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州苗族造型艺术:造型特点及地域文化研究

贵州苗族造型艺术:造型特点及地域文化研究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苗族服饰中,银饰成为苗族妇女节日盛装最为重要的装饰物。主要以黔东南、黔东北、湘西的苗族头饰最具代表性。银饰高度约占佩戴者身高的二分之一。苗族服饰普遍有盛装和便装之分,盛装主要为节日的穿戴,便装则为平时衣物。苗族银饰手工艺制作者,无疑是完整地保存了中原地区汉族的手工制技艺。

贵州苗族造型艺术:造型特点及地域文化研究

苗族服饰中,银饰成为苗族妇女节日盛装最为重要的装饰物。从头到脚,无处不饰。根据佩戴的部位,主要包括头饰、颈饰、胸饰、首饰、衣饰、背饰、腰坠饰以及脚饰几大类。

(一)苗族银头饰及其造型特点

银头饰包括银角、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等。苗族银饰文化内涵丰富,由于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图腾崇拜、审美观念不同,头饰种类繁多、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主要以黔东南、黔东北、湘西的苗族头饰最具代表性。

1.银角

苗族银角主要分为“西江型(图32)”“施洞型”“排调型”三种类型。西江型银角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银角之间通常有11至13条如宝剑的银片,呈扇形状排列,银角下端用插针连接在佩戴者的银帽或银围帕顶端。银饰高度约占佩戴者身高的二分之一。西江型银角造型简朴,线条明快,银角纹样通常为高出底面约一厘米凸起的二龙戏珠形象的浅浮雕,中间装饰的单数银片上面一般不装饰花纹。妇女在佩戴银角时还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色羽毛。走路时羽毛随风摇曳多姿,体现出轻盈灵动的美感。

图32 西江型银角

图33 施洞苗族银角

施洞型(图33[26])银角又称银扇,在黔东南的施洞、西江、大塘、久敢、雅灰、八开等地区盛装服饰中比较流行,其造型主要由银角逐渐演化而来。因其在分叉的两角间均匀分布四根银片,其银角制作工艺精细,造型繁复。边缘为一整块银片连成弓状又似牛角状,角尖为方孔钱式的放射纹装饰,银角主纹多为二龙戏珠纹样的对称造型的浅浮雕图案。凹弓中间以条状银片镶接。中间银片分大小两种,大者接4条银片,穿时插于头的前额髻上,小者接2条银片,穿时插于发髻的背后。每条银片的顶端立有银蝴蝶或银蜻蜓,蝶口衔瓜米等垂穗。银片之间有六只展翅欲飞的凤鸟用银丝同主体焊连。两条龙头中央的一蝴蝶支起的球状图案,球中镶一小圆镜象征龙珠,与二龙相配成二龙戏珠的画面。佩戴者行走时,银角上龙凤颤动。施洞型银角佩戴时与银围帕链接围帕,银围帕与西江型造型大致相同,但施洞型苗族在脑后用的红布缀两行共22个银泡装饰,底端缀2~3个银铃铛。同为银扇形的舟溪苗族银角,两角间数根扇片,无装饰,薄而轻。

“排调型”银角与施洞型、西江型银角的主要区别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佩戴不是靠插针,而是靠银片紧裹头帕起到固定作用。其二、银角似角似羽。两角一分为二,远观似角,近观如羽。正中开出一支,顶端则明显为变形银羽。突出三艾皆插白鸡羽。造型主题的含混冲突,是根植于造型者宗教观念中万物有灵多元表现意识的物化”。[27]

图34 黔东南银羽飘头排饰

黔东南台江、剑河交界一带的苗族头饰是飘头排银角(图34),银角造型为四根尾端如剑左右对称横在额顶的硕大银羽。飘头排正中的银片上装饰花朵形圆形浮雕的环饰芒纹。远远看去银角好似凌空飞翔的鸟,动感极强。据当地苗族口传历史介绍,相传苗族祖先迁徙到此,一次去山上射猎,正当他瞄准发现的一只锦雉时,突然被锦雉的美丽感动了,竟不忍扣动弩机。下山后祖先召集族人,决定在此定居下来。立下不伤害锦雉的祖训代代相传。姑娘们更是把美丽的锦雉毛铸造成银羽样式作为装饰。银飘排头中间的圆形浮雕银片好似锦雉的身体,左右对称的四根横向白银片就像凌空飞翔的锦雉翅膀,半抽象的造型是根植于塑造者观念中万物有灵意识的具体物化。从苗族飘头排造型中也可窥见鸟崇拜[28]的影子。

苗族服饰普遍有盛装和便装之分,盛装主要为节日的穿戴,便装则为平时衣物。银饰亦分繁简,同服饰相应配套。其造型及纹饰往往源自相应分支的远古传说,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或自然神、图腾崇拜意识,使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其造型及纹饰往往又是分支显著的外部特征,具有区别于其他分支的标识功能。

(二)银帽的类型与造型特点

银帽是苗族盛装头饰,由众多的银花及各种造型的鸟、蝶、动物等组成,给人以满头珠翠、雍容华贵之美。根据地域和苗族支系不同,苗族银帽分为“重安江型”“雷山型”“革东型”三种。

