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腾冲史话: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

腾冲史话: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8年,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扩大规模,更名为“和顺图书馆”,以咸新社社址为馆址。图书馆大门上“和顺图书馆”的匾额,是清末和顺举人张砺书写;二门、主楼悬挂“和顺图书馆”的匾,分别是胡适、廖承志题写,此外还有熊庆来、李根源、艾思奇、钱伟长、艾芜等名人的匾额、题词和函件。和顺图书馆迄今藏书10万余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是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和全国侨联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腾冲史话: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

清末民初,腾冲经济一度繁荣,促进了腾冲文化的一度昌盛,创办各类学校,兴建城乡图书馆,成立文化戏剧团体,出版文化新闻报刊,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成为当年腾冲持久不衰的新文化热潮。和顺图书馆就是在这种新文化潮流中产生出来的。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以留日学生、同盟会会员寸馥清为首的一批和顺乡知识分子,在和顺组织成立了一个名为“咸新社”的读书团体。社中购置了大批新知识书籍,供社内外人士阅读。作为公有图书,提供给当地民众阅览,在这偏僻小乡,还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开创了侨乡文化的新气象。

到了民国初年,旅居缅甸的和顺青年寸仲猷、李清园、贾铸生、李秋农等在曼德勒组织了一个“青年会”,其宗旨是在发展家乡文化。不久,“青年会”发展到家乡,于1924年,创办了“和顺阅书报社”,从上海等地订购了一些书刊供乡人阅读。由上海到云南边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寄到的新闻已成历史资料,于是他们把运输线改为从水路运到缅甸,再由缅甸沿西南古道运至和顺。当时腾冲文人杨策贤先生为书报社撰写了一副对联:“书自云边通契阔,报来海外起群黎。”反映了当时书籍报刊的来之不易。即便如此,也要比国内走旱路早一半以上的时间。书报社的成立,倍受乡人欢迎。1928年,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扩大规模,更名为“和顺图书馆”,以咸新社社址为馆址。一经在国内外宣传发动,捐款、捐书、捐物资,形成了一个高潮,现藏有古迹善本,百衲本《廿四史》“武英殿聚珍全丛”《云南通志》《九通全书》《续藏经》《四部丛刊》“万有文库”《汉魏丛书》《佩文韵府》,都是乡人捐献而来。1938年建馆十周年之际,华侨、乡人捐款在旧址改建成一座中西合壁式的馆屋。主馆为两层木结构楼房,正前面伸出两个半六角亭,屋前为花园,花园外建三孔平顶拱门,大门沿用旧有牌楼式老大门,张天放在建馆十年刊中称之为“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这里的书架和门上的锁、办公桌上的印章、桌钟以及两门的铁栅栏都是建馆初期和顺华侨从缅甸购置的。许多报刊和生物标本以及“万有文库”等大型丛书,都是从上海经海路过缅甸,肩挑马驮运来。在当时交通极不发达情况下,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由此可见和顺人对文化的执着追求,对公益事业的一片热忱。

和顺图书馆还是20世纪30年代的腾冲信息中心。1934年,归侨尹大典先生将自己配装收音机捐赠给图书馆,并与乡中的几位热心者每晚收听抄写,连夜刻印赶制成新闻报纸,命名为《和顺图书馆电讯三日刊》,向社会广泛传播,是腾冲甚至滇西最早的新闻通讯刊物。和顺图书馆还开办过和顺邮政代办,成立过和顺星光音乐社,编辑《和顺乡》刊,组织和顺集邮展览等,是20世纪30年代和顺文化的活动中心。腾冲抗战反攻县城期间,和顺图书馆曾是中国远征军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部。(www.xing528.com)

1979年,乡人李镜天、赵秀发、刘国生等向省政府提出关于“请将和顺图书馆纳入国家编制,以便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充,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的提案。很快得到了云南省文化厅的同意,从1979年起和顺图书馆纳入国家编制,充实工作人员,拨给工作经费,使其得以健康发展。

1988年,和顺图书馆建馆60周年之际,得到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支持,海外华侨、乡人的大力捐助,建成钢混仿古两层楼房一座,取名“藏珍楼”,将馆内历年来收藏的古籍善本,地方文献藏入其中。2009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长的刘云山视察和顺图书馆时,赠《中华再造善本》一套,并拨款建藏书楼、2010年4月2日,《中华再造善本》藏书楼落成。

图书馆大门上“和顺图书馆”的匾额,是清末和顺举人张砺书写;二门、主楼悬挂“和顺图书馆”的匾,分别是胡适廖承志题写,此外还有熊庆来、李根源、艾思奇钱伟长艾芜名人的匾额、题词和函件。和顺图书馆迄今藏书10万余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是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和全国侨联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