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医院在物联网时代的应用

智能医院在物联网时代的应用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协调相关部门有序工作,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医院整体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智能医院在物联网时代的应用

物联网的实质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例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嵌入到各种物体、设施或者环境中去,再联上各种局域网或互联网,通过网络将各种事物以信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物与物之间可以借助各种传感技术和网络进行拟人的智能“交流”,不需要人工的参与和干预,最终可以方便地实现物和人的识别、定位及操控。

医院作为重要的医疗机构和其他环境相比具有很多特殊性,存在着人员复杂且流动性大、功能分区多样、设备昂贵精密、移动性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医院对物联网的应用有着极大的需求。物联网技术进入也可以解决医院在复杂多变环境中对各种人员和物资的识别、定位和监控,使得医院的管理和人民就医都变得更高效更智能。

1.患者在智能医院的就医情况

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数字医院会是什么模样呢?以一个患者的身份去切身体验一下在智能化数字医院中就医的感受吧。

带着专属患者本人的医疗“一卡通”来到医院,你不再需要排队挂号,在门诊自助服务器上刷一下带有RFID标签的“一卡通”,你的身份信息马上可以被识别,根据病情描述和要求,服务系统自动进行分诊,选择你需要的科室和医生;没进入诊室,医生已知道了你的姓名和病情,并根据你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号,获取你以往的全部医疗保健信息,如以往病史、过敏史、历年体检状况、医学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在医生输入需要做的各项检查后,系统自动同各实验室进行预约,确定检查时间;检查结果自动存入患者医疗档案,准确详尽,医生第一时间就可以在门诊调出查看,及时进行诊断;要开处方,系统会自动提示医生哪些药缺货,医生在这些提示下可以及时调整处方;开出的处方自动发往药房,相应药柜里的药品按需要剂量自动弹出并打包;你拿到药品,根据每件药品上的RFID标签可以随时查到该药品从生产厂家开始的流通渠道,保证药品的安全可靠;住进病房里,如果有需要,病床边的各种监护仪器可以随时监测你的各项生命体征并与护士站和主治医生手机相关联,一旦出现异常,相关医护人员马上接到警报;你佩戴的RFID腕带,可以保障你在任何环境下可以被医护人员识别救护;如果想查阅治疗过程,登录你的医疗档案,所有治疗和用药一目了然,治疗过程中所有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产地与流通环节,医生的详尽诊断也都清清楚楚;出院了,系统会自动从患者医疗保险账户中划拨相应的金额。患者就医的整个过程精确、快捷、透明、高效。

这样的智能化数字医院已经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中。从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便开始进行医疗管理信息化(HIS)研究。20世纪70年代,日、欧也纷纷投入开发。在某些发达国家,人们已经能在智能医院里享受到这种全新的医疗服务。

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现有1万多所医院、5万多个防疫站在做HIS研究,但真正使用的不到50%,而且仅停留在挂号、收费等管理流程上,涉及临床医疗、病人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很少,只有少数医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引进国外先进的临床数字监测系统,可对患者的日常生命体征进行遥控、实时监测,并将数据全部数字化。无论患者在病区的任何位置,医生都可随时在各个计算机终端看到患者当时的相关数据,以便了解患者病情,精确指导治疗。

2.智能医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管理方式

物联网时代的智能医院是在高度信息化的基础上将各种人员和物资借助传感装置联系起来。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协调相关部门有序工作,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医院整体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物联网技术在实现数字医院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资管理

①药品管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全球假药比例已超过10%,销售额超过320亿元,中国药学会有关数据显示,我们每年至少有20万人死于用错药与用药不当,有11%~26%的不合格用药人数,以及10%左右的用药失误病例。

RFID标签依附在产品上的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难以复制,可以起到查询信息和防伪打假的作用。药品从研发、生产、流通到使用的整个过程中,RFID标签都可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在药品出厂进行自动包装时,安装在生产线上的读取器就自动识别每个药品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库,流通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记录中间信息,实时全线监控。

