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孩子吃饭难的方法

解决孩子吃饭难的方法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吃饭难是一个普遍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锐锐是一个阳光、活泼的孩子,本来他应该和同班的孩子一样学习,一样吃饭。锐锐每次看到自己碗里的饭都会抱怨一番:“我怎么这么倒霉!”上文提到的锐锐,看到自己的一大碗饭就没胃口。而对吃饭慢的问题,要分两点来看。老师从三个镜头来描述孩子吃饭难的问题,挑食、吃饭时情绪差和不能独立进餐,并分析了孩子吃饭难的具体表现,总结了五种教育方式进行引导,从而改善孩子的进食习惯。

解决孩子吃饭难的方法

宁波市江北区天成幼儿园 王佳莹

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分为三大块:活动、吃饭、午休。吃饭难是一个普遍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幼儿吃饭难的表现。

晨俊是一个自我意识特别强的孩子,挑食毛病很严重,每次只要饭菜一端到面前,他就会主动跟老师说:“我不吃这个……”老师会说:“宝贝,不吃菜长不大哦!”有时候他便会勉强吃一些,但有些时候试图让他吃一点时,他会说“不吃……会呕……”而事实上确实如此。

锐锐是一个阳光、活泼的孩子,本来他应该和同班的孩子一样学习,一样吃饭。但由于他奶奶是厨房工作人员,因此对自己的孙子特别照顾,给他拿了一个大的碗,每餐都是满满的一碗。结果呢?锐锐每次看到自己碗里的饭都会抱怨一番:“我怎么这么倒霉!”别的孩子都吃完了,他却没动几口。假如老师事先给他设定目标,和同学比赛,或者吃几口就可以不吃了,他会很快达成目标。

海燕是班中年龄偏大的孩子,但几乎每天都要老师喂饭。她能自己吃饭,但是吃得特别慢。我们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因为家长忙,很少让她自己吃饭,为了节约时间,从小都是家长喂饭。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首先,我个人认为幼儿挑食不算什么大问题,就算是成人也会遇到不喜欢吃的饭菜,我们有选择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的权利。当然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该给他们做喜欢吃的饭菜,而当孩子不肯吃其他饭菜时,尽量加以正确的引导。有些时候,孩子听了老师和家长的话,可能愿意试一试。接着,吃饭的情绪很重要。上文提到的锐锐,看到自己的一大碗饭就没胃口。“唉!我为什么要吃这么多饭,会撑坏的……烦死了!”带着这样的情绪,怎么可能开开心心地吃饭呢?所以要注意孩子的饭量,适当给食,超量了孩子肯定吃不完,还有负担。而对吃饭慢的问题,要分两点来看。一是幼儿口腔发育未完善,口腔肌肉无力,吃起来自然就慢一些。二是家长的问题,为了节省时间或是溺爱孩子,餐餐喂饭,导致孩子失去了独立进食的机会。一直都由家长帮忙喂饭的孩子,突然要自己独立吃饭,肯定会比其他孩子慢一些。

世界上最勇敢的爱就是让对方独立。要清楚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

1.幼儿吃饭难的表现

(1)含饭现象。边走边吃,大人追着喂,还得哄着吃。有时为了让一个小宝贝吃饭,全家四五个人齐动员,还搞得满头大汗。

(2)只吃煮得很烂很软的食物,稍微硬一点的干饭、蔬菜基本不吃。

(3)从孩子生理发育的角度来看,存在幼儿的口腔功能未发育完善,口腔肌肉无力,咀嚼功能和吞咽功能配合不协调等现象。

2.在园采用措施

(1)尽量保持轻松愉快的进餐气氛,这是增进孩子食欲的基本前提,如在饭前放些舒畅欢快的轻音乐

(2)鼓励与表扬。孩子喜欢被表扬,小班的孩子由于情绪不稳定,我多采取鼓励、表扬的方法。看到孩子自己动手吃饭,不管他们吃了多少都用夸张的语气表扬他们,你会发现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棒了。(www.xing528.com)

(3)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要保持一致。老师要及时把孩子的情况反馈给家长,以得到家长的配合。家长在家也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用餐。

(4)教孩子正确的咀嚼方法。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吃饭还不会正确咀嚼,老师可在一旁小声地教他们正确的咀嚼方法。经过三周不断的教和提醒,孩子们慢慢学会了咀嚼。

(5)在正面引导下的批评艺术

名师引领1

该教师对班内幼儿进餐这一环节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发现班内存在个别幼儿吃饭难的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给出了一定解决方案

老师从三个镜头来描述孩子吃饭难的问题,挑食、吃饭时情绪差和不能独立进餐,并分析了孩子吃饭难的具体表现,总结了五种教育方式进行引导,从而改善孩子的进食习惯。

我认为,不要将进餐时个别孩子所表现出的一些不良行为认为是他(她)存在的问题。教育中应该承认个别差异的存在。老师要从关注孩子的生理需求出发,允许孩子决定进食的质与量。教师可做适当引导,但不能过于关注或要求。进餐的要求是在愉悦的情绪下,吃完自己的一份餐点,尽量做到不挑食、不剩饭。一定要及时指出和更正进餐时的不良习惯。顺应孩子发展的教育方式才是最科学有效的。首先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再去想想怎样的教学手段才是有效的。

(点评专家:戴灵,象山县墙头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

名师引领2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孩子也是如此,由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孩子们身上存在很多差异。有的听话懂事,有的倔强顽皮,有的聪明伶俐,有的迟钝呆板。一位教师,如果想把工作做好,光靠自己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承认差异,尊重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要善于抓住孩子的特点。教育过程中,学会观察、鼓励和尊重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信赖、尊重和鼓励孩子就是爱孩子。作为教师,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们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孩子的心敏感而脆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信赖、尊重、赏识的心去唤醒、呵护。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失态,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所以,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决不能简单地压制他们,用自己眼里的制度去逼迫他们,这样,孩子往往会忘记为什么受罚,只为自己所受的待遇而难过、委屈,甚至愤怒。在案例中,这位新教师用心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孩子的表现令人担忧之时,循循善诱,想方设法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最终取得了惊人的效果。看似一个小小的举动,背后却藏着这位老师对孩子个性的关注、了解、分析,是一场心与心的交流。

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还要继续坚持用自己的爱心唤醒孩子的真情!首先要平等对待并尊重每一个孩子,其次,继续不吝啬地表扬孩子。最后,因人而异地放低对孩子的要求,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点评专家:仇恒娣,宁波市宁海县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宁海县实验幼儿园教研组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