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辩论赛操作流程

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辩论赛操作流程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辩题的设计如能同时兼顾到重要性、可辩性和趣味性,可以说是为一场辩论赛的成功进行奠定了充分必要的基础。具体操作流程、用时及规则如下。主席宣布本场比赛各队的得分情况及最后结果。当然,课堂辩论赛毕竟不是正规的辩论赛,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没有完全照搬国际大专生辩论赛的流程,而是做了一些试探性的修改,以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正反辩论队的组建。至于具体的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的分工,由各小组成员自动商

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辩论赛操作流程

通常一场辩论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设计辩论题、确定辩论赛流程及规则、指导学生准备、进行辩论赛、观众提问、评委及教师点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否则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1.设计辩论题

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课堂辩论题的设计应该遵从几个原则,即要兼顾到辩题的重要性、可辩性和趣味性。

首先是辩题的重要性。由于课时的限制,辩论题必须选择在课程中有重要地位的核心理论命题,由一个核心命题的谈论进而涵盖其他子命题,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比如在第三章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探讨中,我设计的辩题是“人为自己(别人)活着更快乐”。一个辩题,促使学生去思考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一场辩论赛下来,学生们基本上对第三章中涉及的问题有了一个思考和讨论,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接下去老师的点题就是很轻松的顺水推舟了。

辩论题的设计还必须具备可辩性。选好了主辩题,在设计正、反方分题时还要仔细斟酌具体用词。比如,有一次笔者在第一章关于理想信念的讨论中,布置给学生正反方的辩论题分别是“大学生不能没有远大理想”和“大学生可以没有远大理想”。辩论进行到最后,正方的同学大喊不公平,说他们的题目是一个绝对命题,而反方命题的空间很大。虽然我命题的初衷是为了引导学生去思考大学生对时代、国家、民族甚至人类的责任,让学生尽早确立一个远大的理想,但是反方同学没有去否定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巧妙地把它放在大学毕业以后的时间中,让“大学生可以没有远大理想”理直气壮,这让正方同学难以坚持己见,所以辩论的积极性就受挫了,效果当然也就难以达到了。所以辩题设计的可辩性对辩论赛能否顺利进行来说很是关键。比如,在3月学雷锋月笔者布置的辩题是“雷锋精神要高调弘扬/低调践行”,同学们能结合很多社会现实来展开辩论,可辩性很强。

最后,辩论题的设计还必须兼顾趣味性。比如,在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我设计的辩论题是“人是自然的保护者/破坏者”。一看到辩论题,同学们的兴趣就很浓厚,从保护者到破坏者,人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真的很复杂,也很有趣。等到课堂辩论时,双方辩手不出意料地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辩论,同学们感觉收益良多,引起了大家对人类行为的慎重思考。

一个辩题的设计如能同时兼顾到重要性、可辩性和趣味性,可以说是为一场辩论赛的成功进行奠定了充分必要的基础。优秀的辩题是成功的一半。

2.确定辩论赛流程及规则

为了让辩论赛紧凑规范,让双方辩手认真投入辩论,我一般都采用国际大专生辩论赛的流程并严格计时(安装使用辩论赛标准计时器)。比赛全过程分为6个大的阶段,即开篇立论阶段、攻辩阶段、小结阶段、自由辩论阶段、总结陈词阶段及观众提问阶段。具体操作流程、用时及规则如下。

(1)主席致开场词:介绍该场参赛队员、评判团成员和比赛规则

(2)开篇立论阶段:正、反两方一辩依次进行,时间各2分30秒,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1次鼓声提示,时间用尽时有2次鼓声提示,此时发言必须终止。

(3)攻辩阶段:时间共6分钟,每队各3分钟。先由正方的二辩任意向反方的二、三辩提问(不可向一、四辩提问),提问没有次数的限制,接着由反方的二辩向正方的二、三辩提问,然后轮到正方的三辩提问,提问完后由反方三辩提问,规则同上述一样。在每个攻辩阶段中,攻辩双方不能中途换人,攻守双方站立进行。攻辩双方用时还剩30秒时1次鼓声响起,用时结束时2次鼓声响起。当一方用时结束另一方仍有时间时,可继续发言也可放弃。(注:攻方只能提问,回答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对方提问。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回答问题,评委均会酌情扣分。)

(4)小结阶段:由正反方一辩先后进行攻辩小结,每队各1分30秒。

(5)自由辩论阶段:共8分钟,每队各4分钟;正方先开始,此后按照“正→反”顺序自动轮流发言。每位辩手发言次数、时间及每方4位辩手的发言次序均无限制,但在某一方辩手发言落座后到对方发言之前,这一方任何一位辩手不得再次发言。一方辩手发言落座时该方计时暂停,另一方计时开始。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1次鼓声提示,时间用尽时有2次鼓声提示,此时发言必须终止,如对方尚有时间,可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剩余时间。自由辩论是检验团队整体配合能力以及辩手实力的重要阶段。辩手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简洁明了地加强自己的论点,机智有力地反驳对方的论点,如果流于空洞无物的攻击或有意回避对方的质询及观点,或者出现语误、空场等情形,都将影响该队的成绩。(www.xing528.com)

