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评论:人本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冲突

通识教育评论:人本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冲突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书中,巴尼特深受纽曼、雅斯贝尔斯等人的影响,呈示了一种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学习观。值得忧虑的是,现代通识教育更易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更强调学生对社会的顺应和可视化的、能在学业评估和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学业结果。如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科尔认为大学早已失去了统一的本质,而成为包含各种价值主张、利益冲动、文化群体的复杂性多元化巨型组织。

通识教育评论:人本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冲突

何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每一个高等教育理论学者和实践者都不容忽视的首要问题。而相当长时间以来,我们对大学理念的讨论有之,而对高等教育本质却鲜有人讨论。对高等教育的讨论,往往沉溺于各种具体事务和专题的讨论——如管理、财政、文化、科研、国际交流等——相对缺乏对高等教育本质的拷问。部分原因或许在于,高等教育理念往往被我们等同于大学理念——而大学理念显然被不少学者所关注,并且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例如民国时期的蔡元培、梅贻琦、张伯伦、马相伯等人已经就大学理念进行了不少阐释。然而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使得高等教育本质这一关键话题更易被掩盖和忽视。

笔者认为,作为大学的理念与高等教育的本质既有联系也存在明确的边界。作为一种组织现象并且深植于社会现实的大学,理所当然要承担诸多的价值诉求。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都是大学的应有之义。然而作为一种教育形态,高等教育的本质却只有一项,那就是育人。从这个角度出发,高等教育实质上是一门关于高等教学甚至是高等学习的学问——这或许也是巴尼特在书中执着于建立一门关于高等教育独特理论体系的动因。在书中,他舍弃了不少高等教育中的热点话题——如财政招生、教师发展、社会服务、全球化等——但这些并非是作者的疏忽,而是由于作者对高等教育本质的判定所致。在本书中,巴尼特从自由教育蕴含的“解放”理念入手,借用了来自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围绕若干核心概念形成了批判性的分析框架,对我们重新认识和反思高等教育本质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巴尼特的高等教育理论对我们反思当下盛行的通识(博雅)教育改革亦有帮助。在《红皮书》中,哈佛大学曾把通识教育视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立的高等教育体系。[13]而在本书中,巴尼特不是把自由教育视为高等教育的子集,而是把自由以及解放的观念视为高等教育的本体论基础,同时把这一思想推衍至所有的教育现象,这不仅对我们反思高等教育本质具有反思意义,对我们反思所有的教育形态乃至其间存在的各种异化现象都具有启示性。

在本书中,巴尼特深受纽曼、雅斯贝尔斯等人的影响,呈示了一种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学习观。在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的发展史上,曾有过不同种类的课程模式,每种课程模式背后都有一整套相关的价值主张和教育诉求。如着重培养“有教养的人”关注知识的广度,以及让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而“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通识课程则重在揭示课程内容和生活世界的关联。[14]不同高校往往会基于自己的理念和传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通识价值。值得忧虑的是,现代通识教育更易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更强调学生对社会的顺应和可视化的、能在学业评估和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学业结果。这些内容固然并不全然违背巴尼特的自由高等教育概念,但也未必符合他心中的“解放”意旨。在巴尼特看来,自由教育的目标不是被动地适应和接受,而是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审视各种可能性,并催生新的可能。真正实现理性的自由,必须对每一学科的真理话语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外部利益进行彻底批判,为此他格外重视哲学社会学的作用,并把这两个学科作为实现复兴高等教育理论基础的关键。而在具体的学习策略上,让学生成为反思型学习者,重视不同学科的交叉,重视开放式学习,不同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开展对话式学习和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我赋权、自我负责和自我发展,也对我们开展通识教育乃至本科教育的教学改革具有相当大的启示意义。另外,专业教育的目标和课程是否需要反思,是否需要向自由教育拓展,也能从巴尼特的思想中获取某种借鉴。

然而,巴尼特的诸多观点依然有许多值得商榷(他在书中亦不讳言这一点)。最大的问题是,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中重建高等教育本质是否还有可能。在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历经19世纪中后期的赠地学院发展计划以及20世纪初威斯康辛理念的巨大影响后,高等教育已经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认为大学早已不是古典时代的象牙塔,而与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了紧密联系。[15]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高教内部组织的日益复杂化,消费社会的来临,高等教育昔日的一元化图景早已不在。如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科尔认为大学早已失去了统一的本质,而成为包含各种价值主张、利益冲动、文化群体的复杂性多元化巨型组织。在这一背景之下,试图重建高等教育的统一本质不仅颇为艰难,而且在实践中也显得不太可能。此外,巴尼特对于教学和科研关系的判断,以及尝试把二者分而治之的意图,虽然体现了他对于学生的关注,但显然在当代大学很难具有操作性。当然即使如此,本书亦不失为一本充满启示性意见的名作,其中触及的各种话题,值得每一个从事和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通识教育的人去深思。

【注释】

[1]陈园园,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2]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高等教育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3]同上书,第15页。

[4]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高等教育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页。

[5]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www.xing528.com)

[6]同①。

[7]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高等教育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4页。

[8]同上书,第147页。

[9]同上书,第149—153页。

[10]约翰·亨利·纽曼著,杨慧林、金莉编:《大学的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高等教育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92页。

[12]同上书,第210—214页。

[13]Harvard Committee,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5.

[14]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Committee,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Committee Final Report,http://generaleducation.fas.harvard.edu/files/gened/files/gerc_final_report.pdf,July.7th,2017(retrieved).

[15]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陈军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