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调查与研究:2004-2006年优秀成果集

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调查与研究:2004-2006年优秀成果集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贾小鹏民间戏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和辉煌的历史。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宁波积淀了丰厚的民间戏曲文化,它们是宁波的财富和骄傲。通过对回收的435份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基本上描绘出了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现状。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调查显示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下降。课题组在处理好问卷调查的同时,深入到宁波的社区和农村,对有代表性的民间戏曲艺人进行专题调研。

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调查与研究:2004-2006年优秀成果集

贾小鹏

民间戏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和辉煌的历史。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宁波积淀了丰厚的民间戏曲文化,它们是宁波的财富和骄傲。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文化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那些口口相承、手手相传的宝贵民间戏曲文化正面临加速消亡的厄运,如何保护和发展民间戏曲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2006年7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6名老师和19名大学生组成“宁波民间戏曲文化调研队”,在宁波市文化局、市戏曲家协会等10余个文化系统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走访了慈城、奉化等8个地区,深入到走马塘等30多个社区及农村,发放问卷462份,获得有效问卷435份,进行了60余次专访,历时2个月,调查现状、挖掘艺人,并通过录音录像等形式收集部分宁波地方剧种的历史资料和现状影像,追寻民间艺术逝去的脚步,初步了解了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现状。

本次问卷调查样本为:男性占63%,女性占37%;青少年42%,中年35%,老年人23%。通过对回收的435份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基本上描绘出了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现状。

解放初期,宁波的民间戏曲剧种有甬剧、越剧、姚剧、四明南词、蛟川走书、四明宣卷、雀冬冬、采茶篮、小热昏、奉化琴书、平调鼓词、评弹、宁波滩簧(串客)、新闻、评话、四明南词曲目等近20种,但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在慈溪,现存小热昏和滩簧;奉化有滩簧;北仑有唱新闻和穿山造趺;鄞州和慈城都有宁波走书;镇海的蛟川走书更是远近闻名,加上甬剧和越剧,目前宁波市至少还有7个剧种在流传,但是超过半数的剧种或者已经彻底消亡,或者是象征性地存在着,只剩下残留在时代天幕上的一个依稀的背影

调查发现,在农村,37%的人表示喜欢在休闲时间观看娱乐综艺节目,28%的人喜欢小品等节目,25%的人喜欢看戏曲节目。这说明,尽管戏曲节目已不是老百姓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但25%的比例仍然反映出戏曲在当地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地位。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调查显示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下降。

关于民间戏曲演出的总体数量,36%的被访问人群表示,目前宁波市区和农村的民间戏曲演出的总体数量比较少,17%的人认为太少。有32%的被访人群表示,一年观看戏曲表演有3—5次,1—2次的人占了28%,基本没有的人占了15%。问卷数据显示,村民们有35%的是自费观看戏剧演出,21%是观看集体组织的.演出,14%的人观看演出是因为亲友的邀请;平时观看戏剧演出的地点主要在宁波市区(27%)和居住地(21%)。

在喜欢戏曲的人群中,56%的人表示喜欢越居4,28%的人表示喜欢甬居ij ,23%的人喜欢听黄梅戏,喜欢走书、新闻等其他民间戏曲的人有19%。在问卷列举的9种戏曲剧种中,宁波走书以48%的比例占据了比较熟悉的宁波民间戏曲剧种的头把交椅,宁波滩簧(串客)以45%的比例紧随其后,评话以27%的比例排在第三,后面的依次为四明南同、小热昏、雀冬冬、四明宣卷、平调鼓词、采茶篮。

调研发现,45%的人听说或者接触过宁波地区的民间戏曲,但接触不多;23%的人表示几乎没有接触过。接触过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人当中,40%的人接触民间戏曲的原因是被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23%的人则是受到家庭的熏陶才接触戏曲文化,12%的人则是通过媒体的偶然了解而接触到民间戏曲文化。27%的人认为阻碍自己了解宁波民间戏曲的最大原因是“想了解,但是缺乏了解途径”;26%的人认为是自己“不喜欢,而且没有时间”;25%的人认为是戏曲文化太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关于限制宁波民间戏曲发展的因素,46%的被访者认为是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37%的人认为是政府关注还不够,30%的人认为是宣传力度小、了解途径少,28%的人认为是剧目陈旧缺乏创新。

