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戏曲发展史:清代宁波戏曲悠久传承

宁波戏曲发展史:清代宁波戏曲悠久传承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沿袭明代旧制,宁波府由鄞县、慈溪、奉化、镇海、象山五县组成。清代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特别是剧作家群体和地方剧发展成熟。入清后,绝意仕进,以谋食奔走于京洛间。戏曲有传奇《云石会》,顺治八年作。《锡六环》由其六世孙、清末最后一代进士孙锵校刊印行,1916 年由奉化湖澜书塾刻版。鸦片战争中,镇海、宁波相继陷落,全家颠沛流离,他目睹英军暴行野蛮、抗英战斗惨烈,诗风为之一变。

宁波戏曲发展史:清代宁波戏曲悠久传承

清代沿袭明代旧制,宁波府由鄞县、慈溪奉化、镇海、象山五县组成。清代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特别是剧作家群体和地方剧发展成熟。著名剧作家简介如下。

包燮(生卒年不详),浙江鄞县人,字惕三,号惕三道人、芦中人。明末诸生。少工诗,善鼓琴,能度曲。曾赋《明月词》,人称“包明月”。入清后,绝意仕进,以谋食奔走于京洛间。登高吊古,所至有诗。曾居于甬东桃花渡,倦游归,环堵萧然,不废啸歌。著有《夕斋集》。戏曲有传奇《云石会》,顺治八年(1651)作。

裘琏(1644—1729),浙江慈溪人,字殷玉,号废莪子,晚号蔗村。曾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士改庶吉士,年七十二,致仕归。雍正六年(1728)因文字狱案被逮至京,次年死狱中。裘琏著述众多,有《复古堂集》 《横山文集》 《横山诗集》等。擅写戏曲,有杂剧《昆明池》 《集翠裘》《鉴湖隐》《旗亭馆》,合称《明翠湖亭四韵事》。康熙五十一年(1712),为庆祝来年的康熙六旬万寿,裘琏应高士奇之嘱,撰写了杂剧《万寿万疆升平乐府》(又名《万寿长平乐府》)。传奇有《女昆仑》(又名《画图缘》),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五集。

李凯(1693—1761),浙江鄞县人,字图凌(一作“陵”),一字雪崖。雍正八年(1730)进士。乾隆十九年(1754)为绍兴教谕。平居孝友,叔父殁后,从兄弟俱幼,凯以银米接济,至各成年乃罢。李凯善诗古文词,尤工词曲。少留心声律之学,与同时范梧友善。梧亦精于音律,互以所作传奇相切磋。李凯尝以所著《寒香亭》相示,范梧见之,自叹不及。传奇《寒香亭》有清嘉庆二年(1797)友益斋藏版之怀古堂刊本。另著有《学庸说文》十二卷、《越吟草》一卷。(www.xing528.com)

孙埏(生卒年不详),浙江奉化人,字尚登,号碧溪。乾隆元年(1736)副贡,肄业修道堂。所撰《行文语类》三卷,到民国初,已经风行海内三百多年。有传奇作品《锡六环》和《两重天》(已佚)。《锡六环》由其六世孙、清末最后一代进士孙锵校刊印行,1916 年由奉化湖澜书塾刻版。

刘赤江(1760—?),浙江镇海人,字不详,号七余散人、待化老人。嘉庆间举人,嘉庆十五年(1810)至道光二年(1822)历任湖北安陆来凤、广济、远安等县知县。焦循《雕菰集》卷二《甬江弃妇行》序曾记其逸事:“镇海诸生刘赤江,弃其妻丁,别聘于姜,丁归母家,守志不嫁。学师率学中子弟来报于学,使者革其衿。始刘父利姜之财,姜慕赤江有文名,可希仕进。至是姜恶之,复胁刘父毁婚。刘公亦悔前事,迎丁归。夫妇相泣,和好如初。……邑人以为善。”

姚燮(1805—1864),浙江镇海人,字梅伯,号复庄、野桥、大某(楳)、大梅山民、疏影词史、复翁、老复、二石生等。幼承庭训,及长博览群书,喜游好吟。道光八年(1828),与同道结枕湖诗社,历游江浙名胜。道光十四年(1834)中举,后四次会试均不第,遂绝意仕进,沉潜诗画,时与名士相往来。大学士阮元见他诗画,比其词如姜夔(白石)、画如王冕(煮石),因赠号“二石生”。鸦片战争中,镇海、宁波相继陷落,全家颠沛流离,他目睹英军暴行野蛮、抗英战斗惨烈,诗风为之一变。著有《复庄诗问》《复庄骈俪文榷》《疏影楼词》《今乐考证》《红楼梦纲领》《退红衫》《梅心雪》《苦海航》等,编有《今乐府选》《皇朝骈文类苑》等。所著编为《大梅山馆集》传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