图35 重安江型银帽

“重安江型”银帽主要流行于贵州的黔东南苗族聚居区(图35[29])。其造型为全封闭式的半球形。“重安江型”银帽结构分内外两层,内层用缠布铁丝编成适于头形大小的帽圈,外层分三段,上段为帽顶,由成百上千的银花、银凤、银虫等组成,采用银丝与帽体相连的颤枝处理工艺。帽顶正中,花簇之上有数只高耸着展翅欲飞的凤鸟、姿态各异的蝴蝶、栩栩如生的螳螂,采用银丝、银片相结合的造型手段。银帽的中段帽箍为二龙戏珠纹样的压花银片,两侧有孩童嬉戏造型的银片。下段则是沿帽檐底端用银链相连的排列整齐的椎体铃铛吊穗。银冠后是由两组或三组银羽组成的装饰,上面一组6片,下面一组8片,最后一组共十二根;羽长及腰的银片上浅浮雕银纹样精细繁复。“重安江型”银帽在造型时银花、银凤、银虫等均用簧形银丝与帽体相连,并作颤枝处理。造型设计充分吸收了古代中原地区汉族头饰“步摇[30]之长。中原地区汉族的“步摇”出现于战国时期,步摇通常具有两个特征,一为“垂珠”,二为“颤枝”。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乌恒传》所说:如中国之有簂、步摇。“以黄金为山题”,六国时期前燕的金质花树状步摇,底部呈方形,上面为短而宽的树干,干上分枝,树身上穿挂桃形叶片,动则微微颤动;《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雀)九华(花);”《后汉书·后纪》篇中提到的,邓皇后“赐冯贵人王赤绶,以未有步摇,环佩,加赐各一具;”而《释名·释百饰》也有“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的记载。苗族银饰手工艺制作者,无疑是完整地保存了中原地区汉族的手工制技艺。

图36 雷山型银帽

“雷山型”银帽(图36)[31],主要流行于贵州以雷山为中心的周边地区。银帽的造型上大下小,无顶。帽身通高约30厘米,帽围高约10厘米。银片上布满凸纹动物及花卉形象,帽顶采用颤枝手法制作银花,并以银丝焊连,层次感极强。帽围前装饰层次感极强的蝶、鸟等单体银片,并以银丝焊连。银帽下部分为密匀的齐眉流苏,其特点是注重突出帽围的装饰。“革东型”银帽是银围帕和银替换的简单组合,主要流行在黔东南部分地区。

3.苗族“银围帕”类型与造型特点

“银围帕”在贵州苗族服饰中佩戴广泛。主要有将散件银饰固定在头帕上或整体为银制内衬布垫两种类型。例如,贵州都匀坝固的苗族妇女通常将五件镂空银花饰缀在红绿竖条相间的头帕上,正中银饰稍大,缀于额部,其余四件稍小,对称缀于两耳前后,均为镂空银花。罗甸逢亭的苗族在青色包头帕上,横排五个圆锥形银饰,纹样皆为铜鼓纹,并以两根银链相连。每个圆锥形皆垂吊有蝴蝶瓜米穗。西江苗族银围帕上的银片造型是蝴蝶配水涡纹(传说中蝴蝶妈妈和水泡游方)。而雷山苗族把二十个水涡纹银片分上下两排对称地钉在15厘米高的红布上,中间点缀长方形银花片,红白相衬,色彩对比鲜明。

黔东南都柳江流域苗族头饰极重视多种银饰的组合。头饰以银花帕顺前额缠至脑后,用红布结花连接。并顺前额插高耸惹眼的雀花大簪。斗笠插针团团围住髻顶,脑后的银梳遮住髻底,不使青丝外露。组合的头饰呈现出繁缛的装饰风格。施洞苗族银围帕制作最为精美。银围帕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正中镶嵌圆形双鱼太极浮雕图,太极两边依次为两层纹样,下为游龙,上为游鱼,全为浮雕形;最上面是小叶形银花。中层中间为芒纹圆形银花;两侧各有十四片队列整齐的古代身穿铠甲,骑马造型的银片,下层为银铃垂穗。这种银饰佩戴习俗实际上是古代苗族尚武的遗风,因此当地苗族也称为“银马围帕”(图37)[32]凯里舟溪苗族的银帕较为简单,一般中间宽,两端窄,系于额际,颇类明代汉族首饰中的抹额[33]。而居住在黔东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红苗支系头饰一般用银簪、银花,没有佩戴银围帕的习俗。

4.苗族银发簪类型与造型特点

妇女佩戴发簪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前有坠珥,后有遗簪”。杜甫春望》中也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句。苗族的发簪继承和发展了各民族发簪的风格,融入了浓郁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发簪除具有固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的装饰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苗族还认为发簪也是护身符,佩戴发簪能够得到神灵的佑护。苗族未婚女子常用银簪作为定情物赠送意中人,因此佩戴发簪也是女子成年的重要标志。苗族银发簪式样极多,题材以花、鸟、蝶为主,形状包括花、鸟、鱼、虫、龙凤、麒麟等飞禽走兽。就造型风格而言,虽然同样是花,但单瓣、复瓣,繁简密疏,造型却大不相同;有的发簪纤巧细腻,灵秀生动,有的古拙朴实,浑厚凝重。发簪与其他服饰一样,各苗族支系制作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