患者或医院只要对RFID标签的内容进行核查,可马上分辨药品的真假。一旦发生与药品质量有关的医疗事故,通过RFID标签可以马上查到药品的原材料、品种、产地、批次及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流通渠道的信息,实施全程追溯,便于迅速发现问题环节,终止事故继续发生。同时也可以迅速查到有同样问题的药品的流向,进行停用和召回,从而避免药品安全事故影响的扩大。

通过药品运送及储存环境中安装温湿度传感器,传感器实时地将环境条件传送到管理中心,运输和储存中一旦环境条件的变化超出了预先设定的药品存放条件,管理中心马上获知并通过自动控制对空调等相关设备进行操控,把环境条件恢复到应有的情况,将及时警示相关人员发现问题,以确保药品品质和保护温度敏感药品及实验室样本。在仓库管理中,药品入库时的RFID读写器就读取RFID标签,对药品进行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的登记,药品出库同样如此,数据实时地上传到相应数据库,这样每种药品的库存情况都清清楚楚,当某种药品缺货时,系统可以马上进行自动缺货提醒,便于药品的盘点,使药品使用和库存管理更加规范,防止缺货以及方便药品召回。

针对一些法律规定生产、流通和使用有限制性的药品,如吗啡,通过RFID标签的作用可以监控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流通。安装在相关位置的RFID读写装置一旦读取到有限制性药品或样品被带离规定区域,马上会进行报警。

采用RFID技术,在处方开立、调剂、护理给药、病人用药、药效追踪、药品库存管理、药品供货商进货、保存期限及保存环境条件等环节实现对药品制剂的信息化管理,可以确认病患使用制剂的种类、记录病人使用情况及保存批号等,避免用药失误,保证病患用药安全。

设备管理

医疗设备往往都很精密贵重,同时在使用中又有很大的移动性,容易被偷盗,造成损失。将RFID技术应用在医疗设备上,在相应的楼层、电梯和门禁上安装RFID读写装置,一旦器械和设备的RFID标签与读写装置中的设定不符,系统马上报警或将电梯、门禁锁死,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贵重器件毁损或被盗。

医院的医疗器械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很难管理。如果对每一件医疗器械,甚至每一块纱布,都贴上RFID标签,将会极大地提高管理的精确度。一个大型手术下来常要用到数以百计的器械,安装了RFID读写器的手术室,可以轻松迅速地对这么多的手术器械进行定位,即使是一小块纱布也在严密的监控下无所遁形,再不会出现手术后把纱布遗留在病人体内的医疗事故。每件器械的使用流程也可以轻松辨认。在手术室中用过的器械和耗材,在放置时会被特定位置安装的RFID读写器识别,确定它为已使用过的物资,这样所有可循环使用的器械被归为未消毒器械,不可循环使用的归为医疗垃圾。一旦有这样的物资被误放到消毒物资中,不匹配的信号会使它马上被识别出来,并引发系统的自动报警。

我国于2007年首先实验建立了植入性医疗器械与患者直接关联的追溯系统,系统使用GSI标准标识医疗器械,同时在上海地区的医院广泛应用。南京三宝科技和南京医药合资搭建了医药会流平台,连接制药企业和用户终端。在生产线上就给药品贴上电子标签,所有与药品生产、流通、库存、销售等的相关信息全部写入电子标签,通过电子标签将信息汇聚到互联网平台,将生产厂家与销售终端通过这一平台联系起来。这个平台上集成了医药生产企业成本信息、药品价格信息以及医院处方信息。用药单位可与制药企业直接沟通,省去了医药代理商、医药代表等若干中间环节,也省去了药品中转仓库,药品的流通,成本也降低了50%以上。这些都标志着物联网时代的智能医院离我们越来越近。(www.xing528.com)

③医疗垃圾管理

定位医用垃圾的目的是明确医院和运输公司的责任,防止违法倾倒医疗垃圾造成环境污染,以及避免医疗垃圾的非法处理。物联网的应用将为这些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的服务。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不同医院、运输公司的合作,借助RFID技术建立一个可追踪的医疗垃圾追踪系统,实现对医疗垃圾从运送到处理的全程跟踪。

