗还模仿虎、鹿、熊、猿、鸟的活动姿态,编成“五禽之戏”,传授给人们,以锻炼身体。五禽戏是以体育活动为主,与气功结合的健身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