图37 施洞苗族银马围帕

图38 黔东南银花插簪

黔东南苗族支系的女子将长发绾于头顶结髻,以錾花银梳为饰或用银簪插在发髻上;有的支系将部族的牛头图腾制成银冠高高戴在头上。例如,雷山西江苗族银发簪数十朵连枝,银花呈扇形展开,用绿、黄、红、白四色料珠装饰花蕊。扇心有五只银凤昂首欲鸣。银凤背上满布银花,翅膀和腹部垂满灯笼穗、叶片穗。以鸟身为中心,辅饰的银片、垂穗呈辐射状向四周伸展,其排列疏密有致。发簪平伸发髻之后,如孔雀开屏般散开,十分美丽。黔东南凯里苗族的银蝶发簪三支为一套,五花银簪插在头顶,双花银簪分插左右。施洞苗族银凤发簪造型生动,凤头冠用颤枝手法处理,凤颈羽毛则用质感极强的细银丝镂空编织(图38[34])。黔东女子头饰是在头帕前后插银花,用银丝悬挂树叶、铃铛、果子等装饰物件,满头银饰繁花似锦。苗族银饰所显示出的不同风格及特征,极大程度上同当地的绣染纹饰紧密相关。如属同一地域的丹寨苗族,其蜡染纹饰中也常见鸟背生蔓、蔓头长鱼、鱼口吐枝、枝头绽花的形象,表达了当地苗族笃信生命不灭、循环无穷的生命观。

银插针同属银发簪类且造型繁多。有叶形银插针、挖耳银插针、方柱形银插针、钱纹镶珠银插针、几何纹银插针、寿字银插针、六方珠丁银插针等等。不同支系和地区的苗族佩戴插针的方式各有不同。龙里的苗族银插针造型别致,插针顶端设计有三个银泡,每个银泡上吊三个银铃铛,插于髻后;施洞苗族常生活中所佩戴的插针较小,节日期间佩戴形状较大的龙首插针,其插法为横向贯穿顶髻,留出一截簪杆斜出髻顶,格外惹眼夺目。黎平苗族的宽花插针柄部为双层桃形,中间高,四周薄,上部饰有单层花瓣,造型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从江苗族喜欢用数支斗签式插针将发髻团团围住。贵阳市周边地区的苗族佩戴的是十支一套像筷子似的银插针。且每支插针头部都有吊穗装饰,佩戴时通常自左向右插入发髻,在脑后横成一排。

图39 苗族银插簪

银花插簪主要流行于黔东南、黔东松桃以及湘西凤凰等地的苗族。银花插簪主要以花朵造型为主。黔东南苗族的银花插簪的花瓣皆为双数,单瓣复瓣均有花瓣6-10瓣不等,花样多作簧状颤枝处理,花枝数少则7枝,多则19枝不等,但必须是单数。黔东苗族银花插簪则以单瓣居多,没有数量上的讲究。

5.银花梳及其造型

苗族银花梳是苗族的特色头饰,银花梳既可用来梳发、压发,又是极好的装饰品。清代史籍记载:“富者戴大银梳,以银索密绕其髻腰”,可见银花梳佩戴时间较早。银花梳工艺制作有简有繁,最常见的银花梳通常是在木梳的外面包银皮,露出梳齿的木质部分。梳背上装饰各种造型的银质形象,题材不拘一格。例如,凯里苗族的银花梳只在木梳外包上一层压花银片,制作工艺相对简单;雷山西江苗族银花梳梳背通常以花、鸟、龙、鹿等形象装饰(图40);都柳江流域的银花梳,往往用菩萨形象或尖角状物装饰梳背,花梳还用长短不一的银链装饰,戴在脑后银链分五层或六层自然垂下,十分美观。有的银花梳银皮上刻有两只栩栩如生的“姬宇鸟”[35],以及卷枝纹簇拥下的“蛋”,梳背上是十二尊神态各异的神像。这些造型体现出苗族图腾崇拜的重要内容,成为在苗族民间艺术中广泛存在的图腾符号。流行于贵州月亮山北部一带的苗族银花梳,有造型简单的圆球形菩萨头像,表达了妇女祈求庇佑的心理。

图40 贵州苗族银花梳

6.银童帽饰及其造型

艺术的起源受原始宗教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原始艺术绝大多数都直接与祭礼仪式有关,甚至可以说它们本身就是祭礼仪式的副产品”。无论苗族银饰在艺术上如何精美繁复,在笃信万物有灵的苗族眼中,白银就是有灵性的灵物。他们始终坚信银有避邪的作用。由此,苗族银饰的起源不仅被置于一种原始宗教背景之下,它的现实功能同样与崇拜、祭祀巫术、宗教等紧密相连。

图41 黔东南凯里苗族童帽

生活在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有给儿童戴银饰品的习俗。银饰通常钉在童帽上(图41)。传统的童帽饰造型多见狮、鱼、蝶等形象,还有受汉族文化影响,出现了“福禄寿喜”“长命富贵”等字样及“六宝”等构思巧妙,造型别致的样式。流行于贵州清水江流域苗族支系的儿童银帽,有一种专为婴儿特制的银菩萨帽饰,一套九枚并排缀钉于童帽额顶。配饰件小片薄,分量轻,适于婴幼儿佩戴。当地人称童帽饰人物为“银菩萨”,认为它具有庇佑儿童祛邪免灾、平安成长的功用。帽饰上人物造型为八仙,多出来的一位是“老神仙”(即太上老君),当地苗族人认为太上老君是八仙的老师。因此,“老神仙”个头略大于八仙,缀钉时也必须居于正中。银童帽饰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道教对贵州苗族地区的渗透和影响。

