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开大学南开园非诚勿扰案例

南开大学南开园非诚勿扰案例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南开大学团委、研究生会与学校党委研工部新媒体中心合办的第24届“缘定玫瑰”大型交友活动于2013年11月11日成功举办。来到南开园后,父母和周遭的好友都在催他考虑“终身大事”的问题。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宣传海报在多次讨论修订之中,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小组成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最终,“缘定玫瑰”活动方案顺利实施。2013年9月下旬,学校研究生会成员着手开展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

南开大学南开园非诚勿扰案例

【案例导读】

南开大学团委、研究生会与学校党委研工部新媒体中心合办的第24届“缘定玫瑰”大型交友活动于2013年11月11日成功举办。该活动分下午和晚上两场,每场约有两百位嘉宾参加。活动分为爱情早自习和爱情四部曲(爱的听力课、男左女右爱心大搜集、爱情保卫战)两大部分,并以两次“寻找同桌的你”贯穿其间,最后以爱情结业礼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该项交友活动从2001年开始举办,是南开大学研究生会校园活动的一大特色。这次活动反响尤其良好——借助于微信,同学们能够比以前更加方便地报名参与;借助于微信墙等网络社交工具,同学们在现场积极互动,畅所欲言。本次活动为广大研究生搭建了良好的交友平台,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同时,这也是党委研工部新媒体建设中心践行“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创新服务形式,首次利用微信这一新型社交媒体为研究生朋友搭建生活平台。

【案例过程】

随着“大龄剩男”、“大龄剩女”等词语在网络上频频出现,高校学生婚恋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忙碌的学习、狭窄的交际圈、巨大的经济压力等因素导致学校中存在不少的“剩男剩女”。小张是从外校考到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之前专注于学术科研,一直没有时间和精力好好地交个女友,“谈”场恋爱。来到南开园后,父母和周遭的好友都在催他考虑“终身大事”的问题。小张自己也很想有个女友,谈场恋爱,共同为美好的未来奋斗。开学不久,他突然发现周围的朋友最近都在关注一件大事情!是什么呢?那就是每年必办的“缘定玫瑰”活动!

在浏览学校新闻网时,他偶然了解到“缘定玫瑰”这项大型校园交友活动。该活动旨在帮助解决天津市高校单身男女的婚恋问题,为大学生交友搭建良好的平台。它在南开园中颇受欢迎,每年都会有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在内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参与,而且每一届“缘定玫瑰”都会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现场大家积极热情地参与其中,或在此过程中寻找到自己中意的有缘人,或认识很其他院系的朋友。每届活动结束后都会有一些同学成功牵手,反响良好。

了解“缘定玫瑰”活动之后,小张时刻关注着第23届活动的报名时间。他希望通过该活动,结交新朋友,扩大交际圈,最好能遇到他的另一半。该活动要求参与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学校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报名并缴费。然而,很不巧,就在报名的那几天,小张因为科研任务离开学校去甘肃参加调研活动,赶不上报名,为此他错过了第23届“缘定玫瑰”活动。等他从甘肃回来时,他的同寝室好友小李兴奋地告诉他,在“缘定玫瑰”活动现场自己遇到了一位心动的女生,现在两人正在交往中。小张听了以后,联想到自己,心里感到一阵遗憾。苦闷之余,他在实验室和学弟小何聊到这个话题。小何当时在党委研工部新媒体建设中心工作,他听完师兄的烦恼后,陷入沉思。他浏览了网上关于历届“缘定玫瑰”活动举办的新闻报道,发现虽然每一届活动主题不一样,但报名方式和活动内容都较为传统。是否可以与微信墙等新媒体工具结合,增加网络报名的方式,弥补现场报名的缺憾,让这个交友平台得到最大化利用?