调研显示,在对“戏曲以怎样的方式更吸引你去关注”的回答上,绝大多数年轻人一致认为要创新,要引入新元素,如用网络流行的FL A SH技术正新包装或打造古老剧种的新魅力,演唱的伴奏中引入现代乐器等,使古老的民间戏曲艺术融入现代特色、贴近现代生活、焕发新的活力。

课题组在处理好问卷调查的同时,深入到宁波的社区和农村,对有代表性的民间戏曲艺人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对老艺人和民俗专家的专访,透过他们的言行和神态,倾听他们的心声,感悟他们的艺术激情和对戏曲文化的理解与追求,掌握了大量珍贵的信息。因为篇幅所限,本文只摘录了部分访谈内容。

在镇海,街头巷尾里只要问起民间戏曲,就会听到“蛟川走书”,然后是“张亚琴”这个名字,“蛟川走书”之所以在这里繁荣,就是因为有张亚琴的存在,她带活了这个剧种。

张亚琴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委员、浙江省曲艺家协会荣誉顾问、宁波市曲艺家协会荣誉主席,并多次获得荣誉奖状。她13岁学艺拜陆尧林为师,是陆尧林收过的唯一女徒弟。15岁登台演出,受到广泛好评。在其艺术生涯中,唱过近70部作品,而且,这个数字仍然在不断刷新中,因为近80岁的她还在不断创作新的曲目。

面对课题组,这位被誉为“蛟川走书之母”的老人对“蛟川走书”濒临失传的窘境甚为焦急。在她收的十多个徒弟中,年龄以50岁左右为主,而且大部分已经改行,只有少数几个人分布在北仑大碟等地,而除了她的徒弟外,“其他人参与的就更少了"。为此,焦急的老人虽年近八旬,却仍活跃在演出的一线,经常下乡参加宣传演出或者指导编排剧本。

“蛟川走书保护发展任重而道远,只要有人真心喜欢,我会倾囊相授,百年之后把自己口述代写的剧本及其他珍贵资料都捐献给国家。”老人语重心长。

见到胡家传老人的时候,这位76岁高龄的戏曲老人正在口述姚剧老剧.目的唱词,据说,在坎墩再也找不到比他更熟谙姚剧的人了。

胡家传老人虽年事已高,却依然身体硬朗,声音洪亮,他笑说这和自己从小学戏练功分不开。老人18岁那年开始拜师学艺,和姚剧的渊源至今已有58个年头。当时老人跟着家中在学戏作旦角的哥哥“瞎哼哼”,没料得到了师傅的肯定,于是自己也用心学起来——天没亮就起来吊嗓、打拳,风吹日晒从不间断。而且与戏剧一结缘就是近60个春夏秋冬

“文化革命”时期,他仍没有放弃心爱的艺术,耕种或编簟时,兴来就哼上几句过瘾。正是这样不断地练习,帮助他把师傅教的东西保留了下来,传统的姚剧曲目70多部,现存30多部,而这30多部剧都在胡家传老人的生命中演绎了五六十年,从而被大家称呼为“蔑匠师傅滩簧戏”。

胡老收了8个徒弟,倾尽所学教会他们口传的戏剧,现任坎墩姚剧团团长的周忠强老人也是他的弟子之一。“以前师傅一句一句地教,现在我就得一句一句地传授!”面对戏曲,胡老丝毫不敢怠慢。“这是我的责任!”

现在,坎墩姚剧团每次出去演出老人都会随行,而且每次登台都能过20来分钟戏瘾。对于姚剧,胡家传老人已把它当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乐趣,“我会一直这么唱下去!”