苗族银质头饰的特点在于其特殊的组合、特殊的佩戴方式以及与头帕相得益彰的搭配。这种组合方式非常传统,几百年来,银簪的位置、银梳的方向、银帕的围法以及所有散件的佩戴,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心所欲佩戴。苗家姑娘在成年后,往往是由母亲亲手为尚不精通的女儿逐一插戴。佩戴时髻顶,额前,髻侧,脑后,逐一示范讲解。当然,苗族头饰的偏重位置亦因生活的地域不同而不同,有些地方并不把头饰直接插于髻顶发间。黔东松桃苗族则是以“青布蒙头”,将银饰固定在头布上,高耸的头帕外,插满各种造型的插针、银簪,银链悬挂于外围,展现出独特的装饰风格。

7.银网链饰及其造型

苗族银网链饰属发簪类,以银丝编织而成,用来装饰脑后发髻。一般流行于贵州都柳江流域的苗族支系。其他地区的苗族使用者不多。最有代表性的银网链饰造型,要数有五股坠鱼网链饰。类似于汉族妇女固定盘发使用的发网,佩戴时五股银链如网张开由插针穿环固定,罩在发簪后。清水江流域流行的八棱空心圆条银围带也属于银网链饰中的一种。现当代苗族头饰中银网链头饰已不多见,只偶尔能在年长的苗族妇女头上见到。

(二)银耳饰造型及其特点

“耳环”在史籍中出现较晚,佩戴习俗起源于南北各地的少数民族,且不分男女,均可戴之。各少数民族称金银制的耳环做“耳鐻”。[36]山海经·中山经》也有“(青要之山)神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鐻。”郭璞注:“金银器之名,未详也。”[37]这样的文字记载。到了宋元时代佩戴耳环在中原地区开始盛行。这个时期古代妇女耳环的形制主要流行金丝编成底托,内镶宝石,另连缀穿耳的金丝柄的耳环;和上为曲柄形的用以穿耳的弯钩,下为金丝编成的一个长方形框架,饰有雕琢各种各样的宝石的耳环。到了明代,耳环的式样已十分丰富,制作工艺轻巧精致。例如,明代流行的“葫芦耳环”通常以一根细金丝弯制成钩状,金钩的一端穿上两颗大小不等的玉珠,大珠在下,小珠在上,小珠之上加盖一片金制圆顶,整个造型颇像一个葫芦。当时的耳环一般是用金银模压出花形,在花瓣或花叶部分镶嵌红、绿宝石而成。清代耳环在继承了前代的款式基础上,开始流行佩戴用猫眼石红宝石蓝宝石、水晶、大青、宝石、琥珀、玛瑙等珍贵的宝石镶嵌的耳坠。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饰耳之环,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银一点”,由此可见清代妇女佩戴耳饰的习俗相当普遍。在中原文化中。耳环仅限于女子佩戴,但我国少数民族却常见到男女均戴耳环的习俗。耳坠,又名“坠子”。耳环所缀饰物是不可摇晃的,耳坠则不然,耳坠是在耳环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一种饰物,它的上半部分多为圆形耳环,环下再悬挂若干坠饰,人在行动之时坠饰可来回摇荡,颇显戴者婀娜摇曳之姿,故名耳坠。

据《贵州通志》记载:“土人女子耳戴大环垂玉肩。”《岭外代答·海外黎蛮》记载:“其妇人高髻绣面,耳带铜环。”[38]说明穿耳戴环一直是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妆饰习俗。苗族在新中国成立前男女均有佩戴耳饰的习惯。

图42 蝴蝶纹银耳环

银耳环是苗族银饰家族中款式最多的一支,仅贵州博物馆收藏的藏品就有近百种。银耳环按照款式可分为悬吊型、环状型、钩状型、圆轮型四种。各苗族支系中以悬吊型、环状型最为常见。银耳环造型内容除常见的花、鸟、蝶、龙等题材外,也有蔬菜、昆虫、生活用品之类的形象出现。例如。贵州松桃苗族的茄子形耳环,从对整体造型的把握,到茄柄、茄蒂等细节的处理,都忠于原形,力求逼真。流行于贵州都匀苗族聚居区的蒜蔓耳环,制作时将蒜蔓杆设计为及其简略的环身,坠饰的蔓尖部分制作精致。而松塔形耳环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剥离后的松球为原型,塔尖处理成铜鼓纹圆顶,自下而上,层层收敛,虚实结合,韵律感极强。类似的银耳环造型还有形似螺丝的钉螺坠耳环、状如催米虫或蜻蜓形态的催米虫耳环、蜻蜓耳环等等。造型独特的牛角形耳环,也被设计成四棱柱、刻花挖槽四棱柱、刻花扁平形、丝编圆柱形等,制作工艺十分独特。另外,苗族银匠还善于从生产、生活中捕捉灵感。都柳江流域水源充足,池塘、稻田养鱼十分普及。“鱼坠罩箩”在当地叫“圆箩”,是当地人用来捕鱼的工具,捕鱼时先将鱼罩在箩内,然后抓获。银匠便将“罩箩”设计为耳环。耳环上段为箩,以银丝编织而成,沿箩口为鱼坠,鱼头朝箩,仿佛成群结队的鱼儿游迸罩箩,寓意丰收。流行黎平一带的耳环便是当地捕捞方式在银饰上的反映。

作为银饰,也离不开其独特的地域性。在黔东南台江施洞地区女性自幼年起打耳洞,逐次用细木枝、木棍、纸卷填充使耳洞逐渐扩大。佩戴耳环后,耳环由轻而重,自小而大,单个耳环最大直径达40厘米,重达近150克。由于耳环过重过大,致使当地不少妇女的耳垂因不堪重负而豁裂,但这丝毫不影响当地苗族妇女对银饰的喜爱。

