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教育实践导引:全面认知小学环境与活动

小学教育实践导引:全面认知小学环境与活动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小学的整体感知即对小学的环境、日常活动及组织运行的整体的、全方位的了解。对小学的整体感知可通过两个渠道:一是见习学校相关人员的介绍,二是学生个人的细心观察。一般来说,见习首日,学校都会安排专门的活动,会有老师对学校的发展历史、学校环境及师生状况等做整体介绍,并安排优秀教师上展示课,帮助大家建立对小学的整体印象。每年的10月13日,平师附小都会为三年级学生举行一场隆重的“英雄中队”命名仪式。

小学教育实践导引:全面认知小学环境与活动

对于小学的整体感知即对小学的环境、日常活动及组织运行的整体的、全方位的了解。见习往往会固定安排在某个班里,但要正确感知小学,就必须跳出班级的范畴,看到整个学校的具体情况。

对小学的整体感知可通过两个渠道:一是见习学校相关人员的介绍,二是学生个人的细心观察。一般来说,见习首日,学校都会安排专门的活动,会有老师对学校的发展历史、学校环境及师生状况等做整体介绍,并安排优秀教师上展示课,帮助大家建立对小学的整体印象。但是之后会不会自己主动去观察与领悟,将直接决定见习的不同效果。所以在见习之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可提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小学基本情况,并列出大致的观察内容和提纲。

整体上看,可供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小学的组织架构形式,知道少先队与班级在小学管理中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班级的基本分布情况,仔细观察校园与教室,感悟学校物质环境设计教育功能、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发现不足或创新;观察、感知学校的人文精神环境,了解其组织文化建设;感知小学生的一日生活,观察不同年段的课程分布情况及活动安排情况,主动与学生沟通,感知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思想状况;了解小学教师的一日工作情况,通过沟通交流体悟小学教师工作的特性。

为了使观察更有目的性,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列表的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全面认知学校,并可提出相关的问题,以便在后续的见习中解决(表1-1)。

表1-1 有助于整体感知的一系列问题

续表

见习过程中,大家可以参照上述问题有目的地观察,但上面的问题只是简单列举,仅供参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补充。可以肯定的是,要想有所收获,就必须树立起问题意识,将观察与感知作为教育研究的基础,要善于提出问题,并主动去探究与解决问题。

(一)了解小学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

小学的正常管理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架构,二是制度保证。见习时需了解小学的组织架构,了解各个职能部门及其具体功能。可通过访谈相关老师的方式,尝试画出实习学校的组织框架体系,了解其正常运行的方式,并可以与其他学校进行比较。

除组织框架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收集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依据制定主体的不同,小学的规章制度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由国家或地方所制定的与小学教育相关的制度,其中有一部分是法律法规性质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另外还有一部分并不具有法律性质,但是对全国中小学具有规范性作用,比如《中小学生守则》。二是校级层面所制定的制度,包括教师作息制度、会议制度、考勤制度、各岗位的职责要求等。这个层面上的规章制度既具有共性,又带有学校的特性,与师生关系密切,且能够帮助师范生在见习期间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三是班级层面上所制定的制度,即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包括班干部选举制度、班级奖励与惩罚制度等,一般只适于本班。每个师范生日后都需要参与班级管理,所以对班级层面制度的深入了解可以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另外,班级的规章制度往往也反映了班主任的教育管理理念,也可以给师范生带来的一定的思考。

对于小学组织框架及管理制度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对小学教育事业及教师职业的认识。为更加直观地了解小学的结构及正常运行过程,见习中可以参考表1-2,以图表的方式进行整理。

表1-2 小学组织架构与制度记录分析表

(二)认知小学的环境

小学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是支撑小学教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基础。见习中需全面了解小学教育条件及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的整体环境设计、实验室建设、活动场地及现代多媒体建设等,可以通过访谈教师与学生的方法,了解这些设施设备的使用状况,以及与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

人文精神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与校史、校训、制度及课程等密切相关,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且最终会通过师生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所以,见习时需用心感受学校的文化环境,细致观察学生与教师,并通过观察、访谈、参观校史陈列室等方式,了解实习学校的发展历史、校训、特色课程及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等,并将其与物质环境相联系,思考这些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探索小学人文精神环境建设的核心与渠道。

见习中可以参考表1-3进行整理记录。

表1-3 小学环境观察记录表

案例1-1:

英雄教育,这所学校坚守了55年[1]

前不久,一场主题班会活动让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被确定为全国5所“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班会重点推广的学校之一,当天该校开展的公开课还通过中央媒体和部分直播平台,向全国中小学生进行播放。