北仑后洋村有个95岁的老艺人,被称为是现在唯——位会唱“新闻”的人。这位95岁老人,失明的双目深埋在饱经沧桑的面孔里,嘴里已不剩一颗牙,瘦骨嶙峋的身材似乎见证了曾经的无尽风雨。

顾老在五岁时得了一场“热病”,几个月没有退下烧来,但家境贫寒没钱治疗,后来便瞎了。13岁时,他到渡船上学会了第一个说唱剧本《王阿荣看牛》,从此开始自谋生路。他学得格外刻苦,而且对所学剧本不断进行修改、创新,增加内容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并且,他如饥似渴地到处打听故事,搜集题材,开始自己琢磨、创作,如《大碘开发》、《计划生育好》等等。当问起一共会唱多少个段子,老人摇摇头说,记不清了,大概有五六部长篇,十余部中篇,几十个短篇和算不清的开篇……

到50年代,老人在附近邻里乡镇已是颇有名声,还常常有人来邀请他去邻镇演出,连续三年他应邀在一家外事茶楼里演唱,很受外宾欢迎,一位华侨更是全场录音,说自己在国外也可以不时地听到亲切的乡音了。背着小鼓、小锣,走街串巷,他靠者唱新闻娶妻生子,养家糊口,这一唱就唱到了71岁。

“现在,像北仑的严美芳,江东的程阿林、李游泉,奉化的毛东祥,象山的叶去彪等同行都相继去世了,就剩我一个人了,我孤单啊!"老人一声叹息,“我不想成为唱新闻的最后一个人,带着满肚的‘货‘离开。”

他,已年过半百.一位只读过四年书,貌不出众的农民,却自编自唱小热昏10余年;他,自家开着一家建材店,商机无限,却每天拎着一面小锣,四处奔走忙碌;他,每逢节庆文艺演出或政府工作文艺宣传,总是成为众多乡镇部门争相邀请的“特邀嘉宾”。他就是慈溪市有名的小热昏农民艺人胡兴昌。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受电视剧等现代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兴趣爱好发生了大转变,走书等民间戏曲文化慢慢走出了人们的视线。就这么让宁波走书没落吗?胡兴昌心有不甘。于是,他开动脑筋,从改变走书本身的风格着手,准备来一次曲艺的复兴。既然走书的唱段过于繁冗,为何不将其改得短小些呢?干脆长枪不用用短刀,胡兴昌灵机一动,便把原本至少唱半小时之久的走书改编为只要五六分钟的短书。“走上台来小锣敲,东勿唱来西勿讲”、“小皮匠生意好不好,头几天赚2元钱,这几天没生意。”于是,这些通俗易懂',甚至掉了渣的“大白话”就成了表演小热昏的唱同。农村中发生的再平凡不过的小故事、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谣和顺口溜构成了剧本的主要情节,胡兴昌为这段改造之路付出了无尽的心血和汗水。

正是在他那股痴劲的努力下,小热昏竟然在当地逐渐发展并风靡起来。现在,他平均每年演出200多场,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我没多少文化,政府、老百姓喜欢小热昏是看得起咱,只要能让大家开心,我就一直唱下去。”

可是,令老人无奈的是,虽然自己想招几个好学徒,但学唱小热昏绝不是件容易的事,靠一时之兴难成气候,从构思创作到登台演出,要的是硬工夫,要的是全能型的人才。

胡兴昌几十年如一日痴心小热昏,获奖无数。但是他认为,“获不获奖不重要,能把小热昏这一真正的群众文化弘扬下去才是我的责任啊!”胡兴昌这样说道,眼中充满着执著。

从事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研究工作已有30余年的沈志远先生是一位民俗专家,“民间戏曲文化是最基本、最原始也是最生动的,它很好地融入了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俗习惯,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曾任镇海区文化馆副研究员的沈志远对民间戏曲文化的珍爱不言而喻。

