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和奥地利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研究:洪堡模式讨论

德国和奥地利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研究:洪堡模式讨论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柏林大学是德国大学生态圈的一部分,很多大学视其为模仿的典范[1]。洪堡的思想深受哥廷根的教学实践和1810年时代精神的影响。柏林大学100周年校庆时,被世界视为德国大学的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但在科学政策上还是集权的。[3]尽管柏林大学在章程中将自己定位为“德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但从章程来看,其他大学的模式并未发生显著改变。

德国和奥地利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研究:洪堡模式讨论

柏林大学从建校到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一方面竞争学者、学生和德语区的学术资源,另一方面通过竞争创造了新的大学模式。示范性的理念和机构被其他大学借鉴和使用。柏林大学是德国大学生态圈的一部分,很多大学视其为模仿的典范[1]

洪堡的思想深受哥廷根的教学实践和1810年时代精神的影响。大学日常也受到哈勒教授的影响。在普鲁士,柏林大学虽然是最重要的也是政府认为的最高的教育机构,但在德语区还有其他重要的教学机构,比如萨克森的莱比锡、巴伐利亚的慕尼黑以及奥地利的维也纳[2]

随着普鲁士领土的扩张和人口的增长,尤其是在先后战胜欧洲强国奥地利和法国之后,普鲁士成了欧洲霸主。在这一过程中,柏林大学以及德国科学和德语语言都从中受益。1900年,德语是众多专业领域的科学用语,比如化学物理。德国科学达到了盛名的巅峰,德国尤其是普鲁士在1871年后总是被其他国家视为很多领域的典范。柏林大学100周年校庆时,被世界视为德国大学的代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但在科学政策上还是集权的。1923年3月20日普鲁士文化部确定了《普鲁士大学章程改革方针》,这一方针在帝制时期就已尝试实施,但失败了。贾斯特罗(Jastrow)1923年这样评价这一过程:“这在整个大学史上是第一例由趋向统一的中央总部设立的章程。旧的大学章程虽然基于授予,但考虑到每所大学只通过普通法的背景使彼此相似,目前的趋势会走向[…]统一。”[3](www.xing528.com)

尽管柏林大学在章程中将自己定位为“德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但从章程来看,其他大学的模式并未发生显著改变。大学根据选举原则进行组织并在管理、研究以及教学上拥有自主权。布鲁赫(vom Bruch)认为,科学政策和大学模式一直处于帝国的阴影下。[4]

在大学史的叙述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将新模式创新的规划或实施与个别名人联系起来。例如,哈勒的克里斯蒂安·托马西乌斯(Christian Thomasius)和奥古斯特·赫尔曼·弗兰克(August Hermann Franke),哥廷根的闵希豪森(Freiherr von Münchhausen),柏林的洪堡,帝制时期的阿尔特霍夫以及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施密特—奥托(Schmidt-Ott)、哈纳克(Harnack)和贝克(Becker)。沙伦伯格(Schalenberg)认为个人化对于历史描述起着简单化的作用[5]。这也反映了历史学研究方法的转变,即英雄主义向制度主义的转变。英雄在历史中总是被视为推动力,这些特别的人通常是男性实现了非凡的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