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朝历史的沸点:元怿惨遭杀害,胡太后陷落

北朝历史的沸点:元怿惨遭杀害,胡太后陷落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他辅政后,北魏出现了“理无滞而不申,贤无隐而不举”的较为平稳的良好局面。怀着对元怿的极大不满,元叉和刘腾结成了统一战线,一心想除掉元怿。胡太后此时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在这场突发的事变中,不仅心爱的情人元怿惨遭杀害,自己也是落草的凤凰不如鸡,政治和生活待遇一落千丈,宫女太监都被撤掉,所有的进出口都被封闭,只留一个送饭的口。

北朝历史的沸点:元怿惨遭杀害,胡太后陷落

元怿虽然受宠,获得了重用,但他为人正直,并没有恃宠妄为,而是礼贤下士,处事也比较公正,所以群众基础不错,史载“爱宾客,重文藻,海内才子,莫不辐辏。府僚臣佐,并选隽民”。在他辅政后,北魏出现了“理无滞而不申,贤无隐而不举”的较为平稳的良好局面。

但是有两个权贵却对他极不喜欢,一个是宦官刘腾,另一个是胡太后的妹夫元叉。

刘腾一辈子练就的最强功夫就是告密,当年他发现皇后冯润给孝文帝元宏带了“绿帽子”,立即向元宏进行告发。后来,他听闻宣武帝元恪驾崩,高皇后要加害胡氏,也第一时间将这个绝密消息传出,使得崔光、于忠迅速扶立元诩。胡太后上台后,很感激他当年的义举,给予他高官厚禄,连他的两个养子都被封为郡守、尚书郎。

元叉的小名很有意思,叫作“夜叉”,他凭借着与胡太后的裙带关系,几年间由七品官“坐火箭”般晋升到从二品的领军将军,后来又被任命为侍中。不仅参与决策,还掌控着禁卫军,地位举足轻重,看得出胡太后对这位妹夫颇为信任。

这两人都与元怿结下了梁子,元叉仗着自己是太后的妹夫,为所欲为,贪赃枉法,被元怿上奏揭发,虽然在胡太后的保护下,最后没有什么事儿,但他自此对元怿恨得牙直痒。刘腾则是想让自己的弟弟升职,吏部顺水推舟进行了推荐,但元怿认为刘腾的弟弟才干不行,就把这事压了下来,这搞得刘腾很是不爽。

怀着对元怿的极大不满,元叉和刘腾结成了统一战线,一心想除掉元怿。但是,他们很清楚元怿和胡太后的关系,深知如果让胡太后废黜元怿,无异于痴人说梦,唯一的办法是绕过胡太后,利用只有十一岁的孝明帝元诩。

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两人想出了妥善之计,接着便开始动手了。

他们先是指派平日伺候小皇帝进食的太监告发,说清河王元怿收买他,让他在皇帝的饭菜中下毒,意图毒死皇帝,并许诺事成后给他荣华富贵。孝明帝尚年幼,听到这样的消息,一时间惊愕不止,竟然信以为真。

元叉和刘腾看到小皇帝被成功蒙骗,他们立即请孝明帝元诩升殿,刘腾则派人关上后宫与前殿的通道永巷门,将胡太后关在里面,不让她出来。接着让小皇帝下诏宣清河王元怿进宫,元怿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便被逮捕下狱。

一切办妥后,元叉召集百官开会商议,实际只是走一个形式,他们让群臣在联名奏章上签字,谁不签谁就是元怿的同党,除了一个叫作游肇的大臣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外,其余人都乖乖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元叉、刘腾将联名奏章拿给孝明帝看,元诩一看密密麻麻的签名,看来是众口一词,因此下令处死元怿。

胡太后该怎么处置呢?元叉、刘腾替太后起草诏书,称自己年龄越来越大,身体每况愈下,处理朝政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归政孝明帝,自己则回后宫享福去了。

