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舆情报告写作指南

网络舆情报告写作指南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网络舆情报告的基本元素网络舆情报告由舆情综述、媒体舆情解析、网民舆情解析、舆情点评及预警建议构成。因此,政治意识是政务以及企业网络舆情报告契合改善社会治理、提升企业管理的需求的基本要求。这些情况都会降低网络舆情报告的专业性和价值。一份合格的网络舆情报告,需要对舆情个案及走势有一份相对及时、全面而富有深度的解析和研判,需要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

网络舆情报告写作指南

(一)网络舆情报告的基本元素

网络舆情报告由舆情综述、媒体舆情解析、网民舆情解析、舆情点评及预警建议构成。

1.舆情综述

舆情综述,指对报告所监测的领域或事件的整体网络舆情态势、各方舆论观点和风险研判的要点提炼。由于舆情综述需要用最短的篇幅提炼出舆情报告中最核心的看点,舆情综述也被认为是一份舆情报告的价值体现。好比一篇论文中“摘要”的重要性,舆情综述对整篇舆情报告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说,舆情综述的总结能力基本能够体现出一篇舆情报告的价值水平。因此,舆情综述需要对整篇舆论报告的重点要点进行精炼提取、高度概括,将亮点以最简要的表述呈现在报告最首要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切忌通过复制粘贴舆情报告原文的方式撰写舆情综述,舆情综述的篇幅也切勿过长。

2.媒体舆情解析

媒体舆情解析,指对新闻客户端、资讯网站、官方媒体平台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的舆情信息进行趋势分析、观点提炼、情感判别、聚类等分析和总结。近年来,虽然自媒体和网民的话语权在逐步上升,但主流媒体在公众舆情事件中的话语权和舆论带动力依旧尤为重要。这一类媒介主体不仅拥有官方的采编权限,也拥有一大批专业的新闻人士。事实上,许多舆情事件的发展和转折大多依靠此类媒介发布的信息。因此,这类主流媒体的舆情解析是舆情报告中最为核心的主体。解析内容一般包括舆情事件内容、舆情的传播途径和趋势、舆情的热度和观点等。解析的基本要求为条理清晰、舆情逻辑鲜明、观点总结准确、信息来源真实。

3.网民舆情解析

网民舆情解析,指综合境内外网络社区即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的网友和网络意见领袖言论,进行这一范围内的网络言论倾向性分析。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用户生成内容(UGC)已经成为网络舆情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事实上,有不少舆情事件的爆发源于自媒体的爆料,也正是自媒体的转发才引起了专业媒体的介入,从而引发舆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舆情报告中必须要包括对网民舆情的分析。网民舆情解析主要是了解网民关注的事件,提取某一舆论事件中比较主流的观点,以及分析网民群体针对某一舆情事件的集体情感倾向。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网友言论体量庞大,以往常常采用抽样的方法对网民舆情进行解析。然而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分析网民跟帖、微博、微信等全舆情数据也逐渐成为可能。

4.舆情点评及预警建议

网络舆情报告的目的在于对目前的舆情进行总结,特别是对可能出现的舆情危机进行预警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正面宣传效果进行评估,二是对负面舆情进行分析。两个方面根据舆情报告使用者的目的不同而各有侧重。其中,综述性舆情报告和专题性舆情报告大多侧重于舆情点评,突发性舆情报告则侧重于舆情预警。(www.xing528.com)

(二)网络舆情报告的基本原则

一份有价值的网络舆情报告应该遵循以下三点基本原则。

1.政治意识

基本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是一份网络舆情报告应该遵守的首要基本原则。对于部分企业而言,有的舆情报告虽然为“内参”,也一定要有基本的政治意识,熟悉把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更不能有任何反党反社会的言论及言论倾向。因此,政治意识是政务以及企业网络舆情报告契合改善社会治理、提升企业管理的需求的基本要求。

2.立场客观

在政治意识正确的基本原则下,网络舆情报告应该保持客观的立场,充分发挥自身的“第三方”价值。“第三方”价值的体现,在于使用真实客观的数据对舆情进行不带自身态度和情感的分析,从而使舆情报告的信息呈现及点评真实客观。因此,在舆情报告写作中,我们要避免“有/无罪推论”、偏激情绪、意识形态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有/无罪推论”指舆情报告撰写者最初在立场上即先入为主,对当事人一方进行“有罪推定”或“无罪推定”。例如,有的网民或机构在对某一舆情事件进行分析时,在没有任何实时依据的情况下先入为主地认为“官方在撒谎,官方在隐瞒”“网友的爆料是真实的,爆料说出了真相”。这种态度会造成舆情报告撰写者出现对网络舆情信息的“选择性注意”,既只注意到印证了自己观点的评论和信息,哪怕此类信息的数量非常少。可以预见,在“选择性注意”的影响下撰写出的网络舆情报告是无法代表网络舆情的真实情况的。偏激情绪指受到“仇官”“仇富”“仇警”等情绪的影响,忽视官方在实体工作、舆论引导层面的舆论效果,夸大一些不负责任的境内外新闻媒体、敌对势力甚至境外反华媒体的舆情炒作,那么最终很有可能误导官方决策。意识形态偏好则是指舆论报告撰写者夹带着民粹情绪或自由主义情绪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

3.切实实用

切实实用是网络舆情报告的重要原则之一。随着目前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舆情事件的高频发生。各类网络舆情报告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打着大数据分析旗号却“假大空”的舆情报告。具体而言,有的舆情报告不分舆情主体与舆情报告性质,反复套用一个模板,舆情分析缺乏针对性,几乎“千报一面”。此外,有的舆情报告过度重视“大数据”的运用,缺乏相应的路径分析,特别是舆情风险研判,一味追求“华而不实”的图表。这些情况都会降低网络舆情报告的专业性和价值。一份合格的网络舆情报告,需要对舆情个案及走势有一份相对及时、全面而富有深度的解析和研判,需要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