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的常规事务与政治:历史社会学的双学科探索

国家的常规事务与政治:历史社会学的双学科探索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谢弗莱认为,社会政治生活存在两个面向,一个是“国家的常规事务”或“行政”,另一个是政治。将工具维度与社会过程维度合并起来,孔飞力的国家定义也可视作如下提问:国家在时间过程中呈现何样的结构?

国家的常规事务与政治:历史社会学的双学科探索

在《叫魂》中,孔飞力基于他对“国家”的定义,提出了颇具新意的概念:“官僚君主制。”(bureaucratic monarchy)具体来说,首先,孔飞力认为国家具有双重含义:既是工具维度的政府,又是系统维度的官僚君主制

它(孙按:国家)既是一种工具(根据国家所有者的利益来管理国家的辖域。其所有者包括满族君主和满汉精英),也是一种系统(在政治行动者之间进行权力的和地位的分配)。作为工具的国家(我将之称为“政府”),同我们对于政府的常识性理解是相符的:它是为完成诸如征税、治安和战争之类的任务而建立起的组织。作为系统的国家(我将之称为“官僚君主制”),则是由那些生活于等级秩序之中,其生涯取决于声望和权力、流动和安全的人们之间的关系所构建而成的。[3](孔飞力,2014:272;Kuhn,1990:219-220)

从系统的维度来看,孔飞力的概念界定似有一问题:如果我们将该句简化,那么便是“系统(system)即关系(relationship)”。这一判断应予进一步厘清。一本社会学词典这样界定“社会系统”(social system)[4]:“一个系统是诸元素之间的关系的任何纹路。”(Marshall,1996:494)

对应来看,这本词典说的是“系统即纹路(pattern)”。照此推论,“诸元素之间的关系”即孔飞力所说的“诸政治行动者”之间“诸关系”,“任何纹路”却有两种指向:一个是作为“权力的和地位的分配”结果或背景的“等级秩序”,另一个是作为“权力的和地位的分配”过程的君主与诸官僚的“生涯”。如果说“官僚君主制”这个概念提法更倾向于抓住以“关系”和“等级秩序”的共时性面向作为一种“纹路”,那么本章将尝试分析另一种纹路——从历时性的“生涯”角度,将其观之为一种社会过程(social process)。[5]不难想象,国家作为“社会过程”(即孔飞力所说的“系统”)的话,若如洋葱一样“剥开”观察,便是“生涯”(历时性的关系),再“剥开”一看,是君主与诸官僚(即孔飞力所说的“政治行动者”)。我将这种社会过程,特定化地称之为“官僚君主过程”(process of bureaucrats and monarch)。

对于“政府”,正如孔飞力从其职能的角度加以理解的那样,包括征税、战争等任务。不过,这些任务是要围绕“国家的所有者”而定。例如,在清政府,这些所有者包括“满族君主”与“满汉精英”的利益,亦可称为君主与官僚。如果这些所有者各思其益、各占其利的话,从社会过程的角度来说,也不得不思考政府是否也会因不同的时态而呈现不同的职能分布(随后,我也将“政府”改造为“政府过程”)。相较于征税、战争等任务列举法,孔飞力在《叫魂》一书中也借用了更为准确的职能界定:政治(politics)与行政(administration)。孔飞力这样说:

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曾指出:“官僚思维(bureaucratic thought)的基本倾向是把所有的政治问题化约为行政问题。”他的意思是说,官僚没有能力超越他们“有限的社会眼界”和理性的秩序化了的工作范围,去认识发生在更大的政治世界中由非理性所生成的利益冲突。[6](孔飞力,2014:271;Kuhn,1990:218)

在孔飞力看来,正如弘历要将“叫魂”之事定为“政治罪”那样,君主与官僚分享着不同的世界:官僚基本上朝向行政世界,即所谓的“有限的社会眼界”,而君主基本上朝向“非理性”的“政治世界”。君主与官僚虽然共享着政府,但却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利益诉求。不过,虽然孔飞力对于曼海姆的政治-行政之分在此止步,但却为后来的研究开辟了与国家治理相勾连的有益研究(周雪光,2011)。因此,有必要详细交代,进一步发挥其理论上的潜力。(www.xing528.com)

曼海姆的这一对概念区分是来自于阿尔贝·谢弗莱(Albert Schaffie)的理论。谢弗莱认为,社会政治生活存在两个面向,一个是“国家的常规事务”(routine affairs of state)或“行政”(administration),另一个是政治(politics)。行政是指具有固定了诸纹路的、定期重复了的一系列社会事件,而政治是指仍为演变着的过程(the process of becoming)的事件,而对于后一种事件,必须做出决断以形成新的、独特的制度(Mannheim,2003:100)。

由此,曼海姆进一步提出划分政治与行政的三个维度:行政可以参考先例,政治无先例可循;行政按规定办事,政治需要决断;行政属理性领域,政治属非理性领域。其中,最后一个维度被孔飞力更显目地使用,但却需要再澄清。曼海姆(Mannheim,2003:103)认为,非理性的来源有三个:无法控制的竞争(uncontrolled competition)、强力的支配(domination by force)和情绪的反应(emotional reaction)。

就孔飞力所用而言,恐怕与第一个来源无关,只与第二项、第三项有关,与第二项最为贴近。同时,我们也知道孔飞力是从官僚与君主的关系中讨论行政与政治关系,那么所谓情绪的反应与强力的支配指的便只能是弘历了。由此可知,在政府运转过程中,作为国家所有者一方的官僚是以理性的方式遵循规则与先例,而作为国家所有者另一方的君主则是以强力的支配(渗入情绪的反应),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进行决断。

将君主、政治、官僚和行政这四个概念衔接起来看:既然国家的系统维度(亦即社会过程维度)已经将官僚君主制从共时性向历时性方向改造从而提出了官僚君主过程这个概念,我们也可以同样从工具的时间分析视角,将“政府”概念更新为“政府过程”(process of the government)。所谓的政府过程,便是政治与行政的时间结构(temporal structure)。将工具维度与社会过程维度合并起来,孔飞力的国家定义也可视作如下提问:国家在时间过程中呈现何样的结构?根据上述分析,回答便是在政府过程与君主官僚过程方面,君主以强权决断政治和诸官僚依规理性行政这二者交替变换的时间结构。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将具有这两个子过程的国家定义称之为“国家过程”(process of the state)。

图1.1 国家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