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木府通论:木府与三清殿的合理建设

木府通论:木府与三清殿的合理建设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司府里边怎能建一个三清殿呢?图1-25三清殿图片来源:木府提供我从宏观层面向专家们说,木府不只是房子,而是一部纳西族文化史,一部政治史,一部经济史,一部宗教史。我们恢复的是木增那个时代的木府,木增就是这么一个人物,而他要在花园里面盖一个三清殿,你说允许不允许?由于整体规划需要,我们就建一座三清殿来替代寿星楼。所以,我认为他在后花园里建一座道教的三清殿是合理的。

木府通论:木府与三清殿的合理建设

专家们说,三清殿是道教建筑,怎么能放在木府的后花园里边?这也是不合规矩的。土司府里边怎能建一个三清殿呢?道教建筑一般是建在山高水清、树木茂密的地方,建在深山老林里边。因为道士要修仙炼丹,然后变成神仙。如果被凡人干扰了他就成不了神仙了,所以三清殿修在这里不合规矩,直接提出要“取消这所房子”。专家们说话是不客气的,还说这是乱七八糟的设计,怎么搞的!因为前面有我把万卷楼说圆的经历,所以讲三清殿的时候,专家们的口气倒是有点放松。他们说:“你能够说圆的话,我们还是承认,像你讲万卷楼一样。”

图1-25 三清殿

图片来源:木府提供

我从宏观层面向专家们说,木府不只是房子,而是一部纳西族文化史,一部政治史,一部经济史,一部宗教史。又从细处解释说,根据《木氏宦谱》记载,木生白(木增)在38岁正值壮年之时,把土司的位子让给了儿子,自己就归隐到解脱林去了,当然他有自己在政治方面的考虑。但丽江民间的说法是他们的木老爷去修炼,最后变成神仙,变成了玉龙雪山的一座山峰,民间叫作“生白峰”。

我接着说,1996年丽江发生地震时,玉龙雪山的生白峰崩塌了。刚地震的时候云遮雾罩,很看不清楚玉龙雪山,后来山慢慢地清晰了,再细看呢,有人说是有一座山峰被拉走了,再有人说是生白峰不见了,这就是关于木生白的传说故事。我们恢复的是木增那个时代的木府,木增就是这么一个人物,而他要在花园里面盖一个三清殿,你说允许不允许?据清光绪《丽江府志稿》记载,木府内曾建有道教的寿星楼。这说明木府里建道教建筑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整体规划需要,我们就建一座三清殿来替代寿星楼。更何况我们是少数民族地区。想想看,为什么这个故事和房子有关系呢?事实上,木府的一幢房子就是一个故事,房子与故事连起来,神秘感就出来了,文化底蕴就有了。三清殿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人变成神仙的故事,谁呢?木增,他由凡人变成了神仙。这是什么宗教思想呢?是道教的。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从整个中国的宗教思想发展轨迹来看,最初的人们都信原始宗教,后来才各信各的教,丽江人有一个东巴信仰,而东巴信仰与原始宗教较为接近,所以就把它归入原始宗教中。后来道教传到丽江来了,再后来道教思想在丽江就根深蒂固了。当然,纳西人的胸襟相当宽阔,许多宗教都传进来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的红教、白教、黄教,统统都来了,各种宗教都可以在丽江生根发展,但是丽江人比较信奉道教。

那天,我还在专家面前开玩笑说,我的血液里边也含有一些道教的基因,具体指什么?现在丽江,大多数会过日子的人都是如此,除了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之外,节假日期间,约上几个朋友,哪个地方风景好一点,就在那里沏上一壶茶,煮上个火锅,吹吹牛,逗逗乐,找一点羽化登仙的感觉。这些事实上也与道教的一些做法还是有联系的,丽江人特别喜欢化賨[3],事实上这也是道教的遗风在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图1-26 丽江人野炊

图片来源:吴积仁著《写照丽江》,第63页

我还解释说,木氏土司的宗教信仰是多元化的,早先时是信奉原始宗教,也就是东巴教,然后信佛教,藏传佛教、道教等都传到丽江,木氏家族为了自己的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宗教情感的需要,对各种宗教流派都敞开胸怀吸纳之。木增的一生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人们都说,木增退位以后就修成了神仙。他接待徐霞客是在福国寺的五凤楼里,与他谈论的话题也是道教的比较多,最后百姓当中的传说也是木生白变成了神仙,变成了玉龙雪山的一座山峰,就是生白峰。

实际上,木增的晚年隐居在芝山,深受佛家、道家思想的影响,不问国事,吟诗作赋,修身养性,淡泊名利。所以,我认为他在后花园里建一座道教的三清殿是合理的。同时,三清殿应建在狮子山上,让它高高在上,飘逸出尘,有道家的风骨。

这么一解释,专家们也都同意了,都点头说:“没说的,就这样,三清殿也保留下来吧。”(www.xing528.com)

