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域文化传承: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研究

地域文化传承: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研究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38西藏嘎拉山隧道洞口图4.39重庆奉溪高速红岩隧道洞口(二)浮雕式装饰手法浅浮雕式装饰手法多用于端墙式洞口进行隧道洞门外墙面的装饰。这种装饰手法目前在国内外运用得较少。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野象谷隧道洞口景观,就是采用这种方法。云南小磨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和京珠高速公路珠海段隧道洞口景观就是用的贴面式装饰手法。

地域文化传承: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研究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在运用抽象概括、具象和象征、隐喻和明喻等造景表现手法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在高速公路隧道洞口装饰手法上,常用的手法主要有建筑式装饰式手法、浮雕式装饰式手法、雕塑式装饰手法等。

(一)建筑式装饰手法

在端墙式隧道洞口通常采用仿建筑的艺术装饰,显得较为雄伟,且美观大方。如果利用简化的建筑构建装饰体现建筑风格,其神韵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如图4.38、图4.2分别为西藏嘎拉山隧道洞口景观和二郎山隧道洞口景观,在隧道洞口端墙的设计中都是吸纳了藏族建筑文化的元素,让过往乘客强烈地感受到藏族文化的风格。另外,目前有些隧道洞门为缓解司乘人员进出洞口时视觉的不适,在洞门处采用玻璃、钢材等材料组成的棚顶建筑结构,极具现代气息,是洞门景观装饰的一种发展趋势。

图4.38 西藏嘎拉山隧道洞口

图4.39 重庆奉溪高速红岩隧道洞口

(二)浮雕式装饰手法

浅浮雕式装饰手法多用于端墙式洞口进行隧道洞门外墙面的装饰。设计师通过结合公路隧道周围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创作系列主题浮雕,适用于已经修建成型的隧道洞门或者因地质需要必须采用端墙式隧道洞门进行装饰。重庆奉溪高速红岩隧道洞口(图4.39),以巫溪县当地的巫文化为主,端墙上用浮雕的形式表现当地的蛙纹和飞鸟图腾文化,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浮雕式装饰手法的优点是设计师不用参与到隧道结构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不会影响工程结构安全,设计施工便捷,装饰内容简洁,题材丰富。缺点是设计师的创作表现在既定环境,有一定的限制,对环境的把握需慎重,避免出现画蛇添足之感。

(三)雕塑式装饰手法

雕塑式装饰手法多用于端墙式洞口的装饰,将雕塑手法运用到隧道洞门的装饰中。通常装饰于洞门的上部和侧部,增强视觉效果,突出洞门的意义,主要用于强调隧道的重要性或纪念意义。这种装饰手法在所有手法中是最为华丽、壮观的。其装饰成本较高,施工难度也高于其他方式,需要在隧道工程结构设计时就参与景观的设计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雕塑装饰的视觉冲击力不能太强,否则也会分散司乘人员的驾驶注意力。这种装饰手法目前在国内外运用得较少。广东梅河高速鸡雄山隧道洞口雕塑景观(图4.40),其设计以客家文化为创作源泉,造型取自客家人节庆舞狮的欢庆场景,在端墙式结构的基础上,雕塑了双狮戏绣球的场面,狮子形象生动可爱、妙趣横生。隧道洞口在双狮戏球的衬托之下,显得气势雄伟,特色鲜明,成为客家建筑文化的景观亮点,显示了地域特色。[33]

图4.40 广东梅河高速鸡雄山隧道洞口(河源端)(www.xing528.com)

(四)造型式装饰手法

在不影响工程安全的情况下,结合地形情况和装饰效果,适当改变端墙上檐口的外形设计,如直线形、曲线形和台阶形等变化。这种装饰手法主要通过改变端墙的造型达到美化洞门的目的。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野象谷隧道洞口景观(图4.41),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端墙上檐口的外形设计来自于当地的服饰造型,设计成尖角形状,富有变化,突出了傣族文化。墙身常采用较普通的统一装饰,如外挂仿岩石、GRC塑石等,达到仿岩石的自然机理效果,弱化人工开凿痕迹。

图4.41 云南思小野象谷隧道洞口

(五)贴面式装饰手法

贴面式装饰在传统隧道洞门的装饰中运用得最普及,以前就采用单一的水泥抹面或同样规格、色彩的外墙砖,无任何装饰效果,仅处于保护端墙的目的。而现在的贴面式装饰,采用多种外墙贴面材料,通过对材料机理和色彩的搭配,置换构成装饰图案来美化端墙,也可营造文化氛围,与周边环境协调,且成本造价低,施工方便。云南小磨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和京珠高速公路珠海段隧道洞口景观(图4.42、图4.43)就是用的贴面式装饰手法。贴面式装饰手法和浅浮雕的装饰手法的共同优点是不需要参与隧道工程结构的设计施工,不会破坏和影响工程结构安全,也适用于隧道洞门的修缮和重新装饰。

图4.42 云南小磨公路隧道洞口

图4.43 京珠高速珠海段隧道洞口

(六)弱化式装饰手法

随着隧道工程开挖技术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只要地质条件允许开凿土方,少破坏环境的斜切式洞口结构多为现在施工设计所采用。斜切式的特点就是无支撑挡墙,突出部的立体形状是设计的最大景观要素,设计自由度比较高,还便于可能设计出各种形状。所以,根据这种洞门结构的特性,装饰上也采用弱化手法,尽量简单利用外墙涂料和砖饰装点,让突出部的洞门掩映在绿树植物丛中,突出其山体自然环境的重要,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明·计成《园冶图说》)的意境。隧道洞口多处于野外的自然环境,建筑材料应因地制宜,景观设计并不是追求大面积的景观效果,花费人力、物力较少。从原则上讲,在设计手法方面,对洞口结构的体形任意变化,对洞门进行各种装饰都是可行的。但如果缺乏对洞口特定构筑物和人文、自然景观特点的反映,就会导致设计手法生硬、牵强、和周边自然环境不协调等弊端。总的说来,保护环境、减少公路建设的开凿痕迹,并在工程安全允许的条件下,增添工程艺术美感的景观设计,将会随高速公路不断延伸,渗透到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每个角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