苗族耳环的款式如此丰富多样,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苗族分支众多。同一分支内,往往男女耳环不同,婚前婚后有异,而且与其他大件银饰相比,耳环较少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因此,在所有苗族银饰中以耳环分布最广,款式最多。按照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文化形态首先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苗族银匠师承自然、积极进取的创作精神。

(三)颈饰

最早的苗族男性也有佩戴颈饰的习惯,男性颈饰造型较为简洁,风格粗放。在当代,除都柳江流域的少数地区男性还佩戴颈饰外,其他多数地区男性已基本没有佩戴银制饰品的习俗了。从造型分析,清水江流域苗族的颈饰造型丰富,纹饰精美,技艺上乘。都柳江流域的苗族银排圈,通常为素面或錾花,工艺简单,最重的达4公斤。三个以上为一套,多者可达二十圈,黔东地区的苗族佩戴螺旋纹的项圈,造型简洁,数量不限。但以佩戴三只较为常见。苗族妇女是颈饰佩戴的主体。常见的颈饰包括银项链、银排圈、银压领等。

1.银项圈

银项圈是苗族银饰中制作较为考究的饰品之一。根据造型银项圈分为链型、圈型两大类。

链型项圈(图43)包括戒指项圈、绞丝项圈、藤式项圈等几种样式。主要见于黔东松桃松江流域、湘西凤凰沅江、贵州都柳江流域。其基本造型是一种银排圈,即套圈,每套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由内及外,银圈直径依次增大。链型项圈的造型包括:8字环形项链(圆圈套叠,相互连接)、金瓜项链(两圈的造型有许多金瓜串联在一起)、串珠型项链、响铃项链等。以链环相连,可活动变化;部分苗族佩戴的项圈是以篓花银片为内圈,用十四枚戒指串成的。为避免戒指重叠,以银丝将戒指等距固定,戒面以瓜米为垂穗。绞丝项圈呈绞花状,系用两根银条互相穿合,连续编圈制成,两端用细银丝扭索缠成圆柱形。

藤式项圈流行于都柳江流域、黔东地区的苗族。“藤形项圈”(如图43)是松桃苗族最常见的银项圈,属于典型的“藤形项圈”造型。造型主要是方柱形银条,通过旋钮造型,项圈底端采用圆形银条紧紧缠绕在银圈上面。银项圈下面开放式的连扣结构,佩戴时方便拉伸。造型寓意为“藤缠树”,是苗族男女青年缔结婚约时,男方送往女方必备的聘礼之一。松桃苗族银项圈佩戴的数量以三只最为常见,内圈最小,佩戴时会将连扣扣上,第二、第三圈一般为开放式不系连扣。黔东南和黔南的苗族的“藤形项圈”的连口通常是在项圈上部,佩戴时位于颈后,有些项圈在连扣处有三个锥形螺栓以装饰后颈。

图43 《苗族女子银质项圈》

圈型项圈分为银龙项圈、扭索项圈、绞丝项圈、百叶项圈、篓花项圈、藤形项圈、方柱扭索项圈等,是用银片或银条制成圈形,定型后不可活动。属于圈型的有少数地方也有链、圈合一的样式。主要流行与黔南与黔东南的苗族聚居地区。

银龙项圈(图44)为双层,以银片拼合,里层扁平,表层呈半圆弧状。其上为凸纹二龙戏珠纹样,项圈下缘垂十一串银吊,银吊第一层为蝴蝶造型、,第二层为莲台菩萨造型。第三层为银铃吊饰,第四层为叶片形象的吊饰。整个银饰造型丰满,纹样繁复、工艺考究,是苗族银项圈中难得的精品。(www.xing528.com)

“银排圈”制作工艺上分为空心和实心两种。空心排圈通常为压花或浅浮雕,实心排圈为錾花纹饰,亦有素面无纹。纹饰多为龙、凤、花、草。排圈数一律为单数,少则三,多则十三,追求排圈重量是该区域具有共性的审美心理,直接影响着胸饰的造型和款式。清方亨咸《苗俗纪闻》有“项着银圈,富者多至三四,耳垒之及肩”的记载。都柳江流域佩戴银排圈一般为三圈。迄今当地最重的银排圈重逾4公斤。排圈上密布动物及花卉纹,动物造型古朴是都柳江流域苗族银饰特征之一。通常排圈内圈为巨尾鸟,中圈为似兔似羊的拟形动物,外圈则为狮虎模样的猛兽。项圈纹样似是而非不甚准确的造型,使项圈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有些苗族支系的银排圈纹样三圈皆有鱼纹造型,其内圈的鱼纹放在最显眼的正中位置。鱼纹在苗族造型艺术中是苗族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中,提炼出来的有着一种生殖观念的表达的象征符号。黔东与湘西毗邻的红苗族支系佩戴的银项圈,采用浮雕刻画花瓣,蕊心点点凸出,脉络清晰,颈前部分扁平呈圆弧形,上錾刻花瓣纹,两端处略窄有银丝扭索缠绕,并接环形扣(图45[39])银质四件套排圈,直径20厘米~30厘米,其直径由内及外圈径递次增大,总重1634克。