想到这一点之后,小何联系到新媒体建设中心的老师和同学,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他认为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可以在报名方式和活动内容及形式上有所创新,让想参与该活动的同学可以及时方便地报名,采用更多、更有趣的方式与嘉宾进行互动交流。小组成员讨论交流之后,一致认为这个建议可行,如果开展顺利,活动应该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终,新媒体建设中心与校团委、校研究生会共同举办该活动。为使学生不因赶不到现场报名而错过该活动,同时进一步提高该活动的交友率和牵手率,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决定采用线下报名和线上两种报名方式,并且利用线上报名让学生提前了解参与活动同学的基本信息。

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宣传海报

在多次讨论修订之中,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小组成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最终,“缘定玫瑰”活动方案顺利实施。

2013年9月下旬,学校研究生会成员着手开展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经新媒体建设中心提议,校团委、校研究生会决定与党委研工部新媒体建设中心合作,共同举办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新媒体建设中心的同学通过与学校研究生会相关负责同学交流,明确了活动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首先,之前的“缘定玫瑰”报名方式太古板,不能满足部分同学的需求。现场报名的方式,导致很多校外希望参加该活动的同学无法报名参加。另外,尽管学校研究生会加大宣传力度,在学校二食堂桥头、学生活动中心外面横栏张贴活动海报、悬挂横幅等,仍有部分同学错过报名。其次,活动结束后,有很多同学反映不能及时了解参与活动的同学,错过交流的机会。“缘定玫瑰”每届嘉宾数量相当多,虽然中间活动环节会安排嘉宾交换席位,加强对彼此了解,但由于互动时间较短,仍有未结识到新朋友的遗憾。再次,活动现场嘉宾互动方式单调,缺乏新意,无法体现实时互动。之前活动现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主持人掌握,现场嘉宾比较拘谨,不能有效沟通互动。

针对这三个问题,小组成员在讨论后初步拟定了解决方案。第一,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迫切需要完善报名方式,尝试让同学在参加活动之前就对参与活动的其他人有一定了解,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提高现场同学的参与度。小组成员在调查发现校园内的多数同学基本上都使用智能手机且安装微信之后,建议可以增加微信报名的方式。在征得同学允许的情况下,程序员可以在微信程序中设置了显示“部分嘉宾资料”的功能,这样一些同学可以通过它来提前了解参与活动同学的部分资料,如爱好、年龄等信息,提高同学们现场的有效参与度;第二,可以在现场使用微信墙,针对主持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回答,同时还可以起到“电子鹊桥”的作用,在男嘉宾和女嘉宾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他们把自己对心仪对象的表白,或者自己想要展示的话语放在微信墙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男女嘉宾进行友好互动,让不同院系的同学们互相了解,认识新朋友。

9月底,学校研究生会成员初步编辑好宣传文本,设计好海报,并将素材内容发给新媒体建设中心的宣传人员。微信研发人员与宣传人员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商讨微信报名的具体步骤,经过最初的讨论改写,以及随后的公测,最终于10月下旬将微信报名程序正式开发出来。其基本流程为:关注“南开研究生”微信公众平台,回复“缘定玫瑰”进入报名系统。“南开研究生”微信公众平台于2013年5月开通,致力于为广大研究生提供最新学术讲座、娱乐活动预告等信息,让研究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之下,微信公众平台的粉丝关注量迅速增长,推送消息转发率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10月,该平台已经有近3000名粉丝,覆盖率在校内研究生中达到30%以上。为确保微信报名顺利进行,新媒体中心组织小组成员提前试用微信报名方式,并对这个程序进行初步的公测,及时对漏洞进行修补。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没有考虑到“缘定玫瑰”分为中午场和晚间场,报名方式分为现场报名和微信报名的问题。在场地座位数一定的情况下,微信的发票数量直接影响到对现场报名人数的预控制量,有必要对微信报名的人数进行实时控制。发现这一漏洞之后,程序员添加了新程序代码,用于检测每场的微信预售票数是否已经超出中午场次或者下午场次的人数上限。一旦报名人数接近上限,用微信报名的同学会接收一个新的消息,告诉他们票已接近售完,问他们是否同意在下一场再参加抢票或者去现场报名参加该活动。通过完善程序,每一场次报名人数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现场报名和微信报名的同学都可以拿到票。

“缘定玫瑰”微信报名流程图

报名功能开发完毕,活动进入10月下旬的大范围宣传阶段。宣传同时采用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学校研究生会成员在二食堂桥头和学生活动中心外张贴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的海报、横幅。与此同时将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南开研究生、南开大学研究生会、天津高校信息共享平台、南开那些事儿等人人网主页,南开研究生、南开大学等新浪微博,南开研究生、南开大学等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南开大学BBS等进行宣传。通过这种全方位、多媒体平台方式的宣传,想要参加该活动的同学了解到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的两种报名方式。随后,小组成员在学活旁边和二食堂桥头等张贴有海报的地方对同学们随机调查,有大约一半的同学表示,希望尝试微信这种新型的报名方式。

