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兴版画:中国美术史中的艺术创新

新兴版画:中国美术史中的艺术创新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兴版画不是中国传统版画的直接延续。版画家用刀和笔等工具在不同的材料上进行刻画创作,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就是新兴版画。新兴版画可分为凸版画和凹版画,凸版画如木版画、麻胶版画,凹版画如石版画、木版画,其中木版画也被称为“木刻”。中国的新兴版画是在鲁迅的提倡和培育下逐渐兴起的。古元是最具代表性的延安木刻画家之一,他的不少作品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而成为新兴版画的经典。

新兴版画:中国美术史中的艺术创新

新兴版画不是中国传统版画的直接延续。欧洲人将中国古代的复制版画发展成创作版画,画与刻都由艺术独立完成,这种版画传入中国后得到了发展。版画家用刀和笔等工具在不同的材料上进行刻画创作,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就是新兴版画。新兴版画可分为凸版画和凹版画,凸版画如木版画、麻胶版画,凹版画如石版画、木版画,其中木版画也被称为“木刻”。

中国的新兴版画是在鲁迅的提倡和培育下逐渐兴起的。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木刻运动代表了“为大众而艺术”的思潮。这个美术运动在思想上广泛吸收了欧洲版画,特别是麦绥莱勒、珂勒惠支和苏联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和革命精神,在形式上也借鉴了外来版画。因此,强烈的思想性和明显的欧式技法是新木刻运动的特征。在新兴版画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一定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独特、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表现普通劳动者形象的优秀作品。

抗日战争爆发后,木刻家们以刻刀为武器,投入到抗敌救亡宣传中。原先分散的木刻社团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领导和推动全国木刻界的抗敌宣传活动。在各抗日根据地,由于广大青年美术家的到来,美术力量加强,木刻创作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艺术样式。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木刻工作者们纷纷奔赴农村、工厂及抗日前线,深入生活,创作了一批具有很高思想性、艺术性的木刻作品,涌现出许多木刻家,如古元、彦涵、李桦、力群、朱宣咸、王式廓、夏风、郭钧、石鲁、罗工柳等。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发挥了美术作为革命斗争武器的功能,在民众中起到了宣传革命真理、鼓舞革命斗志的作用。

古元(1919—1996),字帝源,广东珠海人,1939年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第三期学员。古元是最具代表性的延安木刻画家之一,他的不少作品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而成为新兴版画的经典。在陕北时期,古元创作了《牛群》《羊群》《铡草》《读报的妇女》《家园》等作品。他创作于1942年的《减租会》(图9-28)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构图严密,刀法娴熟,衣纹等细节处理得朴素得体,几个贫农的形象刻画得真实、准确而又生动,表现了我国历史上贫农首次向地主要求减租减息的斗争场面。

彦涵(1916—2011),原名刘宝森,江苏连云港人。1938年赴延安学习,后参加鲁艺木刻工作团赴太行山敌后抗日根据地,从事木刻艺术创作。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当敌人搜山的时候》《不让敌人抢走粮食》《把他们隐藏起来》《狼牙山五壮士》等真实生动、刚劲洒脱的木刻艺术作品。彦涵的版画画面精练,人物造型生动,黑白关系处理得十分巧妙,在吸收传统版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又有新的时代气息。如其作品《审问》和《分粮图》(图9-29)以典型的人物形象、巧妙的画面处理,表现了这一时期真实的生活情境。

图9-28 《减租会》

古元

图9-29 《分粮图》(www.xing528.com)

彦涵

李桦(1907—1994),曾用名浪沙、小泉,广东广州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新兴木刻运动。他的作品受到珂勒惠支、麦绥莱勒等艺术风格的影响,而正是这种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相结合的表现形式、犀利的刀法运用、极具动感的画面构成、强烈的黑白冲击力,让李桦为唤醒民众奋起抗争发出了时代最强的“呐喊”。李桦的作品造型严谨规范,手法朴质自然,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痕迹。他的代表作品有《怒潮》《饥饿线上》《向炮口要饭吃》《征服黄沙》《首都的早晨》《怒吼吧,中国》(图9-30)等。

力群(1912—2012),原名郝力群,山西灵石人。早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潘天寿李苦禅学习中国画。1933年与同学组织木铃木刻研究会,从事版画创作,进而成为中国新兴木刻的开拓者之一。早年受鲁迅的影响,以木刻为武器,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间疾苦,作品呈现出线条细密、刀法明快、画风爽利的艺术特点。抗战时期奔赴延安,奠定了他一生忠于生活、为人民服务的创作主线,他以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影响广泛的版画作品。其代表作品有《鲁迅像》《延安鲁艺校景》《丰衣足食图》《黎明》《北国早春》《饮》(图9-31)等。

图9-30 《怒吼吧,中国》

李桦

图9-31 《饮》

力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