从 1963年起,“英雄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就成了平师附小的办学理念,到现在为止,已经坚守了整整55年。校长顾巧英告诉记者,开展英雄教育,就是为学生的童年打上纯正的精神底色,让学生心有榜样、行有动力,并引导他们认识自我,朝着最好的自己努力。

在平师附小,老师们经常会说起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清明节,两个学生乘车前往烈士墓地为王国华、曹顺根两位烈士扫墓。有乘客竟然告诉他们,两人并没有死,而是当年被俘后叛变了,你们竟然还为他们扫墓?学生们懵了,英雄怎么成了叛徒?回来后,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他们联系了县里有关部门和单位,以事实材料证明两位烈士的清白……原校长、平湖市教育局副局长陆忠民说:“歪曲历史、抹黑英雄,这些现象现在也时有发生。我们坚持55年做英雄教育,就是要给孩子一段真实的历史,这才是对历史、对英雄的尊重。”

每年的10月13日,平师附小都会为三年级学生举行一场隆重的“英雄中队”命名仪式。除了雷锋董存瑞等军界英雄,还有杨利伟、刘洋等航天英雄,以及施奇、金耳世等家乡英雄……像杨利伟中队的学生每年都会收到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回信。学生孙予同曾收到过杨利伟寄来的珍贵的火箭模型:“他鼓励我要爱钻研,肯奉献,好好学习科学,将来报效祖国。”有一次,他把自己的科学幻想“画”了下来,并在嘉兴市科幻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55年间,平师附小英雄教育从学习雷锋精神战斗英雄、行业英雄到做自己的英雄,不断传承创新。讲故事、编诗歌、演节目……每个学期,平师附小的各英雄中队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唱英雄、赞英雄、学英雄活动。老师们还会经常给学生讲英雄故事,带他们访问烈士亲属,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性。

为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做自己的英雄”,学校还开发了“争幸福成长卡,做附小小英雄”的特色评价体系。顾巧英介绍说,结合少先队员雏鹰竞章活动和英雄教育的特色,学校专门创设了校本幸福卡、英雄卡、一级英雄奖章、二级英雄奖章、三级英雄奖章等,设计了“竞学习、活动小红星—换幸福成长卡—做学校英雄”的评价路径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积极表现、课间互帮互助、课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每位学生的努力都能通过这套体系获得肯定,从而引领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全校营造出争当‘小英雄’的积极氛围。”顾巧英说。

2006年毕业的学生王斌如今正在国外攻读组织行为学博士,希望将来能把中国传统管理哲学、中国当代商业智慧介绍给世界,实现东西方的文化交融。他告诉记者,英雄教育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培养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学英雄到做英雄。如今,他也成了学弟学妹们崇拜的“英雄”。

随着英雄教育内涵的不断拓宽和丰富,平师附小还将英雄教育融入学校的德育体系中,并以英雄教育理念为统领,编写了《飘扬英雄的旗帜》《英雄精神代代传》等校本教材,设计了7大类22项子课程。像“责任”是四年级德育课程的主题。结合英雄教育,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四年级学生开展清明扫墓、参观革命纪念馆、社区义工服务等相应活动,将英雄精神传达给学生的同时,也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从对自己负责到承担社会责任,再到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用校长顾巧英的话说,英雄教育不需要轰轰烈烈,只需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英雄的种子,然后让它慢慢地生根发芽,终将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案例分析]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主题班会,但实际上是平湖师范附属小学 55年“英雄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办学理念的缩影和凝聚点。不同时代,“英雄”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是“责任、使命”等内涵则永不改变。“英雄教育”不是一次课,而是一个延续了55年的教育理念和不断拓展与创新的英雄教育课程体系。它不仅存在于校史陈列室,同样展现在日常课堂、师生的一言一行以及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上。

(三)认识教师的一日工作程序及内容

做好教师的前提是必须了解教师的工作,见习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深入了解小学教师的一日工作程序及具体内容。除用眼睛观察外,需养成与一线教师交流、沟通的习惯,可以是对一线教师进行正式的访谈,也可以是非正式的聊天,有条件的可以主动参与到一些活动中去。通过对在职教师的访谈,可以了解教师下班后的工作状态,感知教师工作的跨时空性及繁重性。同时也可以了解一线教师对小学教师职业的看法,了解教师的成长过程,感知一线教师的职业压力、职业懈怠感以及职业幸福感。参见表1-4。

表1-4 教师访谈记录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习生也可以随同教师参与家访,了解家访的过程与方法,并深入了解教师的真实工作。参见表1-5。