图44 银龙纹项圈

总体而言,苗族银颈饰造型原始粗犷,纹饰题材简约,但制作工艺技法精湛,看似古拙朴实,实则形态生动逼真,佩戴在颈上,显得雍容华贵。

2.银压领

银压领是流行于湘西、黔东和黔清水江流域苗族地区的压饰,因佩戴后可平贴衣襟而得名。银压领其实是从汉族的长命锁演变而来。汉族长命锁也称为“长命缕”,据《荆楚岁时记》《风俗通》等书记载,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在汉代,家家户户每逢端午节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魏晋南北朝时,不仅用于端午,还用于夏至。这股丝绳渐成为妇女和儿童的一种臂饰。在当时,由于战争频繁,灾荒不断,加之瘟疫,广大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缠绕于妇女和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这种风俗存续到宋代后,从汉族民间传入宫廷,除妇女儿童之外,男子也可佩之。宋代称这种五彩丝绳编结之物为“珠儿结”“彩线结”。每到端午节前,皇帝还在长春殿亲自将续命缕赏赐给近臣百官,以便他们在节日佩戴。除丝绳、彩线外,还穿有珍珠等,可见其形制已较复杂,在当时京都等地的街市上还有不少专门以销售这种饰物为生的店铺和市贩。到了明代,成年男女便不再使用这样的饰物。“长命缕”饰物成为儿童颈饰的一种。在江南地区,外婆要给刚出生的外孙送银制的装饰锁。小儿满周岁时,家中长辈也会送小孩长命锁,在锁上錾有“长命富贵”“福寿万年”等吉祥文字,锁的反面多錾麒麟、龙、虎等吉祥动物。也有将锁做成如意头状,上面錾刻着寿桃、蝙蝠、金鱼或莲花等吉祥图案的。锁片用长丝带穿系,戴于小儿脖颈上。病弱和独生子女佩戴的较多,有避祸驱邪、祝愿长命的含意。汉族地区的长命锁多是用白银打制,也有用黄金打制或者用玉石雕琢的。

图45 银质四件套排圈

苗族将汉族长命锁与其银饰饰品结合起来,逐渐演变成苗族银装中的主要饰物之一。而黔东南苗族在《苗族古歌》传唱中,即是由冷兵器时期具有防御功能的护心镜结合苗族巫术的理念演变而来。长命锁在黔中和清水江流域的部分苗族地区,还保持原始的长方形,锁上錾有“长命富贵”等字样,一般同项圈连体或配套使用。姑娘从小佩戴制作精美的银锁,意在祈求平安吉祥,直到出嫁后方可取下。

苗族妇女佩戴的“银压领”脱离原型较远,为半圆形或腰子形,体积增大数倍,纹样丰富,制作工艺复杂。湘西苗族的“银压领(图46)”为腰子形,表面镂空的二龙戏珠或圆雕银麒麟纹样,压领下沿垂吊十只蝴蝶,每只蝴蝶垂吊三根悬吊叶片、铃铛、银球、葫芦等的银链,可活动的镂空银球居中,总长约16厘米。贵州雷山的银匠在压制出的浮雕式纹样上錾出细部,纹样有龙、双狮、鱼、蝴蝶、绣球、花草等。图73是流行于黔南地区的苗族“银压领”。压领主体造型为椭圆形,上面圆浮雕的麒麟戏宝纹样。左右两只圆雕银麒麟造型古朴,形态可爱,中间的绣球纹样精美,绣球下方是浮雕鱼形纹,空白处点缀莲花、莲藕等连续纹样。“银压领”采用圆雕、浮雕及透雕技术,压模造型纹样繁复,制作工艺十分精美。

图46 苗族双狮戏球银压领

(四)银胸饰

苗族银胸饰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银衣片、银披肩、银衣吊、银腰带、银披肩以及形形色色的银扣等等。

1.银衣片

银衣片主要流行于清水江流域及都柳江流域的苗族。苗族妇女将数百件银衣片缀钉于绣衣上。追求其多的审美习俗在银衣上表现得最为典型。

苗族银衣片主要分主片和配片。纹饰精美的主片采用压花工艺制作,用来装饰前胸、衣摆、衣背等主要部位。稍小的配片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一般用来装饰衣袖、衣襟、衣摆等次要部位。或者作为点缀缝在主片排列的间隙中,起衬托作用。

施洞苗族的银衣片(图47)数量有很多,主片有44件,造型以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种为主。银衣片每三排为一组,排列顺序为两排圆形银片,接长方形银片,中间为两排圆形银片,第三排为正方形造型的银片。辅饰主要由配套的595个帽式银衣泡和60件蝴蝶与铃铛组成,用于衣摆、袖口等部位,形成银衣。

西江苗族的银衣主片约24件,皆有垂吊。其中衣摆片11件,装饰腰腹部位;衣背片13片,分五排布局,上下两排各两片,中间三层各为三片。中心片最大,内圈为雀鸟花枝图,第二圈为乳钉纹,第三圈为连续花草纹。配片为装饰衣摆角而特制的5件三角形样式银衣片,蛹形银铃吊饰。银衣片佩戴方法在同一地区基本相似,件数因家境不同可多可少,纹饰则各有不同,题材多样。

黔东南剑河、柳川的银衣与其他苗族分支不同。银衣背后的铺缀在腰部留出空间,形成上下两个部分。因为柳川苗族的围腰是盛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黔东南其他苗族分支在穿戴银花衣后一般不再系围腰,这样银衣片的衣背就不受限制。大多数苗族的银衣片都是以行排列,但黔东南凯棠银衣以两片半圆在背部合为中心,银衣片向四周铺展呈辐射状排列则较为特殊。

贵州东部松桃的苗族银胸饰与黔东南、黔南地区苗族支系的区别较大。松桃苗族胸前装饰以绣花纹样为主,由于将裙装改为裤装,衣服与汉族便装款式相同,因此不再将大量的银片直接缀于前胸与后背,而是把银衣片排列于胸前穿戴的围裙之上。

