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拆鼓楼:亲历全过程,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天津拆鼓楼:亲历全过程,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说当年拆鼓楼的主要原因,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当时拆鼓楼成了热门话题,不论是上班的工作单位,还是每个家庭,都议论鼓楼的事,说东道西,各抒己见。就这样我们奋战了整整三天,才将这场风波平息下去,使得鼓楼的拆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亲眼目睹了拆鼓楼的全部过程,特别是在现场搞广播宣传的那几天,每天看到鼓楼矮一截,不久这座高大的鼓楼就拆了,它成了我终生难忘的憾事,至今记忆犹新。

天津拆鼓楼:亲历全过程,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天佑

我今年75岁了,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祖籍静海县,随祖父迁居天津。从我记事起,津城的变化历历在目。我生在20世纪20年代,亲身经历了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日军暴虐无道,还有天津解放后的新时代

说真的,我很爱我的家乡老城,这里才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作为老城厢人,我曾和鼓楼结下不解之缘。记得孩提时代,由爷爷领着到鼓楼上去玩,那时站在鼓楼上像站在高山上,伸手能摸到蓝天似的,放眼一瞧,一望无际,鼓楼下的行人与车马都变小了,一切都很新奇,特别是那些关于鼓楼的传说,使我对鼓楼有了更加了解的渴望。我家住在南头窑,上小学要到东门里,鼓楼是我天天必经之路。天天上学路上,走进西门里,就会仰脸瞅见高高的鼓楼,只要看见鼓楼,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因为只有穿过鼓楼才能走到学校。就这样在我上小学6年期间,天天以鼓楼为伴。说来也巧,上了中学,学校变了,路却没变,每天还是要穿行鼓楼。人长大了,却学懒了,中午放学不回家,带上个窝头,到鼓楼旁边买上一碗老豆腐锅巴菜,有时买包乌豆或花生,跑上鼓楼,坐在方砖地上边吃边看借来的《水浒传》、《隋唐演义》、《西游记》等小人书。也有的同学在那里玩弹球、拍毛号,还有的在复习功课或下棋。各玩各的互不干扰,非常开心,鼓楼成了大家午休的娱乐场所。

我中学毕业后,天天上班往返仍是路经鼓楼南门。那时穷没有自行车,上下班靠“十一路(两腿)”,每逢走到鼓楼都要喘口气,歇歇腿,如果赶上阴天下雨,鼓楼就是最好遮风避雨的好地方。

1952年的秋天。我突然听人说鼓楼要拆除,心中愕然了,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好端端的天津标志性的古老建筑,说拆就拆了,真叫人痛心。一天早上我去上班刚走进西门里,只见前方拴上了一根粗麻绳,挡住了行人。人们议论说前边要拆鼓楼,当时我的心里乱乱的,觉得堵得慌,很别扭,仿佛一件特别喜欢的东西,被人毁掉了。我穿过几条小胡同绕到鼓楼的跟前,我当时眼含热泪,又仔细看了看鼓楼的风貌,可惜当时没有照相机,没有把当时的景象拍下来。

至今50年过去了,想起来如同昨日。据说当年拆鼓楼的主要原因,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但后来据我了解,另一个原因是为了破除迷信,因为当时市区各庙宇等迷信场所均已关闭,有个别朝拜者跑到鼓楼上,烧香朝拜,久查不出是谁所为,那时烧香朝拜视为迷信行为,遭禁止,拆除鼓楼也是为斩草除根。当时拆鼓楼成了热门话题,不论是上班的工作单位,还是每个家庭,都议论鼓楼的事,说东道西,各抒己见。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看到拆鼓楼的情景,站在一旁捶胸顿足愤愤不平,但都敢怒不敢言,谁都怕扣上个思想落后的帽子。(www.xing528.com)

就在这次拆鼓楼后的不几天,老城里传出一个谣言:说从鼓楼里拆出来一条“蝎子精”,“蝎子精”7寸长,随后说1尺7寸长,后来被传为3尺7寸长,最后竟传成7尺长的“蝎子精”。于是一些好奇的人涌向了鼓楼,都想亲眼目睹“蝎子精”。一连数日,人越聚越多。后来有关部门的领导了解了情况,要向广大群众做好宣传工作,于是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我所在的单位——第七文化馆以及公安七分局,并由区公所牵头。当时馆长让我和另外两位同志去完成此项任务。就这样我们奋战了整整三天,才将这场风波平息下去,使得鼓楼的拆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在现场搞宣传的日子里,询问过几位拆鼓楼的民工,是否真的见过“蝎子精”?他们都摇头说只是见到了普通的蝎子。我亲眼目睹了拆鼓楼的全部过程,特别是在现场搞广播宣传的那几天,每天看到鼓楼矮一截,不久这座高大的鼓楼就拆了,它成了我终生难忘的憾事,至今记忆犹新。

(李天佑,南开政协文史联谊会理事)

坚持特色

服务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