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饮食漫话:解决吃饭难问题

饮食漫话:解决吃饭难问题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吃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之一。饮食艺术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件事——新鲜,可口,火候适宜。世易时移,我们的温饱已不再是重大问题。世易时移,我们的温饱已不再是重大问题,见面问“吃了没”仍是重要的问候孟子说:“食、色,性也。”中国人的饮食与百姓生活紧密融合,不仅成为一种本能需求,还衍生出比欧美更早的饮食文明。国人对吃的讲究,一在食材,二在烹饪。孔子对于新鲜食物的严苛要求可见一斑。

饮食漫话:解决吃饭难问题

吃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之一。我国的饮食文化与国人的生活紧密融合,不仅成为一种本能需求,还衍生出比欧美更早的饮食艺术。饮食艺术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件事——新鲜,可口,火候适宜。而饮食文化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国人语言也与“食”密不可分。无论什么方式,生活中“吃”这件事,于每个人而言,都有另一种艺术的含义——对自我的追寻。

中国人见面问好:“吃了没?”这简单一句话,源自农耕民族的特性,人们固守于一亩三分地,在战乱饥荒、发展落后的时候,往往食不果腹。在忍饥挨饿的日子,熟人见面就会关心地问你吃饭没。久而久之,这种显示对他人关心的问候语就流传了下来。

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的天气不错。”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和海洋性气候影响。虽然全年温和湿润,但天气多变,一日之内忽晴忽雨,时而艳阳高照,时而乌云密布,甚至大雨倾盆。变化无常的天气便成为英国人见面经常谈论的话题。

世易时移,我们的温饱已不再是重大问题。见面问好除了问“吃饭没”,“最近在忙什么”“楼价又涨了”“生二胎了没”等话题也日益频繁。英国人除了聊天气,当然也会谈及美国政治、脱欧以及对旧火车、高物价的抱怨,对社会的关切都在问候语中。

世易时移,我们的温饱已不再是重大问题,见面问“吃了没”仍是重要的问候

孟子说:“食、色,性也。”吃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之一,中国人一直推崇“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一生中占据了大量时间,一天三顿,各不相同,买菜、洗菜、切菜、做饭,煎炸、蒸煮、炖炒卤,花样众多。就算没有制作的过程,单是吃也有众多讲究,出生、满月、工作、结婚、寿辰,要宴请宾客,大吃特吃,且附带各种仪式。中国人的饮食与百姓生活紧密融合,不仅成为一种本能需求,还衍生出比欧美更早的饮食文明。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一书中也讲道:“我中国近代文明进步,事事皆落人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

国人对吃的讲究,一在食材,二在烹饪。著名“吃货孔子先生就在《论语》提出了关于饮食的若干条标准,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关于孔子对食材的讲究,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其妻子买不到新鲜食物,不得已命儿子孔鲤到店铺里买些酒和熟食供餐,却招致孔子不满,只得整一整行李,回了娘家。孔子对于新鲜食物的严苛要求可见一斑。

食物必须新鲜才可食,但如何吃到新鲜的食物?当然是“不时不食”,即到什么时令就吃什么食物。在家乡汉江边上,就有“四月樱桃五月桃,六月李子杨梅俏”的说法。从暮春到初夏,市场上红红绿绿的水果轮番供应,瓜果节令给人们留下了最甜蜜的记忆。

到了岭南,这里的人们对于“不时不食”有着近乎虔诚的恪守。早春,春荞炒河虾鲜翠欲滴,佛诞节前后的栾茜饼苦涩回甘,端午时节芦兜粽飘香,初夏的木棉花汤清润中混杂诗意。到了夏日,荔枝、龙眼、黄皮成为亲友相聚必不可少的餐前果。秋风起,蟹脚肥,清蒸水蟹、姜炒水蟹也是时令食物。到了寒冬,一锅肥美的腊味饭暖胃暖心。四时冷暖,酸甜苦辣,都在食物之中。

烟波钓徒张志和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春天,桃花点点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好美的一番意境。张志和研究垂钓多年,知道此时的鳜鱼无论是清蒸、红烧,都鲜醇无比,若能三两好友把酒言欢,自是得意。

清朝美食李渔嗜蟹如命,他在《闲情偶寄》中曾有一段论蟹的文字:“予于饮食之美,无一物不能言之,且无一物不穷其想象,竭其幽渺而言之。独于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无论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此一事一物也者,在我则为饮食中痴情,在彼则为天地间之怪物矣。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世间好物,利在孤行。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李渔爱蟹,源于蟹具备食物的三种美——色、香、味。白似玉,黄似金,鲜而肥,甘而腻。他认为:“蟹之为物至美,而其味坏于食之之人。”无论是做羹还是煎炒,都会使它的真味消散,“颜值”尽失。要做美感与美味兼具的食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减法。(www.xing528.com)

这不免令人想起淮扬菜粤菜的做法,以水煮、清蒸、白灼为主。豆腐切丝入水煮的“文思豆腐”;不加调味,白煮而成的白切鸡、白灼青菜等,都以本味本色为上乘,讲究“清、鲜、嫩、滑、爽、香”,做出粤菜精髓之“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

