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冰都江堰建筑:中华诗鉴

李冰都江堰建筑:中华诗鉴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这种情况,李冰决意变水害为水利。李冰父子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随后他带领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水利工程,经过数年艰辛努力,取得了历史性的卓越成就。其中最著名的工程是修筑四川灌县境内岷江中游的“都江堰”。以卓识的见解建成在中华大地上当时首屈一指、实为罕见的浩大工程——都江堰。

李冰都江堰建筑:中华诗鉴

郡守李冰书卓见,兴农治水风姿展。除害安民惟一念,丹心献,工程浩大时称罕。  灌溉御洪兼两面,空前成就留经典。沃野年丰千里遍。今未变,异常业绩金光闪

①李冰 战国水利家。约东周最后一个天子周赧(nǎn)王姬延五十九年、秦昭王五十一年到五十六年(前256—前251),任蜀郡郡守。当时,秦国的巴蜀境内水利资源丰富,但江水、河水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祸害有时竟远远地超过了它所能带来的便利。面对这种情况,李冰决意变水害为水利。李冰父子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随后他带领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水利工程,经过数年艰辛努力,取得了历史性的卓越成就。其中最著名的工程是修筑四川灌县境内岷江中游的“都江堰”。他采用分水工程把岷江之水分为内江和外江两个部分,使其成为在汛期能有效地抵御洪水的泛滥,而在平时却能充足地解决成都平原三百万亩良田的灌溉。

②②书卓见、时称罕前后五句:是说郡守李冰以为民造福、为民兴利除害为己任,为信念。以卓识的见解建成在中华大地上当时首屈一指、实为罕见的浩大工程——都江堰。(www.xing528.com)

③③兼两面、金光闪前后五句:誉指都江堰工程,既有利于灌溉又有利于防洪,为后世留下了“一篇经典杰作”。使当时蜀地农业得以年丰物野,据《华阳国志》载:于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历经两千二百多年,这项工程仍然散发出它“金光闪闪”的成效,至今还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都江堰的“宝瓶口”是内江进入灌区的咽喉,它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等主要设施组成,直到现在仍保持着它的原貌,其工程之大,设计之精,令人惊叹不已。新中国成立后,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整治扩建,使灌溉能力提高到八百万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