表1-5 参与家访记录表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做没有准备的家访,家访前必须对家访的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清楚学生的个性与学习状况,初步了解家庭情况,并与指导老师沟通,了解指导老师在家访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我们可以参考表1-6来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表1-6 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www.xing528.com)

虽然只是一名准教师,家访前的准备也必须充足,既要把握孩子整体的情况,也要了解孩子细节性的情况,特别是近期的具体表现,从学习成绩到同学交往都应囊括,而不能只是一个大概的印象。只有深入了解孩子,家访才会有的放矢,不走形式。同时,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其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对家庭教育做指导,所以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结合家庭的情况,给家长提供一定的教育建议。家访以后要及时总结,记下经验与收获,如写家访手记等。

案例1-2:家访手记

沟通及时主动,用心理解

平湖市东湖小学 钱宁平

晚上十点半,电话突然响起,原来是班里一个小男孩——轩轩的家长。家长喝了酒,说话不是那么有逻辑,说的内容很多很乱,这个电话一直打了一个小时。家长反反复复说着一些他的过往经历,意在强调两点:一是他很厉害,会打人,吃夜宵时与隔壁桌一言不合就会打人,而且会当着孩子的面打人。二是我的孩子为什么一到学校就哭着不愿意进门,言下之意,是你们老师的原因。我也趁机问了他的情况,不在本地工作,就每个周末回来一趟,每逢周末回来也是跟这边的兄弟喝酒聚会。

电话刚挂掉,又接到轩轩妈妈的电话,她说孩子的爸爸喝多了,如果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让我不要听他的。显然她是不放心,怕爸爸的这一通电话导致老师对她的孩子有看法。我说:“你放心吧,我知道的。”

这天晚上,我失眠了。轩轩妈妈虽然说轩轩爸爸是酒后乱说,但还有一句话“酒后吐真言”。显然轩轩爸爸对老师表示很不满。今天早上,轩轩在教室门口哭着要找妈妈。

第二天一早,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校长和书记,他们建议我找个合适的时间去家访。我决定放学后就去。我给轩轩爸爸打电话,约好傍晚去,他说:“孩子妈妈在,我不在可以吗?”我说:“最好你也在,因为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的共同参与。”他说:“好的老师。”

在去轩轩家的路上,我们碰到了轩轩的妈妈,她步行,我们停下来跟她打招呼,没想到她竟落下泪来:“每次喝完酒都这样,我跟他说过不下去就先分开一段时间……”看来,昨晚家里也发生了不小的风波。这次家访不知会如何收场,我有点担心。虽然这是他们的家事,我们不便干预,但作为轩轩的老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

到了轩轩家,我们先表明了来意,希望能和他们一起帮助轩轩解决现在的问题。轩轩妈妈说:轩轩从小到大都比较黏她,刚读幼儿园时也这样,哭着闹着不肯去,后来慢慢适应了就好了,让我们不用担心。我们也跟轩轩的爸爸妈妈讲述了他这几天的在校表现:轩轩刚进教室会哭,可是家长走了后他能较快融入班级活动,上课听讲也很认真,也会举手发言,下课和同学玩得挺开心的。在学校里,他还非常有礼貌,并没有显现出胆小或不善于交流。

我们一起分析原因:轩轩不想来学校并不是他不爱学习,也不是因为胆小,而是他对妈妈的依赖太强。孩子的这种心理肯定与他过往的经历有关。爸爸工作不在本地,只有周末才回来,回来忙着和小兄弟聚会、喝酒,缺少对轩轩的陪伴。轩轩对爸爸喝醉酒感到很害怕,因为爸爸会扔东西,会跟妈妈吵架。妈妈为了照顾好轩轩辞职了,全职照顾轩轩,一直陪伴在轩轩身边,妈妈的陪伴已成为习惯。

轩轩虽然害怕爸爸,但他很喜欢爸爸。每次爸爸陪他玩,他都非常开心。他也表示希望爸爸多陪陪他。于是,他们三人各自提出了希望:

(1)妈妈希望爸爸能戒酒。

(2)轩轩希望爸爸多陪陪自己,不要和妈妈吵架。

(3)爸爸希望轩轩能快快乐乐地去上学。

爸爸表示会努力参与到轩轩的教育中来,多抽时间陪轩轩,陪他玩,陪他学习。周五下班来得及的话就来接轩轩放学。

第二天上学,轩轩没有哭。傍晚时,他跟我说觉得上完晚托太晚了,自己很想妈妈,希望能早点见到妈妈。我和轩轩妈妈沟通了,妈妈答应这几天的晚托提早一点来接轩轩,轩轩很高兴。之后也再也没有因为上学而哭过。