这一系列动作一环紧扣一环,显然是元叉和刘腾经过长时间精心策划的结果。

胡太后此时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在这场突发的事变中,不仅心爱的情人元怿惨遭杀害,自己也是落草的凤凰不如鸡,政治和生活待遇一落千丈,宫女太监都被撤掉,所有的进出口都被封闭,只留一个送饭的口。更为糟糕的是,衣服不能换洗,一日三餐也没有保障,时常挨饿受冻。她只能每天以泪洗面,怪自己养虎为患,才落到今天这般田地

元叉和刘腾掌控了朝政,这两位的能力还不如胡太后,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狼狈为奸,两人分工明确,刘腾主内,元叉主外,他们每天最忙碌的事情不是处理朝政,而是到处卖官敛钱。

元叉本性贪婪,刚开始卖官鬻爵时,还犹抱琵琶半遮面,不直接收受贿赂,而是暗示买官者上任前去给他父亲送感谢费。后来地方主官和朝廷新任官员为求保住乌纱帽,“无不受纳货贿”给他。在受贿上他搞起了“全家总动员”,老婆孩子齐上阵,将所有贿赂照单全收。

同时他“耽酒好色”,经常让手下进献美女,把美女藏在特制的送饭车里混进宫中,以满足自己的淫欲。一些势利小人知道他的喜好后,四处寻找美女,“以酒色事之”。宫廷值班卫士个个对送饭车的秘密心知肚明,但无人敢揭穿。元叉还嫌这样偷偷摸摸不够刺激,最终寡廉鲜耻到与堂姐妹们聚众淫乱的地步。

刘腾也好不到哪里,在经济上贪得无厌。凡公私之事请托者,只重财物不计其他。他到各地搜括财物时,“舟车之利,水陆无遗;山泽之饶,所在固护;剥削六镇,交通互市”,每年利息数以万计。刘腾还广开室宇,营造豪宅,贪暴之状,无以形容。

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些靠贿赂上位的官员就任后变本加厉,“凭叉威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不仅要连本带利收回投资,还要借此大赚一笔,一时间整个北魏官场几乎全是贪官,史称“牧(刺史)、守(太守)、令(县令)、长(三长)率皆贪污之人”,加上自然灾害连连,“年年水旱,牛马殪踣,桑柘焦枯,饥馑相仍,菜色满道”,搞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魏书》称:“普天丧气,匝地愤伤。”

这时候一些朝臣又想起胡太后的好,朝中对元叉不满的人陆续发动了一些政变,但都以失败告终。(www.xing528.com)

正光四年(523年)四月,刘腾病死,葬礼办得相当隆重,为这位阉人戴重孝算作“义子”的竟然有四十多人,朝中高官贵族送葬乘坐的马车塞满了道路,引发了交通大堵塞,一个太监能在死后得到如此殊荣,不用说是权力在作怪。

刘腾死去,对胡太后来讲是个利好,原因在于元叉每天只顾花天酒地,根本顾不上理会她,同时元叉又念与胡太后的亲戚关系,所以对她的看管越来越松弛,胡太后终于可以与她的儿子皇帝见面了。

她敏锐地嗅出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在一次与孝明帝元诩见面时,她故意说道:“一直隔绝我们母子不准往来,我待在这里有什么意思,我决意到嵩山出家。”说罢便要动手剪掉自己的长发

这显然是胡太后当众唱的一出“苦情戏”,或许是主角演的过于逼真,使得观众们都入了戏,孝明帝元诩和群臣们流泪跪求太后收回成命,当朝皇太后说什么也不能去当尼姑啊。

胡太后见状,索性将戏演到底,闹得更加厉害。经过这样的折腾,胡太后和皇帝儿子元诩的关系重新亲近起来,他们渐渐把目标指向了共同的敌人——元叉。

这娘俩觉得力量还不够,又拉来一个同盟军——高阳王元雍。有次,胡太后和元诩一起去洛水游玩,元雍借机邀请两人驾临家中,三个人在内室秘密商议,定下了铲除元叉的计划。

首要的是解除元叉的兵权,本来以为这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谁曾想却意外地顺利,因为元叉的脑容量实在有限。有次胡太后把元叉找来,试探地问他:“如果你忠于朝廷,没有谋反之心,为何不辞掉领军将军一职,以担任其他官职来辅政呢?”胡太后对此本来没有报太大希望,没想到元叉满口答应,主动辞去了担任七年的领军将军一职。