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宣传效果分析图

微信宣传效果分析图显示,大约1084人阅读原文,阅读次数多达1931次,宣传文本被50位微信好友分享70多次,随后被再次转发,形成了连锁式的宣传效果。在大范围的宣传过后,报名人数持续增加。

2013年11月11日校研究生会正式举办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活动分下午和晚上两场,每场约有两百位嘉宾参加,活动分为以下几个板块,分别为爱情早自习、爱情四部曲(爱的听力课、男左女右、爱心大搜集、爱情保卫战),并以两次“寻找同桌的你”贯穿其间,最后以爱情结业礼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首次使用“微信墙”增加现场同学间的互动。在活动现场,微信墙不仅成为男女生共同合作答题的大屏幕,也成为异性之间表白的鹊桥。在男左女右等环节,微信墙给出了男女交友婚恋中的很多有趣的问题,台前的十几位男女嘉宾纷纷苦思冥想,台下在座的嘉宾们也热情高涨,大家一起讨论答案,为争取奖品而屡出奇招,气氛愉快热烈。经过这几轮的活动,一些比较内向腼腆的同学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地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展示在微信墙上,利用微信对自己中意的对象表白,增加交友的成功率。还有些同学充分利用微信墙上的嘉宾信息滚动展示的功能,记录下中意对象的情况,方便他们在活动后的进一步交流。活动现场,一些同学还利用微信墙提出对“缘定玫瑰”活动的建议,如,以后的活动中是否可以多设置一些微信墙,这些微信墙可以分别拥有留言、展示嘉宾信息等功能,在让它们的功能不重合的同时,让全体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些建议被活动中的工作人员及时记录下来。

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现场(www.xing528.com)

【案例分析】

2012年年初,南开大学出台《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2011—2015)》,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该纲要的核心就是实施“公能”素质教育,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公”就是要南开学生无私忘我,爱祖国、爱母校、有担当;“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思想引领、学术科研、体育运动、审美爱美等德智体美各类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缘定玫瑰”是南开大学研究生会主办的一项传统品牌活动,旨在为天津各高校学生搭建可信的交友平台,丰富广大研究生朋友的课余生活。该活动作为研究生会美育提升计划的重要内容,注重将品牌交友活动与学生思想引领相结合。为贯彻落实“公能”素质教育,进一步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研究生会充分了解、汇集学生的意见及建议,设计“缘定玫瑰”的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2013年11月11号成功举办第24届缘定玫瑰——“恋爱课堂、缘定金秋”活动。

南开新闻网报道:第24届“缘定玫瑰”大型交友活动举行

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取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活动前期利用微信报名,省去同学现场排队报名的时间,方便快捷;同时也节省了报名工作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参加活动的同学可以通过微信提前了解一些异性朋友的基本信息,对他们(她们)有初步的了解;等到现场活动时他们可以避免盲目地跟同学交流,提高交友的成功率。历史学院的小刚在这次活动中使用了微信报名,在选择了愿意显示嘉宾资料这一项之后,他报完名,开始用微信看一些女嘉宾的资料。浏览了前十个人的资料,小刚发现,这几位女同学虽然都很漂亮、很优秀,但是感觉自己和她们并不太适合,因为这些同学有几位年龄超过了28岁,小刚想找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都在25岁左右的女朋友,而剩下几位有的是理工科的,有的想找比自己年龄大两岁的,彼此的匹配度都不高,小刚看到这里,心里稍微有些安慰。如果在现场,这肯定会浪费不少时间,自己提前浏览了资料,还有更好的选择空间。他继续往下浏览,终于,化学学院与自己同年级的晓雯的信息闯入自己的眼帘,资料显示,晓雯,化学学院,年龄25岁,爱好音乐、游泳、登山、文学,希望找一位热爱文学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生。小刚心中一动,感觉自己的爱好和晓雯大多相仿,会有较多的共同语言,这让他心中有了和女孩交往发展的想法,于是他在现场活动时,特别注意了晓雯的座位号,并成功地抓住机会与晓雯在桌上聊天,畅谈文学、生活、学习,两人非常投机,还一起参加了爱的听力课的小活动,配合很默契,最后,小刚鼓足勇气利用微博墙在现场对晓雯表白,晓雯很感动并答应试着交往。这让现场的无数人惊羡不已。