在这件事的处理中,我的启示是:

(1)沟通要及时主动,遇到问题积极主动解决,不能逃避。

(2)站在家长的立场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难处,但要让家长明白,老师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而参与到家庭问题中来,希望家长如实并多为孩子着想。

(3)“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父母对子女要威严、有慈、关心,不能要求没有达到就严厉斥责,也不能因为溺爱孩子而事事依着孩子。

(4)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想法,能把事情处理得更好。

(四)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体,既有阶段性的共性,又有生命本身所赋予的个体差异性与独特性。作为教育的对象,见习期间首先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将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用于对学生的观察,抓住一切了解教育对象的机会。

对学生的观察重在对自己见习班级学生的观察,且既要关注整体性,又要关注个别差异性。由于班级学生处于同一年龄阶段,在认知、心理发展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共性。所以在观察中要善于总结该年龄段学生群体的特征,多向指导老师请教,观察、思考指导老师是如何根据年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的。

除观察班级的整体特性以外,师范生需试着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爱好与特长,缺点与不足。可通过观察及访谈的方式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做深入理解,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将学生的表现与教师引导、家庭教育等相关因素相联系,思考形成现状的原因。

表1-7 学生访谈记录

另外,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孩子,比如成绩较差、行为存在问题的孩子,也可以展开进一步观察,记录下孩子的具体表现,尝试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思考可行的教育方法。

表1-8 学生观察记录表

除自己实习的班级外,师范学生需跳出为了实习方便,学校给安排的“固定”班级的界限。事实上,固定班级只是工作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见习的最佳方式。所以,见习中不能满足于对某一班级或某一年龄段孩子的观察,还要尝试整合资源,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访谈教师与学生、听课的方式,了解其他年龄段和班级孩子的特点,并试着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征进行比较。在观察了解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掌握一些符合自身与学生特点的技巧和方法,做好记录和反思,快速融入学生中。

案例1-3:实习记录与反思

我的实习记录与反思

嘉兴学院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142班 曹丹雯

这周需要带一个新班的语文课,又要挑战记孩子们的名字了,但是这次的挑战有点大了。除了学生多这个因素,还有时间的问题,在班级里的时间除了上课,几乎没有其他时间。仅靠一天里课堂上记忆学生的名字,大多是这节课记住了,下节课又不知道名字该与哪张脸对号。

有趣的是,我能以最快的速度记住活泼开朗的学生和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而且记忆男生比记忆女生来得更容易。优生,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作业质量上总能在某一方面引起我的注意。那种与生俱来的光芒无法掩藏,只需一次,便能让我印象深刻。而后进生,更多的是上课容易分心,字写得不够端正,作业质量不高,甚至拖欠作业,这一类学生也能在最短时间内成为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或许是男生在班级中比女生更活泼,我经常是记住了全班的男生,却总是有那么几个女生让我记忆混乱,除此之外,那些平常默默无闻、处于中间水平的学生,他们没有出挑的成绩,也没有活泼的表现,容易让人忽视。

为了让自己快速记住全班学生,我在课上也是动足了脑筋。尽量少以“你来说”“这位同学”的方式请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让举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前先“自报家门”,以加强我对他的印象。而当我抛出一个较简单的问题时,我会拿出名单进行“挑选”,哪个名字我还不熟,哪张脸庞我还陌生,他们就会成为“幸运儿”被我点到回答。这样几次下来,虽然不知这种方法是否科学,但我对学生的熟悉程度能大幅提升。

课前,如果需要下发作业本,我会抢着和学生下发作业。虽然下发的速度不敢恭维,但是在发的过程中,通过询问其他学生,我能准确找到他们的座位,既对熟悉的学生进行了巩固,又对不熟悉的学生可以多一分了解。

在面批作业本时,我也会时刻留意他们的作业情况,根据课堂表现和作业质量,对学生进行深一步的了解。为了督促他们及时做好课堂笔记,我还会利用眼保健操的五分钟对他们的课本进行检查,一方面,可以及时检查他们的笔记情况;另一方面,碰到还不能将脸与名字对号入座的学生,语文书封面上的名字又帮我记住了他。

除此之外,我还专门会请个别学生作为我的“军师”,帮我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他所熟悉的学生的性格特点,说说他们喜欢做什么,哪方面有特长,平常在班级里表现如何等。当然,这些“小军师”在班级里要够活络,人际交往能力要强,与同学间的关系要融洽。

从点滴记住学生的名字,也是一件极有成就感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