图47 施洞支系银胸饰

苗族银片表面采用压制工艺塑造出来的浅浮雕纹样,主要是动物或昆虫造型,包括狮、虎、麒麟、凤凰、锦鸡、龙、仙鹤、蝴蝶、花卉、罗汉、仙童等如飞凤纹(图48)银片为正方形,外框三排圆形凸起浮雕,中间圆形较大里外各排列一排较小的类似乳钉纹浅浮雕纹样,银片主题纹样是展翅飞翔的凤鸟,翅膀造型与苗族刺绣纹样中的凤鸟造型极为相似。翅膀一左一右平伸于背部,羽毛采用鱼鳞纹样,硬羽较长间刻有细小的羽毛装饰其中。尾部展开呈扇形,回首鸣叫的凤鸟生动逼真。银衣片的空白处穿插有花卉纹样。整个银衣片点线面相结合,构图饱满,疏密有致,制作工艺采用压模、镂空技艺塑造出浅浮雕的视觉效果,精巧别致。

图48 飞凤纹、骑马人银衣片

2.银胸牌

银胸牌系部分苗族地区流行的胸饰,通常由单层长方形或半圆形篓花银片制成,形状规整,佩戴位置较银压领、银锁靠上。同银压领一样,银胸牌也是由长命锁演变而来,因此,这三种银饰在同一苗族分支内一般只使用其中一种,而不会两种以上并存。有的银胸牌为单片,体形小。也有的银胸牌较大,且两三片拼连,几乎遮住佩戴者的整个胸腹,装饰效果十分夸张。

例如,黔东苗族妇女的银胸牌主要缀钉于胸前的黑色围裙上,左右对称呈倒“U”形排列,银胸牌数量为单数,一般排列七到九个。银胸牌造型以镂空的椭圆形为基础,采用压模工艺制作出花瓣或万字格的纹样。而黔东南苗族的银胸牌一般片较薄,施洞苗族由于颈饰丰富,衣裙下摆缀满造型各异的银衣片。一般很少戴银胸牌;剑河苗族的银胸片较大,上下两片连缀,中间有吊穗铃铛装饰,佩戴时与藤形项圈链接。

3.银胸吊饰

苗族银饰中常见的银胸吊饰有蝶形吊、鸟形吊、鱼形吊、钱纹吊、骑马人物吊等等,通常由银链、吊牌、坠饰组成。大部分苗族的胸吊饰以精美取胜,玲珑别致。黔东南苗族银吊饰中通常把古代冷兵器时代的刀、枪、矛、涧、棍组成“五兵佩”。以兵器为饰的“五兵佩”流行于汉代,是当时的避邪之物。贵州历史上除明清屯军时两次大的人口迁徙加快民族大融合,大部分时期贵州都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因此,汉代流行的“五兵佩”银饰在贵州能够完整地保存至今。在当代,苗族银饰艺术的造型一方面保留了“五兵佩”的形制,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改造,苗族妇女针线活所需的工具一应俱全,松桃苗族的银胸吊饰中加入牙签、筷子、挖耳勺、大铲、镊子、针筒等坠饰。所以,“五兵佩”在苗乡又被称为“牙签吊”。流行于都柳江流域的蝶形吊饰体形最大,分五级点缀,总长在85厘米以上。该地区苗族妇女佩戴的鸟形吊造型原始粗犷,朴拙可爱,堪称一绝。

图49 苗族银吊饰《五兵佩》

4.银扣

银扣主要流行于都柳江流域的苗族地区,男女皆用,分为带链银扣和银扣两种。带链银扣用于右大襟衣的前脚处,装饰性较强;银扣多用于对襟衣,扣形花样较多,有梅花扣、金瓜扣、铃铛扣、双球扣等。在当代,银扣主要用于苗族盛装,便装使用银扣的较少见。

(五)银背饰

重视身后的装饰是苗族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同的苗族分支都尽可能地将银衣片大面积覆盖在衣背,有的甚至将银衣片层层叠压,追求身后繁缛的装饰效果。苗族银背饰包括银背吊、银背牌等。

银背吊分为实用性及装饰性两种。实用性银背吊又称背扣,流行于贵州都柳江下游的苗侗地区。当地姑娘喜穿胸围兜,银背吊连接围兜带,悬于背部,既可调节兼作领口的脚围口的高度,又可作为装饰品。这种银背吊或用筷子粗细的银条盘成螺旋纹,或为方形,重者可达三百余克。装饰性的银背吊流行面较厂,尤以黔中一带苗族为多,常见的有蝶形吊和葫芦吊,大多用来装饰妇女背小孩的背扇。

银背牌装饰风格和效果颇类银衣。不过,银背牌是将组合银片缝在特制的长方形背布上,而非直接钉于衣背,穿戴比银衣更为方便。

图50 施洞苗族背饰

银披肩流行于东部方言苗族中,即将银花以丝相连,编成衣形,穿戴时不必同衣服缀连。贵州松桃苗族的银披肩织锦保留着传统的样式(图50[40])。银披肩主要是披肩和后尾。披肩以缎子作底,镶上花边,在底部镶上银片、银铃、银须、坠链等。上衣衮肩上另镶一圈银片,五至七片不等,造型有蝴蝶、汉字、八宝、莲花等,每个银片用绣片链接。后尾以银片、银须连缀而成,围于后肩,吊于后背,绣花与银片相得益彰,银披肩长及衣摆下,银披肩是松桃苗族盛装时佩戴的重要饰品之一。