再次,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认识不少本院系和其他院系的朋友,通过相互聊天,缓解日常学习压力,放松心情。最后,微信墙的首次使用增加现场同学的互动,使得交友氛围很浓厚。有一位化学学院的同学也利用微信墙对心爱的女生深情地告白,他说,从西区公寓的门口到打水房一共120步,你每天9:00从3号楼出发,10分钟后与同学说笑着回宿舍,而我就在水房前边默默等候着,只为与你相见。女生当场感动不已,微笑着答应试着交往。

在取得成功的同时,本次活动也存在一些瑕疵。比如说,虽然利用微信报名比较方便快捷,但是同学还需要去现场缴费,确认自己可以参与该活动,这给同学带来了困扰。报名和缴费的分离,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活动量,因为他们除了在网上统计报名人数外,还要确认报名同学是否按时缴纳报名费。部分同学没有手机安装微信,无法用微信报名。而现场票数只有20%,还要给各系院留出一部分门票,这导致有的同学到了报名现场却抢不到门票,只能空留遗憾。

针对这些弊端,学校研究生会和党委研工部新媒体建设中心人员决定在下一届“缘定玫瑰”活动开始前,进一步完善微信报名方式,做到手机报名和缴费一体化。可以开发利用微信支付来方便同学交纳报名费,让同学们用微信“扫一扫”来扫描门票的二维码或直接点击微信官方认证公众号的购买链接,点击立即购买之后,添加自己的银行账号,在手机短信验证相关有效信息后,输入支付密码,就可以成功购买门票。

【结语】

推行公能素质教育,丰富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是南开大学一直以来追求的办学目标之一。运用新媒体,通过创新内容和形式而成功举办的“缘定玫瑰”,无疑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其中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都值得借鉴和思考。

【专家点评】

从“缘定玫瑰”活动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高校运用新媒体辅助校园活动,不仅增强了宣传力度,也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值得借鉴和推广。

3G移动通讯技术和Web2.0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交往的模式,而微信作为新技术下反映社交与互动本质的高端网络交流工具,正迅速普及。截至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已达6亿,它作为一种高端的网络交流工具在大学校园里同样颇受欢迎。作为自媒体的新生力量,它以独特的“语音对讲”、“手机群聊”、“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等功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深刻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及社交活动。

相较微博、人人,微信具有更灵活的传播方式,集成了更多的应用模块,功能更强大,实时互动性更强。截至2013年10月份,“南开研究生”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有近3000名关注者,这些关注者大部分是南开大学研究生。利用“南开研究生”微信公众平台宣传第24届“缘定玫瑰”活动,可以及时有效地将活动向研究生群体推广传播,同时这些同学将该活动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并且参与该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新媒体中心充分利用了微信进行信息的发布以及信息推广宣传。首先,微信具有发布传递公共信息的功能。虽然传统的媒体以及门户网站、论坛等都在发挥着传递公共信息的职能,但是微信有着更方便快捷的优势。在这次活动中,由于“南开研究生”是党委研工部的公众账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学们也喜欢它,所以它本身具有搜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优势。其次,微信平台不仅允许个人通过语音、文本等传播消息,也允许个人使用好友圈甚至微信与微博的联通功能传播消息,从而实现实时互动的信息传播交流。而在再次的传播交流中,用户可以加入自己的体验,实现文本的再加工和再传播,这些体验可能更具体、更有趣,从而继续推动信息被更广泛地传播。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注意到,很多同学在微信上与好友们语音交流自己对这次活动的感受,例如“这次活动真好,忍不住上来吐槽,虽然没找到心仪的帅哥,但是认识了不少朋友,微信的亲们,你们在哪里啊?”等诸如此类的留言,甚至截取自己在活动现场的图片与好友们交流,图片、声音等多种媒介无疑让“缘定玫瑰”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加强,而这些都是长篇幅的新闻报道等无可比拟的。

执笔人 相 羽 张 赛 牛 淋

专家点评 王 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