事实证明,元叉这位“花花公子”,只会花天酒地,对政治斗争的经验接近于零,过去有刘腾做帮手,还不能显出他的短板,如今刘腾一死,他的“弱智”就暴露无遗。他觉得即使交出兵权,自己仍然可以总管朝廷内外大事,根本没有意识到会被废黜。但除了元叉外,几乎所有人都已看出,如果他交出刀把子,就如刀俎上的鱼肉,将要任人宰割了。

但不知为何,胡太后此时却犹豫起来,虽然手下不少人劝她,应该赶紧废黜元叉的所有职务,但胡太后却迟迟不肯做出决定。

倒是孝明帝元诩先动手了,这并非是他比胡太后英明,而是因为一个女人。

此女是他最宠爱的潘妃,有人向元诩打小报告说,元叉企图陷害潘妃,而潘妃也恰好此时跑到元诩面前哭得像个泪人似的,和孝明帝说出了一个天大的阴谋,那便是元叉不仅要害自己,而且还要谋害陛下。

面对心爱美人的哭诉,孝明帝元诩不得不信,他当即采取措施,连夜下诏免去元叉的侍中一职。第二天一早,元叉进宫时被阻拦,元诩不愿再见到他。

胡太后看到自己的儿子元诩已经下手,她自己也必须要有所动作,于是她重新临朝听政,下诏免掉元叉的一切官职,贬为庶民。同时还没有忘记另一个已作古的仇人——刘腾,她下诏追削刘腾官爵,开棺戮尸,抄家灭门,算是解了心头之恨。

不过胡太后对元叉始终下不了杀手,毕竟元叉是她的亲妹夫,而且也不像刘腾那样可恶至极,所以想到此为止,这件事就算翻篇了。但是那些平日里受尽元叉欺负和参与废黜事变的王公大臣不干了。在他们看来,元叉活在世上一天,他们就多一天的危险,保不齐元叉又会咸鱼翻身,到时候他们这些人都会成为刀下之鬼,所以必须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元顺是彭城王元澄的儿子,他因为得罪元叉而被外放,元叉倒台后才回到京城。有次胡太后举办宴会,元顺看到元叉的媳妇也在宾客中,他气不打一处来,站起来说道:“陛下奈何因一个妹妹的缘故,不追究元叉之罪,以致天下人无法申冤诉情呢?”胡太后面对这样的诘问,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能沉默不语。

没过几日,胡太后和近臣聊起往事,无意中提到刘腾、元叉当年曾经请自己赐予他们免死铁劵,但是被她拒绝。没想到这几句话引起了轩然大波,中书舍人韩子熙义正辞严地说:“事关生杀,岂是铁券所能决定的!况且您过去既然没有给他们铁券,不明白今日为何不杀掉他!”胡太后听后怅然不已。

一再发生这样的事,不仅把胡太后搞得很没面子,也让她意识到这位妹夫激起的民愤实在是大,不杀他不足以堵住这些人的嘴。此时,有人告发元叉与其弟密谋造反,但胡太后还是下不了决心,黄门侍郎李琰之劝谏说:“元叉之罪,远近皆知,岂能再拖,混淆视听!”群臣纷纷要求诛杀元叉,孝明帝元诩也站到大臣们这边,于是,孝昌元年(525年),胡太后下令赐死元叉兄弟,算是满足了群臣们的心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