(六)腰坠饰

腰坠饰包括银腰带、银腰吊饰等。银腰带主要流行于贵州黄平的苗族。银腰带主要用菩萨造型的银片装饰。因此黄平苗族也称之为银菩萨腰带,即把数十或上百个银菩萨分两排或三排缝缀在布腰带上。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的黄平苗族银腰带,上缀105个姿态各异的银菩萨造型。松桃苗族的银腰带主要装饰于胸围兜,银腰带与胸围兜链接,扣于后腰部。

多数苗族地区盛行以围腰作为主要衣饰,银围腰链便成为重要的装饰品之一。银围腰链多以梅花为链环造型,有单层、双层两种,其中以蝶、钱、球等形象的银饰为主。

银腰吊饰装饰主要用来装饰腰部。以右侧居多。由于佩戴位置在腰部,腰吊饰要比胸饰和背饰小,但造型更加精致丰富。

(七)银手饰

手饰是带在手上的装饰品。苗族手饰包括银手镯、套镯、套戒、戒指等。

1.银手镯

手镯亦称手圈,是苗族银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造型不一,形式多样。手镯的制作工艺包括空心筒状型、绞丝型、编丝型、浮雕型、镂空型、镂花型、焊花型等。

从银手镯的造型分析,风格粗犷的手镯光面无纹,硕大沉重;风格细腻的手镯用极细的银丝编织或焊成空花,工艺精致。浮雕型手镯以连续花枝纹或龙纹居多。双龙盘旋的龙纹手镯,龙眼凸出,生动夸张。焊花型手镯以网状银丝为面,以梅花或乳钉为纹最多见(亦可解读为梅花纹)。例如,雷山苗族的乳钉纹筒状手镯。镯面宽大,类似同古代盔甲配套的护腕(图51)。手镯上下以银条做骨架,开口处焊接银片,镯面采用镂空制作工艺,用银丝焊接出细小的三层花瓣环绕于乳钉四周,极富民族色彩。黔东苗族的藤状实心银手镯,线条流畅,制作工艺独特,寓意“藤缠树”,多为苗族青年男女的定情信物。

图51 乳钉纹手镯

多数苗族手镯纹样以龙为多,其他亦有花、蝶、鸟等。银人首龙镯赋予了人某种动植物的特征,是对人的神化;而赋予动植物某种人的特征,则是对动植物的神化。

龙镯:苗族笃信万物有灵,万物皆可成龙。在苗族的造型意识中,龙并无固定模式,而是因物种而异。动物可以成龙,植物可以成龙,甚至连用具也可以为龙,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

苗族造型艺术中常见的有水龙、蛇龙、人首龙、牛龙、羊龙、蚕龙、鱼龙、螃蟹龙、蜈蚣龙等。植物龙有花龙、叶龙、草龙等。用具龙有撮箕龙、板凳龙等。图中(图52)这对龙镯,当地人称为“鱼鳅龙”。龙头无角无须,头部呈三角形,吻部尖突有力,酷似黄鳝。龙身布满麦穗一样的横向鳞片。手镯两端开口,龙头相对。苗族塑造神灵偶像往往都是采用这种异行化的手法来完成。

苗族妇女手镯的佩戴方式极具特色,各部族分支佩戴的手镯类型及风格也不尽相同。施洞苗族佩戴手镯一般多达四五对;清水江流域部分地区戴手镯也不以一对为限,多者五至八对不等;从江苗族则以五对为套镯,排列于腕肘之间;都柳江流域部分地区苗族流行的套镯,以四对为套,纹饰相同;沅江流域的苗族佩戴的手镯以四对为主;松桃苗族以佩戴三对的藤条式造型的手镯最为常见。图79[41]妇女腕上手镯后四只为套镯,第二、三只也为套镯,第一只为对镯。该苗族支系散居于都柳江及清水江流域间。所戴手镯保留有古代“条脱”的装饰风格,满腕为美,体现了苗族以多为美的审美特点。

2.银戒指(图53)

苗族戒指的戒面较宽,几乎遮住整个指根表面。戒面多为浮雕花卉、鸟、蝶或镂空的花朵及绞藤等工艺制作而成,亦有编丝造型,做工精致。同其他银饰相比,传统的银戒指样式最少,流行面最窄。

图52 龙镯

苗族着便装时对戒指的佩戴位置没有明确规定。盛装时多以套戒来装饰。贵阳的苗族流行佩戴八枚一套的套戒,除拇指外,每指一枚;松桃苗族的戒指一般以六枚为一套,拇指和食指通常不佩戴戒指。套戒的造型有些地方为统一的样式,有些地方的苗族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戒指的造型各异,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相对于苗族的其它银饰制品,戒指流行面相对较广,但造型的丰富性远逊于头饰与颈饰。

(八)银烟盒

银烟盒流行于都柳江流域。在青年男女婚恋习俗中有特殊意义。居住在都匀坝固的苗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结识、相爱后,便互赠信物盟定终身。姑娘送后生银烟盒,后生送姑娘银八宝鞋,是当地传统的定情物(图54)。银烟盒的造型为圆柱形,柱身装饰浅浮雕动植物花纹。烟盒分为三部分,分别用于装烟丝、烟袋、火柴或打火机等用具,银烟盒下面悬吊两串叶形银片,男人悬挂腰间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银烟盒主要是苗族男性抽旱烟时用来装烟丝,现代男青年抽旱烟的很少,银烟盒作为传统的定情信物,其审美价值和象征意义大于其实用价值。

图53 苗女银手镯与戒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