这样的技术可以用在医院所有物资的管理上,从而使医院的物资管理在物联网时代变得更科学更智能。

(2)信息的管理

物联网在医疗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管理在智能医院中被广泛应用在诊断、治疗、监护、信息共享等方面。具体应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诊断中的信息识别

在传统工作模式下,医生或护士无论门诊还是查房都需要随身携带一大堆病历本,并以手写方式记录医嘱信息。这样既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容易因录入和识别而产生误差。通过物联网,病人的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各种检查、治疗记录、药物过敏等都可以汇总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PDA,在病患的RFID标签上轻轻一扫,则可以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详细信息,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精确的诊治,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

急救中的信息识别

在许多突发事故中的医疗急救中,医护人员会遇到一些无法取得家属联系的危重病患。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借助RFID技术的可靠、高效的信息储存和检验方法,通过对遇险人员身份标牌上RFID标签的扫描,可以快速实现病人身份确认,确定其姓名、年龄、血型、紧急联系电话、既往病史、家属等有关详细资料,为急救争取了治疗的宝贵时间。目前该技术在美国Wellford hall治疗中心已经得到应用。

③病情实时监护

通过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医生和护士可以对病房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使医生或患者家属时刻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病房)病人的治疗情况。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设备与监护系统相连,监护系统会自动提醒护士进行用药、巡查等工作,还会动态地将病患的生命体征发送到相关主治医生和家属的计算机或手机中,让他们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医生和护士可以对病患生命体征、治疗化疗等实时监测,杜绝用错药、打错针。

④信息互联共享

通过医疗信息和记录的互联共享,在所有不同等级的医院间接整合并形成一个发达的综合医疗网络。一方面经过授权的医生可以翻查病人的病历、患病史、治疗措施和保险明细,患者也可以自主选择或更换医生、医院。另一方面支持乡镇、社区医院在信息上与中心医院实现无缝对接,能够实时地获取专家建议、安排转诊和接受培训等,可以使医疗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降低治疗成本,解决乡镇、社区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3)人员管理

①特殊病患定位

使用RFID腕带,可以便捷地实现无线移动护理以及患者定位,这对一些特殊病患的护理工作是很重要的。例如,精神病人、老人、儿童、危重病人、传染病人。带有传感器的RFID如果应用在SARS病区,对患者体温状态进行监测,减少病患和医护人员的接触,从而降低疾病传染和扩散的概率。对传染病患者和精神病患者进行定位,还可以有效防止病患逃脱,避免对社会的危害。对老人、儿童和危重病人利用RFID腕带进行定位,可以防止病人走失,有利于其在突然发病时进行搜寻和抢救。目前,在台大医院进行的“安全行动照护系统”,在高雄小港医院的“RFID紧急医疗系统建置计划”等都是物联网在这方面的应用实例。

②新生儿标识

以往曾有报道多起新生儿错抱的案例,这给当事的双方父母及孩子身心带来巨大创伤,利用物联网技术的身份识别可以有效地防止新生儿被盗和错抱。在新生儿产出后,母亲和婴儿都马上被佩戴上带有RFID标签的腕带。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洗澡、打针、喂奶、早产儿特别护理),都要经过护士携带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确认匹配,这样可有效防止新生儿被抱错。在产科病房的出入口布置固定式读写器,每当护士、产妇和婴儿需要通过时,先读取他们身上的RFID腕带,身份确认无误后房门才能打开,所有的身份信息及出入时间立即记入数据库。将妇产科或妇儿医院的母婴识别管理、婴儿防盗管理与通道权限相结合,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为婴儿采取一种切实可靠防止抱错和被盗的保护。婴儿离院,必须母婴腕带互为匹配,门禁才可以通行,否则门禁禁止通行。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新生儿被盗。

③员工定位

医院外来人员复杂,员工人数众多,对员工定位也很重要。利用RFID技术对员工进行身份识别和定位,结合通道权限,可以增强医院安全性。防止保安、护理等临时用工人员在医院随意出入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做好重要物质、重要样品的防范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