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美术史中的绘画理论及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中国美术史中的绘画理论及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仅唐代的绘画理论著作,根据文献记载及流传下来的,计有20多种。最为重要的是晚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绘画通史。此外,《历代名画记》对于师资传授、山水画的演变、时代特点、书画鉴藏等都有详尽的论述。

中国美术史中的绘画理论及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隋唐画论著述随着绘画的蓬勃发展而日益增多,且体裁更为丰富。仅唐代的绘画理论著作,根据文献记载及流传下来的,计有20多种。重要的绘画品评著作有陈隋之际姚最的《续画品》,唐彦悰的《后画录》、李嗣真的《画后品》、窦蒙的《画拾遗录》等,皆沿袭谢赫《画品》的品评体制;画史、画评著述有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录》和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贞观公私画录》著录了作者亲眼所见太宗一朝公私珍藏的卷轴画和寺庙壁画。《唐朝名画录》系一部断代画史,对于了解唐代绘画创作情况具有宝贵的资料价值。最为重要的是晚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绘画通史。

(一)张彦远与《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与《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约815—875),字爱宾,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出身于宰相世家,官至大理寺卿。张家祖辈酷爱书画,张彦远自小耳濡目染,培养了对书画的研究兴趣。他认为以往的画学著作,“率皆浅薄漏略,不越数纸”,乃于唐大中元年(847年)广泛收集前人著述,并结合自己的见解编撰成《历代名画记》。

《历代名画记》包罗极广,征引繁富,向有“画史之祖”的称誉,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绘画通史著作。该书分十卷,内容大致可分为对绘画历史发展的梳理、画家传略与画迹记载以及作品鉴藏三部分。主要见解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对绘画功能的全面认识。张彦远在《叙画之源流》中,首先阐明了绘画的社会功能,指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将绘画的社会作用与六经相提并论;在肯定绘画具有政教功能的同时,又明确指出绘画“怡悦情性”的作用。他还关注绘画与其他教育工具的不同特点,指出“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对造型艺术所具有的形象特征做了明确的阐述。

第二,对谢赫的“六法”做了进一步阐发。张彦远是最早对谢赫的“六法”做解释的人。关于“气韵生动”,他发挥了谢赫的观点,以为“古之画或能遗其形似而尚其骨气”,又说“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辩证地说明了绘画中形似与“气韵生动”的关系。关于形似,他还明确地提出绘画造型的依据来自画家反映对象的立意,而表现的手段则是用笔,显示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艺术观点。(www.xing528.com)

第三,在绘画品评方面,继张怀瓘的“神、妙、能”三品,朱景玄的“神、妙、能、逸”四品,张彦远提出了“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明确了绘画创作的要求及品评作品的标准。他把“自然”列为第一等,是“玄化无言,神工独运”之物,是自然而然、没有人工雕琢痕迹的表现;其他四等依次排列,“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谨细”,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成为画中下品。由此体现了张彦远推崇自然的审美趣味。

此外,《历代名画记》对于师资传授、山水画的演变、时代特点、书画鉴藏等都有详尽的论述。书中以较多的篇幅记载了自远古时代至作者生活时代的370多位画家,其中包括画家的传记资料及作品著录,成为后世研究古代绘画史的重要依据。一些早已失传的文献史料(如顾恺之的论画著作)经此书记载而得以流传。

张彦远还著有《法书要录》,汇集了自汉代至唐代的书法理论著述30多种,是研究古代书法艺术和书法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二)朱景玄与《唐朝名画录》

朱景玄,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活年代约在唐宪宗元和至武宗会昌年间(806—846),曾官至翰林学士。他在撰写《唐朝名画录》时,“寻其踪迹,不见者不录,见者必书,推之至心,不愧拙目”。其写作态度极为严谨,因而给后人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

《唐朝名画录》收录了唐代画家124人,以“神、妙、能、逸”四品评定他们艺术成就的高低,而不计较其社会地位的高下。除“逸品”外,每品又分上、中、下三等,对每位画家既记载了其生平,又对其画迹及艺术成就做了评述。他所评论的画家中,吴道子被定为“神品上一人”,周昉为“神品中一人”,神品下则有阎立本、阎立德兄弟,尉迟乙僧,李思训,韩斡,等等。这部发展了张怀瓘、李嗣真等人的品评体例而编著的断代画史,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唐代绘画的发展和知名画家的艺术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