(6)总结陈词阶段:共6分钟,每队各3分钟。每方总结陈词由四辩进行,由反方先发言。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1次鼓声提示,时间用尽时有2次鼓声提示,此时发言必须终止。

(7)观众提问阶段:本环节不限时。设立本环节的目的在于鼓励所有同学参与讨论。各位同学在聆听辩论之后,如对正、反两方的观点有所质疑,都可指定任何一位辩手回答。

(8)评判团进行评判,工作人员计分统分。

(9)请本场每位评委及老师就全场比赛做出简短评论。

(10)主席宣布本场比赛各队的得分情况及最后结果。

当然,课堂辩论赛毕竟不是正规的辩论赛,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没有完全照搬国际大专生辩论赛的流程,而是做了一些试探性的修改,以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特别强调观众提问的环节,让所有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表达想法和提出质疑,使大家可以就辩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3.指导学生准备

提前选定辩论赛主席。每次辩论赛前一周指定轮值主席,一般先请班长当一回主席,有时也让同学们集体推荐主持能力强的同学担任辩论赛主席,亦可毛遂自荐。主席在赛前要熟悉比赛流程和规则,赛中要有控制局面的能力,主席应变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辩论赛的气氛和质量;另外,主席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也要相对强一些。

正反辩论队的组建。因为笔者上的都是双合班,笔者一般在开学初就要求各班学习委员把全班同学按自愿原则分成4人一组的若干小组,抽签确立顺序,每次辩论就按抽签顺序,每班出一组队员对阵,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都有至少一次参加辩论赛的机会。至于具体的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的分工,由各小组成员自动商定。每周课程结束时布置下周辩论赛题,双方代表抽签确定正反方,要求承担小组尽快确立分工,分头查资料做好准备,各司其职。赛前小组要多碰面,交流整理大家收集的资料,熟悉辩论流程及规则,商议细致的辩论环节及内容。

评委成员的确定。每次8位评委,直接在开学初确定的小组中轮值。辩论赛组队从抽签的第一组开始,而评委就从最后一组开始,每班一组4个人,正好8人。这样轮流的好处也是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当一两次评委。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都能有机会体验辩手和评委的角色,这样换位的体验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全面客观的思维习惯。当评委的同学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辩论赛全程认真聆听辩手的辩论,及时做好记录,便于客观点评及打分。评委点评要有理有据、客观公正,还要注意用语得体,不刻意抬高,也不打击泼冷水。评委现场即兴的点评,要让双方辩手和听众大部分能认可。所以,当评委不仅考验一个学生的现场观察能力,更考验他(她)的理论素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丝毫不比场上辩手来得轻松。

4.进行辩论赛

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了,接下来的辩论赛就能水到渠成,一切按事先定好的程序走就可以了。教师要提前把辩论赛流程和规则打印出来,每班分发2份,供每届主席和控制计时器的同学参考。上课之前要把本次辩论题目用PPT投放出来,安装好辩论赛计时器,设置好每一环节的用时,并临时指定一名同学来充当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控制计时器。上课铃响后,教师安排辩论双方同学分别就座于前两排正中位置,8位评委紧随其后,落座于第三第四排。辩手集中在前排就座,除了方便后面的同学看清他们的现场表现外,还为了方便快速地分享话筒,保证辩手的发言让每个在场的人都听得清楚。教师简短开场,请出主席并做简要介绍,然后把时间交给主席,教师落座观众席,开始认真聆听和记录辩论过程。教师要关注全场,不仅要听辩论,注意辩手的表现,也要观察和记录主席的表现,必要时还要及时指导主席如何裁判和控场。在观众提问阶段,教师要记录提问同学的姓名学号,及时给他(她)的表现打出奖励分,方便期末给出平时分。观众的提问和辩手的回答也要及时记下,为辩论赛结束后有针对性的点评做准备。当评委依次点评比赛时,教师也要适当记录各位评委的发言。道理很简单,因为比赛结束后,老师要就全场比赛做一个全面客观的点评,无论是对两方辩手、主席、评委还是提问观众,无论是就辩论内容还是辩论技巧,甚至言谈举止等细节都要能及时肯定和表扬同学们的优点和长处,也要能中肯地提出不足和建议,就是希望通过一场非正式的课堂辩论赛,让大家都能收获经验、吸取教训、共同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