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肖像权保护及侵权情形

肖像权保护及侵权情形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实际上就是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保护肖像权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利益。肖像权主体去世后,其肖像权依然应当受到保护。需要注意的是,以侮辱或者恶意毁损的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可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即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失实或者不当,可能构成侵害名誉权或者隐私权,也不构成侵害肖像权。自然人参与此类活动,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处分了其肖像权,对其肖像的使用,不构成侵权。

肖像权保护及侵权情形

1.肖像权的概念。《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所谓肖像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以自己肖像所体现的利益为内容的具体人格权法律意义上的肖像,是指通过绘画、照相、雕塑、录像、电影等艺术形式使自然人外貌在物质载体上再现的视觉形象,是自然人基于精神活动而产生的人格利益。

2.肖像权的特征。

(1)肖像权的主体只有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不是肖像权的主体。

(2)肖像权的主要内容是形象再现权和肖像使用权,即自然人享有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自己的形象加以再现并使用的权利。自然人自主决定自己或者许可他人采用何种形式再现其形象,也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再现自己的形象。肖像权人可以自己使用其肖像,也可以许可他人使用并获得报酬,任何人不得非法干涉。如甲某在乙照相馆拍摄了一张艺术照,其效果极其良好。乙照相馆与甲商议,免收照相费,将甲的艺术照张贴在橱窗内以招徕顾客。甲表示同意其艺术照只能用于该照相馆的橱窗广告使用。后来,甲发现其艺术照被制作成挂历公开销售。甲找照相馆理论,对方却认为其对该艺术照享有著作权,有权利这样做。甲某与乙照相馆发生纠纷并诉诸法院,寻求司法保护。

(3)肖像权所体现的基本利益,是精神利益。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实际上就是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保护肖像权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利益。

(4)肖像权主体去世后,其肖像权依然应当受到保护。

3.肖像权的内容。

(1)肖像制作权。权利人有权通过一定物质手段将自己的形象表现出来。(www.xing528.com)

(2)维护肖像所体现的精神利益的权利。权利人有权维护自己肖像所体现的精神利益,禁止他人损坏和玷污。需要注意的是,以侮辱或者恶意毁损的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可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3)权利人有权决定对肖像的使用,有权决定是否同意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4.合理使用肖像权的行为。凡未经肖像权人许可的使用行为都认定为侵害肖像权,则对肖像权的保护未免过宽,故需对肖像权进行合理的限制,所遵循的原则为符合国家利益原则、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和肖像权自身利益原则。常见的合理使用肖像权行为包括如下具体情形:

(1)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相关人物的肖像。新闻报道注重使用相关人物的肖像,能够使观众、听众或者读者全面、真切地了解事实,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如在有关政治家政治活动的新闻报道中使用该政治家的肖像。即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失实或者不当,可能构成侵害名誉权或者隐私权,也不构成侵害肖像权。

(2)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或者为国家利益举办特定活动使用自然人的肖像。如公安机关在通缉令中使用通缉者的肖像;国家举办新中国成立50年成就展使用他人的肖像等。

(3)为记载或者宣传特定公众活动使用参与者的肖像。如某高校建校100周年,举行庆典活动而拍照、摄像并予以公开展示。自然人参与此类活动,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处分了其肖像权,对其肖像的使用,不构成侵权。

(4)基于科研和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如为医学试验、法医学教学在课堂上向学院展示病人或者接受法医鉴定的受害人的肖像;为宣传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经验,使用患者治愈前后的照片且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