早在1971年,沈志远开始成为一名专职的民间戏曲文化研究干部,期间他跑农村、下海岛、深入民间,以各种民间戏曲文化为题材并融入自己的感情,创作发表了《民间文化集成》等多部文艺作品。今天,他可以毫不谦虚地说:“镇海区二十几万人里面没有人再比我了解宁波戏曲文化的了。”

沈先生告诉课题组,除了“蛟川走书”,这里也有过“新闻“。“新闻”表演者内部的“行话”交流和技艺只传盲人不传外的内在保守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一民间戏曲文化的繁荣发展。解放初期,镇海社区也会有在街头时而唱着“时政新闻”,时而吆喝卖“梨膏糖”的商人出现。这就是从杭州流传过来的,'小热昏",实质上就是个体经商,吸引顾客的一种手段。“但它自从1957年后全国‘一化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后就基本消失了。”

"我们在为一些优秀民间戏曲文化的消逝而遗惬的同时,也该看到历史在遗弃民间戏曲文化糟粕的部分,如四明宣卷。”沈先生客观分析了民间戏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四明宣卷多在庙会上以夸张的口吻讲述佛教故事,神化佛教教义,抵触其他宗教派别,偏离了社会文化轨道,在新中国成立后遭到取缔。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希望有更多的组织、社团和人员加入到拯救队伍中来。”沈志远先生眼中充满了期待。

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同时,课题组为了寻求更好的保护和开发民间戏曲文化的途径,还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工作积累了经验。(www.xing528.com)

一是举办民间戏曲文化专场演出。2006年8月20日,课题组在宁波三江畔的庆安会馆组织举办了一场以“展现传统魅力,传承民族之魂”为主题的民间戏曲文化专场演出。此举引起了宁波市文联、市曲艺家协会、娜州区文化馆等单位领导的重视并专程观看了演出。晚会上,课题组邀请了胡新昌、吴君令、毛东祥夫妇等艺人拿出各自的绝活,小热昏、滩簧、唱新闻……让观众大饱耳福,不少观众还饶有兴趣地围着场下艺人现场学艺,气氛热烈,激发了市民对陌生的民间戏曲文化的关注热情。

二是举办民间戏曲文化展。在调研过程中,调研队搜集了大量的关于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文字、图片资料,课题组在三江口举办了民间戏曲文化展,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示了宁波民间戏曲的文化魅力和生存现状。

三是与媒体合作,抢救工作向纵深发展。大学生“抢救”民间戏曲文化的举措受到了省市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最新调研动态频频在《浙江日报》、《钱江晚报》、《宁波日报》等10余家媒体上刊发.宁波电视台、《现代金报》等多家媒体还进行了跟踪报道,各类媒体近100篇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的反响·有些社区和媒体表示愿意和学院大学生调研队合作,把抢救工作进一步深入下去。

四是筹备成立大学生保护民间戏曲文化办会。目前,已经吸引了来自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和万里学院等高校的30多名学生参与。

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宁波民间戏曲文化,在不断的发展中,忠实地映射出了宁波这片文化热土的变迁轨迹,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宁波民间戏曲文化,不仅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将推动宁波文化大市的建设,为宁波市文化体制改革探索新的途径,保护工作时不我待。

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民间戏曲既有其他文化形式的共性,又有着独特的自我属性,要做好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保护工作,不能千篇一律地套用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而是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保护理念,坚持正确的保护原则,这是保护的关键。

保护民间戏曲文化,关键是保护其生态环境,从整体上加以认识,在整体上进行关注和保护。既要保护文化事项本身,也要保护它的生命之源;既要重视民间戏曲文化的过去时形态,也要关注它的现时形态和发展;既要重视民间戏曲文化的价值观及其产生的背景和环境,又要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利益诉求;还要尊重民间戏曲文化共享者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不仅应有单体保护意识,还应当有空间(文化空间)保护意识;不仅保护单一的民间戏曲文化,还应保护形成这一民间戏曲文化的文化生态环境等。整体性是做好民间戏曲文化保护和抢救工作的重要保证。