具备成熟的烹调方法,当然还需要过关的烹饪技术,刀工自是不可缺少。孔子说:“割不正,不食。”即烹饪时,切割方法不对的食物都不吃。古人宰杀猪、牛、羊时有一定的分解方法,不按方法分解的,叫“割不正”。例如牛肉要沿着纹理切割,技术处理才能游刃有余,于是有了庖丁解牛的运斤如风;切鱼肉时要鱼皮朝下,刀顺着鱼刺的方向切入,鱼肉才会完整而不破碎。

蟹之为物至美,而其味坏于食之之人

作为美学家和生活家的林语堂认为,饮食艺术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件事——新鲜,可口,火候适宜。说到火候,它是烹调技术的关键。有好的原料、辅料、刀工,若火候不够,菜肴则不能入味,甚至半生不熟;若过火,就不能使菜肴鲜嫩爽滑,甚至会糊焦。

除此之外,中国菜历来注重色彩鲜明、和谐、悦目,意在刺激视觉,强化人们对某道菜肴的好感,从而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宋人林洪的《山家清供》记载:“采芙蓉花,去蒂,汤焯之,同豆腐煮,红白交错,恍如雪霁之霞,名‘雪霞羹’”。这道菜红白相间,其美艳程度可想而知。

饮食文化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国人的语言也与“食”密不可分。“天子九鼎”,“鼎”是中国古代的烹饪器皿,“九鼎”在这里指代九州,只有皇帝才能拥有九个“鼎”,显示自己的权威。“一言九鼎”,则形容某个人说话很有分量。“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江山社稷”指代国家,君王统治山川河海,百姓得以布谷耕作,生活安稳。读书不加分析,用“囫囵吞枣”;背书流利、纯熟,用“滚瓜烂熟”。形容嫉妒会说“吃醋”,跟人撂一句狠话,会说自己“不是吃素的”。不受欢迎,说“吃不开”;支撑不住,说“吃不住”;受惊吓,说“吃惊”;受损失,说“吃亏”。说一个人非常没用,是“酒囊饭袋”;说一个男人靠妻子养活,是“吃软饭”。说一个人生活奢靡,是“花天酒地”;说一个人百无聊赖、无关紧要,是“打酱油”。

在“不时不食”的传统中,还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智慧。饮食上,取材有时,吃食有度。遵循时令,不失章法。引申到处世中,按照规律行事,凡事有据可依,行事有理有节,做人才有底气。如今,物质丰饶,反季节的食物随处可见,吃的食物花样更新迅速。但是,“不时不食”的传统,仍然会提醒我们惜时惜物。

浸淫于饮食文化中,古人也更早开始形成对口腹之欲的思辨。正如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对人类食欲这个“无底洞”发出的感慨:“吾观人之一身,眼、耳、鼻、舌、手足、躯骸,件件都不可少。其尽可不设而必欲赋之,遂为万古生人之累者,独是口腹二物……乃既生以口腹,又复多其嗜欲,使如溪壑之不可厌;多其嗜欲,又复洞其底里,使如江海之不可填。以致人之一生,竭五官百骸之力,供一物之所耗而不足哉!吾反复推详,不能不于造物是咎。亦知造物于此,未尝不自悔其非,但以制定难移,只得终遂其过。甚矣!作法慎初,不可草草定制。”

在他看来,口腹之器官皆可弃之,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让人终其一生为之奔忙。如果没有,那么人也可以与世无求,对于活着的人,忧患就可以消除了。当然这是个伪命题。生而为人,食物为生存之本,且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欲望与自由,共同组成生活的肌理,让我们在面对自己、了解自己时多了一份清醒。而正是这种清醒,为艺术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宫崎骏在其代表作《千与千寻》里,将人的欲望集中体现在对食物的贪恋中。无论是偶遇美食的千寻父母,还是在汤池里吞下万千食物的无脸男,代表欲望的口腹将他们变成另一副模样。千寻的父母并不是在吃完的一瞬间变成猪,而是不断进食,一步步地变成猪。变成猪,是作品对现实世界因人性贪婪而酿出苦果的隐喻,然而身在其中的人往往浑然不觉,需要有一个单纯的“千寻”引领他们找回“本我”。当无脸男吞下千寻的苦药,吐掉“多余”的食物时,“本我”才又出现。

电影里的“食物”又是什么呢?在汤婆婆所统治的世界里,人如果不劳动,则会被变成各种动物。千寻父母吃掉的,其实就是那些变成动物的“人”。在细思极恐的细节里,埋下的是电影艺术家对人性的反思与警示。

如今,身边有些朋友开始尝试辟谷、吸风饮露,用断食的方式自顾自观。也有一些朋友埋头于厨房里,研究各种新式菜谱,娱人娱己。无论什么方式,生活中“吃”这件事,于每个人而言,都有另一种艺术的含义——对自我的追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