那次专家论证会现在讲起来很轻松,但当时的气氛却非常紧张,压力很大,以至于我穿的背心都因出汗湿透了。

在讲到玉音楼时,我解释道:后花园又叫玉花园;玉音楼的玉,用的是玉器的玉,但它又与皇帝的“御”字谐音。我们的老祖宗想玩的是一语双关的游戏,玉(御)音楼用的是双关的修辞手法。我们评价木氏土司的思想,认为他们是紧紧依靠中央王朝的,不然的话,他们会被人吞并掉。但是他们有没有称王称帝的野心呢?还是有一点的,作为一个地方土司,修这么大的一个府衙,也是一种野心萌动的表现。但用宽容一点的心态来看就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我们对他们的总的评价是:关起门来他们就是天子(夜郎自雄);门一开,外面的人来了,比如徐霞客来了,他们就称自己是臣。反正是相当灵活多变的。所以说给房子取名时,房子的名称都是用双关语的相当多,这又是一种特殊政治背景下特有的文化现象。比如说,玉音楼,纳西古乐在这里演奏,这里就是欣赏古乐的地方;同时“玉”也是皇帝的那个“御”,因为土司前往邱塘关接圣旨后,接回后就把圣旨供奉在这座玉音楼里,这里曾经供奉了上百道皇帝的圣旨。再如衙署区里的沟叫作玉沟,桥叫玉带桥,有水池也叫玉池之类,都属这种现象。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宗教、哲学的道理在里边。

要让专家们同意这一份图纸,的确是要过五关斩六将,他们不认可,你就无法施工,并不像建自己家里的房子,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同意不同意,只要城建批了就行。但这里不能这样建房子啊,我们恢复重建的不仅仅是一座木府,同时是在重塑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之集大成者。

所以说,看木府,只看房子不行,要把房子与文化联系起来看,它的价值就更高了。比如木家院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木家院恢复重建开挖基础的时候,浮土层下0.5米的地方,施工队挖出了一块汉白玉石,这一块石头的发现,使我非常震惊,紧急通知施工队停止了施工,组织人继续向四周开挖,这才发现这一片范围之内,浮土层0.5米以下,全部都铺满了汉白玉。而且在浮土层与汉白玉之间,差不多有0.01米厚的余烬层,也就是灰、炭之类的东西。大家都知道木府以前是相当辉煌的,但只是传说,没有人见过,因为没有哪一个人给我们留下了这方面的东西。历史上也曾有过火烧房子的事,这一次我们恢复重建木府时,挖出了火烧房子留下的余烬,证实了传说中木府曾有过被焚毁的事实,同时也证实了木府到处都是用汉白玉铺地的史实。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处的一个专家开玩笑说:“黄局长,你们的木老爷当年是很有钱的。”不过,现在我们要恢复全部汉白玉铺地的木府,还没有那么多钱。

除了这四个区域之外,还有一些院子,一直延伸出去,因此我们还恢复了官门口、木牌坊等,还有就是广场等建筑。除了这些区域以外,衙署区南面我们设计为南苑,即南花园。在南花园的区域,还设计了一个水系。附属的还有一个过街楼,从衙署区域到后花园区域,是通过“过街楼”往来,这个可以叫作古代城市的立交桥,历史上也是这样的。木府南面地名叫“木空”(纳西话),“木空”是以这个过街楼下的南门而定的,“木空”,拿汉话来讲就是南门。

还有在三清殿前边有一道挡墙,所以出现了相当大的一块空地,这块空地我们就设计为杜鹃园,因为云南的杜鹃是有名的[4],这个园子里边至少种有30种杜鹃花。整个绿化我们不采用现在绿化的做法,比如铺草坪之类的,因为我们恢复的是明代晚期的木府,所以我们采用了古代的绿化方式来建设。万卷楼的四角我们种了夜合花,即丽江传统的夜合花,还种了松树、竹子、蜡梅、红梅之类的植物,万卷楼要有书生气,所以用“岁寒三友”陪衬它。在护法殿两侧种了两棵银杏。总之,木府里面的绿化不取现代做法而采用古典做法,还用盆景点缀。这就是木府的绿化情况。

我们的设计规划就是在这样反反复复地论证、推敲、修改、辩论中日臻完善的,最后得到方方面面,包括专家学者、领导、百姓,以及世界银行分管贷款的官员们的认可。我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终于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注释】

[1]徐霞客原话是:“木氏居此二千载……盖大兵临,则俯首受绁,师返则夜郎自雄。”其实这是小民族无奈地保护自己的生存哲学。古往今来,历史上有许多强大民族或地方政权,但能延续“二千载”的又有多少呢?

[2]据《木氏宦谱》记,木增之孙木靖“自幼秉性淳朴,酷嗜诗书,每日沉吟于万卷书楼,披阅父祖世传书稿”。

[3]化賨,流行于丽江的一种民间互助形式。组织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朋友賨,也可以是亲戚賨,还可以是相同职业的賨。参与者每次凑一定数量的钱物,统一交由一人使用,由他坐庄,下次轮流给另外一人坐庄,如此轮流,起到互助的作用。

[4]杜鹃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云南有257种杜鹃花,约占中国杜鹃花种类的50%,其中生长在滇西海拔2400—4000米的横断山脉的最为集中。丽江古城区金安镇有“万亩杜鹃园”,已辟为风景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