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腾冲史话:揭示汉文化的独特之处

腾冲史话:揭示汉文化的独特之处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称腾冲是汉文化的一块“飞”地。一直流传至今的浓郁的民俗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是腾冲浓厚的汉文化表现形式,如隆重的年关祭祀和重要的家庭庆典、门前焚烧五尺大香、正月十六“过小年”、吊丧仪式上最重要礼仪“外家祝”和“铺箱献饭”、父母去世分别守孝2年和3年并到期举行“脱孝”、小孩出生满月亲戚送祝米、祈福消灾的“打保境”等民俗。

腾冲史话:揭示汉文化的独特之处

腾冲西汉时称滇越;唐代称腾充,为南诏越赕地;宋代大理国改腾冲府;后腾越与腾冲交替出现,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裁腾越道后,不再用腾越之名。

唐宋之前,这里主要为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元明以后,特别是明代大规模的军屯移民而来,戍边的将士从中原内地带着当时先进的文化、技术、工具进入腾越,将腾越的文化历史推向新一页。《民国腾冲县志稿》载:“腾冲于元虽内附,然汉族尚少。至明洪武十九年,沐英奏请屯田,后设守御千户所。正统间升为腾冲军民指挥使司,统前、后、左、右、中五千户所为六所,兵制屯田,相为表里。后裁镇设州。嘉靖十年罢司为卫,仍辖前、后、左、右四所,并归併中所、守御所为腾冲卫。而一代军政,历二百余年,凡卫职有起家为士大夫者,为将帅者,一时文学方技亦出于其间。原籍均从江、浙、湖广、山陕、江西、四川等处调拨,以示用夏变夷之道,氏族世系皆从此起。故腾冲氏族除土著外,其客籍则自明以来大多由军籍,其次则为游宦服贾。”因为是移军,成建制、集团式的移迁,速度快、时间短,在沿途所受的文化影响较小,确保汉文化的纯正性。现腾冲有许多地方还叫营、卫、所、屯的地名,就是军屯历史留下的遗迹。源源不断进入腾冲的将士和家属,便在腾冲安营扎寨繁衍后代,渐渐地,一个个村庄诞生了。中原正统的汉文化种子,跟随戍边将士的身影穿越万水千山,落地到腾冲,播散在这块远离中原的边关沃地上,开花结果。所以,称腾冲是汉文化的一块“飞”地。

从明嘉靖三年(1524年)置腾越州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裁腾越道的406年间,怒江以西的一个广阔的行政区域,一直以腾越命名。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融汇、发展,并于清代中期逐渐成形的滇西边地文化,便被称为腾越文化。腾越文化是以纯正的汉文化为主体,融汇了南诏文化、土著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洋文化的云南西陲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一种开放的复合型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和辐射边地的代表性文化。它完整而又系统地保留了汉文化的传统,并将其弘扬光大,魅力四射,因而成为怒江西岸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2000年被《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八大地域文化之一。居住在腾冲的汉族祖先,绝大多数是明代直接来自内地,且在腾冲保持了纯正的汉文化传统。自明成化七年(1471年)腾冲设司学以来,500多年里,文庙、文宫、书院、义学成规模涌现。传播汉文化,兴办儒学,一代一代地启蒙教化着边地腾越的子弟,出现了崇文尚教,文治光昌的社会氛围。许多在中国内地早已绝迹或濒临消亡的民间文艺品种,奇迹般地在这儿保存下来,并且活跃于腾冲的乡村,如茶灯、仙灯、鱼灯,小背龙、清戏、皮影戏等。一直流传至今的浓郁的民俗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是腾冲浓厚的汉文化表现形式,如隆重的年关祭祀和重要的家庭庆典、门前焚烧五尺大香、正月十六“过小年”、吊丧仪式上最重要礼仪“外家祝”和“铺箱献饭”、父母去世分别守孝2年和3年并到期举行“脱孝”、小孩出生满月亲戚送祝米、祈福消灾的“打保境”等民俗。饮食文化的精细烹调,“三滴水”“大救驾”“大薄片”“头脑”等无不渗透着中原饮食文化的传统。特别是腾冲人完整地保留着“家堂文化”,正中的五福堂供“天地君亲师”位,右边的奏善堂供灶君牌位,左边的流芳堂供的是本家的历代宗亲魂位,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观念、精神寄托。在腾冲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族谱,记述着祖先来自何方,延续了多少代人,取名字按字派,追思溯源。腾冲人周全的交往礼仪,无不显示出腾越文化对古汉文化保持的丰富、完整。从古到今,腾越 ——腾冲大地上的居民,无论是人际关系商业往来还是教育内容以及民间习俗等,无不遵循儒家文化道德准则,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www.xing528.com)

腾越文化以汉文化为主导,但并非是单一文化,由于腾冲——腾越的居民系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体,加之历史上受多种文化影响,使腾越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型。如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阿昌族的“蹬窝啰节”、回族的“开斋节”等这些传统的民族节庆活动,依旧在腾冲大地上各展风姿。地处边关古道的腾越内外交往频繁,中西文化交融,在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并不拒绝西方文化。在腾冲的居民中,无论饮食、服饰、语言建筑宗教、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等都融合了东南亚文化及西洋文化,和顺古镇、绮罗古村落就是腾冲复合型文化的典范。永久的爱国主义情结是腾越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从明代的“三征麓川”到清代“甘稗地之战”,从“辛亥腾越起义”到“腾冲抗战”,无数边地儿女不惜以热血生命英勇抗争、卫国保家,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生生不息,家国情怀,闪烁灿烂,光彩照人。

汉文化从内地飞越千万里,在边地腾冲生根、开花、结果,繁衍出了一个熠熠生辉的腾越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