民间戏曲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它更注重的是技能和知识的传承。一切现存的宁波民间戏曲文化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这也注定它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特定的价值观、生存形态以及变化品格,造就了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活态性特征。这应该是它的基本属性。因此要坚持“生活相”、“生活场”、“生活流”的立场观念和方法,从有“根”的生活里重置或还原宁波民间戏曲文化本体的面貌。

有组织地开发、传承、创新是保护与经营的三大支撑点。开发,是对民间戏曲文化进行经营的前提,没有开发,民间戏曲文化的经济价值就体现不出,也就没有传承和创新可言;传承,是对传统艺术保存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创新就是开拓性地发展,随着历史的进程和时间的推移,民间戏曲文化不但要以新的内容和更加完善的形式来展现,而且,越是与时代同步,有鲜明的时代感,其生命力、感染力就越强。

民间戏曲文化保护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就是建立传承机制。一种民间戏曲剧种的全部生机活力,实际都存在于生它养它的民众之中,在精神和情感上他们是结为一体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强调:要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承传这种遗产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

要通过民间戏曲文化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正确认识各民族民间文化差异,充分认识民间戏曲文化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完整性、丰富性、互补性的意义,正确判断民间戏曲文化与自己文化之间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认识民间戏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形成保护民间戏曲文化的自发自主的积极态度,养成保护民间戏曲文化的恰当行为模式。

对于宁波戏瞿文化多层次的复杂群落需要分析鉴别,区别对待,这就是一种兼容的原则。既不能把适用于大多数剧种的规律强加到另一种类型的剧种上;也不能把某些特殊经验、特殊途径无限制扩大,从而否定带有更大普遍性的主要艺术特征。只有合情合理分清复杂群落中的不同层次,不拘一格地对待,让通俗戏曲、乡土戏曲与雅化戏曲、城市戏曲各自保持固有的属性,呈现出风格、样式的多样状态,才能促成百花齐放理想局面的实现。

保护民间传统戏曲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努力。课题组在大量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保护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对策。

要使市场真正繁荣并健康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二是提供精品般的享受,培育精品民间戏曲市场,打造名牌民间戏曲文化产品。这两点,前者是短线的、立竿见影的,而后者才是长远的,是培育良性民间文化消费市场的关键。

消费群体是靠精品来凝聚的.消费市场的兴旺也是靠精品来支撑的。有了市场型的戏曲精品,才谈得上民间戏曲市场真正的解冻复苏,把最好的东西送到农民身边,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参与文化生活所带来的长见识、会本领、受陶冶、舒身心等方面的好处,这样的市场才能够繁荣甚至“火爆”。

民间戏曲的精品制造,是以创作作品策划的精心,舞台演出的精致,整体艺术的精湛为其主要标志的,同时必须涵盖着艺术内涵的与时俱进、艺术风格的清新流畅及艺术手法的大胆创新。但是从调研结果来看,现有的宁波民间戏曲艺人和爱好者因为知识面和生活的压力等原因,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创造戏曲精品的条件,无法挑起"大梁",因此建设一支既有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又有时代视野的民间戏曲创作人才队伍显得尤为迫切。

民间戏曲文化要长久不衰和焕发艺术青春,一要创新戏曲的表现形式;二要贴近群众的心灵;三要创新戏曲的传播途径。

宁波的各种戏曲剧种开展革新实践,对民间戏曲文化赋予时代感,增添时代新元素,提升民间戏曲文化的创新能力、改革传播方式,是提升其生命力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式。

调研发现,民间戏曲的表现形式已与当代观众的生活节奏、审美情趣产生了很大的距离.迫切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一是把观众变成剧中人,创新舞台,缩短与观众之间的现实距离,甚至让演员在台下演,观众在台上看,互相感染,互相激荡,双向互动,更加密切,形成崭新的当代戏曲表演形式。

