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州苗族风雨桥:造型艺术与地域文化研究

贵州苗族风雨桥:造型艺术与地域文化研究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苗族的民居建筑中,除了私用民居外,还有许多公共建筑设施,如吹笙踩鼓的芦笙场,铜鼓堂,青年社交的跳花坡,游方坪,以及方便行人过往的各类风雨桥等公共建筑。桥梁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息,是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之一。苗族风雨桥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玲珑俊秀的宝塔式的建筑风格,又有苗族吊脚楼的建筑特色。贵州民居具有依山就势、高低参差,表现独特与环境结合的山地建筑形态。

贵州苗族风雨桥:造型艺术与地域文化研究

苗族的民居建筑中,除了私用民居外,还有许多公共建筑设施,如吹笙踩鼓的芦笙场,铜鼓堂,青年社交的跳花坡,游方坪,以及方便行人过往的各类风雨桥等公共建筑。

风雨桥亦称花桥、福桥,以其能避风雨并有彩绘而得名。桥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廊和亭阁组合而成。整座建筑以质地耐用的杉木,凿卯榫衔接。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桥梁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息,是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之一。

苗族村寨建设讲究风水地势,村寨选址讲究依山傍水,为了不让风水福气随溪流而去,苗族人一般都在村寨下游的溪河上修建风雨桥,祈求保佑村寨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例如,在著名的西江千户苗寨现在有“哿嗡僦(汉译:龙潭桥[95])”“嘎铥僦(汉译:螃蟹桥)”[96]“僦哟妃(汉译:游方桥)”“僦岽乧(汉译:学子桥)[97]”等大大小小七座风雨桥,连接着白水河两岸(图126[98])。

苗族风雨桥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下部是桥墩,用大青石围砌,以料石填心,呈六面形柱体,上下均为锐角,以减少洪水的冲击。通常为2台3墩4孔形式。中部为桥面,采用密布式悬臂托架结构。桥身用巨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桥身,使受力点均衡。桥架就放在桥墩上面,而桥墩与桥台之间没有任何铆固措施,只凭桥台和桥墩起着架空的承台作用。上部为桥面廊亭,采用卯榫结合的梁柱联成整体。游廊上建有三层或五层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飞檐桥亭。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还配以彩画,点缀其上。桥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凤朝阳,鲤鱼跳滩、坐狮含宝等形状。廊亭木柱间设有座凳栏杆,栏外挑出一层风雨檐,既增强桥的整体美感,又保护桥面和托架。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苗族风雨桥总体上采用的是宫廷式建筑形态,中间是多重檐歇山顶主殿,两侧则各建一个四角双层飞檐翘起角楼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多重檐主殿的最下层粗看是通瓦长檐,实际却是一种中空的边檐结构,层层上叠,越叠越小(图127[99])。除石墩外,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用卯榫嵌合。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

图126 西江千户苗寨风雨桥(www.xing528.com)

图127 西江五号风雨桥

风雨桥不仅为人们提供避风挡雨、交通出行、夏日乘凉的便利,还集中展示了苗族浓郁的建筑文化、雕刻文化、绘画文化和宗教文化,同时还是举行拦门酒、情歌对唱、长龙宴、寨老议事等重要民俗活动的地方。

苗族鼓楼一般都建于寨子的中央,多柱多边形立体尖顶宝塔形,为三节楼阁结构。建造鼓楼,先用钢凿斜凿垫柱巨石到一定的深度,对称栽实于场地的四周,再将巨木柱和外沿垫地厚穿枕架于基石处,斜度向里,用内穿杭撑着诸柱内上方,造成圆锥形宝塔楼架。楼身用厚木板嵌装成多边菱形壁。每节楼身腰部、楼身顶部,用尖实木覆盖。楼腹空腔圆形,用来存放集体的铜鼓和芦笙。亦称为“芦笙楼”。壁外雕琢各种花草鸟兽,飞蝶鱼虫,农夫耕耘,苗人吹笙跳舞,图案清晰,线条粗犷,颇有生活气息。玲珑俊秀的宝塔式的建筑风格,又有苗族吊脚楼的建筑特色。苗族鼓楼与侗族鼓楼不同,只有在节日喜庆时节方能使用。

贵州民居具有依山就势、高低参差,表现独特与环境结合的山地建筑形态。它是贵州各族人民,用取之于自然的乡土材料,通过木匠、石匠、泥瓦匠和普通的庄稼汉,通过日积月累、代代相传逐渐创造出来的,它具有浓郁的山地特色和民族特色。无论是黔中地区的岩石建筑,还是黔东南以及镇远苗乡古镇民居和靠山临水倚崖连洞的悬空建筑群落,这些建筑的个性与特质,都体现了对地域环境和文化特殊性的重视。因此,贵州民居的生成与发展,也与其他地方民居一样,都是地域环境、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