二是融入流行音乐的元索,以不违背民间戏曲规律的原则为宜,使得戏曲音乐在新的高度上”返本还源”,回归“曲”的初衷,显出“曲”的真容。

三是大胆改革演奏乐器,让传统乐器与电声乐器以及西洋乐器综合运用,增强表演的节奏感、动力感、立体感和新时代的气息。

四是表演中科学地引入舞台音响、灯光及电脑字幕等现代技术,营造富有时代感、空间感、亲切感的演出氛围。

宁波民间戏曲文化受着方言等地域的限制,使这些剧种的传播能力不强,因此,拓展民间戏曲文化的传播途径,是提高其生命力的有效举措之一。

创新民间戏曲的传播方式,就应该借助于现代化声像传播技术。事实上,正是因为现代化的大众传媒的出现改写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冲击了以舞台表演为主的民间戏曲文化。如何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尤其是满足戏曲唱、念、做、打等基本要索传递的电影、电视和互联网,成为让民间戏曲文化焕发活力的关键之一。

基于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及时、直接、互动的特点,建立宁波民间戏曲文化保护网站,是对于民间戏曲艺术全方位、多层面的展示。如果电视戏曲节目可以比作是戏曲传播的“套餐”的话,那么网上戏曲传播就可以叫做戏曲传播的“自助餐”。通过互联网资源,戏曲观众现在基本可以实现从“让我看的戏”到“我要看的戏”的革命,真正地开启了以人为本的买方市场时代。

民间戏曲文化的口口相传等特性,使得优秀的艺人对民间戏曲剧种的影响和作用十分巨大,因此存在着一个人救活一个小剧种并且让其繁荣的可能性,如赵本山带活了东北二人转;翁仁康的出现,也使得绍兴莲花落出现了繁荣的景象。由此可见,培育一批优秀的民间艺人、培育社会对民间传统戏曲文化的认同感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对民间戏曲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民间戏曲文化难登大雅之堂,保护乏力,任其流失,生长于乡村的民间艺人正越来越少。调研中发现,这些以“卖唱”为生的民间老艺人基本上现今仍生活拮据,95岁盲人、最后唱新闻的艺人顾阿火是养老院孤老,82岁“滩簧”艺人吴君令至今还过着没有保障的生活……有些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几乎没有子女继承技艺,招收的徒弟也大多因为生活的压力被迫改行,有些口口相传的艺术正是因为在民间丧失了吸引力而无人继承以至于失传,而其他的民间戏曲艺术,也濒临后继无人的边缘。

因此,保护民间戏曲文化首先要抢救和培育优秀的民间戏曲艺人,通过政府的合理扶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并以更多的精力投人到戏曲的创新和发展中去。比如在2006年6月,甘肃省人事厅、文化厅为16位农村实用文化人才评定了副高级职称。其次要立法保护传承人,保护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合法资质。第三,重视戏曲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强戏校、艺校建设,吸引生源,择优培养,以达到发展和提高戏曲艺术质量的目的。

尽管民间戏曲文化在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在国民教育中却没有应有的地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课程中没有有关民间戏曲的基本知识,只有大学中文系的文学史中才有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一点常识,学校没有开设戏曲课程的要求,学生没有走进剧场的机会,青年一代民族文化的意识越来越淡薄。

因此,建议教育部门编写系列乡土教材,让学生学习本区域的民间文化知识,把包括戏曲文化在内的民间艺术内容纳入国民的基础教育中,以提高国民的民族文化意识,从根本上解决戏曲观众的断代和戏曲文化的危机。

此外,大学生是活跃的群体,宁波现有15所高校.10余万大学生,是一支很重要的力量,唤起他们保护地方戏曲文化的意识,无疑会成为保护地方戏曲文化的生力军。因此,在高校中成立“大学生保护宁波民间戏曲文化协会”等类似的学生社团,以社团为依托,开展系列保护、抢救戏曲文化的活动。

宁波民间戏曲文化在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汇聚了宁波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激情。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珍视并将其流传下来。课题组真诚地希望,经过各级政府和组织以及个人的齐心努力,宁波民间戏曲文化再度绽放光彩的日子将为时不远。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